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16)
2023(11759)
2022(9547)
2021(8481)
2020(6833)
2019(15639)
2018(15305)
2017(29341)
2016(15571)
2015(17246)
2014(17018)
2013(17251)
2012(16270)
2011(14426)
2010(14956)
2009(13932)
2008(13976)
2007(12517)
2006(11455)
2005(10826)
作者
(45722)
(38303)
(38084)
(35727)
(24749)
(18258)
(17161)
(14775)
(14630)
(13885)
(13232)
(13071)
(12413)
(12388)
(11903)
(11679)
(11289)
(11264)
(11219)
(11088)
(9713)
(9566)
(9215)
(8917)
(8684)
(8594)
(8592)
(8499)
(7628)
(7616)
学科
(78035)
经济(77952)
(74664)
(66066)
企业(66066)
管理(58130)
业经(28663)
(27546)
方法(25151)
地方(24748)
(22426)
中国(22278)
农业(20405)
数学(17351)
技术(17348)
数学方法(17277)
(16515)
财务(16497)
财务管理(16483)
(15796)
企业财务(15573)
(14482)
(13329)
(13212)
贸易(13197)
(13135)
(12778)
(12722)
环境(12608)
地方经济(12506)
机构
学院(228359)
大学(219909)
(98640)
经济(96589)
管理(92199)
研究(78216)
理学(77625)
理学院(76731)
管理学(75952)
管理学院(75493)
中国(62654)
(47472)
科学(46782)
(44960)
(41628)
(41233)
(39787)
中心(36377)
研究所(35534)
财经(34411)
业大(32215)
农业(31766)
(30975)
(30941)
(30153)
师范(29880)
北京(29541)
(28772)
(28319)
经济学(28084)
基金
项目(145620)
科学(116817)
研究(110453)
基金(104273)
(89186)
国家(88242)
科学基金(77824)
社会(72062)
社会科(68280)
社会科学(68262)
(62337)
基金项目(56013)
自然(48496)
(48159)
教育(47396)
自然科(47332)
自然科学(47321)
自然科学基金(46510)
编号(45437)
资助(40225)
(38060)
成果(35256)
(34413)
(33626)
重点(32636)
发展(31393)
课题(31300)
(30874)
(30747)
创新(30524)
期刊
(125827)
经济(125827)
研究(68849)
中国(51971)
(39483)
管理(39288)
(36565)
科学(30282)
学报(28739)
农业(27300)
业经(24553)
(24414)
金融(24414)
大学(22340)
技术(22126)
教育(21351)
学学(20939)
经济研究(18066)
财经(16840)
(16484)
问题(15955)
(14639)
技术经济(13849)
资源(13055)
图书(12705)
现代(12569)
商业(12300)
世界(11950)
(11918)
经济管理(11423)
共检索到3682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晓雨  丁正山  卢晓旭  李亚儒  尚正永  谢朝栋  
综合运用统计分析与ESDA方法,选取人均服务业增加值为测度指标,系统分析了江苏省县域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时空格局演变。结果表明:1992年以来江苏省县域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而相对差异趋于缩小,区域内服务业发展水平时间差异较大;从空间格局的演变过程来看,县域服务业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即在空间上集聚分布,且集聚趋势有所增强。此外,服务业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格局,苏南地区发展水平较高,苏北地区发展水平较低,沿江地区发展水平明显高于沿海地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江苏省服务业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因素。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美芳  沈益锋  乔俊  
改革开放30年来,江苏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结构和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其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加税收收入和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江苏服务业发展面临着总量不大、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障碍、竞争力不强等诸多问题。结合江苏发展的实际,该文提出加快江苏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思路和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英  
基于协同学理论,从规模、结构、绩效三个层面选择评价指标,构建了"江苏省FDI-现代服务业"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并以2004年为基期,对2005-2010年间江苏省利用外资与现代服务业之间的协调度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显示,江苏省FDI与现代服务业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协调发展态势,但由于外资结构不尽合理、外资绩效降低等方面的原因,两者之间的协调度还较低,外资对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未来利用外资的过程中,江苏省需要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对外资的引导,为外资流入现代服务业营造良好环境,以形成外资利用与现代服务业高度协调发展的局面。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唐德才  程俊杰  
通过研究城市化与服务业互动发展的现实问题,并对城市化水平提升促进服务业产值增加以及服务业发展水平提高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深入的微观机制进行探讨和分析,发现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本质上都是要素集聚的结果。进而针对目前城市化与服务业互动发展现状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金娜  仇方道  袁荷  
采用SBM模型、ESDA与GWR等方法,以县域为研究单元,分析2002—2015年江苏碳排放效率空间格局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江苏碳排放效率区域差异呈先增后减变化趋势,空间上呈南高北低格局;研究期内江苏碳排放效率的分布呈显著的空间正相关集聚,形成以昆山、南京市区以及无锡市区为核心的三大热点区和以泗阳—宿迁市区—沭阳为中心的冷点区并向外扩散的空间俱乐部;城镇化水平对江苏省碳排放效率空间差异的影响逐步增强,技术创新影响作用逐步凸显,能源消耗强度对碳排放效率空间差异影响程度呈增强趋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夏玲  
随着全球资本流动趋势的变化,江苏省服务业利用FDI的额度也在不段增加。本文在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服务业利用FDI与服务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后,通过将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划分的15个服务行业进行归类,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了三类服务行业利用FDI与江苏省服务业增加值之间的关系,认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利用FDI与江苏省服务业发展关联度较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畅   郭杰   易家林   欧名豪  
研究江苏省耕地非粮化时空特征及其驱动因素,为保护耕地和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基于耕地非粮化的影响机制解析,选择江苏省作为研究区域,分析1996~2020年县域耕地非粮化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驱动机制,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驱动机制及其区域分异。结果表明:(1)江苏省耕地非粮化面积和比率呈现倒“U”型的变化趋势,面积由2 322.49千hm~2上升到2 704.78千hm~2后降至2 072.76千hm~2,比率由19.28%上升至35.46%后降至27.72%;(2)全省县域耕地非粮化率分布具有显著空间集聚特征,整体呈现苏南的高高聚集和苏中、苏北的低低聚集为主,前期为苏北低-近沪地区高,后期主要呈现苏中低-苏南高聚集格局;(3)基于长时序面板数据分析发现,地均GDP和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与耕地非粮化率呈显著正相关,老龄化程度与非粮化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4)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容易受社会经济因子影响,经济较发达地区非粮化更易受经营者生产决策影响,资源禀赋较差地区更倾向于非粮化种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晓冬  孙晓欣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TFP)分析框架,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00—2014年江苏省57个县(市)的农业TFP增长进行测度,结合空间统计分析模型对其空间演化格局进行探索,并对问题区域进行识别。结果如下:(1)2000—2014年江苏省平均农业TFP增长和技术进步变化均小于1,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和-1.8%,而综合效率的年均增长率为0.4%,说明农业技术进步缓慢是制约TFP增长的主要因素;不同区域间TFP变化和技术进步变化的差异均逐渐缩小,综合效率变化的差异有所增加。(2)江苏省农业TFP增长的空间分异明显,呈现由弱集聚向强集聚转变的态势;TFP增长的高(低)县(市)呈现空间集中分布的特征,其中增长冷点向热点转换区域主要集中在苏北、苏中地区,苏南地区则由热点区、次热点区转变为次冷点区,并逐步形成"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3)依据TFP增长、技术进步变化、综合效率变化的关联关系,共识别出5种亟待优化的问题区域,针对每种区域提出了加快农业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秀梅  李升峰  黄贤金  李颖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1996年—2007年碳排放效应分析得出:①江苏省近12年碳排放总量年均增长14%,2007年达到14370万t,碳排放增长过快问题突出;②提出了地均碳排放强度和地均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两个新指标,并计算得出2007年全省地均碳排放强度和地均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分别达到2.06t/hm2和84.32t/hm2;③2007年江苏全省碳排放量、地均碳排放强度和地均建设用地碳排放都呈现苏南>苏中>苏北的分布格局,13市地均碳排放强度差异显著,其排放强度总体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建设用地碳排放对总碳排放贡献最大是各地市共同之处;④江苏省碳排放强度与人均GDP呈倒U型曲线关系,曲线的拐点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夏四友  赵媛  许昕  文琦  孙琪  王璐玮  
以1996—2015年江苏省粮食产量为指标,采用Theil指数、空间分析相关方法和地理加权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江苏省粮食生产的时空格局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江苏省粮食生产的区域差异总体呈扩大态势,分解后的组内差异对粮食生产总差异的贡献度高于组间差异,但组间差异对粮食生产总差异的贡献度在逐渐增大。(2)粮食生产全局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局部经历了由随机分布到集聚分布的过程,空间格局呈现较为明显的层次结构特征。(3)粮食生产重心在119.3827°E~119.5709°E,32.9790°N~33.2299°N之间变动,总体上向西北方向移动,粮食生产大体呈"西北—东南"的空间分布格局。(4)粮食生产驱动因素的非均衡联动局域性特征显著,化肥使用量、乡村从业人员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对粮食生产具有正向作用,人口数量和人均GDP回归系数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苏北地区,乡村从业人员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回归系数高值区经历了由北向南的转移过程;化肥使用量回归系数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向北部逐渐递减。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冯海华  王珏  
随着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者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来源和主导性力量,并呈现出与制造业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紧密关系。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对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沈步双  郭逸鹭  袁婷婷  徐洁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江苏省的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所包含的具体行业,并结合江苏省的面板数据,运用偏相关的统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得出在全球化视角下,江苏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先进制造业的全球化程度不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以及外商直接投资未能在二者的发展关系中起到关键作用。文章最后就此对促进江苏两大产业融合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栾贵勤  高志强  
本文在界定生产性服务业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借助空间经济计量模型,探讨分析了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地区发展差异及空间差异影响因素。结论表明,(1)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存在着空间集聚的特征,并形成了以苏南为第一阶梯,苏中苏北地区为二三阶梯的发展格局;(2)影响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区域发展差异的背后因素也存在空间集聚的特征;(3)各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也会影响到相邻市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地区发展差异的研究,能够深入了解经济增长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系,从而对生产性服务业地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以及为经济的增长制定宏观战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寒娜  田荣华  
现代服务业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是产业结构走向高级化的必然途径。然而其区域发展的差异一直是困扰我国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此,文章对具有代表性的江苏省十三个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差异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研究其差异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各区域发展的定位以及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肖志勇  张瑾  
随着知识资源的日益扩张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以其高知识度、高技术度、高互动度和高创新度,在国家经济及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驱动作用不断增强,日益显现出未来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功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江苏省正处于国民经济结构向"Ⅲ>Ⅱ>Ⅰ"转型的关键时期,促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对地区经济而言至关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