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45)
- 2023(14713)
- 2022(12871)
- 2021(12042)
- 2020(10111)
- 2019(22974)
- 2018(22886)
- 2017(43690)
- 2016(23825)
- 2015(26822)
- 2014(26354)
- 2013(25696)
- 2012(23548)
- 2011(21133)
- 2010(21333)
- 2009(19636)
- 2008(19227)
- 2007(17011)
- 2006(14996)
- 2005(13200)
- 学科
- 济(89101)
- 经济(88975)
- 管理(76451)
- 业(72866)
- 企(61953)
- 企业(61953)
- 方法(38686)
- 数学(32604)
- 数学方法(32222)
- 中国(25695)
- 财(25664)
- 农(25226)
- 业经(22091)
- 技术(21245)
- 制(21115)
- 地方(19773)
- 学(19541)
- 农业(17227)
- 理论(16564)
- 务(16086)
- 财务(16018)
- 财务管理(15985)
- 银(15409)
- 银行(15368)
- 和(15237)
- 企业财务(15145)
- 环境(14869)
- 贸(14847)
- 贸易(14835)
- 行(14623)
- 机构
- 大学(330086)
- 学院(329226)
- 管理(133461)
- 济(128299)
- 经济(125439)
- 理学(115384)
- 理学院(114095)
- 管理学(112255)
- 管理学院(111642)
- 研究(108135)
- 中国(80506)
- 京(70939)
- 科学(66854)
- 财(61633)
- 江(53468)
- 所(53228)
- 农(49577)
- 中心(49165)
- 财经(48411)
- 研究所(48250)
- 业大(48102)
- 北京(43940)
- 经(43814)
- 范(43401)
- 师范(42996)
- 州(39892)
- 院(39812)
- 农业(38400)
- 经济学(37687)
- 财经大学(35896)
- 基金
- 项目(226930)
- 科学(179621)
- 研究(169632)
- 基金(163457)
- 家(141034)
- 国家(139821)
- 科学基金(121448)
- 社会(106322)
- 社会科(100668)
- 社会科学(100644)
- 省(90790)
- 基金项目(87423)
- 自然(78143)
- 教育(77547)
- 自然科(76271)
- 自然科学(76255)
- 自然科学基金(74880)
- 划(74879)
- 编号(69657)
- 资助(65783)
- 成果(56853)
- 创(50999)
- 重点(50469)
- 部(49490)
- 课题(48244)
- 发(47920)
- 创新(46925)
- 制(44769)
- 项目编号(43297)
- 国家社会(43055)
- 期刊
- 济(143128)
- 经济(143128)
- 研究(97772)
- 中国(68813)
- 管理(51370)
- 学报(49559)
- 财(48102)
- 科学(46662)
- 农(44878)
- 教育(41113)
- 大学(37986)
- 学学(35492)
- 农业(30810)
- 技术(29859)
- 融(28606)
- 金融(28606)
- 业经(23910)
- 财经(23391)
- 经济研究(21730)
- 经(19875)
- 科技(19269)
- 图书(17970)
- 问题(17914)
- 理论(16474)
- 技术经济(16169)
- 业(16147)
- 现代(15242)
- 实践(15109)
- 践(15109)
- 版(14774)
共检索到487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磊 周荣华
构建科技创新动力机制对区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科技创新动力机制一般由资源投入、主体结构、支撑要素、输出效率四个维度构成,决定科技创新的方向、范围、侧重及效果。聚焦江苏地区探索,可以发现江苏已经构建了以联动效应、集成效应、转换效应、协同效应为特色的科技创新动力机制,其经验启示可以概括为政府主导政策体系的变迁、产业发展过程的融入和持续性、动态性、多源性投入机制等方面。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存芳 张晓旭 王青
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开发区如何克服现行发展方式的不足,寻求新的发展动力,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是一个重要的科学课题。文章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及方法,基于江苏省经济开发区的实地调查和系统分析,探究了江苏省经济开发区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孵化器、中介机构、开发区管委会等组织是开发区科技创新网络系统的主体(节点);各个主体(节点)在长期正式或非正式交流、协作创新关系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完整、稳定的科技创新网络系统,成为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动力源泉;动力机制的运作需要一定保障措施,可从加强规划和考核导向等四个方面着手设计。本研究为我国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全面实施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存芳 张晓旭 王青
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开发区如何克服现行发展方式的不足,寻求新的发展动力,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是一个重要的科学课题。文章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及方法,基于江苏省经济开发区的实地调查和系统分析,探究了江苏省经济开发区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孵化器、中介机构、开发区管委会等组织是开发区科技创新网络系统的主体(节点);各个主体(节点)在长期正式或非正式交流、协作创新关系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完整、稳定的科技创新网络系统,成为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动力源泉;动力机制的运作需要一定保障措施,可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叶继红
本文以江苏省为例,从制度创新之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科技创新的体制和机制特征三个方面,论述科技创新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制度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保障,制度创新包括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只有很好地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推进科技创新进程。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体制 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方炜 唐路路 孙泽华 邵婧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国家发展的创新体制,新型举国体制是攻克核心技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法宝。在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选择需要核心技术支撑的大飞机产业作为研究对象,以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战略优势、市场优势和组织优势为核心出发点,基于扎根理论构建科技创新动力机制模型,继而采用熵的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关键因素的作用机理,最终完善有利于核心技术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为新型举国体制下建设现代化强国提供助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诸一军
高科技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知识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来自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能力除了取决于科学研究的基础实力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科技创新的动力机制和制度环境,而这一点正是我国科技创新的软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国栋 温展杰
使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测度广东省2006—2019年的科技创新效率,并对其时空演化特征、阶段、发展类型及动力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9年广东省科技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化过程具有整体性向前、阶段性波折、峰谷值交替的特征,可分为粗放型发展、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3个阶段;科技创新效率的演变类型可划分为平稳型、上升型和波动型3种类型;根据演化的驱动因素,可分为资源驱动、技术驱动、政策和技术双轮驱动3种动力机制。根据分析结果,从布局城市群科技创新生态圈、科研资源投入的多元化、建构区域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程义伟
遵循"现状分析-提出对策"的应用研究逻辑思路,基于国际先进区域一体化的经验以及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合作的历史,综合评价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现状,初步完成江苏省深度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的分析研究,为推动江苏省参与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机制提出对策与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夏恩君 顾焕章
构建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夏恩君,顾焕章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表明,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其贡献份额将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而技术进步的核心是技术创新的形成,只有不断地产生技术创新才能促进技术进步速率的提高,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一般来讲...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琼瑜 李武武
创新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本文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的内涵入手,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简称CAS)理论对产业集群创新活动进行特征分析,基于CAS理论的"刺激-反应"模型构建了集群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并从动力因素的角度以及企业、集群和政府三个层面对促进产业集群创新提出了改进策略。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协同创新 动力机制 CAS理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邝金丽
提高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创新动力不足是制约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问题,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推动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有利环境。只有系统整合国有企业的内、外环境要素,建立有效的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才能充分调动国有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主创新 动力机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戚湧 郭逸
科技与金融是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引擎。界定了科技金融内涵,揭示了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相互作用机理,利用统计数据对我国和江苏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各变量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科技创新能有效带动科技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但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发展的促进作用还不够显著,科技与金融结合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江苏科技金融能有效带动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对科技金融发展具有积极的正反馈效应,公共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发展起主导作用,市场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产出的助推作用有待增强。最后,提出了
关键词:
科技金融 科技创新 互动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少杰
一、引言技术创新是技术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中,技术创新具有关键性的重要作用。技术创新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如何激励技术创新,依靠科技进步来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促使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中国也是世界各国在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与先进的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这个问题对于技术和经济都很落后的中国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因而问题的解决也就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国良
构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对于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浙江省中小企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机械、电子、化工行业等高附加值产业发展迅速,营业收入、上交税金、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保持在18%以上。中小民营企业也是技术与机制创新的主体。构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机制体系,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自主创新 动力机制 障碍 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玉红 蔡元成 赵敏
文章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科技创新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简要回顾,提出了江苏省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江苏省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详细分析,建立了江苏省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依据四个主成分得分及综合得分情况进行评价,得出江苏省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呈苏南、苏中、苏北三级阶梯分布,并解释了各市科技发展中的弱点。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提升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 能力评价 对策建议 江苏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