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98)
- 2023(10576)
- 2022(9476)
- 2021(8722)
- 2020(7278)
- 2019(17010)
- 2018(17029)
- 2017(32991)
- 2016(18325)
- 2015(20537)
- 2014(20660)
- 2013(20531)
- 2012(18964)
- 2011(16997)
- 2010(16713)
- 2009(14787)
- 2008(13991)
- 2007(11914)
- 2006(10171)
- 2005(8578)
- 学科
- 济(72881)
- 经济(72809)
- 管理(52327)
- 业(47216)
- 企(38201)
- 企业(38201)
- 方法(34927)
- 数学(30769)
- 数学方法(30400)
- 农(20354)
- 地方(18660)
- 学(17939)
- 中国(17141)
- 环境(16495)
- 财(16327)
- 业经(15331)
- 农业(13927)
- 和(12542)
- 贸(11542)
- 贸易(11537)
- 划(11518)
- 理论(11262)
- 易(11134)
- 技术(10852)
- 制(10630)
- 务(10320)
- 财务(10259)
- 财务管理(10244)
- 企业财务(9711)
- 资源(9306)
- 机构
- 大学(252254)
- 学院(251498)
- 管理(104255)
- 济(96288)
- 经济(94119)
- 理学(91409)
- 理学院(90392)
- 管理学(88708)
- 管理学院(88285)
- 研究(83752)
- 中国(59430)
- 科学(55370)
- 京(53809)
- 农(43317)
- 所(41861)
- 业大(41631)
- 财(41165)
- 江(39330)
- 研究所(38753)
- 中心(38408)
- 农业(34030)
- 范(33788)
- 财经(33741)
- 师范(33428)
- 北京(32927)
- 院(30848)
- 经(30651)
- 州(29344)
- 经济学(27138)
- 经济管理(27131)
- 基金
- 项目(183387)
- 科学(143740)
- 基金(132446)
- 研究(132176)
- 家(115552)
- 国家(114625)
- 科学基金(98778)
- 社会(81194)
- 社会科(76820)
- 社会科学(76798)
- 省(74516)
- 基金项目(71742)
- 自然(66682)
- 自然科(65052)
- 自然科学(65037)
- 自然科学基金(63803)
- 划(61108)
- 教育(59621)
- 资助(54413)
- 编号(54242)
- 成果(42240)
- 重点(40853)
- 部(39626)
- 发(39385)
- 创(37661)
- 课题(36859)
- 科研(35468)
- 创新(35189)
- 计划(33842)
- 大学(33376)
- 期刊
- 济(101729)
- 经济(101729)
- 研究(69660)
- 中国(44623)
- 学报(42084)
- 科学(38701)
- 农(38474)
- 管理(36118)
- 大学(31187)
- 学学(29425)
- 财(28671)
- 农业(27223)
- 教育(26556)
- 技术(21937)
- 业经(17444)
- 融(17397)
- 金融(17397)
- 经济研究(15080)
- 财经(14760)
- 图书(14336)
- 资源(14036)
- 业(13562)
- 科技(13390)
- 问题(13007)
- 理论(12872)
- 技术经济(12375)
- 经(12341)
- 实践(12112)
- 践(12112)
- 版(11571)
共检索到3531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尧萍 王远 林晓梅 谷学明 赵卉卉 赵晨
近年来,江苏省社会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期,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是能源的高消耗以及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根据江苏省实际情况,运用LEAP模型建立了JSLEAP模型,并采用情景分析的方法,根据影响江苏省能源需求的因素设定了参照情景和可持续发展情景两个情景,系统地、全面地对江苏省未来能源需求和碳排放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江苏省中长期能源发展对策,对江苏省制定正确的能源发展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在两种情景下江苏省未来能源需求总量将持续增加,直到2045年后才有所下降;居民生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各部门能源需求情况都将有所变化;人均CO2排放量、单位GDP的CO2排放量...
关键词:
LEAP 能源需求 情景分析 江苏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普 岳帅
人类利用能源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持续增加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直接驱动力。旅游开发、旅游活动及旅游业发展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是旅游业驱动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发展旅游业主要的环境影响结果之一。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业对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被相关国际组织和社会各界所关注,旅游业能源需求与二氧化碳排放研究成为近5年来旅游研究领域的热点。国外研究综述表明,目前已识别旅游业能耗、排放的重点领域及结构;在旅游业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定量估算研究与情景分析方面形成初步结论。对不同类型旅游交通方式、住宿方式及旅游活
关键词:
旅游业 能源需求 二氧化碳排放 研究进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国浩 于贵芳
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是气候变化的直接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开发利用越来越多,碳排放量也越来越大,如何平衡好经济发展与低碳利用之间关系,二氧化碳减排面临巨大压力。选择"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对我国的国际地位及本身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意义远大。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现状,探讨实现我国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及紧迫性,提出我国二氧化碳减排可能的路径,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减排 可持续发展 低碳化利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志学 王春梅 王文昊
能源效率是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本文选取了同行业不同地区的能源效率为自变量,以某行业最优能源效率地区的值为参照值,测算了我国2009年的行业二氧化碳减排潜力,结果发现:在我国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下,各省市以行业能源效率最优省市的生产方式、能源结构和管理模型进行改进,完全有能力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减排40%-45%的减排承诺;但由于各省市地理条件、人文环境等的差异性,各省市的能源效率存在差异。总体上,我国尚处于弱退耦状态,说明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需要加大力度,巩固减排成果。
关键词:
能源效率 减排潜力 系统聚类法 退耦效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周鹏 周迅 周德群
二氧化碳减排成本的测算分析是制定和落实碳减排政策的科学基础,其研究涉及两个核心问题:碳减排成本的理论界定及测算方法。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有关二氧化碳减排成本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将二氧化碳减排成本分为长期减排成本和短期减排成本两大类;在此基础上,归纳不同成本内涵界定下的测算模型和分析方法,比较分析现有研究的测算结果,探讨未来研究的可拓展领域,并指出应对之前未受充分关注的碳排放实体的减排成本展开研究。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减排成本 气候变化 综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迪 聂锐
结合中国能源经济发展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两种模式,一方面考虑"2020年减排40%~45%与非化石能源结构提高到15%"的上行目标,另一方面以能源需求的现行趋势为"下行"基础,采用环境压力模型对中国一次能源需求结构及其CO2排放的演变情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碳情景中节能减排与能源结构优化目标的实现,一定程度上是以减缓经济增长率为代价的,GDP总量相对于BUS情景减少了8.26万亿元;一次能源消费与CO2排放总量在2020年以前仍将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2020年LCS情景能源需求总量为44.806亿吨标准煤,CO2排放量105.815亿吨;能源需求结构存在较大的情景差异,低碳情景中煤...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宋杰鲲 曹子建 张凯新
节能减排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客观测度各地区二氧化碳的影子价格,为科学制定节能减排政策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SBM模型研究了考虑能源消费结构约束下我国省域2005年~2012年二氧化碳的影子价格,并与在未考虑能源消费结构下的结果以及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二氧化碳影子价格要高于欠发达地区;在是否考虑能源消费结构下各地区的二氧化碳影子价格差异较大,这反映出能源禀赋对二氧化碳的影子价格有很大影响;整体上基于SBM模型的二氧化碳影子价格要低于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影子价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杰鲲 曹子建 张凯新
"十三五"全文中提出要"推动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实行重点单位碳排放报告、核查、核证和配额管理制度。本文通过构建环境SBM模型,基于对偶理论给出二氧化碳影子价格测算公式,并定义了竞争性、发展性和发展竞争性影子价格,以此对我国2005-2014年省域二氧化碳排放影子价格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二氧化碳对各省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不同省的碳边际减排成本不同,多数省减排技术没有实现稳步提升,减排效果尚不稳定。本文结合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为各省碳减排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菊煌 沈可挺 徐嵩龄
本文建立了一个用于研究中国环境问题的CGE模型。用其静态模型分析了征收碳税对国民经济各方面的影响。该模型与前人的同类模型的主要区别是:我们把生产税区分为产值税、增值税、碳税三部分;前人把产值税和增值税统一作为间接税处理。
关键词:
CGE模型 碳税 CO_2减排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何建武 李善同
国内的环境压力、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及国际压力、大国的责任与承诺,决定着我国采取相应的政策手段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势在必行。然而国内目前控制污染排放的政策主要依赖行政手段,缺乏利用市场的手段。中国国土辽阔,区域间的差异较大,但是针对污染控制影响的区域定量分析却少之又少。本文利用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对全国各个地区施行统一的碳税对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二氧化碳减排以及地区差距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采用统一碳税的碳税政策,对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造成的福利损失比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大约要大1到2个百分点;碳排放强度越高的省份,其福利受损的程度越大;统一碳税政策既会带来地区整体福利的下降,同时也造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卢现祥 张翼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入手,根据1997-2007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政府职能错位与企业减排动力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行政干预、政府规模的扩大以及腐败行为都不利于形成企业的减排激励。另外,我国现行的环境管制政策对中西部地区的减排有积极作用,而对于东部地区这种减排作用却不存在。
关键词:
政府职能 行政干预 企业减排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韩一杰 刘秀丽
在不同的减排目标和不同的GDP增长率的情景假设下,测算了我国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目标所需的增量成本。结果显示:要实现到2020年单位GDP碳密度比2005年降低40%的减排目标,到2020年每年所需的增量成本约为104亿美元;而当减排目标提高到45%时,到2020年每年所需的增量成本迅速增加到318亿美元左右。
关键词:
二氧化碳减排量 边际减排成本 增量成本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小川 汪曾涛
本文首先分析了碳税、一般排放权交易体系、复合排放权交易体系、补贴、政府规制这五种二氧化碳减排政策工具各自的特点,然后对其作用的范围、借助市场力量的方式、减排成本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管理成本的大小、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以及政治上的可接受性作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二氧化碳减排措施的优化选择及实施战略:近期应以排放权交易体系为主,逐步过渡到以碳税为主体的减排政策体系。
关键词:
节能减排 碳税 排放权交易 公共政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诗一 吴若沉
二氧化碳减排是经济转型的助推器,但是不同地区和全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变化并不相同。本文以上海市和全国为例,分解出它们背后的不同驱动因素,以为实现各自碳减排提供不同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基本结论: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演化和能源强度降低有利于减排二氧化碳,对上海而言更要特别注重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业减排、大力发展九大高科技产业、切实进行国企改革、改变政府主导和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等等。
关键词:
经济转型 碳减排 结构调整 能源强度降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斌 陈宇芳 沈小波
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和二氧化碳排放国,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对于保障能源安全、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和实现绿色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而清洁能源发展对二氧化碳减排的作用到底有多大?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清洁能源发展能否促进经济增长?这是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和相关学者关注的焦点。为了回答这两个关键问题,本文基于中国30个省区市1979—2016年的真实数据和2017—2030年的预测数据构成的面板数据,运用非参数可加回归模型深入探究清洁能源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线性和非线性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单纯从线性角度来看,清洁能源发展没有起到显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是,这并不代表清洁能源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二氧化碳减排和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也是有限的。非线性结果表明:在不同发展阶段,清洁能源发展对东中西三大区域二氧化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明显。因此,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应该根据清洁能源在不同发展阶段发挥的不同作用、因时施策,以充分发挥清洁能源发展在二氧化碳减排和经济增长中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