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11)
2023(13713)
2022(11983)
2021(10935)
2020(9334)
2019(21478)
2018(21481)
2017(42222)
2016(22786)
2015(25470)
2014(25677)
2013(25747)
2012(23895)
2011(21552)
2010(21744)
2009(20056)
2008(19193)
2007(16866)
2006(15066)
2005(13338)
作者
(66683)
(55749)
(55303)
(52866)
(35501)
(26697)
(25078)
(21957)
(21206)
(19912)
(19085)
(18972)
(17808)
(17769)
(17241)
(17203)
(16519)
(16136)
(15903)
(15891)
(13917)
(13837)
(13485)
(12736)
(12611)
(12387)
(12301)
(12032)
(11266)
(10826)
学科
(115495)
经济(115396)
管理(62983)
(61123)
(49290)
企业(49290)
方法(45751)
数学(39878)
数学方法(39520)
地方(28510)
(27710)
中国(26440)
(24052)
业经(23580)
(22181)
农业(19094)
(17007)
地方经济(16641)
(16455)
贸易(16447)
(15786)
环境(15677)
(15566)
理论(14983)
产业(14680)
技术(14578)
(13545)
金融(13544)
(13314)
(13073)
机构
大学(330093)
学院(329385)
(143210)
经济(140392)
管理(131131)
研究(115589)
理学(113901)
理学院(112592)
管理学(110767)
管理学院(110195)
中国(83165)
科学(71144)
(70112)
(61056)
(58519)
研究所(53525)
(53107)
(51147)
中心(51021)
财经(49296)
业大(49179)
(44688)
北京(43763)
经济学(43648)
(43242)
师范(42842)
(41788)
农业(41241)
经济学院(39097)
(38917)
基金
项目(225889)
科学(178050)
研究(164431)
基金(164211)
(142626)
国家(141477)
科学基金(121730)
社会(105051)
社会科(99585)
社会科学(99557)
(89694)
基金项目(87915)
自然(78863)
自然科(76946)
自然科学(76928)
自然科学基金(75545)
教育(73765)
(73433)
资助(67988)
编号(65916)
成果(52703)
重点(50539)
(49812)
(49739)
(46403)
课题(45469)
创新(43281)
国家社会(42887)
科研(42616)
教育部(42501)
期刊
(162827)
经济(162827)
研究(100170)
中国(60412)
学报(51182)
管理(48787)
科学(48336)
(47786)
(44634)
大学(38577)
学学(36633)
农业(33085)
教育(31208)
技术(28730)
经济研究(26594)
(25934)
金融(25934)
业经(25388)
财经(24551)
(21182)
问题(20887)
技术经济(18306)
(16363)
理论(16021)
科技(15745)
资源(15578)
现代(15378)
图书(15215)
商业(14971)
统计(14824)
共检索到486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忠平  史常亮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对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构建VAR模型,对江苏省的GDP增长、产出结构变动与就业结构变动、社会劳动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研究发现,这3个变量间具有长期的协整关系,但由于就业结构变动长期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动而割裂了GDP增长、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间的互动,故需从提升就业的角度来设计产业发展政策,促进增长模式由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向就业与经济增长相协调的方向转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黄向梅  夏海勇  
基于已有的研究理论和经验,采用VAR模型对江苏1980-2010年间人口城市化、经济增长及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江苏的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产业升级间有长期的累积循环效应,但效应较弱;人口城市化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对城市化的提携作用较小;经济增长能带来产业结构的明显提升,但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波动和滞后的;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互动性很弱,甚至两不相干。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迎英  曹荣林  
基于GDP产业结构贡献统计的多部门经济模型分析了1952—2007年江苏省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时间趋势特征;以截面数据为基础得出三大地区和13地级市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空间地域差异。研究表明:总体上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呈3次波动的下降趋势,波动周期逐渐收敛;空间上三大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贡献的变化遵循由南向北的梯度推移规律,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基本吻合;市际间差异明显,通过K-means聚类分为4种不同类型,产业结构贡献的空间格局重心开始转移。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褚保金  杨颖  吴川  
本文以江苏省为例 ,从综合要素生产率中分离出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并分别从产出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的角度 ,具体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经济增长的原  因和途径。分析表明 ,过去 2 0年间江苏省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有力地促进了江苏省经济  的快速增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秋生  刘雪娇  
通过构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模型,考察分析了江苏省2000年至2011年产业结构变动和经济增长质量的实际情况,认为江苏省农业的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现代服务业。期望这一结论对江苏优化产业结构,有效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有参考意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记红  
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指标,也是社会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关心的热点,在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而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分析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经济有效增长、增加经济对就业的溢出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详实的数据,运用就业弹性系数指标,从总量上和三大产业结构发展上对南通市的经济增长和从业人员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从关键点、动力源、新渠道、新手段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惠  崔杰  王树乔  
文章以江苏省2000-2012年信息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ADF单位根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模型检验出江苏省信息产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互为因果关系;进一步借鉴菲德模型评估江苏省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江苏省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以及对非信息产业产生的外溢效用都不是很显著,但信息产业的边际生产力远远高于非信息产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茜  葛扬  
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是开发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而高等教育的角色作用,日益成为争论的中心议题。文章通过建立生产函数回归模型对江苏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论文处理数据、研究内容和得出的结果主要包括:高等教育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以及教育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并比较分析。结论为江苏省应在现有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投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办学效益;推进高教体制改革,提高高等教育在江苏经济发展中的贡献水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育静  
本文通过建立江苏省消费需求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模型,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消费需求对江苏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探讨制约江苏省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刺激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牛鸿蕾  
结合1978年以来江苏省产业结构演变和区域经济增长情况,基于灰色关联模型对两者进行阶段性动态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以第三产业发展为基础的产业转型的市场机制已经形成,可以借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实现生产要素由其它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和升级,进而推动江苏经济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演进很大程度上受三次产业间依赖关系的制约,过分重视某些产业的发展势必会带来产业间的非均衡发展;此外,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维持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意义重大。总之,实现产业结构整体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钱永坤  宋学锋  董靖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GDP的就业弹性逐年下降 ,部分学者将下降原因归结为工业走了资本密集化道路。本文试图利用定量分析方法检验这一推断 ,结果发现上述推断理由并不充分 ,90年代以来资本投资增加不仅没有替代劳动力 ,反而是拉动就业增加的主要因素。由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实际工资增加抵消了投资对就业的拉动作用 ,导致 GDP的就业弹性下降。我们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市场化对就业的抑制作用将减缓 ,GDP的就业弹性逐年下降趋势将改变 ,有可能转而增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白先春  孟梅花  李洪英  
按西方经济理论,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目标通常是满足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充分就业被列为首要目标,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也往往成为政府向公民承诺的重要内容。文章以2007年江苏省投入产出调查资料为基础,对江苏省经济增长和劳动就业的投入产出关系加以研究。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何正霞  
利用1990-2006年江苏省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建污染方程和产出方程的模型来研究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江苏省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固定资产投入和出口来拉动的;江苏省的经济增长会带来环境的恶化,而依靠环境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却是很小的,这表明依靠牺牲环境为代价来促进经济增长是不可取的,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远  陈洁  周婧  王义琛  陆根法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环境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域,基于1990~2005年的年度数据,运用"脱钩"和"复钩"理论,协整分析技术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辨识和分析了的能源消费总量、电力消费和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耦合关系,实证研究表明,1990~2000年,江苏能源消费与地区生产总值处于弱"脱钩"状态,进入2000年后,二者呈现出扩张性"复钩"趋势。研究同时还发现江苏的能源消费总量与GDP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表现出能源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了当前能源是影响江苏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江苏在经济增长和能源利用战略等方面应当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何蓓蓓  梅艳  
本研究选取1985年~2007年江苏省的生态足迹、经济数据,构建生态足迹消耗与人均收入、经济结构变量的计量模型,对江苏省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江苏省的资源消耗量与经济增长在实际取值区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二者的演化规律基本符合库兹涅茨曲线的特征;②经济结构变量对生态足迹消耗以及生态足迹与收入曲线产生影响,固定资产投入比例、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的提高会加大资源的消耗量,并刺激经济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促使生态足迹与收入曲线更加陡峭,相反,产业结构的升级则缓解了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的压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