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2)
2023(1992)
2022(1762)
2021(1624)
2020(1425)
2019(3415)
2018(3333)
2017(6653)
2016(3747)
2015(4239)
2014(4189)
2013(4135)
2012(3694)
2011(3174)
2010(3149)
2009(2821)
2008(2792)
2007(2420)
2006(2128)
2005(1832)
作者
(10288)
(8638)
(8381)
(8157)
(5816)
(4416)
(3860)
(3604)
(3333)
(3315)
(3270)
(3005)
(2859)
(2808)
(2732)
(2691)
(2676)
(2609)
(2501)
(2455)
(2171)
(2170)
(2164)
(2080)
(2079)
(2011)
(1883)
(1862)
(1793)
(1786)
学科
(17449)
经济(17428)
地方(10918)
(8188)
中国(6923)
(6910)
农业(6024)
管理(5443)
人口(5430)
方法(5302)
数学(5098)
数学方法(5085)
地方经济(4764)
(3966)
环境(3336)
(3280)
业经(3256)
发展(3214)
(3211)
(2977)
城市(2861)
(2648)
(2615)
企业(2615)
城市经济(2498)
资源(2485)
农业经济(2404)
土地(2373)
(2362)
形成(2218)
机构
学院(47472)
大学(45845)
(20479)
经济(19986)
研究(19565)
管理(17661)
理学(15170)
理学院(14905)
管理学(14648)
管理学院(14552)
(13581)
中国(13515)
科学(12657)
(11597)
(10535)
(10493)
(9733)
研究所(9633)
中心(9480)
农业(8831)
业大(8723)
(8179)
(8059)
师范(7976)
(6961)
(6767)
师范大学(6423)
财经(6341)
(6278)
经济学(6273)
基金
项目(35692)
科学(28533)
研究(26053)
基金(25250)
(21657)
国家(21435)
科学基金(18702)
(18490)
社会(17435)
社会科(16382)
社会科学(16377)
基金项目(14336)
(12401)
自然(11945)
自然科(11594)
自然科学(11589)
自然科学基金(11334)
教育(10882)
编号(10539)
资助(9696)
(9250)
(8808)
重点(8166)
课题(7859)
成果(7670)
发展(7656)
(7542)
(7428)
(7234)
(6824)
期刊
(25802)
经济(25802)
研究(14599)
中国(12110)
(11229)
科学(8048)
农业(7489)
学报(7130)
资源(5757)
大学(5250)
业经(5232)
学学(5089)
管理(4947)
(4847)
金融(4847)
(4637)
人口(3819)
问题(3571)
(3518)
技术(3486)
(3479)
教育(3138)
(3047)
经济研究(2931)
农村(2876)
(2876)
(2818)
地理(2585)
环境(2566)
财经(2498)
共检索到74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杜闻贞,王辰  
一、小城镇中的“摆动人口”和自理口粮人口 一般普查和统计的镇人口仅仅是指居住在镇上的农业和非农业人口。而实际上在小城镇居住和工作的还有其他人口,其中一种是亦工亦农人口。这里的“工”是指广义的,包括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以及文化教育等非农业部门。这部分人口是兼业劳动者,大多数家住农村,劳作在镇,其户口在农村,而工资收入大部分来自在小城镇的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启昌,李德夫  
发展小城镇的重要性,现已被大家所关注。本文仅就不同类型地区小城镇人口流动方面作些探讨,试图从中说明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注意这一人口现象的重要性。 人口流动是人口过程的运动的表现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奎奇  汪应宏  欧向军  
以江苏省典型区域的小城镇体系为样本、以城镇平均地价为指标,对江苏省小城镇体系地价进行地统计研究,分析发现江苏省小城镇体系地价表现出明显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①小城镇体系地价从中心城市到行政区边缘的变化具有明显阶段性,且不同城镇体系表现出差异特征;②由于发展阶段的不同,小城镇地价结构体系存在较大差异;③小城镇间相互联系强度的不同造成不同地区城镇体系地价的相互关联性表现迥异;④江苏省区域小城镇体系地价总体存在南—北向空间变化趋势。最后,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揭示出:区别于大中城市地价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集聚规模,小城镇地价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空间区位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晓冬,王志强,徐建刚  
重新界定了江苏省小城镇的范畴以后,采用了直方图、密度图、系统聚类以及异质方差图等方法对江苏省1,291个小城镇的规模结构、空间分布特征、规模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技术分析。最后提出了新时期江苏省发展小城镇的对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翁辰  朱红根  陈杰  
本文基于2021年江苏省5市15县(区)的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数据,从微观个体层面选取数字技术使用和数字技术认知两个维度共十项指标构建数字素养指数,实证检验了数字素养对农村流动人口数字金融使用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素养对农村流动人口数字金融使用行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具体而言,数字素养不仅可以提升农村流动人口数字金融使用概率,还可以扩大其数字金融使用广度。相比于数字融资工具的使用,数字素养对农村流动人口数字理财和数字支付工具的使用具有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此外,数字素养各维度均可以显著提高农村流动人口个体数字金融使用概率,但仅数字技术使用对扩大个体数字金融使用广度具有显著积极作用。进一步地,数字素养对农村流动人口数字金融使用行为的影响机制检验显示,数字素养可以通过增加金融信息关注、提高金融知识水平和提升风险偏好水平来提高农村流动人口数字金融使用广度。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海雯  黄健元  王欢  
以2010年江苏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主要依据,从流动人口规模、结构和空间聚集三个主要方面对江苏省流动人口特征与趋势进行研究:江苏省流动人口增长逐渐缓慢,预计于2020年将稳定在2000万人左右;流动人口结构老化、劳动年龄人口高龄化趋势加剧,文化结构转变缓慢,职业结构依产业结构调整而改变,居住时间上具有长期化倾向;流动人口以聚集在苏南地区为主,但具有空间分布均衡化的趋势;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促进江苏人口、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文国,熊宁  
作者认为有三种因素制约 ①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 ,即资源短缺、制度性缺陷和知识缺陷。文章着重研究小城镇不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因素。并把资源分为两种类型 ,即必需性资源和特色型资源 ,前者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 ,后者包括特色农业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和区位与交通资源。必需性资源是城镇所必需的资源 ,一旦缺乏则必然导致小城镇不可持续发展 ;特色型资源是为少数城镇所拥有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吸引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的经济资源 ,从而促进这些城镇的发展。缺乏特色型资源并不必然使小城镇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 ,但如果一个城镇既缺乏必需型资源又没有特色型资源 ,那么该城镇必然是不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游宏滔  彭震伟  陈静  石腾飞  史环宇  
以江南水乡儒林镇为实证,在充分调研、掌握详实基础资料的前提下,探索江南水乡小城镇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镇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在全面深入研究儒林镇工业化中、后期的产业和城乡发展的方向、趋势、空间的基础上,进行了产镇融合发展规划的研究,尝试为江南水乡小城镇产镇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光宏  崔许锋  
文章采用熵权法、综合发展评价模型、均衡发展模型对江苏省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化用地的耦合度、发展度、耦合发展度、空间均衡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化用地的均衡性和非均衡性状况同时存在。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化用地的关系问题存在尺度敏感性,二者在省域尺度的均衡不代表内部空间的均衡。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研究显示,不同城市均衡性发展阶段、滞后类型不同,因此,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需要针对不同城市和不同发展类型采取相应的措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余庆年  
编者按:在不久前中央出台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优先发展小城镇被确立为重要战略措施之一。事实上,不仅是西部开发,对整个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来说,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我国近13亿人口中,农村人口占了8亿多,可以说,农村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潘林元  
小城镇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关键,特别需要金融机构的支持。但因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致使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支持小城镇建设的热情不高、力度不足。必须着力创新调控手段,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培育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提高金融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与水平。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江苏小城镇的发展与城镇化水平的评估江苏省农调队农村综合处一、改革以来江苏省小城镇发展的简要特点(一)改革以来江苏省小城镇发展的特点1.建制镇数量大增。到1996年11月底全省建制镇的数量已达1010个,相当于1978年的9.2倍;在近2000个县属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凌申  
江苏在沿海生态型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沿海生态型小城镇建设的若干原则及相应的解决对策,构建出沿海生态型小城镇的建设平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一飞  
城镇密集区是城镇和区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1957年法国城市地理学家简·戈特曼(J·Gottmann)提出“城市带”(Megalopolis)的概念以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学者被吸引到这一领域。目前中国也正掀起一股研究城镇密集区的热潮。因此,有必要对城镇密集区的概念、特征及界定等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探讨,以有助于研究的深化。本文就此作一初步尝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超  
该文认为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包括经济融入、社会融入、文化心理融入、政治融入等4个层次,提出了流动人口城市融入模型,从城市融入的动机、目标、决定因素3个方面分析了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过程,说明不同的生活目标影响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程度,在城市现代部门就业或成为个体工商户、成为城市居民的可能性较大,行政调控机制和市场筛选机制两大机制决定着流动人口能否成为流入城市居民,并以江苏昆山调查数据印证了其解释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