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47)
- 2023(10120)
- 2022(8481)
- 2021(7622)
- 2020(6458)
- 2019(14141)
- 2018(13602)
- 2017(25385)
- 2016(14065)
- 2015(15087)
- 2014(14541)
- 2013(14223)
- 2012(13125)
- 2011(11787)
- 2010(11601)
- 2009(10507)
- 2008(10332)
- 2007(8776)
- 2006(7687)
- 2005(6552)
- 学科
- 济(53588)
- 经济(53534)
- 业(36681)
- 管理(33245)
- 企(25043)
- 企业(25043)
- 方法(24272)
- 数学(22251)
- 数学方法(22077)
- 农(16900)
- 中国(15647)
- 地方(15232)
- 学(14088)
- 财(13278)
- 农业(11833)
- 业经(11479)
- 险(10865)
- 保险(10772)
- 贸(10506)
- 贸易(10501)
- 制(10436)
- 易(10144)
- 银(9982)
- 银行(9933)
- 环境(9650)
- 行(9392)
- 融(9180)
- 金融(9179)
- 务(8067)
- 财务(8066)
- 机构
- 学院(193471)
- 大学(192997)
- 济(75913)
- 经济(74337)
- 管理(72361)
- 研究(69796)
- 理学(63132)
- 理学院(62251)
- 管理学(60940)
- 管理学院(60620)
- 中国(54492)
- 科学(48983)
- 农(46871)
- 京(40550)
- 业大(38161)
- 农业(37473)
- 所(36915)
- 财(34594)
- 研究所(34571)
- 江(33692)
- 中心(32910)
- 财经(27921)
- 省(26701)
- 院(25635)
- 经(25486)
- 农业大学(25312)
- 范(24800)
- 师范(24374)
- 北京(23718)
- 经济学(23217)
- 基金
- 项目(145537)
- 科学(114666)
- 基金(107763)
- 家(98854)
- 国家(98086)
- 研究(94596)
- 科学基金(83086)
- 社会(62080)
- 省(59793)
- 基金项目(58951)
- 社会科(58906)
- 社会科学(58888)
- 自然(58312)
- 自然科(56943)
- 自然科学(56923)
- 自然科学基金(55894)
- 划(49658)
- 资助(42520)
- 教育(41697)
- 编号(34907)
- 重点(33917)
- 发(31479)
- 部(30834)
- 计划(30679)
- 创(29950)
- 科研(29041)
- 创新(28257)
- 科技(27466)
- 国家社会(26214)
- 业(25731)
共检索到275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姬超 侯大伟 赵晓杰 于博 包广静 吴锋 孙华
【目的】在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背景下,环境健康风险已逐步融入到土壤污染防治过程中,如何揭示省域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强度的空间集聚特征和影响因素,对于维护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和保障区域人群健康至关重要。【方法】本文在优化了US EPA健康风险评估模型的基础上,明晰了江苏省耕地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特征因子和不同县区健康风险强度,从地理学视角构建了包括加权标准差椭圆、莫兰指数和地理探测器在内的空间分析方法体系,揭示了健康风险强度的空间集聚特征和影响因素,并探讨了江苏省耕地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管控对策。【结果】结果表明:(1)Cr、Pb和As是江苏省耕地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特征因子,且对应的儿童致癌风险高于10-6的点位占比分别为99.97%、74.24%和98.39%;(2)Cr、Pb和As在不同县域的健康风险强度变化范围为0.0158~0.6532、0.0002~0.0466和0.0025~0.3859,对应的综合健康风险强度变化范围为0.0256~1.0399,且江苏省北部县区对于其健康风险强度具有较高的影响,对应的影响程度顺序为As> Cr> Pb;(3)Cr、Pb、As及综合健康风险强度具有显著空间集聚特征,对应的全局莫兰指数分别为0.084、0.053、0.225和0.143,且以HH和LL空间聚类为主,其类型区数量占4种类型区的68.18%。(4)地均化肥施用量、居民受教育程度、道路密度和地均GDP等4个探测因子的q值均大于0.3,对于重金属健康风险强度的空间分异有较高的解释度,且探测因子间呈现出非线性增强和双因子增强作用。【结论】江苏省耕地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强度评价与分析为环境与健康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结果可为江苏省耕地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管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现实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思思 黄贤金 彭补拙 濮励杰 陈逸
通过对昆山市14个区镇91个土壤样品中As、Cd、Cr、Cu、Pb、Ni、Hg、Zn 8种重金属测定分析,对该市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并进行重金属污染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昆山市耕地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轻微污染,重金属Cd、Cr、Cu、Pb、Hg、Zn均超过国家土壤背景值,旱地、水田中均以Hg污染范围较广、变异系数较大。综合污染指数表现为水田(1.15)>旱地(1.00)。区镇耕地重金属污染评价表明千灯、陆扬、石浦、锦溪、石牌处于警戒值之内,蓬朗、周庄、张浦、正仪、周市、巴城、淀山湖、花桥、陆家轻度污染;昆山市耕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均未超过土壤环境基本容量,能够保证作物品质和农业持续发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龚敏 李妍昕 张含 石汝杰
【目的】调查了解重庆佛手产地土壤及药材中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情况,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为佛手生产上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及佛手中重金属和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重庆12个佛手产地土壤和药材中8种重金属残留量;采用气相色谱法(GC)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25种农药残留;采用单项指数法(P_(i))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P_(m))评价污染水平;采用靶标危害系数(THQ)、危害系数(HI)及美国环保署(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重庆12个佛手产地土壤中重金属Cd、Cr、As、Ni、Pb、Hg、Cu、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2、42.27、4.11、27.40、19.41、0.01、14.46、71.30 mg/kg,各项重金属元素单项污染指数均值都小于1,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0.39,佛手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属于安全等级(P_(m)≤0.7);25种有机农药在佛手产地土壤样品中均被检出,土壤中OCPs平均残留量最高的是∑DDT,为0.074 9 mg/kg,土壤∑OPPs平均残留量超过0.025 mg/kg;佛手中Cd、Cr、As、Ni、Pb、Hg、Cu、Zn的污染程度均处于安全水平(P_(i)≤1),整体污染等级处于安全级;佛手药材中OCPs检出率为100%,整体上OPPs的平均残留量稍高于OCPs。食用佛手后所引起的THQ指数均小于1;25种农药对儿童和成人的慢性膳食摄入风险(%ADI)值均低于100%。【结论】重庆佛手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属于安全等级(P_(m)≤0.7),未对佛手产品构成质量风险;佛手药材中的甲基对硫磷、对硫磷、硫环磷属于轻微污染(1<P_(i)≤2),这3种农药在生产中需重点控制;佛手产地土壤中重金属和农药残留对人体的非致癌及致癌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内。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宇峰 原志华 廖世芳
在咸阳市区采集表层土壤样品60个,包括交通主干道路两侧、城市公园、住宅小区、工矿企业周边区域4类典型功能区。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样品中Cr(铬)、Cu(铜)、Ni(镍)、Pb(铅)、Zn(锌)5种重金属的含量,运用污染指数评价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及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咸阳市土壤中Cr、Cu、Ni、Pb、Zn 5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5.11、26.91、29.81、38.26、90.94mg/kg,均超过陕西省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不同城市功能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2)从土壤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来看,除重金属Pb在城市公园为中度污染外,其余元素在不同功能区及整个咸阳市均为轻度污染;从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来看,不论是咸阳市还是不同功能区,其土壤环境质量等级均属于轻污染。(3)不论是综合潜在生态风险还是单个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风险,咸阳市及不同功能区都属于低生态风险水平,且重金属Pb对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的贡献率最大(37.56%)。(4)5种重金属(Cr、Cu、Ni、Pb、Zn)对儿童和成人的非致癌风险均很小;人体(儿童和成人)暴露土壤中,Ni的综合致癌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但明显高于下限值,而Cr的综合致癌风险则是显著的;人体(儿童和成人)暴露土壤重金属而产生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的主要途径是直接摄入和皮肤接触。
关键词:
表层土壤 重金属 污染 生态风险 咸阳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夏芳 王秋爽 蔡立梅 杨超 冯志州 唐翠华 卫瀛海 许振成
采用对应采样方法研究大冶有色冶炼厂周围地区土壤、蔬菜中Cd、Cu、Pb和As的含量,并对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富集能力及健康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Cd、Cu、Pb和As平均含量分别达5.28、193.37、93.83和36.56 mg/kg,分别为湖北省对应元素土壤背景值的31.06、6.30、3.51和2.97倍,表现为以Cd为主的多种重金属共同污染。与《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标准比较,蔬菜中Cd和Cu含量的样本超标率分别为68%和6%,而As、Pb的含量均不超标。蔬菜中重金属富集能力的排序为:Cd>Cu>As>Pb,叶菜类蔬菜对Cd、Cu、Pb和As的富集系数均高于非叶菜类蔬菜。土壤和蔬菜重金属综合质量指数达10.07,为重度污染。研究区人群通过蔬菜摄入As、Cd的目标危险系数均大于1,存在As、Cd暴露的健康风险;成人和儿童食用蔬菜而摄入重金属的TTHQ分别为2.11~5.06和2.78~6.64,儿童比成人遭受的健康风险更大,并且距离冶炼厂越近,所遭受的健康风险越大。蔬菜中重金属的复合污染已使大冶有色冶炼厂周围居民面临潜在的健康风险。
关键词:
铜冶炼 蔬菜 重金属 健康风险 大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驰 陈伟 孙从建 杨洁
【目的】探明黄土残垣沟壑区坝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并进行生态健康风险评价。【方法】选取黄土残垣沟壑区山西省乡宁县西廒沟淤地坝坝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8月采集70个点位0~20 cm土壤样品并测定土壤Cd、Cu、Pb、Zn、Ni、As、Hg、Cr 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采用ArcGIS10.4进行插值分析土壤重金属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采用单因子指数(P_(i))、内梅罗综合指数(P_(综))、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评估8种土壤重金属元素的风险程度,并采用PMF模型解析土壤重金属来源。【结果】①研究区土壤表层,8种土壤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但是土壤表层Cd、Pb、Zn、As、Hg均值高于山西省土壤背景值,而Cd、Pb、Zn、Hg均值高于黄土的土壤背景值。研究区土壤Cd、Cu、Pb、As、Hg在坝内耕地及南北靠近村庄、交通干道处含量较高,土壤Zn的高值主要分布于北部,低值分布于中部及南部,土壤Ni、Cr含量呈现南北高、中部较低的规律,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条带状分布特点。②单因子指数法表明研究区Cd、Hg污染程度较高,为中度污染,而其他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较轻。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表明西廒沟淤地坝整体上受到轻度污染。③单个指标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表明,除Cd、Hg属于中风险外,其他指标均处于低风险,这表明Hg和Cd是西廒沟淤地坝土壤生态风险较高的土壤重金属。④通过PMF模型解析得出西廒沟淤地坝主要存在5个污染源,分别是农业源、畜禽养殖源、交通源、大气沉降源、自然源,各来源贡献分别为22.71%、24.22%、19.10%、16.63%、18.32%,其中贡献最大的是农业源和畜禽养殖源。【结论】人类活动已经对坝地土壤重金属含量造成一定程度影响,未来应当密切关注Cd、Hg所造成的潜在土壤重金属污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力 张传华 王钟书 张凤太 邓炜 代杰
【目的】探明长江上游地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来源及生态风险状况,进行人体健康风险空间分析,有助于提出有效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建议。【方法】以重庆市巫山县笃坪乡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土壤样品(深度0~20 cm)45件,基于主成分分析/绝对主成分分数(PCA/APCS)受体模型进行土壤重金属(Cd、Hg、Pb、As和Cr)来源定量分析,通过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利用地统计法进行人体健康风险空间分析,得出不同区域的风险等级及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风险管控建议。【结果】①研究区土壤Cd、Hg、Pb、As、Cr平均含量分别是重庆市土壤背景值的10.67、3.18、1.03、2.05、4.22倍,土壤重金属含量存在显著异常;②土壤综合环境质量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点位占比分别为2.23%、44.44%和53.33%,主要影响因子为Cd和Cr,土壤以酸性为主,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土壤生态环境的风险较高;③土壤Cd含量主要受到农业活动和成土母质的影响,贡献率分别为58.55%和30.30%,土壤Hg和Cr含量主要受到成土母质的影响,贡献率分别为71.55%和75.41%,土壤As含量主要受到农业活动的影响,贡献率为63.12%,土壤Pb含量主要受到道路交通的影响,贡献率为90.90%;④成人非致癌健康风险指数HI>1的点位占比为6.67%,总体健康风险较低,高风险区集中在研究区北部和中部地区,主要影响因子为Cr;农业活动与道路交通贡献率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结论】建议研究区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测,积极开展有机肥代替等化肥减量措施,推广使用电动农用车,减少由于农业活动对土壤重金属的输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邢璐平 方斌 向梦杰
全面考虑耕地集约利用的综合效益,从投入强度、利用程度、产出效益和持续状况4个方面选取了15个指标,采用均方差决策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省2000~2015年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时空变化规律的探索分析,并运用GWR模型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探究江苏省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寻求耕地节约集约利用模式,为缓解我国人地矛盾,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借鉴。研究表明:(1) 2000~2015年江苏省的耕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呈现出先上升后平稳发展的变化趋势,其时序变化可分为两个不同阶段。(2)苏北地区的县(市)多处于中高度集约利用水平且多为高度水平,苏中地区的状况有所好转,但苏南地区的大部分县(市)整体保持低度集约利用水平甚至不集约水平稳定不变。整体来看,江苏省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出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3) GWR模型能够科学准确地进行耕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的分析,投入强度是影响江苏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极为重要的因素,其次是持续状况,而利用程度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产出效益的影响程度在逐渐增强。
关键词:
耕地集约利用 时空变化特征 GWR模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颖明 王旭 郝亮 刘扬 姜鲁光
本文基于湖南湘潭试点区的调查,对三种主要的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技术采用情况开展分析。基于试点区和非试点区样本农户的描述性统计,本文首先分析了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技术采用的差异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农户采用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技术的因素。研究表明:农户采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技术的主要推动力量来自政府,耕地修复技术的政府推广效果最显著;种植业收入比重和耕地质量对农户种植结构调整的采用具有显著影响;户主特征、家庭特征及试点区对农户低镉水稻种植的采用没有显著影响,低镉水稻的推广需要探索生产体系以外的新路径。
关键词:
耕地 重金属污染 技术采用 试点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颖明 王旭 郝亮 刘扬 姜鲁光
本文基于湖南湘潭试点区的调查,对三种主要的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技术采用情况开展分析。基于试点区和非试点区样本农户的描述性统计,本文首先分析了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技术采用的差异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农户采用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技术的因素。研究表明:农户采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技术的主要推动力量来自政府,耕地修复技术的政府推广效果最显著;种植业收入比重和耕地质量对农户种植结构调整的采用具有显著影响;户主特征、家庭特征及试点区对农户低镉水稻种植的采用没有显著影响,低镉水稻的推广需要探索生产体系以外的新路径。
关键词:
耕地 重金属污染 技术采用 试点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蒋豫 刘新 高俊峰 蔡永久
为揭示江苏省浅水湖泊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采集江苏省8个浅水湖泊的表层沉积物,测定了8种重金属的含量,并利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现状以及潜在生态风险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8个浅水湖泊表层沉积物中Mn、Zn、Cr、Ni、Cu、As、Cd、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34~1 031、66~138、76.0~97.5、39.2~56.3、25.2~50.1、9.9~27.1、0.15~2.98、24.6~51.6mg/kg。地积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Cd是江苏省8个浅水湖泊表层沉积物中最主要的污染物,Zn、Cu、As、Pb、Ni在一些湖泊为轻度污染,Mn和Cr...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会来 吴东涛 叶正钱
【目的】采集分析丽水市莲都区某乡土壤样品,了解全乡农田重金属污染情况,为后续开展土壤安全管理和污染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来源解析,运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及生态风险预警指数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土壤镉(Cd)和铅(Pb)超标率(风险筛选值)分别为60.71%和39.29%,但均低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值。土壤Cd污染指数(P_i)为1.31,属于轻微污染,其余重金属小于1,无污染;内梅罗指数(P_(综合))为1.10,属于轻度污染。土壤Cd和Pb的地积累指数(I_(geo))分别为1.74和0.79,属中度污染和无污染-中度污染;其余重金属均处于清洁水平。5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E~i _r)均值小于40,处于轻微水平风险;生态风险指数(I_R)为48.87,属于轻微风险。土壤生态风险预警指数(I_(ER))处于轻度预警级别。汞(Hg)和铬(Cr)受到人为和自然双重因素影响,Cd、Pb和砷(As)主要受矿山开发过程中污染物排放和畜禽粪便施用等人类活动影响。【结论】研究区土壤总体为轻微污染,Cd和Pb是研究区农田土壤最重要的生态环境因子,后续应加强治理和动态检测,保障农产品安全。图4表6参37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空间分析 风险评价 源解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宗正 胡碧峰 谢模典 倪晗杰 李洪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污染和退化问题,尤其是土壤重金属点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文章通过文献搜集整合了2008—2018年期间覆盖长江经济带11省市100个城市土壤重金属含量数据,借助地质累积指数、健康风险评估、空间统计分析等模型对该区域内土壤重金属累积及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不同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富集存在较大空间异质性。(2)Cd和Hg元素为长江经济带主要土壤重金属污染物。(3)儿童群体面临的重金属暴露带来的健康风险最高,重金属暴露带来的潜在致癌风险明显高于非致癌风险,且高风险城市主要集中于湖南、江西、云南和贵州等地。(4)工业生产活动、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口密度等因素与土壤中重金属的累积密切相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吕殿青 欧芙容 王宏
以东洞庭湖湖滨带为研究区域,系统调查分析其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并进行致癌风险评价和非致癌风险评价。东洞庭湖湖滨带土壤中的重金属As、Hg、Cd、Cu、Zn、Ni、Cr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9.31、0.0113、0.989、50.29、125.7、43.9和93.36 mg/kg,已全部超过了洞庭湖背景值,其中As、Hg和Cd的最大含量分别已超过洞庭湖背景值的5倍、5倍和20倍之多,说明东洞庭湖湖滨带土壤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致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As为当地主要的致癌物,Cd属于安全的范围,叠加后的致癌总风险指数平均值成人的为1.6810-5,儿童的为1.0410-6,在鹿角港口区、岳...
关键词:
重金属 致癌风险 非致癌风险 东洞庭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鼎 周建民 彭晓春 龚道新 洪鸿加 李方鸿
采用《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中的评估方法,运用HERA软件对广州某电镀搬迁场地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①该场地土壤中铬(Cr6+)和镍的致癌风险指数分别为1.92×10–6、2.31×10–6,均超过其评估标准值1×10–6,表明其对人类有较高的致癌风险。②该场地土壤中铬(Cr3+)、镍、铜、银的非致癌危害熵分别为16.7、20.8、4.68、1.48,均高于其基准值1,表明该场地土壤中的铬(Cr3+)和镍有较高的非致癌危害,铜和银具有一定的非致癌危害。③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加强治理防护工作、根据目标污染物含量和位置分布确定修复重点区域、防治污染物扩散等管理、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