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72)
- 2023(10206)
- 2022(8630)
- 2021(7703)
- 2020(6452)
- 2019(14357)
- 2018(13847)
- 2017(26272)
- 2016(14697)
- 2015(16077)
- 2014(15562)
- 2013(15355)
- 2012(14212)
- 2011(12712)
- 2010(12502)
- 2009(11685)
- 2008(11496)
- 2007(9976)
- 2006(8850)
- 2005(7854)
- 学科
- 济(57457)
- 经济(57361)
- 管理(45512)
- 业(42845)
- 企(32969)
- 企业(32969)
- 方法(23101)
- 数学(20703)
- 数学方法(20562)
- 农(19921)
- 财(17467)
- 制(15330)
- 地方(14674)
- 业经(14201)
- 中国(14071)
- 农业(13301)
- 学(12510)
- 环境(11276)
- 贸(11145)
- 贸易(11142)
- 易(10837)
- 体(10675)
- 务(10174)
- 财务(10157)
- 财务管理(10135)
- 企业财务(9627)
- 技术(9313)
- 银(9011)
- 银行(8965)
- 融(8964)
- 机构
- 学院(208025)
- 大学(206789)
- 济(87067)
- 经济(85446)
- 管理(78300)
- 研究(74888)
- 理学(68395)
- 理学院(67547)
- 管理学(66510)
- 管理学院(66139)
- 中国(55652)
- 科学(48752)
- 农(47974)
- 京(42878)
- 财(40242)
- 所(39277)
- 业大(38267)
- 农业(38060)
- 江(36405)
- 研究所(36101)
- 中心(34174)
- 财经(31683)
- 经(28762)
- 省(28064)
- 院(26916)
- 经济学(26724)
- 范(25478)
- 农业大学(25188)
- 北京(25078)
- 师范(25046)
- 基金
- 项目(149923)
- 科学(118303)
- 基金(110492)
- 研究(102328)
- 家(99743)
- 国家(98952)
- 科学基金(83851)
- 社会(67826)
- 社会科(64306)
- 社会科学(64291)
- 省(61638)
- 基金项目(59630)
- 自然(56314)
- 自然科(54911)
- 自然科学(54891)
- 自然科学基金(53929)
- 划(50312)
- 教育(45201)
- 资助(43323)
- 编号(38493)
- 重点(34783)
- 部(32894)
- 发(32670)
- 创(31647)
- 制(31267)
- 创新(29879)
- 计划(29509)
- 科研(29260)
- 成果(29084)
- 国家社会(28608)
共检索到303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裕瑞 刘彦随 龙花楼
利用1999-2006年县域统计数据,借助面板数据模型,对江苏省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粮食播种面积是影响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的相对活跃因素;城镇化、工业化因素通过比较经济效益对全省粮食生产产生一定程度的负向影响;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对全省粮食生产恢复起到积极作用,并且这一支持政策对三大地区、不同收入水平地区的粮食生产促进效应存在差异,体现在对苏北、低收入地区的促进作用较强,而对苏南、相对高收入地区的促进作用较弱。鉴于江苏省粮食生产的时空变化和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适应此特征的粮食生产发展战略和补贴政策设计需及时响应。以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为契机,减少耕地非农占用,优化土地资源城乡配置,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强化粮食补贴机制,有助于促进江苏粮食生产持续发展与供需平衡。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红富 周生路 吴绍华 郑光辉 花盛 李莉
为了研究江苏省农用地粮食生产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论文分析了2000年和2006年江苏省农用地粮食单产和总产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情况,同时,分析了人为影响因素和气象因素对江苏省农用地粮食单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江苏省农用地粮食单产空间分布差异表现为由南往北不断减少的格局,这个格局2006年与2000年相比没有发生改变,但是,随着近年表现出苏北和苏中粮食单产增加大于苏南的趋势,苏南地区的粮食单产优势在渐渐消失,苏中地区成为江苏省粮食单产的另一个高值区,局部地区接近苏南的单产水平。2000年粮食总产分布表现为高值区多中心的格局,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苏中和苏北地区,但到2006年后粮食总产高值区在苏北和苏...
关键词:
农用地 粮食生产 江苏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金涛 陶凯俐
基于粮食产量计量模型,运用LMDI方法,分析江苏省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78年-2009年,粮食单产、耕地数量、种植结构、复种指数等4因素的变化对粮食产出的累积效果依次减小;其间江苏省粮食生产经历了快速增长、稳中有升和调整回复3个阶段,粮食单产促总产的效应分阶段逐步减弱,耕地减少和种植结构调整对粮食的减产效应逐步增强,复种指数变化的效应经历了正负反复的过程。现阶段单产和复种指数的变化对粮食的增产贡献南低北高,而耕地减少和结构调整对粮食的减产效应则南高北低,由此导致江苏省粮食生产南退北进的空间分化格局。由于构成粮食产量的4个因素可以代表耕地利用的不同方向,本研究一定程度上可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裕瑞 卞新民
综合应用变异系数、地理联系率、区位熵等区域差异分析方法对江苏省1980年以来地级市尺度的粮食生产和经济发展地域格局变化特征进行了联动分析。研究发现:江苏省粮食生产经历了一个"上升-平稳-下降"的波动过程;地域差异增大,尤其是1995年后,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发生明显的空间分异;长江以北地区,特别是苏北地区在全省粮食生产地域分工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日益成为江苏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域。最后,结合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江苏省粮食生产地域格局变化的驱动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经济发展 地域格局 江苏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夏四友 赵媛 许昕 文琦 孙琪 王璐玮
以1996—2015年江苏省粮食产量为指标,采用Theil指数、空间分析相关方法和地理加权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江苏省粮食生产的时空格局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江苏省粮食生产的区域差异总体呈扩大态势,分解后的组内差异对粮食生产总差异的贡献度高于组间差异,但组间差异对粮食生产总差异的贡献度在逐渐增大。(2)粮食生产全局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局部经历了由随机分布到集聚分布的过程,空间格局呈现较为明显的层次结构特征。(3)粮食生产重心在119.3827°E~119.5709°E,32.9790°N~33.2299°N之间变动,总体上向西北方向移动,粮食生产大体呈"西北—东南"的空间分布格局。(4)粮食生产驱动因素的非均衡联动局域性特征显著,化肥使用量、乡村从业人员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对粮食生产具有正向作用,人口数量和人均GDP回归系数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苏北地区,乡村从业人员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回归系数高值区经历了由北向南的转移过程;化肥使用量回归系数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向北部逐渐递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金涛 陆建飞
从耕地变化的角度,分析江苏省粮食生产地域分化过程:1990~-2009年,在总量相对平衡下,江苏省粮食生产格局从地区平衡自给转向粮食余缺不均高度分化状态。耕地数量减少和耕地用途变更,直接导致苏南地区粮食生产急速衰退;耕地集约化利用度的不断提高,强化苏中和苏北地区的全省粮食生产基地的地位。对于江苏粮食生产区域分化的调控,提出要维持苏南主销区基本粮食生产、强化苏中和苏北部粮食主产区的生产优势,通过虚拟耕地贸易方案协调好产销区粮食经济关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谭言飞 濮励杰 解雪峰 朱明 黄思华
江苏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耕地资源变化不仅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国家的粮食安全。以江苏省55个县域为研究单元,结合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研究2000~2015年江苏省耕地与粮食生产的时空演变及粮食生产对耕地资源变化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1)江苏省耕地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耕地相对稀疏区主要分布在苏锡常地区,而集聚区主要分布在苏北;粮食生产的空间格局与耕地分布基本一致,但总量呈增加趋势,2015年江苏省粮食产量达到3561×10~4 t,为2000年的1.15倍。(2)耕地重心与粮食产量重心的移动方位大致相同,均表现为向北偏西方向移动。(3)对比2000~2009年和2009~2015年两个时期,江苏省粮食产量对耕地资源变化的敏感性逐渐减弱。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区域粮食生产对耕地面积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保护耕地与保障粮食安全亟需因地制宜,针对不同敏感性地区合理布局粮食生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裕瑞 吕爱清 卞新民
应用GIS技术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了1995年来江苏省县域尺度人均粮食地域格局变化特征及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匹配格局,并结合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和定性分析探讨了粮食生产布局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县域人均粮食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特征,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趋势增强,全省粮食生产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洪泽湖流域、里下河地区和沿海农业区中部得到加强,而逐渐从经济发达的苏锡常地区退出;县域经济发展和粮食生产的地域格局呈现出日益显著的空间差异化特征;县域经济发展及其空间溢出效应是耕地非农化和农业结构调整产生区域差异,进而导致人均粮食地域格局变化的重要驱动力,政策导向对该地域格局变化也有重要影响,农业自...
关键词:
人均粮食 地域格局 驱动机制 江苏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颖 方言
一、江苏粮食生产情况按照2009年11月3日《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产能分配原则要求,江苏省承担新增粮食产能建设任务43亿斤;2011年3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的意见》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全力保持粮食生产发展好势头。为此,江苏省要求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优化种植结构,实现2011年粮食增产10亿斤的目标任务。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冰川 吴强 周曙东
在对江苏省13个市的粮食生产数据搜集整理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投入产出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土地是影响目前江苏省粮食生产的最主要因素,因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耕地面积的缩减,粮食产量有下降的趋势;此外,由于技术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出现了在劳动力投入不断下降条件下的粮食产量上升,但是二者表面上的反向关系不应当被简单理解为劳动力对产出弹性的负作用;在农资投入方面,化肥与农业机械动力的投入对于江苏省粮食生产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
粮食 影响因素 投入产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江苏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经验与启示农业部调查组最近几年,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依然是粮食问题。而粮食问题主要发生在南方,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稻谷持续减产,不但影响区域平衡,还波及到全国的总量平衡。但江苏这几年在经济高速增长,特别是乡镇企业持续发展的同时,花...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贯成 丁晨曦
论文基于江苏省农户实地调查数据,以江苏省粮食产量前两位的地级市盐城、徐州为例,建立Trans-log函数,分别计算土地细碎化线性指标、对数指标下各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通过计算产出弹性加总后的规模报酬系数考察江苏地区粮食作物生产的规模经济性。实证结果表明:1)在考虑土地细碎化的影响后,盐城、徐州粮食生产总体上不存在明显的规模报酬递增;2)土地仍然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3)土地细碎化对于粮食生产的规模报酬具有负影响;4)土地细碎化对不同地区的粮食产量存在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基于研究结论,研究认为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提下,应该对土地细碎化现象的负面效应给予更多重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蔺涛 谢云 刘刚 陈德亮 段兴武
收集1986~2000年黑龙江省79个县市农业生产资料和30个气象台站逐日气温、降水资料,应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方法将粮食产量分解为气候产量和经济产量,然后用EOF方法分析了粮食产量、气候影响程度指数、≥10℃积温、生长季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关系。结果表明:15年间全省粮食产量稳步增加,气候变暖趋势明显但降水变化不显著,变暖对粮食生产有利,降水的变化未对粮食产量产生实质影响。15年间气候影响程度总体增大,但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具有时空差异性:1986~1993年北部和西南部积温增加明显,粮食产量增加大于东北部和东南部;1993~2000年东北部和东南部积温增加明显,粮食产量增加超过北部和西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邵晓梅
本文根据山东省自 5 0年代以来的有关粮食生产统计数据 ,分析了粮食总产量的时间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了影响山东省粮食生产发展变化的直接动力和间接因素。结果表明 :①粮食单产的提高和不同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是影响粮食生产的直接动力 ,其中小麦、玉米的单产与种植比例对山东省粮食总量变化贡献率最大。②复种指数的提高、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自然灾害是引起粮食总产量变化的间接因素 ,其中农业自然灾害是造成粮食总产量减损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粮食生产 时序变化 机制 山东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会玉 林振山 张明阳
粮食产量变化关系到国家和地区的粮食安全问题。以往对粮食产量变化的研究多集中在单时间尺度上 ,对多时间尺度的研究很少。以小波诊断技术为基础 ,对近 5 0年江苏省粮食产量变化进行了多时间尺度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①近 5 0多年江苏省粮食产量生产大致经历了 5个阶段 ;②江苏省粮食产量变化具有明显的 5年、1 3年和2 5年的特征时间尺度和相应的周期性变化特征 ;同时特征时间尺度有逐步增加的趋势 ,即江苏省的粮食产量变化渐趋稳定 ;③小波方差分析发现江苏省粮食产量变化具有 1 3年和 2 5年的主要周期 ,并以 2 5年周期最为显著 ;④综合三个时间尺度上小波系数的演变趋势发现 ,无论是大尺度...
关键词:
江苏省 粮食产量 小波分析 特征时间尺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