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07)
- 2023(14685)
- 2022(13217)
- 2021(12402)
- 2020(10733)
- 2019(25337)
- 2018(25415)
- 2017(49261)
- 2016(27140)
- 2015(30995)
- 2014(31383)
- 2013(31148)
- 2012(28751)
- 2011(25771)
- 2010(26082)
- 2009(24051)
- 2008(23718)
- 2007(21052)
- 2006(18094)
- 2005(15712)
- 学科
- 济(112103)
- 经济(111992)
- 管理(78077)
- 业(75812)
- 企(62533)
- 企业(62533)
- 方法(56424)
- 数学(49909)
- 数学方法(49157)
- 农(30551)
- 财(27264)
- 中国(27000)
- 地方(24792)
- 学(24732)
- 业经(23314)
- 农业(20597)
- 贸(19444)
- 贸易(19436)
- 易(18809)
- 理论(18623)
- 制(18484)
- 技术(18416)
- 和(17562)
- 务(17392)
- 财务(17309)
- 财务管理(17271)
- 环境(16752)
- 企业财务(16281)
- 划(15211)
- 银(15089)
- 机构
- 学院(388398)
- 大学(388082)
- 管理(156345)
- 济(150491)
- 经济(147003)
- 理学(136377)
- 理学院(134844)
- 管理学(132171)
- 管理学院(131482)
- 研究(126133)
- 中国(92490)
- 科学(82835)
- 京(82520)
- 农(67295)
- 财(66752)
- 所(64831)
- 业大(61952)
- 研究所(59524)
- 江(59491)
- 中心(58221)
- 财经(53854)
- 农业(52979)
- 北京(51460)
- 范(51243)
- 师范(50741)
- 经(48709)
- 州(46519)
- 院(45514)
- 经济学(43838)
- 技术(42439)
- 基金
- 项目(267774)
- 科学(209120)
- 研究(192632)
- 基金(191988)
- 家(167423)
- 国家(166036)
- 科学基金(142309)
- 社会(117708)
- 社会科(111395)
- 社会科学(111359)
- 省(107922)
- 基金项目(102710)
- 自然(95427)
- 自然科(93153)
- 自然科学(93128)
- 自然科学基金(91399)
- 教育(89625)
- 划(89569)
- 资助(80570)
- 编号(79866)
- 成果(63925)
- 重点(59939)
- 部(58521)
- 发(56723)
- 创(55537)
- 课题(54984)
- 创新(51774)
- 科研(51704)
- 教育部(49514)
- 计划(49390)
- 期刊
- 济(159888)
- 经济(159888)
- 研究(106924)
- 中国(71764)
- 学报(63526)
- 农(59796)
- 科学(57958)
- 管理(54154)
- 财(51177)
- 大学(46937)
- 学学(44228)
- 教育(42718)
- 农业(41267)
- 技术(35681)
- 融(29085)
- 金融(29085)
- 业经(27546)
- 财经(25047)
- 经济研究(24947)
- 业(21944)
- 经(21184)
- 问题(21032)
- 科技(20465)
- 图书(20446)
- 技术经济(20217)
- 统计(19496)
- 资源(18671)
- 理论(18554)
- 版(18469)
- 策(18010)
共检索到5523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玉赋 张华
建立了江苏省科技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全省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全省R&D活动内部支出这2个关键性的指标来代表科技投入,以全省G D P、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代表经济增长,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模型。以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和全省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做代表研究政府科技投入对社会科技投入的带动作用。
关键词:
科技投入 绩效评价 模型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道元 ,吴应宇 ,贺光辉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科技人员尤其是那些受过专门训练并富有创新精神的科学家工程师。目前,致力于加速培养专门人才,积极从事各项科研开发活动,以尽快提高本国的综合国力,实现新的腾飞已成为世界潮流。几年来,我国科技体制的改革,大大调动了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科技同经济的结合日趋紧密,为加速“四化”建设作出了显著的贡献。科技战线所取得的成就世人瞩目,我国的科技工作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芳怡 濮励杰 张健
在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能值分析理论的生态足迹计算模型。该改进生态足迹模型通过将生态经济系统中的各种能量流换算成对应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并比较计算得到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从而衡量研究区域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状况。论文以江苏省为例,应用改进生态足迹模型分析其2003年生态经济系统的环境状况,得到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2997hm 2/人,人均生态足迹为4.7228hm 2/人,生态足迹超过生态承载力,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结果相一致。但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相比,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结果能更真实地反映生态经济系统的环境状况。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曙东 魏红军 傅龙波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宏 范英
本文利用改进的DEA模型,从投入产出角度对江苏省1991—2007年的种植业生产效率变动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生产效率起伏的原因,提出改进方向,总结得到江苏省种植业生产效率在17年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对原始模型和改进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并得出差异存在的原因。
关键词:
生产效率 DEA 模型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温景光
目前,我国的碳排放主要源于能源消费。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能源消费的剧增以及严重倚靠煤炭的不合理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导致了江苏省碳排放的不断增加。文章在运用碳排放量基本等式计算江苏省碳排放量的基础上,采用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Logarithmic mean weight Divisia method,LMD),建立江苏省人均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对1996-2007年间,经济发展、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这三个主要因素对江苏人均碳排放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结论是经济发展对促进江苏人均碳排
关键词:
碳排放 因素分解 能源效率 能源结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顾勇炜 施生旭
基于PSR模型框架构建了包含压力子系统、状态子系统、响应子系统下30项具体指标在内的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江苏省2010-2014年的生态文明总体发展建设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总体态势良好。同时,要从创新政府绩效评估体制,动员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健全生态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进一步促进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
生态文明 PSR模型 指标体系 江苏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浩 张航燕
本文借鉴C-D函数,在传统的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因素的基础上,增加了市场化和产业结构两个制度因素,建立经济增长模型,对影响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支撑江苏省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双推动以及制度释放的结论,并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对保持江苏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市场化 产业结构 贡献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屠文娟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江苏省1999~2006年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结论表明:R&D经费支出和科技人员投入均与经济增长有正相关关系,科技人员投入对GDP有着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而R&D经费支出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促进作用更显著,并根据此结论提出建议。
关键词:
江苏省 科技投入 经济增长 灰色关联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卢子芳 邓文敏 朱卫未
为研究江苏生态环境治理情况,文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降维,分别运用SBM模型和全要素生产率(TFP)指数对江苏省13地市2007-2016年的生态环境治理绩效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结果显示:江苏平均生态环境治理绩效值仅为0.72,整体有待改进;江苏南北生态环境治理差距较大,区域间生态环境治理绩效呈现两极化;从静态分析角度来看,江苏生态环境治理绩效呈波动下降趋势;江苏整体生态环境治理绩效下降,主要是因为规模不经济的问题;从动态分析角度来看,江苏环境治理TFP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最后,根据结论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翟以平 陈东平
江苏省肥料投入1975年以前以传统的增施有机肥为主,1976年以后转入增施无机肥为主。化肥投入量的增加,对耕地资源潜力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但是80年来边际投入产出递减已十分突出,增产不能增收,大量投入化肥已不能起到开发耕地潜力的作用。未来耕地潜力深度开发和农业增长应转向高产技术的创新,特别要主攻能增加现代生产要素量和提高其产出效率和效益的技术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锋 陈进国 刘娟 林翔燕 陈赛
征收碳税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手段。文章构建了经济、能源与二氧化碳排放9部门CGE模型,利用江苏省投入产出表编制了宏观和微观社会核算矩阵并开发了GAMS程序,模拟分析了碳税政策、不同碳税返还方式等情景对江苏宏观经济与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征收碳税将导致江苏实际GDP、社会福利下降,而名义GDP、居民收入、企业收入、政府收入上升;征收碳税将使得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减少,而电力生产供应和消费增加;征收碳税明显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排放强度随着碳税数额增加而下降;碳税抑制了高耗能行业发展,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产业结构优化;碳税返还给居民可以改善征收碳税的负面影响,弥补开征碳税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锋 陈进国 刘娟 林翔燕 陈赛
征收碳税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手段。文章构建了经济、能源与二氧化碳排放9部门CGE模型,利用江苏省投入产出表编制了宏观和微观社会核算矩阵并开发了GAMS程序,模拟分析了碳税政策、不同碳税返还方式等情景对江苏宏观经济与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征收碳税将导致江苏实际GDP、社会福利下降,而名义GDP、居民收入、企业收入、政府收入上升;征收碳税将使得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减少,而电力生产供应和消费增加;征收碳税明显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排放强度随着碳税数额增加而下降;碳税抑制了高耗能行业发展,第三产业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聂锐 张涛 王迪
利用环境负荷模型与"脱钩"理论,对江苏未来中长期的经济发展、能源需求与CO2排放进行了情景分析,并结合当前的环境政策,对三种情景下主要指标的参数和结果进行了设计与分析。研究表明,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低碳情景是江苏能源-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合适、也是最现实的方案;通过不同情景的比较,认为低碳情景的实现一定程度上是以减缓经济增长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低碳情景下能源需求与CO2排放也将明显快速增加,与2007年相比,2030年能源需求总量将增加1.431倍,碳排放总量将达到15 655×104t,未来20 a能源资源的有效供应与合理利用成为制约低碳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最后给出了实现节...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环境负荷模型 能源消费 碳排放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付永虎 解文艳 刘俊青 魏范青 郭赟 苏凤 杨依文
作为人类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福祉的测度与评估研究对于指导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苏省为案例研究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采用生态系统贡献率模型测度1995~2020年研究区生态福祉及其时空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借助GeoSOS-FLUS模型预测江苏省2025年生态福祉的时空流转盈亏与空间自相关性。结果表明:(1)1995~2020年,江苏省生态福祉总量和人均生态福祉呈波动下降的态势,25年间生态-经济产出效率增幅达540.24%。(2)与2020年相比,2025年江苏省生态福祉总量增加了10.84亿元,增幅1.05%,达1 039.21亿元。13个评价单元中除地处苏北的宿迁、盐城和连云港生态福祉总量略有下降外,其余地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3)1995~2025年,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生态福祉亏损要大于生态福祉盈利,总体呈亏损状态。其中,水域生态系统是维持生态福祉总量的重要贡献类型,耕地转为建设用地是造成江苏生态福祉亏损的主要原因。(4)1995~2025年,江苏省生态-经济产出效率与人均生态福祉之间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效应,呈显著的空间负相关性。2015年以后,研究区生态优势转换为经济发展动力有所增强,呈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建设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13地市生态-经济产出效率与人均生态福祉空间关联性不高,主要为无显著空间相关性,空间聚集主要分布在苏北和苏南区域,聚集类型为低-高和高-低2种类型,未有低-低、高-高聚集类型。研究结果可为区域生态系统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与方法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