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20)
2023(4641)
2022(4037)
2021(3667)
2020(3013)
2019(6900)
2018(6670)
2017(13083)
2016(7224)
2015(7973)
2014(7890)
2013(7901)
2012(7660)
2011(6940)
2010(7002)
2009(6315)
2008(6223)
2007(5609)
2006(5036)
2005(4512)
作者
(21270)
(17950)
(17680)
(16815)
(11580)
(8814)
(7953)
(6999)
(6954)
(6549)
(6462)
(6245)
(5980)
(5762)
(5643)
(5566)
(5372)
(5298)
(5296)
(5169)
(4525)
(4522)
(4288)
(4191)
(4074)
(4047)
(4026)
(3902)
(3638)
(3553)
学科
(37057)
经济(37033)
(18403)
管理(18259)
地方(17812)
(13366)
企业(13366)
(11672)
地方经济(10281)
方法(9676)
土地(8689)
(8439)
数学(8394)
农业(8359)
数学方法(8319)
中国(8274)
业经(7365)
环境(6336)
(5224)
(5204)
(5197)
(5175)
资源(5136)
经济学(4892)
(4870)
(4571)
贸易(4567)
技术(4342)
(4320)
(4079)
机构
学院(101582)
大学(97902)
(39861)
管理(39130)
经济(38816)
研究(38313)
理学(33344)
理学院(32829)
管理学(32305)
管理学院(32097)
中国(27938)
科学(25226)
(22126)
(21542)
(20604)
(19891)
研究所(18353)
中心(17810)
业大(16676)
(16390)
农业(16116)
(15969)
(15905)
师范(15829)
(14461)
(14252)
师范大学(12545)
财经(12541)
科学院(12519)
北京(12187)
基金
项目(71065)
科学(56575)
研究(52182)
基金(49744)
(43661)
国家(43293)
科学基金(36909)
社会(33011)
(32622)
社会科(31232)
社会科学(31220)
基金项目(27065)
(25123)
自然(23957)
自然科(23267)
自然科学(23261)
自然科学基金(22793)
教育(22666)
编号(22136)
资助(19032)
(18216)
成果(16755)
重点(16747)
课题(16238)
(14853)
发展(14825)
(14587)
(14500)
(13895)
创新(13642)
期刊
(50720)
经济(50720)
研究(26540)
中国(25526)
(19229)
科学(16490)
学报(15097)
管理(13841)
农业(13179)
(10700)
大学(10577)
教育(10200)
资源(10159)
业经(10064)
学学(9985)
技术(8570)
(8199)
金融(8199)
(6732)
问题(6512)
经济研究(6169)
国土(5409)
(5355)
财经(5354)
图书(5192)
现代(5161)
科技(5117)
(4964)
论坛(4964)
土地(4902)
共检索到157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衍毓  王静  陈美景  
研究目的:探索通过统筹区域土地利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模式与途径。研究方法:实地调研,专家咨询,文献研究。研究结果:省内跨区域农村土地联合整治模式,可为江苏省统筹区域发展提供宏观战略指导,有效促进区际要素优化配置,创新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有利于缓解该省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土地资源约束,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拓展融资渠道,经济、社会和生态预期效益较好。研究结论:农村土地联合整治是统筹区域土地利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途径,可适时在省内条件成熟的县(市)开展试点。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丛明珠  葛石冰  王仲智  
研究目的:提出区域土地统筹利用分区的概念和划分方法,以江苏省为案例进行分析,为区域土地利用、城乡建设等相关规划的编制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空间聚类法进行综合分区;采用演绎法划分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土地利用保障区;以空间迭置法构建江苏省土地统筹利用分区。研究结果:将江苏省划分为4个土地统筹利用大区、7个亚区。研究结论:统筹区域土地利用应将土地利用的现实和未来相结合,以土地统筹利用分区作为研究的空间依据,该分区是土地利用区划和土地利用功能分类的结合,属于区划性质,兼有土地利用功能分类的特点。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勇  
研究目的:以江苏省为例,研究土地利用程度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机制,提出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区域生态效率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将相关概念进行操作化定义后,基于江苏1990—2007年的数据,建立方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随着土地利用程度的不断加强,江苏省的生态效率随之提高,二者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83;土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却随着土地利用程度的加强而下降,二者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11。研究结论:合理的土地利用程度,能够确保土地生态系统持续地提供各类生态产品和服务,进而促进区域生态效率的提高,反之,土地的粗放式利用使土地利用类型比例失衡,再加之缺乏维系土地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顾荣华  朱玉林  
针对长江生态大保护需要构建有利于流域生态优化的土地利用方式这一战略需求,文章采用生态压力和生态效率表征国土空间生态优化,以土地利用与生态优化冲突较为突出的长江流域江苏省为例,基于2009—2017年该省13个地级以上市的面板数据,建立空间滞后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土地资源配置、利用方式对国土空间生态优化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耕地占比下降、建设用地占比上升,会显著提升生态效率,但也会显著加大生态压力;(2)林地占比上升,能同时显著降低生态压力和提升生态效率;(3)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能显著提升生态效率,且对生态压力的加剧效应较小;(4)耕地机械化显著提升了生态效率,但也加大了生态压力。总体而言,严格保护耕地和林地,通过土地整治、闲置建设用地复垦复林,严格控制建设占用农业用地和生态用地,加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因地制宜、环境友好地推进农业机械化,有利于促进国土空间生态优化、促进长江生态大保护战略实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陆汝成  黄贤金  张兴榆  赵小风  肖思思  
基于1980~2005年江苏省环太湖地区4期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在GIS技术支持下,构建了4个时序单元的土地利用转移信息图,分析了1980~2005年土地利用转移的主要单元。根据其土地利用结构特征,构造了生态风险指数。结果表明,江苏省环太湖地区1980~2005年的生态风险指数呈持续上升趋势,1980年和1990年处于低生态风险等级,2000年和2005年处于中生态风险等级。主要原因是低生态风险用地转移到高生态风险用地面积较多,建设用地快速扩展,造成生态风险不断上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琼  欧名豪  彭晓英  
依据昆山市1994至2002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采用马尔柯夫方法对其土地利用结构演变进行了模拟,并对未来10年其土地利用结构的演变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时,利用马尔柯夫过程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定量预测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未来10年昆山的土地利用结构将保持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耕地持续减少的趋势,但其变动幅度将逐渐趋向平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度的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丽君  黄贤金  钟太洋  方鹏  
本文首先在理论上阐述了区域土地市场发育以及农户土地流转行为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市场比较收益、农产品贸易和政府决策等因素的调控作用下,农村农地流转行为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利用方式以及利用强度。为进一步从农户层次上以及微观经济机制尺度上揭示农地市场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程度,论文以泰州市兴化市的村庄及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建立了农户农地流转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计量模型。模型运行的结果表明:农户拥有农地总面积、农地流转率、农产品销售率、粮食作物产值以及农业中非粮食作物产值等因素对农村土地利用变化有显著的影响;农地流转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最后,论文结合模型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海燕  李闽  
研究目的:对江苏省13个市市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分析其区域变化规律,为宏观指导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切实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综合指数评价法,回归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研究结果:(1)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阶梯差异,从南向北逐步降低;(2)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土地集约利用最重要的外部因素,苏南经济发达地区集约利用水平远远高于苏北地区。研究结论:通过运用地价杠杆、规划引导、区域合作、奖惩机制等手段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鲁嘉颐  方斌  李欣  
[目的]为避免土地粗放利用或过度利用,实现最佳土地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Pareto最优"思想,以江苏省55个县域单元为研究区,建立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关系的曲线估计模型,利用LINGO软件求解多目标规划模型的"理想点",得到土地利用的最佳集约度,并划分不同程度土地利用集约区。[结果](1)在2015年末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苏南、苏中、苏北土地利用最佳集约度分别为6 287. 96 (万元/km2)、4 944. 00 (万元/km2)、2 954. 70 (万元/km2)。(2)总体上,研究区的地区经济水平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土地利用最佳集约度呈正相关。(3)存在低度、中度集约区的经济、社会产出效益超过理想值,高度集约区的社会产出效益低于理想值的综合效益失衡现象。[结论]研究运用多目标规划模型的"理想点"法求解土地集约利用产出效益问题的Pareto最优解,较好地处理了最佳集约度难以定量求解的问题,对我国县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晓添  濮励杰  
研究目的:探讨1989—2006年期间江苏省土地利用的非均衡性,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非均衡计量模型。研究结果:研究期内江苏省土地利用的非均衡度表明,建设用地是后期土地利用的主导方面,国家宏观政策对前期调控的效用要优于后期。研究结论:国家调控与地方落实相结合,以实现土地利用的相对均衡。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兴  周生路  吴绍华  王晓瑞  林晨  周华  
土地细碎化是与土地规模经营理念相背离的一种土地形态,细碎化的土地经营模式会造成土地利用效率下降、粮食减产以及景观美观度降低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土地细碎化程度的衡量多通过细碎度表征,但尚无统一标准,且主要针对农用地。以江苏东海县为例,首先结合景观指数与主成分分析,分别计算耕地、基础设施用地、居民点用地以及生态用地的细碎度,再通过系统聚类,分析不同地类细碎度组合的地域分异特征。结果显示:不同用地类型的细碎度是自然、社会经济的综合影响结果,耕地细碎度与居民点细碎度有着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生态用地细碎度有着较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基础设施用地细碎度和居民点细碎度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与生态用地细碎度存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耿焕侠  张小林  李红波  
使用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缓冲区法、空间叠置分析法以及景观格局分析法,分析不同等级的行政中心驻地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是丰县的景观基质,聚落(城乡建设用地)景观是丰县主要的景观类型。与行政中心的距离越近,人为景观的面积比重就越高,大于各景观类型的现状比重,表现出较强烈的空间吸引特性;相反,自然景观所占比重远远低于现状比重,反映出较明显的空间排斥效应。(2)与镇政府的距离变大,土地利用景观的破碎程度、聚集程度、斑块形状的规则程度均先减弱后增强;与县政府驻地的距离变大,景观的破碎程度呈现"减弱-增强-稳定"模...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伟  吴群  
土地利用效率偏低是我国开发区建设中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运用数据包括分析(DEA)方法和Tobit模型对江苏省开发区的土地利用效率进行测算,并考察了政策因素、区域因素和内部因素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弥补了当前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研究的不足。研究结果表明:(1)江苏省开发区土地利用综合效率平均水平不高,纯技术效率不高是造成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2)开发区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开发区的区位、级别、类型等区域和政策因素对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有较显著影响;(3)基础设施完善程度、获得专利数、主导产业产值占比等内部因素都能显著影响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4)严格控制用地规模、积极处置低效闲置土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杰  闫庆武  刘永伟  
准确、高分辨率的人口分布信息是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前提。人口数据空间化可实现人口统计数据与空间信息集成,重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与土地利用数据,以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理论与方法为基础,采用空间滞后回归模型模拟了江苏省2010年人口空间分布状况,并得到1km×1km的人口密度网格图。通过从县级、乡镇级两种空间尺度对人口数据空间化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基于DMSP/OLS与土地利用的人口数据空间化能够正确地表达人口空间分布规律,尤其对于人口较为密集地区,具有很高的数据重现精度;但是对于人口密度畸高或畸低的地区,由于人口空间分布异质性较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立刚  周生路  周兵兵  陈龙  苏全龙  王静  
利用1985、1995、2005和2008年4期遥感影像解译获取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从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转移方向和土地利用程度方面,借助GIS空间分析和图谱分析技术及Ucinet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全面定量分析江苏省1985年以来人类活动作用下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表明:(1)1985~1995、1995~2005、2005~2008年3个时段江苏省的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分别为12.95%、17.17%、15.03%,反应了人类活动对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程度呈现出"缓慢影响—剧烈影响—影响减缓"的倒U型曲线规律;(2)1985年以来,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之间的空间转移是江苏省土地利用转移的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