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94)
2023(11956)
2022(10638)
2021(10091)
2020(8291)
2019(19466)
2018(19431)
2017(37542)
2016(20798)
2015(23236)
2014(23354)
2013(22914)
2012(21037)
2011(18918)
2010(18826)
2009(16990)
2008(16559)
2007(14227)
2006(12383)
2005(10729)
作者
(60649)
(50580)
(50140)
(47791)
(32554)
(24374)
(22787)
(19799)
(19493)
(18228)
(17694)
(17282)
(16196)
(15983)
(15783)
(15728)
(15126)
(14938)
(14696)
(14613)
(12638)
(12486)
(12208)
(11740)
(11417)
(11264)
(11234)
(11112)
(10248)
(10139)
学科
(80286)
经济(80192)
管理(56048)
(54143)
(44690)
企业(44690)
方法(37788)
数学(32599)
数学方法(32198)
(21627)
(20855)
中国(20725)
(19716)
地方(19035)
业经(17353)
农业(14580)
理论(13714)
(13402)
(13388)
贸易(13383)
(13061)
(12908)
环境(12825)
技术(12548)
(12332)
财务(12271)
财务管理(12251)
企业财务(11670)
(11317)
(11304)
机构
大学(294137)
学院(291304)
管理(115403)
(109518)
经济(107070)
理学(101021)
研究(100183)
理学院(99748)
管理学(97835)
管理学院(97317)
中国(70843)
科学(66483)
(63358)
(51427)
(51112)
(49468)
研究所(47685)
业大(47088)
(46491)
中心(44309)
(40821)
财经(40433)
师范(40399)
农业(40316)
北京(38799)
(36816)
(36561)
(34354)
师范大学(33052)
经济学(32181)
基金
项目(208893)
科学(163975)
基金(151942)
研究(148823)
(134124)
国家(133047)
科学基金(113435)
社会(92248)
社会科(87293)
社会科学(87268)
(82178)
基金项目(81920)
自然(76491)
自然科(74698)
自然科学(74677)
自然科学基金(73309)
(69594)
教育(67755)
资助(62204)
编号(59872)
成果(48451)
重点(47061)
(45644)
(44112)
(42958)
课题(41527)
科研(40437)
创新(40115)
计划(38895)
教育部(38391)
期刊
(117608)
经济(117608)
研究(82683)
学报(51582)
中国(51309)
科学(47025)
(45889)
管理(40206)
大学(37785)
学学(35656)
(35354)
农业(32057)
教育(31547)
技术(23176)
(21976)
金融(21976)
业经(19311)
财经(18821)
经济研究(18011)
(16073)
图书(15889)
(15875)
问题(15471)
科技(14878)
资源(14748)
(14499)
理论(14111)
业大(13525)
技术经济(13293)
现代(13244)
共检索到410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钟业喜  陆玉麒  卢晓旭  
可达性评价一般包括网络分析和栅格分析。借助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栅格分析方法,以江苏省65个县(市)行政中心(城镇)为研究节点,利用1990、1996、2002和2008年的交通路网数据,对江苏省4个研究年度城镇间两两可达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城镇间可达性改善明显;城镇间可达性结构由"纺缍型"向"倒金定塔型"转变;城镇间可达性总体差距在不断缩小,城镇间联系更加紧密;城镇间可达性改善并不均衡;交通建设的不均衡发展,导致城镇可达性和区位优势的改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钟业喜  陆玉麒  
可达性评价一般包括网络分析、格网分析和栅格分析。借助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栅格分析方法,以江苏省65个县(市)行政中心(城镇)为研究节点,利用江苏省1990、1996、2002和2008年的交通路网数据,对江苏省4个研究年度的城镇可达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格局演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江苏省可达性改善明显,整体可达性平均改善高达42.8%。江苏省三大区域可达性改善差异较大,苏南可达性改善最为明显,苏北次之,苏中在整个研究期间均落后于苏南和苏北。总体上,全省区域平均可达性逐步走向均衡,全省交通结构也逐步走向完善。通过分析江苏省高速公路路网建设和可达性之间的相关性可得出结论,即交通建设...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丁华  
江苏省城镇居民消费规律研究丁华本文以1986年至1990年五年期间的家计调查资料为依据,对江苏省城镇居民中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规律作出量化分析;与此同时,探讨了在1986年至1989年这一经济波动周期内,居民对通货膨胀预期等消费心态的变化对消费所产生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汤平平  谢嗣胜  
住房支付能力是家庭用于住房方面支出的承受能力,实证分析江苏省城镇不同收入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的结果显示,不同收入群体的住房支付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不足,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冯霞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是一对交互耦合的函数,两者关系是城镇化研究的重要命题。作为耗散结构体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等传递和转化,会导致系统内部结构有序程度的变化,符合"熵值定理"。首先以熵值法计算出具有代表性的2002和2014年江苏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发展水平,用象限图分类识别法分析13个地市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然后通过对比变化的趋势,提出江苏省在资源环境承载范围内城镇化发展的路径。研究表明:12014年江苏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状态略微改善,其中3个地市两者关系演变为基本协调。(江苏省13个地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状况差异显著,南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多超出生态环境承载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晓欣  马晓冬  
通过构建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模比系数、耦合协同度模型等方法,揭示江苏省55个县(市)的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格局特征,并探究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特征。结果发现:1)江苏省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水平均呈现出较大的地域差异,"两化"高低水平的空间分布并不完全吻合,城镇化发展内部差异总体上大于农业产业化差异;2)"两化"耦合度与协同度空间分布差异明显,耦合度与协同度高低值的空间分布差异也较大,但整体协同水平不高;3)基于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及其耦合协同度的分数特征,将江苏省划分为4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晓欣  马晓冬  
通过构建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模比系数、耦合协同度模型等方法,揭示江苏省55个县(市)的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格局特征,并探究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特征。结果发现:1)江苏省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水平均呈现出较大的地域差异,"两化"高低水平的空间分布并不完全吻合,城镇化发展内部差异总体上大于农业产业化差异;2)"两化"耦合度与协同度空间分布差异明显,耦合度与协同度高低值的空间分布差异也较大,但整体协同水平不高;3)基于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及其耦合协同度的分数特征,将江苏省划分为4种协调发展的地域类型,并分析其相应成因及发展对策,为江苏省推进"两化"协调互动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连霞  吴开亚  赵媛  
与传统OLS方法相比,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更能反映各要素间的空间关联性,故采用LISA、Getis-ord G_1~指数及GWR模型等方法,分析江苏省县域人口城镇化的空间集聚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 1990-2010年,县域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由低水平型转向中高水平型为主。Moran’sⅠ指数均为正,空间上略趋均衡,以HH集聚(苏南地区)和LL集聚(苏北地区)类型为主,冷、热点区呈"核心一边缘"结构,涓滴效应凸显,南北分异明显且有缩小趋势,冷点区主要分布在"连一淮一宿"等地区,热点区主要分布在"苏一锡"及"宁一镇一扬"等地区。(2)国有动力和集聚动力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为正效应,初始动力和根本动力为负效应,推拉动力和非国有动力由正效应变为负效应,外部动力正、负效应均有。各动力因子不仅影响力变化,亦存在南北空间变异,多机制空间演化共同作用导致不同县域人口城镇化南北分异的空间布局。最后,提出优化县域人口城镇化发展的路径,为相关部门制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旳,陆玉麒  
从可达性的概念、度量方式两方面回顾了近期可达性研究领域的进展,并提出相对可达性的概念。以江苏省为例,分析了自1993年以来经济发达省份高等级公路网络的演化及由此引起的省内通达性空间格局的变化,对各地级市在路网中的地位做出评价,针对高等级公路网络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博文  陆玉麒  吴常艳  
采用混合可达性与空间滞后模型的多元分析模型来研究江苏经济活动与可达性空间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1经济活动与可达性的中心外围区域在空间上具有相似性,中心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而外围区域主要为苏北地区。2城镇经济活动具有马太效应,高行政级别的县域在经济发展中占有一定的优势。3由于江苏的产业转移政策分离了劳动人员与研发人员,经济活动人口比经济活动产值更趋向于空间分散。4对大多数城镇来说,自身的经济活动对距其2h范围内的其他城镇的经济活动有积极作用。改善城镇交通,尤其是连接经济活动活跃城镇与欠活跃城镇的交通,使其时间距离缩短到2h以内将有助于活跃区域整体经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靳诚  范黎丽  陆玉麒  
以农业旅游示范点为研究对象,从可达性的视角探讨了江苏省农业旅游的空间布局现状,整个区域的可达性较好,平均可达性时间为26.50 min,景点的可达性在30 min以内的区域达到了64.53%。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城市和农业旅游示范点布局的空间关系,农业旅游示范点距离城市平均时间为20.68 min。并从距离城市的远近和县域单元的农业旅游发展潜力入手,将江苏省按照农业旅游建设适宜与否分为4种类型,即:高适宜区、较高适宜区、中等适宜区和低适宜区。其中,高适宜农业旅游示范点建设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两个地区:南京外围郊区、苏锡常地区。较适宜建设区域主要分布在昆山、常熟、张家港、江阴沿线以及北部的徐州市区周围。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钱永坤  宋学锋  董靖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GDP的就业弹性逐年下降 ,部分学者将下降原因归结为工业走了资本密集化道路。本文试图利用定量分析方法检验这一推断 ,结果发现上述推断理由并不充分 ,90年代以来资本投资增加不仅没有替代劳动力 ,反而是拉动就业增加的主要因素。由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实际工资增加抵消了投资对就业的拉动作用 ,导致 GDP的就业弹性下降。我们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市场化对就业的抑制作用将减缓 ,GDP的就业弹性逐年下降趋势将改变 ,有可能转而增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钊  杨山  刘帅宾  
人口空间分异研究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便捷准确地获取城镇人口全局和局域的空间信息,对于合理制定区域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在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和人口数据之间的定量关联基础上,模拟出格网尺度上江苏省2012年人口密度,采用人口集中指数、空间变差函数识别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并探讨区别于行政单元尺度的人口格局形成机理。区域层面,江苏省人口空间分异呈现苏北地区"低密度点状"分布,苏南、苏中为"高密度面状"分布并存格局。城镇层面,江苏省人口空间分布结构具有4种类型,H-H型地区人口各向差异性最强,网格单元内随机变异最小;H-L型人口各向差异性最小,网格单元内随机变异较大;L-L...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傅重林,徐梦洁,周生路  
本文在分析江苏省城镇居民收入和支出概况基础上,采用LES 系统方法对该省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结构的边际预算、基本需求支出及需求总支出弹性变化进行分析,并采用改进的回归模型对未来该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水平趋势进行了预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伏虎,路正南  
本文利用江苏省13地级市城镇居民2003年实际消费支出数据,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对应分析方法,利用Excel中的矩阵运算功能和SPSS11.5中的对应分析工具,对江苏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从中得出了有一定意义的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