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71)
- 2023(14594)
- 2022(12145)
- 2021(11039)
- 2020(9047)
- 2019(20825)
- 2018(20845)
- 2017(40455)
- 2016(22032)
- 2015(24636)
- 2014(24986)
- 2013(24706)
- 2012(22588)
- 2011(20325)
- 2010(20439)
- 2009(18847)
- 2008(17955)
- 2007(15687)
- 2006(14184)
- 2005(12698)
- 学科
- 济(109426)
- 经济(109324)
- 管理(61080)
- 业(56453)
- 企(44880)
- 企业(44880)
- 方法(40711)
- 数学(35303)
- 数学方法(34985)
- 中国(27964)
- 地方(27342)
- 农(26063)
- 学(22748)
- 业经(22659)
- 财(20357)
- 农业(18210)
- 制(15799)
- 环境(15643)
- 地方经济(15563)
- 和(14961)
- 理论(14865)
- 贸(14723)
- 贸易(14713)
- 易(14108)
- 发(13480)
- 融(13071)
- 金融(13070)
- 银(12796)
- 技术(12771)
- 银行(12756)
- 机构
- 大学(316753)
- 学院(315215)
- 济(133652)
- 经济(130809)
- 管理(123924)
- 研究(111013)
- 理学(107040)
- 理学院(105792)
- 管理学(104028)
- 管理学院(103464)
- 中国(80416)
- 京(68549)
- 科学(68428)
- 财(57720)
- 所(55642)
- 研究所(50755)
- 江(50254)
- 农(49274)
- 中心(48731)
- 财经(46444)
- 业大(46063)
- 北京(42643)
- 范(42432)
- 经(42129)
- 师范(42047)
- 经济学(40881)
- 院(40527)
- 农业(38263)
- 州(37617)
- 经济学院(36458)
- 基金
- 项目(215640)
- 科学(169858)
- 研究(157572)
- 基金(156548)
- 家(135943)
- 国家(134841)
- 科学基金(116210)
- 社会(100817)
- 社会科(95489)
- 社会科学(95461)
- 省(84138)
- 基金项目(83522)
- 自然(74782)
- 自然科(72981)
- 自然科学(72967)
- 自然科学基金(71627)
- 教育(70549)
- 划(69970)
- 编号(63838)
- 资助(63624)
- 成果(51272)
- 重点(48070)
- 发(47130)
- 部(46848)
- 课题(43998)
- 创(43815)
- 国家社会(41484)
- 创新(40964)
- 科研(40513)
- 教育部(40079)
- 期刊
- 济(153709)
- 经济(153709)
- 研究(98308)
- 中国(57905)
- 学报(48587)
- 管理(46367)
- 科学(45659)
- 农(44883)
- 财(42471)
- 大学(36629)
- 学学(34545)
- 教育(31836)
- 农业(30969)
- 技术(27483)
- 融(26058)
- 金融(26058)
- 经济研究(24959)
- 业经(23416)
- 财经(23017)
- 问题(21169)
- 经(19740)
- 技术经济(16724)
- 图书(16224)
- 现代(15431)
- 业(15300)
- 理论(15196)
- 资源(14689)
- 科技(14569)
- 商业(13763)
- 实践(13619)
共检索到468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茅天颖 濮励杰 许艳 朱明 蔡芳芳
现阶段城市化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征显著,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应用脱钩理论剖析1997-2015年城市化(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与经济(GDP、非农GDP、第三产业GDP)发展间的动态变化关系,揭示其脱钩状态的时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全省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自南向北差异明显;土地城市化水平较稳提升,苏南地区发展快于苏中苏北地区;(2)2006年前人口城市化、2009年前土地城市化与GDP年度脱钩系数波动较大,呈强脱钩、弱脱钩、扩张负脱钩与扩张连接四种类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茅天颖 濮励杰 许艳 朱明 蔡芳芳
现阶段城市化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征显著,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应用脱钩理论剖析1997-2015年城市化(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与经济(GDP、非农GDP、第三产业GDP)发展间的动态变化关系,揭示其脱钩状态的时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全省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自南向北差异明显;土地城市化水平较稳提升,苏南地区发展快于苏中苏北地区;(2)2006年前人口城市化、2009年前土地城市化与GDP年度脱钩系数波动较大,呈强脱钩、弱脱钩、扩张负脱钩与扩张连接四种类型,人口城市化与GDP低水平协调发展区域主要位于苏南苏中地区,低水平城市化冒进区域主要位于苏北地区,土地城市化与GDP年度脱钩状态分布全省较为均衡;之后全省高达96.58%的数据稳定在弱脱钩区域,经济增长对城市化依赖程度正不断减弱;(3)1997-2015年、1997-2009年与2009-2015年时间段尺度下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与GDP脱钩状态较一致,总体波动不如年度数据剧烈,苏南地区全部为弱脱钩状态,苏中苏北大部分为弱脱钩状态,城市化与GDP脱钩效应较为均衡与理想;(4)城市化与GDP、非农GDP、第三产业GDP脱钩状态变化规律较为一致,城市化与第三产业GDP脱钩效应略弱于非农GDP。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钱永坤 宋学锋 董靖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GDP的就业弹性逐年下降 ,部分学者将下降原因归结为工业走了资本密集化道路。本文试图利用定量分析方法检验这一推断 ,结果发现上述推断理由并不充分 ,90年代以来资本投资增加不仅没有替代劳动力 ,反而是拉动就业增加的主要因素。由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实际工资增加抵消了投资对就业的拉动作用 ,导致 GDP的就业弹性下降。我们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市场化对就业的抑制作用将减缓 ,GDP的就业弹性逐年下降趋势将改变 ,有可能转而增加。
关键词:
就业弹性 市场化程度 实际工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邵弋
文章借用Tapio模型,对我国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将之与美国进行对比,以评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的相关成果,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口 经济增长 脱钩研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黄向梅 夏海勇
基于已有的研究理论和经验,采用VAR模型对江苏1980-2010年间人口城市化、经济增长及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江苏的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产业升级间有长期的累积循环效应,但效应较弱;人口城市化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对城市化的提携作用较小;经济增长能带来产业结构的明显提升,但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波动和滞后的;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互动性很弱,甚至两不相干。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甄峰 魏宗财 欧向军 张增玲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及城市化质量的不断提高,作为创新主体的人力资本对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将日益加大。论文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例,试图对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城市化水平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城市化 江苏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龙亮军 王霞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资源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威胁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协调好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统称为生态损耗,同时运用脱钩理论和协整理论,对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城市化进程中生态损耗、经济增长与福利水平之间的脱钩状态进行实证分析并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表明:(1)过去三十多年间,我国资源环境消耗与城市化率成正比,人均生态足迹由1980年的1.15全球公顷上升到2011年的2.49全球公顷,并在2004年人均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龙亮军 王霞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资源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威胁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协调好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统称为生态损耗,同时运用脱钩理论和协整理论,对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城市化进程中生态损耗、经济增长与福利水平之间的脱钩状态进行实证分析并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表明:(1)过去三十多年间,我国资源环境消耗与城市化率成正比,人均生态足迹由1980年的1.15全球公顷上升到2011年的2.49全球公顷,并在2004年人均生态足迹开始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在80年代初就已经出现了"生态赤字"的现象,经济增长遭遇"生态门槛";(2)生态损耗、经济增长与福利水平之间的脱钩状态总体而言均不太理想:生态损耗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大部分年份的"扩张负脱钩"状态;经济增长与福利水平之间的脱钩状态,近年来也主要呈现"扩张负脱钩"和"扩张连结"状态,经济增长开始遭遇"福利门槛";(3)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生态损耗、经济增长与福利水平具有同趋性,并且存在着从生态损耗到经济增长、福利水平的单向因果关系。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为我国的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甄峰 欧向军 王春慧 姜煜华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一直处于全国城市化发展的前列,对全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近些年来,江苏省城市化发展在空间格局及动力机制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表现为:大中城市成为城市化人口的主要集聚区,城市化的区域差异不断缩小,城市化发展动力也日趋多元化。同时,江苏省城市化仍然面临着区域差异显著、集聚效应不强、公共服务能力不高、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等不可回避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江苏省城市化战略将会发生适应性的调整。指出以城市土地空间扩张及城市数量增加为主的城市化道路已经基本不适应江苏省新时期新战略的要求,进而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全省城市化战略重点的调整方向...
关键词:
江苏省 城市化 发展战略 调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钟业喜 陆玉麒 雷延军
利用传统统计分析方法和ESDA方法相结合,在ArcGIS和GeoDA等软件的支持下,以非农人口城市化为测度指标,从时间、空间、关联性三个侧面对1990—2008年江苏省城市化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城市水平呈现苏南、苏中、苏北逐次下降的空间格局;城市化速度总体上苏中快于苏南,苏南快于苏北;区域城市化水平总体上朝均衡方向发展,处于中等城市化水平的区域逐渐增多;根据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关联性,江苏省可分为扩散型、极化型、塌陷型和传染型四种不同类型的城市化发展区域。
关键词:
城市化 空间格局 ESDA 江苏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志宪,虞孝感
受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影响,江苏省的城市化出现了苏南、苏中及苏北之间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表现在城市数量、城市规模、城市化水平、城市现代化、城市地域特征等诸方面。由于苏南、苏中、苏北的城市化发展环境不同,因此三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应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沿江地区是江苏省最发达的地区,完善的交通通信网络、良好的互通基础、密集而等级分明的城镇、政府的大力支持等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使沿江城市带的构建成为可能,沿江城市带的建设可发挥城市的集合规模效益,推动江苏省的城市化进程,增强城市的辐射能力。
关键词:
城市化 沿江城市带 城市规模 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汤茂林,姚士谋
本文从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和度量指标出发,分析了现行城镇人口统计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城镇人口应包括的人口范围。并把江苏城市化发展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对发展的现状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彭佳雯 黄贤金 钟太洋 赵雲泰
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构建经济与能源碳排放脱钩分析模型,探讨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关系及程度,分析二者脱钩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演变趋势。分析表明:①全国层面上,1980年-2008年期间除2000年-2005年为扩张性负脱钩外,其余时期经济与能源碳排放均呈现弱脱钩状态,脱钩程度随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调控变化波动较大,与实现强脱钩还有一定差距,未来一定时期内弱脱钩发展趋势仍将持续;②地区层面上,2000年-2008年期间各省域主要表现为弱脱钩和扩张性负脱钩两种状态,其中2000年-2005年全国有13个省份落在弱脱钩区域,2005年-2008年除青海省外...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能源碳排放 脱钩分析 中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军 巩芳
脱钩理论是有关环境压力与经济绩效之间的联系的理论,文章通过对西部11个地区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现状进行统计描述,在此基础上运用脱钩模型计算出西部地区碳排放与GDP的脱钩弹性指数,得到西部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状态的排序,并提出政府要根据不同的脱钩状态制定不同的脱钩政策这一新的低碳发展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脱钩关系 区域比较 碳排放 经济增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晶梅 王新影
随着低碳经济的兴起,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日益成为热点问题。本文采用最新的投入产出数据,对1995-2011年我国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显示:除1997-1998、2002-2004年的强脱钩和扩张性负脱钩状态以外,我国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均呈现弱脱钩关系。从行业看,农业、食品/饮料/烟草业和其他制造业脱钩状态最为显著;石油/炼焦加工,金属冶炼/压延行业的脱钩状态最不明显。在此基础上,采用拓展的Tapio脱钩模型得出:人均收入和能源强度是影响我国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的主要因素,而能源结构与人口规模的影响则较小。因此,我国应通过提升高碳产业的节能减排技...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能源碳排放 经济增长 脱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