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43)
- 2023(6040)
- 2022(5153)
- 2021(4633)
- 2020(4065)
- 2019(9570)
- 2018(9221)
- 2017(17775)
- 2016(9506)
- 2015(10560)
- 2014(10355)
- 2013(10615)
- 2012(10092)
- 2011(9150)
- 2010(9234)
- 2009(8430)
- 2008(8372)
- 2007(7281)
- 2006(6674)
- 2005(5829)
- 学科
- 济(50424)
- 经济(50396)
- 管理(23794)
- 业(23011)
- 地方(17544)
- 企(17287)
- 企业(17287)
- 方法(16077)
- 农(14703)
- 数学(13664)
- 数学方法(13489)
- 业经(11606)
- 学(11106)
- 中国(10379)
- 农业(10347)
- 地方经济(9348)
- 产业(9235)
- 环境(9174)
- 土地(9030)
- 资源(8738)
- 发(7997)
- 和(7903)
- 技术(7105)
- 财(6565)
- 制(6482)
- 经济学(6467)
- 理论(5940)
- 划(5539)
- 结构(5536)
- 生态(5148)
- 机构
- 学院(136743)
- 大学(134065)
- 济(56061)
- 经济(54784)
- 管理(54702)
- 研究(50968)
- 理学(46813)
- 理学院(46243)
- 管理学(45444)
- 管理学院(45204)
- 中国(37242)
- 科学(34127)
- 京(30122)
- 农(27719)
- 所(26591)
- 江(26249)
- 研究所(24568)
- 中心(23808)
- 业大(23457)
- 财(22058)
- 农业(21693)
- 省(19802)
- 范(19642)
- 师范(19434)
- 院(18780)
- 北京(18065)
- 州(17974)
- 财经(17500)
- 科学院(16858)
- 经(15632)
- 基金
- 项目(97512)
- 科学(76528)
- 研究(70503)
- 基金(68115)
- 家(60044)
- 国家(59591)
- 科学基金(50740)
- 社会(44204)
- 省(43377)
- 社会科(42043)
- 社会科学(42022)
- 基金项目(37131)
- 划(33433)
- 自然(32837)
- 自然科(31798)
- 自然科学(31789)
- 自然科学基金(31150)
- 教育(29840)
- 编号(28817)
- 资助(26846)
- 发(24258)
- 重点(22545)
- 成果(21463)
- 课题(20444)
- 部(20322)
- 创(20165)
- 发展(19407)
- 展(19082)
- 创新(18932)
- 计划(18523)
共检索到2070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严长清 孙电 赖力 袁林旺 黄贤金
文章选取江苏省沿江产业带作为研究区,构建了沿江产业带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确定了不同等级评价指标的取值区间,采用沿江产业带1996、2000年的数据,运用模糊判断矩阵法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沿江产业带的土地资源基本保持一般可持续利用的水平,但是,生产稳定性呈下降态势,土地资源保护则处于弱可持续状态,研究结果为沿江产业带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志刚 黄贤金
在综合分析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主要观点并提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目标的基础上 ,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 4方面构建了适合县域经济发达地区特征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共选择了 2 5个参评因子。然后对江阴市 1991年、1994年和 1997年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随着江阴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江阴市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也日益增强 ,处于基本可持续状态。但是 ,1997年与 1991年相比 ,资源、环境两要素的可持续性分别下降了10 35%和 12 2 3 % ,若不加以重视 ,可能在一定的时期内会导致江阴市土地资源...
关键词:
土地可持续利用 评价 江阴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晓蕴 朱传耿 仇方道
文章在分析江苏省域内沿江经济带与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发展背景和经济差距的基础上,采用定量模型对两大经济带之间经济联系进行了科学判断,并构建了沿江经济带和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互动发展框架体系,同时提出了两带互动发展的保障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小兵 朱大奎 葛晨东 邹欣庆 刘青松 魏永军
本文以江苏吴县市为例 ,分析了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的特点 ,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实现耕地动态平衡、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可持续利用对策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 吴县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熊万英 王建
江苏人口众多、人口与耕地的矛盾明显。但江苏拥有65 3万hm2的滩涂和244万hm2的浅海海域,是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本文讨论了江苏海岸带资源在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海岸带综合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江苏省 海岸带 可持续利用 综合管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英明
本文以处于成长初期阶段的扬州(仪征)化工产业集群为案例,就其快速成长环境进行分析,对其成长阶段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其可持续成长的对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雯 段学军 左文芳
依据国际资本转移特征和沿长江资源开发特征、产业发展基础等,江苏长江沿江地区适合建设国际化基础产业带。文章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资本转移的机遇,基础产业通江达海的布局要求,良好的市场空间基础等方面分析了江苏省沿江基础产业带建设的背景和机遇;在借鉴国际大河流域开发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基础产业带开发的基本模式,并针对可能存在问题和风险提出规避路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青 李如海 王黎明 黄劲松 周生路
采用农用地分等中的自然质量分值的计算方法,以实现对地理范围较大,内部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差异较为明显的江苏省沿江地区的农用地资源质量的合理评价。评价结果为:地处宁镇扬丘陵区的该区西部地区农用地的质量复杂多变,各种级别的农用地均有分布且面积比例相差不大;地处太湖平原区的该区南部地区农用地的质量优越;而该区北部地区农用地质量东西两翼较好,中部较差。根据评价结果,从挖掘农用地生产潜力,综合开发利用土地后备资源,提高非农用地经济产出能力,完善农用地与非农用地转换价格约束机制及发展循环产业经济,污染排放源头控制与生产过程中治理相结合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江苏省沿江地区耕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于水
滩涂资源是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研究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深入研究土地资源持续利用极具重要意义,通过对滩涂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优势、制约因素和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滩涂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思想、发展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滩涂资源 可持续利用 研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静 濮励杰 张凤荣 郭旭东
该文从县域经济重要性的角度分析了县级尺度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和规划的重要意义。以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理为基础 ,采用“多指标集合度量法”的概念和模型 ,构建了县级尺度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框架 ,具体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因子层和指标层等不同层次 ,目标层反映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总体目标 ,准则层反映土地可持续利用的 5个准则 ,即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以江苏锡山市为例 ,采用综合指数方法与单指标多角度评价方法相结合的方法 ,侧重于对每项指标的多角度分析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变化过程分析 ,评价了锡山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 ,论述了目前与将来影响锡山市土地...
关键词:
县级尺度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指标体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曙东 陈丹梅 吴强 缪仕国
为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设计了一套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江苏省的13个市作为案例,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各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深层次因素分析。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樊爱军,杨扬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顾湘 姜海 曲福田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土地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等方面出发,构建了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体系,结合江苏省实际情况,对江苏全省及65个县市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并指出其区域差异和变化趋势,提出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江苏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从粗放扩张向集约利用转变;②江苏省虽然整体处于全国和东部地区前列,但与上海等省(市)相比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③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差距显著;在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地区内,不同县市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差距也十分明显。文章指出,针对不同类型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律和用地特征,设计区别性的...
关键词:
区域 土地集约利用 综合评价 统计分析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董丽丽 丁忠义 刘一玮 毛梦祺 王雨桐
以沛县15个镇为评价单元,根据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土地生态特征,从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土地利用的结构状态以及土地的景观生态特征三方面,共选取14项指标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熵权的TOPSIS模型对土地生态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受不同资源禀赋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2010年沛县各镇的土地生态质量状况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和等级差距,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