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99)
- 2023(8128)
- 2022(7252)
- 2021(6749)
- 2020(6054)
- 2019(14118)
- 2018(13964)
- 2017(26798)
- 2016(14963)
- 2015(17214)
- 2014(17438)
- 2013(17431)
- 2012(16675)
- 2011(15102)
- 2010(15230)
- 2009(14360)
- 2008(14721)
- 2007(13601)
- 2006(11706)
- 2005(10324)
- 学科
- 济(65714)
- 经济(65553)
- 管理(38833)
- 业(38055)
- 方法(31294)
- 企(30303)
- 企业(30303)
- 数学(26379)
- 数学方法(26133)
- 农(20134)
- 地方(17141)
- 财(16545)
- 中国(16523)
- 学(15818)
- 业经(14010)
- 制(13409)
- 农业(13025)
- 和(11867)
- 贸(11096)
- 贸易(11093)
- 易(10687)
- 理论(10185)
- 环境(9439)
- 融(9171)
- 金融(9168)
- 务(9076)
- 财务(9053)
- 财务管理(9028)
- 银(8948)
- 银行(8920)
- 机构
- 大学(220474)
- 学院(218757)
- 济(88836)
- 经济(86813)
- 管理(81839)
- 研究(77482)
- 理学(70344)
- 理学院(69442)
- 管理学(68122)
- 管理学院(67707)
- 中国(57677)
- 科学(50016)
- 京(46556)
- 农(42704)
- 财(42053)
- 所(40961)
- 江(38643)
- 研究所(37350)
- 中心(36555)
- 业大(35446)
- 农业(33573)
- 财经(32847)
- 范(30693)
- 师范(30386)
- 经(29551)
- 北京(28562)
- 院(27432)
- 省(27411)
- 经济学(27326)
- 州(27323)
- 基金
- 项目(146267)
- 科学(114296)
- 基金(105351)
- 研究(104609)
- 家(92414)
- 国家(91622)
- 科学基金(77205)
- 社会(66944)
- 社会科(62140)
- 社会科学(62114)
- 省(59808)
- 基金项目(56801)
- 自然(50465)
- 自然科(49167)
- 自然科学(49150)
- 划(49148)
- 自然科学基金(48259)
- 教育(47871)
- 资助(42773)
- 编号(42663)
- 成果(35283)
- 重点(33826)
- 部(32834)
- 发(31900)
- 课题(29839)
- 创(29406)
- 科研(28692)
- 创新(27559)
- 教育部(27428)
- 计划(27400)
共检索到3277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盈之 吴海明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在转型关键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目标。江苏省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更是把建设"和谐江苏"作为近阶段的重要目标。文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江苏省现状,尝试构建衡量江苏省社会和谐度的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2000~2007年间江苏省社会和谐度的动态特征进行客观分析。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和谐度 改进熵值权 模糊综合评价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梅 彭晓燕 李进喜 濮梅娟
本文充分利用江苏省1961年-2007年高温资料,采用小波分析、气候倾向率等气候诊断方法,探讨了江苏省近50年高温的时空分布规律、气候变化趋势、周期性特征。结果表明:高温日数的地理分布呈东北-西南向逐渐递增,沿江苏南地区高温日明显高于东北部沿海地区;在年代际变化中,年高温日数明显的正距平期主要分布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和2001年-2007年,其中60年代到70年代初是高温日数相对偏多的时段,特别是长江以南地区,南京距平值达到25~30天,负距平期主要出现于70年代中期、80年代初~90年代中后期,其中70年代中期、1981年、1986年和2000年为负距平较强的时期,距平值为-6天;...
关键词:
高温 时空分布 气候趋势系数 小波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宏伟 袁鹏
文章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要求,选择了16个指标构建我国社会和谐度统计测评指标体系,运用纵向拉开档次法对2000~2007年我国的社会和谐度进行动态综合评价,比较分析了近八年我国社会和谐度的动态变化及其成因;针对动态变化的成因提出了加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全面提高社会和谐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和谐度 纵向拉开档次法 动态综合评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勇 奚砚涛 刘欣婷
本文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的2000-2013年MODIS NDVI数据集,研究区行政区划矢量数据集、土地利用数据集,运用最大值合成法、趋势线分析法、像元二分模型和R/S分析,研究江苏省植被覆盖状况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从像元和区域尺度上分析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持续性特征空间变化格局。结果表明:1植被NDVI、植被覆盖变化趋势与持续性变化在空间上表现出较好的耦合性;2江苏省植被覆盖度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多年平均植被覆盖度苏中>苏北>苏南;3苏南、苏中植被覆盖度呈波动下降趋势;苏北植被覆盖度呈波动上升趋势;4江苏省植被覆盖未来呈现出持续退化稍大于改善的态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慧 路正南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田冕 杨秉臻 金涛 张洪程 陆建飞
[目的]探究江苏省农田氮素盈余状况的时空变化规律,并识别氮素污染的潜在风险区域。[方法]基于江苏省农业生产统计数据,运用氮平衡模型,分析全省农田氮盈余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1)1979—2015年江苏省农田氮盈余量从1979年的15. 1万t上升至2015年的29. 67万t,总体经历相对平稳、持续上升到稳步下降的变化过程,由升到降的时间拐点在2003年。氮肥作为第一大氮输入源,所占比例始终介于60%~82%之间,对江苏农田氮素平衡起决定性作用;(2) 2005—2015年苏北地区农田氮素大多呈高输入、高输出状态,苏南地区则有低输入、低输出的特征,氮肥依旧为各地第一大氮输入项,输入高值区分布在徐州、盐城;(3) 2005—2015年江苏省农田氮盈余强度从135. 78kg/hm2降低至64. 85kg/hm2,各地农田氮盈余强度普遍下降,但南北分化明显,位于江苏北部的徐州、宿迁和淮安,农田氮素盈余强度总体维持较高水平,苏南太湖流域地区、江苏沿江地区和沿海地区,氮素盈余强度相对较弱,且期间有继续下降倾向,镇江、泰州、扬州与南京,新近农田氮素甚至呈亏缺状态。[结论]基于上述测算结果,提出农田氮过剩污染风险区的农业生产调整对策思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耿乃凡
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在国际经贸领域中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江苏作为中国沿海经济大省,国际服务贸易发展速度虽快但总体水平较低,竞争优势不强。本文在对江苏省服务业和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江苏省发展服务业和国际服务贸易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江苏省 服务业 服务贸易 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辉 倪自银
光伏产业链分为上游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产业链与下游集成销售安装服务应用产业链,光伏产业发展不仅要求光伏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而且要求产业链节点之间的协同。文章分析标明:一定时期内上游光伏产业链对资本的吸引力强于下游,低端技术节点对资本的吸引力强于高端技术节点;在国内光伏市场不健全条件下,目的在于通过低端技术节点量的积累以实现高端技术节点水平质的提升的政府激励措施会导致国内技术升级效应的漏出。
关键词:
光伏产业链 技术漏出 比较分析 市场倒逼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晓宁 杨晓江
通过对2012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了江苏省重点学科的建设情况和综合实力,发现江苏省重点学科具有三大建设特征,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江苏省 重点学科 特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秀梅 李升峰 黄贤金 李颖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1996年—2007年碳排放效应分析得出:①江苏省近12年碳排放总量年均增长14%,2007年达到14370万t,碳排放增长过快问题突出;②提出了地均碳排放强度和地均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两个新指标,并计算得出2007年全省地均碳排放强度和地均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分别达到2.06t/hm2和84.32t/hm2;③2007年江苏全省碳排放量、地均碳排放强度和地均建设用地碳排放都呈现苏南>苏中>苏北的分布格局,13市地均碳排放强度差异显著,其排放强度总体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建设用地碳排放对总碳排放贡献最大是各地市共同之处;④江苏省碳排放强度与人均GDP呈倒U型曲线关系,曲线的拐点在...
关键词:
碳排放 碳排放强度 空间格局 江苏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方斌 吴金凤 孟颖
为进一步缩小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形成的苏南、苏中、苏北三个阶梯性经济发展群的差距,加速苏北地区经济的良性增长,分区域对江苏省的经济展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1999-2007年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土地经济密度数据,采用GIS分析法和Pearson相关系数法,对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变异进行空间分析,并利用库兹涅茨曲线作比对。结果表明:(1)不同区域的土地经济密度的差异大小基本上体现了区域经济的发达程度;(2)不同区域土地经济密度的差异性与区域经济结构的稳定性之间具较大的一致性;(3)发达地区市场化程度对土地经济密度的影响力大;而相对落后区域经济发展助推力更依赖于城市化的强势;(4)发达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帅江平,姚士谋,许刚,张落成,储胜金
江苏省综合城市度分析帅江平,姚士谋,许刚,张落成(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储胜金(江苏省民政厅,南京210008)在省级设市规划中,必须对各县的城市化水平提出一个综合性定量指标。这一指标既要反映县城和全县的城市化、工业化水平,也要反映其环境条...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谭言飞 濮励杰 解雪峰 朱明 黄思华
江苏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耕地资源变化不仅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国家的粮食安全。以江苏省55个县域为研究单元,结合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研究2000~2015年江苏省耕地与粮食生产的时空演变及粮食生产对耕地资源变化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1)江苏省耕地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耕地相对稀疏区主要分布在苏锡常地区,而集聚区主要分布在苏北;粮食生产的空间格局与耕地分布基本一致,但总量呈增加趋势,2015年江苏省粮食产量达到3561×10~4 t,为2000年的1.15倍。(2)耕地重心与粮食产量重心的移动方位大致相同,均表现为向北偏西方向移动。(3)对比2000~2009年和2009~2015年两个时期,江苏省粮食产量对耕地资源变化的敏感性逐渐减弱。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区域粮食生产对耕地面积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保护耕地与保障粮食安全亟需因地制宜,针对不同敏感性地区合理布局粮食生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莉
[目的]分析江苏省常州市及各区、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建立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从人口城镇化、经济生态化、社会城镇化、生态城镇化等4个方面共确定13个评价指标进行深入研究,以便为常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供相关建议。[方法]依据科学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及理论分析与频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指标的获取与筛选,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综合确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大限度提高研究结果的精确度,并得出影响常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结果]常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由"良好"向"较好"转化,最终优化为"优秀",优化趋势遥遥领先,各区、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及优化趋势差异性明显,总体来看金坛区、溧阳市发展水平较好,钟楼区与武进区发展水平不理想,天宁区、金坛区及新北区新型城镇化优化趋势紧跟中心城市常州市。[结论]常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呈逐步上升趋势,发展前景较好,建成区绿地覆盖率、工业废水达标率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常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影响较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夏太寿
为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我国科技咨询业,1994年6月,原国家科委决定在部分省、市开展科技咨询产业的试点工作。1995年底,原国家科委决定首先在江苏、上海、北京、广州开展1995年度科技咨询业统计工作。在1995年度科技咨询业统计工作基础上,江苏省科委以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