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54)
- 2023(8901)
- 2022(7118)
- 2021(6221)
- 2020(5277)
- 2019(12463)
- 2018(12432)
- 2017(24163)
- 2016(13580)
- 2015(15624)
- 2014(16103)
- 2013(15917)
- 2012(14844)
- 2011(13323)
- 2010(13606)
- 2009(12739)
- 2008(12846)
- 2007(11695)
- 2006(10245)
- 2005(9234)
- 学科
- 济(63819)
- 经济(63768)
- 管理(34970)
- 业(33834)
- 方法(26820)
- 企(25039)
- 企业(25039)
- 数学(23932)
- 数学方法(23762)
- 中国(19463)
- 农(18489)
- 地方(17052)
- 财(13367)
- 业经(13191)
- 学(12913)
- 农业(12336)
- 贸(10579)
- 贸易(10576)
- 制(10438)
- 易(10161)
- 环境(9405)
- 和(8746)
- 发(8743)
- 银(8415)
- 银行(8390)
- 融(8254)
- 金融(8252)
- 理论(8143)
- 城市(8139)
- 地方经济(7967)
- 机构
- 大学(201594)
- 学院(201253)
- 济(82991)
- 经济(81076)
- 管理(74258)
- 研究(71315)
- 理学(63573)
- 理学院(62737)
- 管理学(61594)
- 管理学院(61212)
- 中国(52209)
- 科学(45465)
- 京(44150)
- 农(38093)
- 所(36995)
- 江(36772)
- 财(36534)
- 研究所(33815)
- 中心(33087)
- 业大(32031)
- 农业(30165)
- 财经(29283)
- 范(27979)
- 师范(27682)
- 北京(26665)
- 经(26428)
- 经济学(26135)
- 院(25644)
- 州(25346)
- 经济学院(23783)
- 基金
- 项目(134039)
- 科学(104859)
- 研究(96208)
- 基金(96132)
- 家(84046)
- 国家(83379)
- 科学基金(70804)
- 社会(61224)
- 社会科(57919)
- 社会科学(57897)
- 省(53797)
- 基金项目(51576)
- 自然(45476)
- 划(44791)
- 自然科(44357)
- 自然科学(44344)
- 教育(43684)
- 自然科学基金(43516)
- 编号(39306)
- 资助(38552)
- 成果(31674)
- 重点(30797)
- 发(30276)
- 部(29417)
- 课题(27693)
- 创(26791)
- 科研(25681)
- 创新(25226)
- 国家社会(25165)
- 计划(24609)
共检索到296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束礼菊 徐邓耀
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从人口、环境、社会、基础设施、经济五大方面对江苏省城市化进程进行测算与分析,指出了江苏省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发展水平、人口基数和产业结构水平等四方面落后于城市化的综合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城市化质量和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
城市化 综合水平 层次分析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汤茂林,姚士谋
本文从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和度量指标出发,分析了现行城镇人口统计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城镇人口应包括的人口范围。并把江苏城市化发展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对发展的现状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华伟 丑建立 刘友兆
在界定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熵值法和功效函数法测度了江苏省1985~2008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并运用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探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动态关系和相互作用。研究表明:(1)1985年以来,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城市化水平总体上逐步提高;(2)城市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均为一阶单整序列;(3)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短期内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但长期内其有利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且长期的响应作用程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耀彬 李仁东
对江苏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规律的研究显示:①江苏省各个环境压力要素和城市化耦合的规律与特征相差很大,其影响的主要原因也不完全相同,不仅呈现出“U”型、倒“U”或“N”型规律,还表现出阶段性特征,所以实际中的耦合规律曲线就更为复杂,不再是简单“U”或倒“U”型,而是它们的复合;②只有广义技术进步的速度达到或超过经济总量增长速度时,城市化与环境压力要素耦合的倒“U”型曲线才可能形成,所以工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转换和不同环境政策以及经济增长的压力等可以解释这些规律形成的内在机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牛品一 陆玉麒 彭倩
识别城市化动力机制对城市化持续、合理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对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发现,以往对城市化动力机制的计量研究多采用最小二乘法(OLS),对城市化的发展动力判断过于粗略的问题。文章首先通过变异系数、核密度估计方法,描绘出江苏省城市化发展分布状况,发现江苏省历年城市化相对差异基本稳定,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同时,呈现出"双峰趋同"的态势。分位数回归方法能精确地描述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在特定分位点的边际效应,因而可使用分位数回归与OLS回归对比分析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因子。以2005年为界,将研究时段分为两个阶段,前后城市化动力因子存在明显差异OLS回归发现,行政力对城市化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小,而市场力量、外向力等因素对城市化的影响相对增大。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行政力量对城市化高的地区影响较弱,外向力对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的影响要大于城市化水平低的地区,市场力对城市化的影响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则经历了一个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产业结构的影响复杂多变。由此发现,江苏省城市化在不同阶段发展路径有不同的侧重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耀彬 刘莹 胡观敏
城市化需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在资源环境约束下找到一个城市化适宜水平对一个区域可持续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文章在梳理江苏省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状况的基础上,通过纳入城市化均衡模型和引用Logistic方程,测算并分析1979—2010年江苏省城市化适宜水平。研究发现:由于不同原因,江苏省城市化适宜水平总体上符合Logistic曲线特征,该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江苏省适宜城市化水平与现实水平存在明显偏差,两者轨迹几乎不存在长时间重合,但二者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就江苏省城市化
关键词:
资源环境 约束 城市化 适宜水平 江苏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甄峰 欧向军 王春慧 姜煜华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一直处于全国城市化发展的前列,对全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近些年来,江苏省城市化发展在空间格局及动力机制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表现为:大中城市成为城市化人口的主要集聚区,城市化的区域差异不断缩小,城市化发展动力也日趋多元化。同时,江苏省城市化仍然面临着区域差异显著、集聚效应不强、公共服务能力不高、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等不可回避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江苏省城市化战略将会发生适应性的调整。指出以城市土地空间扩张及城市数量增加为主的城市化道路已经基本不适应江苏省新时期新战略的要求,进而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全省城市化战略重点的调整方向...
关键词:
江苏省 城市化 发展战略 调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晓冬 沈正平
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往往表现为一定的结构性和分异性。文章以江苏省为例,运用帕雷托(Pareto)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校验,从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和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异两个方面,对近年来该省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江苏城市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梯度性,区域城市化水平的两级分化和空间收敛趋势明显。
关键词:
城市化 空间格局 演化 规模结构 江苏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钟业喜 陆玉麒 雷延军
利用传统统计分析方法和ESDA方法相结合,在ArcGIS和GeoDA等软件的支持下,以非农人口城市化为测度指标,从时间、空间、关联性三个侧面对1990—2008年江苏省城市化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城市水平呈现苏南、苏中、苏北逐次下降的空间格局;城市化速度总体上苏中快于苏南,苏南快于苏北;区域城市化水平总体上朝均衡方向发展,处于中等城市化水平的区域逐渐增多;根据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关联性,江苏省可分为扩散型、极化型、塌陷型和传染型四种不同类型的城市化发展区域。
关键词:
城市化 空间格局 ESDA 江苏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志宪,虞孝感
受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影响,江苏省的城市化出现了苏南、苏中及苏北之间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表现在城市数量、城市规模、城市化水平、城市现代化、城市地域特征等诸方面。由于苏南、苏中、苏北的城市化发展环境不同,因此三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应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沿江地区是江苏省最发达的地区,完善的交通通信网络、良好的互通基础、密集而等级分明的城镇、政府的大力支持等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使沿江城市带的构建成为可能,沿江城市带的建设可发挥城市的集合规模效益,推动江苏省的城市化进程,增强城市的辐射能力。
关键词:
城市化 沿江城市带 城市规模 区域差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茅天颖 濮励杰 许艳 朱明 蔡芳芳
现阶段城市化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征显著,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应用脱钩理论剖析1997-2015年城市化(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与经济(GDP、非农GDP、第三产业GDP)发展间的动态变化关系,揭示其脱钩状态的时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全省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自南向北差异明显;土地城市化水平较稳提升,苏南地区发展快于苏中苏北地区;(2)2006年前人口城市化、2009年前土地城市化与GDP年度脱钩系数波动较大,呈强脱钩、弱脱钩、扩张负脱钩与扩张连接四种类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茅天颖 濮励杰 许艳 朱明 蔡芳芳
现阶段城市化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征显著,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应用脱钩理论剖析1997-2015年城市化(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与经济(GDP、非农GDP、第三产业GDP)发展间的动态变化关系,揭示其脱钩状态的时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全省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自南向北差异明显;土地城市化水平较稳提升,苏南地区发展快于苏中苏北地区;(2)2006年前人口城市化、2009年前土地城市化与GDP年度脱钩系数波动较大,呈强脱钩、弱脱钩、扩张负脱钩与扩张连接四种类型,人口城市化与GDP低水平协调发展区域主要位于苏南苏中地区,低水平城市化冒进区域主要位于苏北地区,土地城市化与GDP年度脱钩状态分布全省较为均衡;之后全省高达96.58%的数据稳定在弱脱钩区域,经济增长对城市化依赖程度正不断减弱;(3)1997-2015年、1997-2009年与2009-2015年时间段尺度下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与GDP脱钩状态较一致,总体波动不如年度数据剧烈,苏南地区全部为弱脱钩状态,苏中苏北大部分为弱脱钩状态,城市化与GDP脱钩效应较为均衡与理想;(4)城市化与GDP、非农GDP、第三产业GDP脱钩状态变化规律较为一致,城市化与第三产业GDP脱钩效应略弱于非农GDP。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金碧 黄贤金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低碳城市成为低碳发展的重点领域。在系统测算1995~2007年江苏省城市碳排放的基础上,分析江苏省城市碳排放强度;运用灰色预测方法预测2008~2020年江苏省城市碳排放强度;并结合国家碳减排目标分析碳减排压力,通过与北京等地区城市比较,分析江苏省城市碳减排潜力,提出江苏省城市低碳发展的对策措施。研究表明,江苏省城市碳排放总体呈不断上升的趋势,2007年比1995年增长123.92%;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态势,由1995年的每吨1.597万元降到2007年的每吨0.789万元;2008~2020年碳排放强度将不断降低,降幅可达53.74%,碳减排压力较小;江苏省城市碳减排潜...
关键词:
碳减排 压力 潜力 城市 江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詹海斌 占辉斌 吴群
文章在江苏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利用Moran's I空间自相关指数对江苏省城市地价水平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不同用途的城市地价水平都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即江苏省城市地价水平在空间上具有聚集特征。在设定显著性水平a=0.05,显著性检验类型为双侧检验的情况下,江苏省城市地价水平在空间布局上已趋向于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其中,工业用途地价水平的空间自相关性最显著,其次是商业用途的地价水平,住宅用途地价水平的空间自相关性最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