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91)
2023(9711)
2022(8356)
2021(7468)
2020(6708)
2019(15558)
2018(15258)
2017(30589)
2016(16645)
2015(18965)
2014(19010)
2013(19268)
2012(18473)
2011(16491)
2010(16595)
2009(15404)
2008(15602)
2007(14079)
2006(11991)
2005(10700)
作者
(49727)
(41641)
(41459)
(39604)
(26659)
(20233)
(19067)
(16158)
(15819)
(15025)
(14362)
(14197)
(13265)
(13259)
(13242)
(13150)
(12765)
(12303)
(12289)
(12222)
(10498)
(10379)
(10369)
(9557)
(9473)
(9403)
(9326)
(9068)
(8369)
(8259)
学科
(80534)
经济(80462)
(48732)
管理(46893)
(39913)
企业(39913)
方法(39464)
数学(35478)
数学方法(35231)
(21543)
(20611)
地方(18937)
中国(17826)
业经(16381)
(15949)
(14390)
财务(14374)
财务管理(14336)
(14205)
企业财务(13731)
(13710)
贸易(13702)
农业(13648)
(13188)
产业(11362)
技术(10907)
(10786)
金融(10784)
(10740)
银行(10711)
机构
大学(245378)
学院(244806)
(105269)
经济(103279)
管理(94498)
研究(83332)
理学(81914)
理学院(80978)
管理学(79708)
管理学院(79256)
中国(62820)
(51512)
科学(51424)
(48383)
(43216)
(42729)
(42139)
中心(39217)
研究所(38938)
财经(38924)
业大(37176)
(35283)
农业(34194)
经济学(33426)
(31385)
北京(31199)
师范(31019)
经济学院(30611)
(30101)
(29600)
基金
项目(165033)
科学(130572)
基金(121062)
研究(117985)
(105637)
国家(104830)
科学基金(89838)
社会(75889)
社会科(72199)
社会科学(72176)
(65331)
基金项目(64886)
自然(58525)
自然科(57121)
自然科学(57105)
自然科学基金(56128)
(54451)
教育(54101)
资助(50190)
编号(46672)
重点(38245)
(37629)
成果(37374)
(36752)
(34183)
课题(32550)
科研(32318)
创新(32070)
教育部(32022)
国家社会(31385)
期刊
(112289)
经济(112289)
研究(69192)
中国(44275)
学报(39147)
(38829)
(37176)
科学(35987)
管理(32191)
大学(28953)
学学(27611)
农业(24699)
(22319)
金融(22319)
技术(20319)
财经(19897)
教育(19645)
业经(18628)
经济研究(18337)
(17120)
问题(15749)
(13975)
技术经济(13184)
统计(12627)
商业(12137)
(12073)
资源(11766)
(11558)
(11542)
理论(11108)
共检索到3560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成柏  
文章首先通过分析第三产业内部的消费服务业、生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演化规律,揭示第三产业发展方向;其次,通过对江苏服务业专业化水平、内部结构升级方向等方面剖析,采用综合的分析方法,分析江苏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归纳江苏省服务业内部结构的特点并运用回归方法分析影响第三产业发展因素;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智利  张丽芳  
目前我国第一、第二产业结构的升级将减弱对第三产业增长的拉动效应。这种拉动效应已经转移出去,成为国外第三产业扩张的机遇。服务贸易逆差的进一步加重,造成了我国第三产业人才的严重流失,使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受到严重影响。全面认识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征、原因及影响因素,探索其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加快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蔡方  孙文祥  
通过建立对第三产业各行业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天津、上海两市为例,对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发现不同地区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优势存在较大差异,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会造成不同的影响。因此,各地应根据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当前的政策取向,确定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优先发展顺序。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惠娟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表分析中国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产业关联程度。与美国、日本第三产业内部行业的产业关联相比较 ,中国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很低 ,表现在第三产业各行业对传统的商业饮食业、交通邮电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较高 ,而对新兴的金融保险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较低。传统的商业饮食业、公用居民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较高 ,而金融保险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较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江帆  曾国军  
本文按第三产业四个层次的划分 ,对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过程做纵向分析和横向分析 ,通过建立回归分析模型 ,揭示了第三产业比重与第三产业第一层次比重负相关、与第二层次比重正相关的规律性。文章认为 ,第三产业第一层次比重下降、第二层次比重上升 ,体现了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的方向 ,并根据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分析 ,对物流业、生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和非营利服务业的发展 ,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党耀国,刘思峰,陈可嘉,王锐兰  
利用列昂惕夫“快车道”模型计算了江苏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快车道”,测算出江苏省第三产业“快车道”增长速度,在此基础上,建立动态线性规划模型,制订了江苏省“十五”期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方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立勋  秦梓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吉  
文章基于第三产业内部四个层次的划分,探讨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趋势;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了导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最后通过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对影响我国第三产业内部不同层次部门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确认与分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肖灵机  王少东  余鑫  
有学者定量研究了我国各省区“发展程度”,江西、陕西等11省区被归类为最欠发达的第4类地区,其产业特征是:第三产业比例居高而总量很小,其内部四个层次的演进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一般规律相背离。本文认为欠发达地区不应空泛提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而应该夯实第一、二产业尤其是后者的发展基础,从生产社会化系统发育的整体视野,考虑消费拉动和劳动力分布因素,遵循既能帮助又能借助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和促进第一、二产业特别是第二产业发展,又符合第三产业内部结构高级化规律,适度超前对接知识经济要求的原则发展第三产业并优化其内部结构。
[期刊] 改革  [作者] 魏作磊  
本文利用 1948~ 2 0 0 0年间的数据 ,对美国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增加值构成和就业结构的变动进行了分析 ,总结出了 5 2年来美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的一些基本规律 ,以期能对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和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晓菊  汪程  郭倩  
文章以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的趋势规律,对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趋势和发展方向进行实证分析,以期探索我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变动规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信莉,唐学文,党耀国  
本文在对江苏省第三产业的经济发展和就业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江苏省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就业人数与GDP之间的回归模型,从而探讨了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就业弹性,并对其发展现状作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推动城市化进程和积极发展中小企业等政策性建议,以提高就业弹性,缓解就业压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唐学文  陆秀梅  
该文在分析江苏省第三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省十五战略规划,提出了优化江苏省产业结构的思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达高,沈介楚  
关于“科技第三产业”,产业界、学术界尚无确定性概念。从广义看,整个科技事业都属于第三产业范畴。在单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科技事业主体单一,主要是从事科学研究与开发的科研机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立,直接为推进全社会科技进步服务的科技型第三产业群将迅猛崛起,并将发展成为科技事业中与科研机构并存的新的主体组成部分,这对推动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加速经济、社会的进步将产生深远影响。从第三产业的促进流通与服务的社会功能特点看,我省发展科技第三产业拟取以下方针:依据“科技兴省”战略,按照省委、省政府制定的90年代全省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紧紧围绕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经济、社会效益,积极通过深化改革,放手发展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服务方式的科技第三产业实体,发展与壮大业务精湛、适应性强的从事科技第三产业的专业队伍;逐步建立起高效运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