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60)
2023(9403)
2022(7960)
2021(7142)
2020(5856)
2019(13161)
2018(12350)
2017(22858)
2016(12750)
2015(13670)
2014(13107)
2013(12822)
2012(12070)
2011(10834)
2010(10663)
2009(9580)
2008(9465)
2007(8125)
2006(7147)
2005(6004)
作者
(40352)
(33928)
(33780)
(31823)
(21676)
(16535)
(15018)
(13151)
(13132)
(12060)
(11828)
(11729)
(11173)
(10632)
(10507)
(10485)
(10392)
(9913)
(9891)
(9842)
(8753)
(8252)
(8174)
(7916)
(7785)
(7497)
(7434)
(7346)
(6952)
(6874)
学科
(51392)
经济(51341)
管理(30704)
(30475)
(21754)
企业(21754)
方法(20456)
数学(18226)
数学方法(18032)
(17585)
地方(16868)
(13559)
农业(12439)
中国(12211)
业经(11918)
(11014)
贸易(11010)
(10742)
(10645)
环境(9915)
地方经济(8293)
(7583)
技术(7580)
(6904)
(6883)
金融(6881)
(6447)
产业(6422)
(6283)
(6199)
机构
学院(181586)
大学(180010)
(69575)
经济(68240)
研究(67876)
管理(64982)
理学(57423)
理学院(56558)
管理学(55337)
管理学院(55022)
科学(48416)
中国(46725)
(45286)
(37594)
(36473)
业大(36392)
农业(36223)
研究所(34352)
(31856)
中心(30246)
(28319)
(25856)
师范(25429)
(25151)
(24594)
农业大学(24450)
财经(23444)
科学院(22243)
(21880)
北京(21733)
基金
项目(136356)
科学(106342)
基金(98590)
(90755)
研究(90327)
国家(90019)
科学基金(75093)
社会(57856)
(57511)
社会科(54770)
社会科学(54752)
基金项目(53800)
自然(52041)
自然科(50744)
自然科学(50718)
自然科学基金(49773)
(47412)
教育(40353)
资助(38090)
编号(34060)
重点(32120)
(30853)
计划(28756)
(28487)
(28449)
创新(26809)
科研(26747)
科技(26275)
成果(25048)
课题(24693)
期刊
(74274)
经济(74274)
研究(45504)
学报(40699)
(40466)
科学(34914)
中国(33271)
大学(28776)
农业(27840)
学学(27797)
管理(20368)
(18969)
教育(15070)
(14832)
业经(14001)
(12862)
金融(12862)
资源(12694)
技术(12126)
业大(12068)
经济研究(11677)
(11315)
财经(10475)
科技(10241)
农业大学(10089)
问题(10023)
(8943)
林业(8823)
商业(8237)
技术经济(7862)
共检索到253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英杰  吴小根  张宏磊  蒋晨琛  于涛  曹瑛  
基于2001—2016年面板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从时空维度分析了江苏省水利风景区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从时间维度看,江苏省水利风景区的发展阶段可分为稳步推进期(2001—2006年)、加快发展期(2007—2010年)、快速增长期(2011—2016年)三个阶段;景区类型不断丰富,但不同类型之间发展差异较大。(2)从空间维度看,江苏省水利风景区总体上呈现"西北—东南"分布格局,分布平均中心先自南向北迁移,后自北向南略有回归;市际尺度上呈集中分布的态势,但集中程度逐渐下降;空间关联上,景区分布整体上呈现一定的空间正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显著的区域包括H-H型、H-L型、L-H型三种类型,局部空间格局变化较大。(3)江苏省水利风景区时空演变主要受资源、交通、市场、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丽敏  黄震方  周玮  方叶林  
以江苏省2001—2011年A级景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从时空维度对景区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上,江苏省景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低缓增长期(2001—2004年)与快速增长期(2005—2011年)两个阶段,表现出景区内部发展的非均质和景区间层级差异的显著性特征;空间维度上,景区集聚程度与其等级呈高度正相关,景区的发展呈现出典型的核心—边缘空间扩散特征,分布重心具有由南向北迁移的态势。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江苏省A级景区时空演变的影响要素和动力机制,认为其主要包括经济驱动力、市场驱动力、政府调控力、交通驱动力等外生动力以及资源驱动力、品牌驱动力、科技创新力等内生动力,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景区空间结构优化措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范练练  沈苏彦  
通过对江苏溱湖风景区的实地调研,在实地访谈调查周边居民的基础上,对溱湖旅游开发征地补偿状况进行了深入的了解。研究表明:当地搬迁居民的安置政策效果相对较好、较人性化,适当改善了失地农民住房条件,缓解了部分就业压力。但不可避免对失地农民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农民耕地面积减少,生活水平下降、就业不充分、社会保障的缺失、贫富差距拉大等。因此,针对负面影响提出了:完善征地搬迁政策,保障农民生活水平;提供多样就业机会;完善农民社会保障;重点扶贫,缩小贫富差距等建议。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姚云霞  管卫华  李在军  
入境旅游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以2000~2012年江苏入境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数据为基础,运用定量方法、GIS软件等对江苏入境旅游流的时空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江苏入境旅游流及外汇收入稳步上升,2005年后江苏入境旅游经济逐渐走向成熟;在2000~2005年期间,港澳游客占据江苏的主要入境客流市场,2005年后外国游客成为江苏入境旅游市场的主角;入境旅游流流质不断提高,各市入境旅游流流质空间分布差异逐渐减小;江苏入境旅游流流量受民航客运量及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较大;而交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永生  陈昌海  张小林  
根据江苏省沿江36个市(县)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际利用外资额的标准差与变差系数的分析,揭示出这一区域在实际利用外资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各市(县)的差距存在着阶段性的变化;并由区域空间增长的差异,得出苏州市、无锡市地区和南京市两大投资核心的形成和分散的趋势。同时,主要借助于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表明,此区域实际利用外资额空间分布的不平衡性特性主要归结于各市(县)的投资环境的地域差异,特别是各市(县)的一般性的经济因素起着关键作用,而这正成为了江苏省沿江市(县)改善投资环境的重点。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丽华  蒋静艳  宗良纲  
通过对江苏省47个县(市)农户的实地问卷调查,分析了江苏省不同地区4个研究阶段(1990—1995年、1996—2000年、2001—2005年和2006—2008年)的秸秆利用状况及影响秸秆田间燃烧的因素。结果表明,全省秸秆作为家用燃料比例在上述4个研究阶段均值分别为62.81%、59.76%、27.55%和24.13%,田间燃烧比例分别为21.16%、23.93%、53.29%和47.87%,两者逐阶段变化趋势正好相反,显著变化皆出现在第二与第三研究阶段之间,在第三阶段(2001—2005年)家用燃料比例较之前明显下降,而田间燃烧比例显著上升。苏北地区(淮安、连云港、宿迁、徐州和盐城)秸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建华  肖勇朋  
基于2009—2019年江苏省13个市的生态环境投入—产出变量和环境变量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进行测度分析,然后通过核密度估计和Malmquist指数方法,刻画江苏省生态环境效率值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显著影响生态环境效率值;(2)13个市中DEA有效的有5个,其中平均效率值最高的是无锡,最低的是淮安;(3)环境变量中人口密度、外贸依存度、经济规模的增长有利于生态环境效率改善,而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则负向影响生态环境效率;(4)在研究期间,江苏省生态环境效率值整体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和两极分化长期存在的时序演进特征,而空间上呈现北低南高,各有极点,苏北、苏中和苏南间的差异有缩小趋势的演进特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建华  肖勇朋  
基于2009—2019年江苏省13个市的生态环境投入—产出变量和环境变量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进行测度分析,然后通过核密度估计和Malmquist指数方法,刻画江苏省生态环境效率值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显著影响生态环境效率值;(2)13个市中DEA有效的有5个,其中平均效率值最高的是无锡,最低的是淮安;(3)环境变量中人口密度、外贸依存度、经济规模的增长有利于生态环境效率改善,而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则负向影响生态环境效率;(4)在研究期间,江苏省生态环境效率值整体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和两极分化长期存在的时序演进特征,而空间上呈现北低南高,各有极点,苏北、苏中和苏南间的差异有缩小趋势的演进特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章鸿  段七零  
运用聚集分形模型,将近10年分为4个研究时间点,从时空距离探讨江苏全省及其3大区域的高等级景区系统的聚集分形演化特征。结果显示:(1)各区域景区系统均呈聚集态,且苏北和苏中的聚集程度高于苏南与全省;(2)各区域景区系统都在向均匀模式演变;(3)各区域景区系统基于时间距离的空间结构比基于空间距离的结构,更接近于均匀模式;(4)苏北与苏中各区域内景区之间的交通网络水平低于苏南与全省;(5)各区域景区系统基于时间距离的演变,快于本区域基于空间距离的演变速度。研究结论可为江苏景区空间的合理布局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徐菁  黄震方  靳诚  
论文以江苏省为例,构建旅游景区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响应指数,在研究景区格局演变的基础上,运用空间变差函数分析响应的空间差异,并探讨了景区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响应的空间格局、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江苏省旅游景区分布呈现出南多北少的格局,内部差异巨大;高响应区域单元数量明显增加,且主要分布在长江沿岸地区;响应格局在全方向上的均质性较好,但在各个方向上的差异切换较快。根据响应指数的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将所有单元划分为6种类型。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将影响因素分为表征层面的影响因素和内在层面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各个因素的作用机制,据此提出不同类型单元的调控措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玉军  韩艺师  彭绍兵  
为规范旅游风景区索道的运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分析了旅游风景区索道的环境影响因子 ,建立了环境影响识别矩阵 .以拟建的五指山索道工程为例 ,分析了其带来水土流失及对水源涵养影响的可能性 .结果表明 ,在施工方式与运营管理 2个关键因子中 ,采用临时索道的施工方式带来的影响略高于人工拖运方式 ,运营管理中适时复绿可以减缓其影响 .在此基础上 ,就测量期、施工期和营运期提出了工程的环境管理措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迪  聂锐  
文章以江苏省为考察对象,研究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能源技术进步和能源消费结构等因素对能源消费的CO2排放的影响,采用Laspeyres指数完全分解技术对江苏省6部门终端能源消费及其CO2排放的变动情况进行分解。结果显示:①经济增长的规模效应是能源消费及CO2排放逐年增长的主要原因,占68.92%;②产业结构变动的节能减排作用相对较小,且呈阶段性变化的特征,1995年-2002年间,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节能减排的作用,而其后起反向作用,其根源在于高耗能产业投资效应与前期能源投入的提前透支及其滞后影响;③高能源依赖的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费与CO2排放起到推动作用,产业结构的节能减排效应弱化;④技术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翟帅  
本文选取江苏省2005年至2013年数据,测算了江苏省普惠金融指数,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第一、三产业的拉动率、网络普及率等因素与江苏省普惠金融指数呈正相关关系,第二产业的拉动率和城乡收入差距则与江苏省普惠金融指数呈负相关关系;公路铁路里程、教育水平与普惠金融指数不相关。在此基础上,对江苏省普惠金融发展提出了改善对策与建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欣慰  陈金华  张镒  高威  
以福建省仙游九鲤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为例,结合实地考查、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主要考察游客对旅游过程中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环节的感知,并从景区管理方面及自然因素方面对影响游客对水利风景区的安全感知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游客安全感知的因素,依据这些因素对如何提高游客对景区的安全感知进行相关讨论,以提高游客的安全满意度。研究结果表明:九鲤湖风景区作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其在水利旅游方面的安全问题并不是很突出;九鲤湖游客安全意识不高,自我安全防范能力较低;游客对九鲤湖水利风景区的总体安全满意度一般;在影响游客安全感知的因素中,景区安全管理问题表现的更为强烈;政府和景区管委会应该加强合作,转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唐承财  钟林生  张正春  孙琨  
近年来我国水利旅游获得一定发展。白龙江是中国嘉陵江的主要支流,跨甘肃、四川两省,拥有十分丰富的水利风景资源。本文对白龙江腊子口水利风景区的风景资源特点和水利旅游开发条件进行分析,提出水利旅游发展应遵照优先保障水利功能、以人为本和谐开发、突出建设民生水利、统筹实现多重价值四大原则,进而提出了水利旅游开发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