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77)
- 2023(8082)
- 2022(7099)
- 2021(6482)
- 2020(5837)
- 2019(13671)
- 2018(13418)
- 2017(26381)
- 2016(14675)
- 2015(16507)
- 2014(16832)
- 2013(17062)
- 2012(16277)
- 2011(14725)
- 2010(14872)
- 2009(13785)
- 2008(13975)
- 2007(12685)
- 2006(10878)
- 2005(9760)
- 学科
- 济(66075)
- 经济(66022)
- 业(39052)
- 管理(37920)
- 方法(32540)
- 企(29610)
- 企业(29610)
- 数学(29311)
- 数学方法(29019)
- 农(19431)
- 地方(17132)
- 财(16027)
- 学(15564)
- 中国(14665)
- 农业(13157)
- 业经(12123)
- 贸(11303)
- 贸易(11302)
- 制(11144)
- 易(10924)
- 环境(10257)
- 务(9943)
- 财务(9921)
- 财务管理(9895)
- 和(9515)
- 企业财务(9420)
- 融(9337)
- 金融(9335)
- 银(8994)
- 银行(8966)
- 机构
- 大学(217434)
- 学院(217224)
- 济(88057)
- 经济(86033)
- 管理(81471)
- 研究(76681)
- 理学(70399)
- 理学院(69501)
- 管理学(68129)
- 管理学院(67729)
- 中国(56693)
- 科学(51188)
- 农(46586)
- 京(46493)
- 所(41259)
- 财(39687)
- 业大(38161)
- 研究所(37951)
- 江(37670)
- 农业(37166)
- 中心(36045)
- 财经(31816)
- 范(29006)
- 经(28739)
- 师范(28662)
- 北京(28209)
- 省(27310)
- 院(27027)
- 州(26981)
- 经济学(26969)
- 基金
- 项目(147947)
- 科学(115439)
- 基金(107073)
- 研究(102215)
- 家(95271)
- 国家(94532)
- 科学基金(79520)
- 社会(63930)
- 省(60990)
- 社会科(60536)
- 社会科学(60509)
- 基金项目(57382)
- 自然(53892)
- 自然科(52582)
- 自然科学(52563)
- 自然科学基金(51569)
- 划(50100)
- 教育(46792)
- 资助(44503)
- 编号(40645)
- 重点(34187)
- 部(32878)
- 发(32486)
- 成果(32350)
- 创(29743)
- 计划(29209)
- 科研(29114)
- 课题(28598)
- 创新(27987)
- 教育部(26974)
共检索到316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钦普 林振山
利用能值分析理论对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改进。改进的重点,一是将部分土壤表层储能、年太阳辐射能和降水化学能等作为耕地生态承载力的实质内容,并用产量因子进行修正;二是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数(SDI)"的概念,衡量区域耕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程度。利用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对江苏耕地生态足迹历史演变进行研究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从1961年到1981年,江苏省的耕地利用是可持续的,1982年以后耕地利用属于不可持续;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变化从1961年的0.67降低到2007年的0.38。通过预测,在2015年,江苏省人均耕地生态足迹将达到0.300 hm2,而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将降到0.077 hm2...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慧 黄贤金 赵荣钦 高珊 李颖
采用1996年-2008年相关统计资料,引入边际效应理论,构建了基于建设用地增长的经济、社会和环境边际效应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持续度、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度、区域差异度3个方面,对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的可持续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2010年-2020年规划方案和零方案下,苏锡常、宁镇扬泰、通盐连、徐宿淮4个评价单元可持续度均有所下降,但规划方案可持续度分值高于零方案;②至2020年,规划方案与零方案相比,江苏省及各评价单元内部经济、社会、环境各子系统协调度明显提高;③2020年规划方案下土地利用可持续度相对变化率的区域间差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鹤平 戴志新
针对江苏省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数量减少较快,耕地质量出现隐患等耕地利用中的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江苏省保护耕地的对策;保证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促进江苏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耕地利用 对策 江苏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若梅
以界定耕地利用可持续性内涵为起点,采用耕地粮食生产率可比系数和标准化分值方法衡量耕地的生产可持续性,以单位耕地化肥使用过量程度作为生态因子对可比系数和标准化分值进行调整衡量耕地的生态可持续性。利用统计数据、以基期与报告期的时间尺度和分省份的空间尺度实现可持续性的测度。研究发现:(1)以耕地粮食生产率测量的全国耕地生产可持续性呈现出递增趋势,但以化肥使用过量程度作为生态因子调整后的耕地生态可持续性明显低于生产可持续性;(2)耕地生产可持续性与生态可持续性的区域差异明显,粮食主产区耕地资源利用可持续的稳定性和递增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即意味着差异性的耕地保护政策会更有助于稳定和提升耕地利用的可持续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徐慧 黄贤金 赵荣钦 高珊
采用能值分析法,在对耕地资源高效持续利用内涵及评价指标界定的基础上,对江苏省沿海区域2000—2008年耕地生态经济系统的高效持续性水平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2000—2008年江苏沿海地区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资源环境负载指数(A1)呈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0.9上升至2008年的1.573。在时间序列上,系统生产要素投入能值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而初级生产力稳定性较弱。②研究区域耕地生态经济系统具有经济效益,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但生产要素投入结构不合理,存在集约不经济现象,且生产要素投入结构差异性呈上升趋势。2008年土地集约度(B1)为1.85×1016sej/hm2,不可更新资源与不可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文娟 孙华
探究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时空动态性及驱动机制,对于全面把握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及时优化调整政策制度,推动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运用超效率SBM-Undesirable模型、重心转移、ESTDA模型、分位数模型及时空跃迁嵌套探究江苏省77个县域单元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时空动态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表明:(1)江苏省县域耕地利用生态效率重心呈微偏东南后转西北方向的演变态势,高值区大多分布于“西北-东南”方向。(2)空间上以正向趋同关系为主导,“高高-低低”空间集聚显著。(3)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呈现空间协同与竞争并存的格局特征,且空间协同主导局部空间格局演变。时空演变路径依赖特征较为明显,存在一定的转移惰性和路径锁定。(4)各因素对不同水平生态效率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种植结构-经营规模-产业结构高分位驱动、种植结构-经营规模低分位驱动、城乡差距-农业基础设施高分位制约、农业基础设施低分位制约等4种时空跃迁驱动/制约模式背后各自蕴含不同驱动机理。未来亟需以县域为单位构建区域耕地利用协同机制,统筹考虑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制定多要素协同联动的优化策略。同时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效率优化方案,为不同水平生态效率的提升提供针对性的建议指导。
关键词:
耕地 生态效率 时空跃迁 驱动机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金涛 陶凯俐
基于粮食产量计量模型,运用LMDI方法,分析江苏省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78年-2009年,粮食单产、耕地数量、种植结构、复种指数等4因素的变化对粮食产出的累积效果依次减小;其间江苏省粮食生产经历了快速增长、稳中有升和调整回复3个阶段,粮食单产促总产的效应分阶段逐步减弱,耕地减少和种植结构调整对粮食的减产效应逐步增强,复种指数变化的效应经历了正负反复的过程。现阶段单产和复种指数的变化对粮食的增产贡献南低北高,而耕地减少和结构调整对粮食的减产效应则南高北低,由此导致江苏省粮食生产南退北进的空间分化格局。由于构成粮食产量的4个因素可以代表耕地利用的不同方向,本研究一定程度上可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多艺 濮励杰 黄思华 聂名萱 郄璐 朱明
耕地资源的日益紧缺推动着耕地功能的深刻变化。以江苏省63个县域为研究单元,从生产、生态、景观、社会四个维度构建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耕地指数及敏感度分析模型,研究2000~2018年耕地各项功能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对耕地数量变化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1)江苏省耕地生产功能上升,空间上北高南低且苏北高值区不断向南扩散。生态功能下降,苏中地区功能高,且苏中、苏北局部地区因农用技术改良,功能由下降逐渐转为上升。景观功能上升,空间上东高西低,东部海岸带功能高,局部地区如苏锡常因耕地非农化现象严重,功能由上升转为下降。社会功能下降,空间上北高南低但苏北高值区不断萎缩。(2)江苏省耕地面积总体下降,自北往南耕地下降程度逐渐加剧。耕地相对稀疏区主要分布在苏南,集聚区主要分布在苏中、苏北,东部沿海地带最为集聚。(3)对比2000~2010年和2010~2018 年两个时期,生产功能敏感性下降,敏感区缩至东部沿海三县;生态功能敏感性下降,敏感区缩至苏南地区,均与农业技术推进及耕地集约利用相关。景观功能敏感性上升,敏感区扩散至苏南及东部沿海地区;社会功能敏感性上升,敏感区逐渐遍布全省,均对耕地数量变化愈加敏感。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孙涛 郭杰 欧名豪
产量差表征粮食增产空间,缩减产量差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解析产量差限制因子为探索产量差缩减路径、提高粮食产量提供依据。本文基于江苏省2000—2018年地市统计数据,借助边界线分析法定量分析粮食生产限制因子对产量差的贡献率,并解析限制性因子最适值。结果表明:江苏省耕地平均产量差占到最高产量和平均产量的比例分别为23.47%和64.05%,表明粮食产量具有较高的提升空间;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产量差的关键限制性因素分别为复种指数、劳动力和单产;江苏省粮食复种指数为1.6、机械总动力为5.3 kW/hm~2、施肥强度为487.64 kg/hm~2时粮食产量最高,是粮食生产要素投入最适值,其中施肥量超出施肥警戒线,表明江苏省农业施肥利用效率低下;转化产量差可实现苏南、苏中和苏北粮食增产30.30%、17.73%和21.45%,同时对耕地的需求量减少8.80%、13.38%和9.02%。因此,提出增加耕地复种规模,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政府加强对农户施肥指导以及提高机械化水平等缩减江苏省粮食产量差,促进粮食可持续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忠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兴国 潘玉君 王爽 姚辉 崔文芳
借助传统的生态足迹方法,以"国家公顷"为计量单位,运用"中国平均生态生产力"对单产因子和产量因子进行调整,引用"中国平均均衡因子",提出"中国标准"的生态足迹新方法,构建了区域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系统预测GM(1,1)模型分别建立了云南省人均耕地生态足迹和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的预测模型,残差检验与误差检验结果满足模型精度要求,以此对云南省耕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状态进行预测。结果表明:①1998年-2009年,云南省人均耕地生态足迹和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均呈波动上升态势,耕地资源利用总体上呈现弱不可持续状态;②在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自然灾害和土地利用方式等不出现明显"突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杰 欧名豪 刘琼 欧维新
根据江苏省不同来源耕地数据差异,适当修正得到1949~2006年耕地数据序列,引入耕地变化率、耕地分布重心等指标,研究江苏省近60年来耕地资源动态变化的基本过程及其空间差异,然后运用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初步探讨了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并建立耕地数量变化的多元回归模型。研究表明,江苏省耕地面积经历了由增加→急剧减少→缓慢减少→快速减少的变化过程;苏北滨海平原区、中部里下河浅洼平原区及宁镇扬低山丘岗区耕地有所增加,而苏南长江三角洲平原区耕地则急剧减少,耕地重心呈现向后备资源丰富、人地矛盾较为缓和的地区移动的趋势;人口增长与农业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是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预测20...
关键词:
耕地 动态变化 驱动因子 江苏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金涛 陶凯俐 钱思航 朱志伟
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空间单元,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省1999年和2009年反映耕地集约利用状况指标进行定量综合评估。结果表明:环太湖和近海的沿江地区耕地利用集约度相对有所减弱;集约化特征南北分化明显,以太湖农区为代表的苏南地区,复种指数低、农用化学品投入少而经济产出率高,而淮北农区则复种指数高、农业化学化程度高、劳动密集。洪泽湖以东淮河流域的农田水利化建设以及淮北地区较高的农用化学品投入强度等问题值得重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俊凤 花盛 刘友兆 孟展
土地整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抓手,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之间矛盾的重大举措。基于改进的灰靶模型和改进的熵值法,从土地整治应具备资源经济的实力、保障粮食安全的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的力度、促进环境友好的程度4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评价江苏省土地整治的可持续性,为后续土地整治决策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从评价结果来看,江苏省土地整治基本处于可持续状态,但区域间的差异较大,苏北明显好于苏中和苏南地区,其中徐州达到Ⅳ级高度可持续的全省最高等级;土地整治的单层面可持续性表明,全省土地整治保障粮食安全能力的可持续性均在Ⅱ级水平以上,但多数存在社会和谐与环境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