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08)
2023(13879)
2022(12175)
2021(11291)
2020(9509)
2019(21951)
2018(21643)
2017(41881)
2016(22767)
2015(25589)
2014(24940)
2013(24550)
2012(22526)
2011(20265)
2010(20176)
2009(18377)
2008(17821)
2007(15383)
2006(13474)
2005(11430)
作者
(63605)
(52633)
(52242)
(49910)
(34066)
(25522)
(23802)
(20716)
(20308)
(18917)
(18497)
(17739)
(16739)
(16569)
(16434)
(15949)
(15658)
(15639)
(15322)
(15245)
(12979)
(12956)
(12720)
(12117)
(11766)
(11752)
(11681)
(11669)
(10654)
(10383)
学科
(92988)
经济(92893)
管理(69034)
(66101)
(56392)
企业(56392)
方法(44988)
数学(39316)
数学方法(38895)
中国(25652)
(22731)
(22446)
地方(21945)
业经(20432)
技术(19974)
(18853)
理论(15799)
农业(15634)
(14930)
贸易(14920)
环境(14818)
(14793)
(14480)
财务(14413)
财务管理(14384)
(14344)
(14333)
企业财务(13683)
技术管理(13426)
(13351)
机构
大学(315973)
学院(314595)
管理(130993)
(124005)
经济(121261)
理学(114505)
理学院(113242)
管理学(111438)
管理学院(110871)
研究(101420)
中国(73637)
(67436)
科学(63728)
(55517)
(49317)
(49169)
业大(46604)
(46397)
中心(46130)
财经(45368)
研究所(45087)
(42043)
师范(41665)
北京(41515)
(41360)
(37742)
(37152)
经济学(36706)
农业(36206)
商学(34126)
基金
项目(223868)
科学(177675)
研究(164030)
基金(162473)
(140490)
国家(139324)
科学基金(121820)
社会(104240)
社会科(98837)
社会科学(98810)
(89039)
基金项目(87500)
自然(79785)
自然科(77965)
自然科学(77949)
自然科学基金(76553)
教育(75532)
(73795)
编号(66237)
资助(66165)
成果(52367)
(49794)
重点(49579)
(49146)
(47145)
课题(45918)
创新(45793)
教育部(42367)
科研(42308)
国家社会(42259)
期刊
(129960)
经济(129960)
研究(90963)
中国(58375)
管理(47361)
学报(46633)
科学(44255)
(40742)
(39669)
教育(36910)
大学(35487)
学学(33253)
技术(28452)
农业(27883)
(24688)
金融(24688)
业经(21664)
财经(21451)
经济研究(20412)
(18170)
问题(18025)
科技(17116)
图书(16584)
技术经济(16451)
理论(15137)
(15101)
资源(14944)
现代(14485)
商业(14098)
实践(13938)
共检索到447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查奇芬  王晞敏  
文章从城市的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服务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等6个方面出发,构建了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江苏省城市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为加快江苏省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易高峰  刘成  
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例,引入空间分析工具与模型,研究2009—2016年江苏省创新能力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分析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江苏省城市创新格局刻有明显的经济地带性差异的烙印,呈"北—中—南"逐渐增强的态势。(2)创新能力高水平和较高水平的城市分布具有强经济依赖性,主要分布于经济基础较好的苏南城市,而创新能力中低水平以上的城市呈集聚分布态势。(3)Moran’s I值表明,江苏省城市创新能力空间相关效应明显,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江苏省以低—低集聚区为主,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北地区,而长江南部对周围城市的创新带动效应并不明显,辐射作用有限。(4)经济水平、国际贸易水平、高等教育水平、金融水平、信息传播水平五个方面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城市创新能力的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玉红  蔡元成  赵敏  
文章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科技创新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简要回顾,提出了江苏省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江苏省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详细分析,建立了江苏省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依据四个主成分得分及综合得分情况进行评价,得出江苏省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呈苏南、苏中、苏北三级阶梯分布,并解释了各市科技发展中的弱点。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提升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孙颖  
城市创新能力的溢出受地理距离的限制,形成以创新能力强的城市为中心、创新能力弱的城市在边缘的"中心—边缘"空间格局。利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江苏省13城市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城市创新能力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空间分布对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城市之间呈现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和差异性,并初步形成了创新集群的"核心—边缘"空间分布格局。要实现创新型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应打破空间约束,增强城市间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进而促进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于扬  卢载贵  
本文通过构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省2011-2015年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指出提升江苏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应从加强企业技术中心能力建设、健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完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系统建设等方面入手。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于扬  卢载贵  
本文通过构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省2011-2015年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指出提升江苏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应从加强企业技术中心能力建设、健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完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系统建设等方面入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爱龙,黄莞苓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黄西川  张天一  
随着全球军事科技竞争的加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高技术武器装备研发制造能力成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关键。在区域产业集群及创新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丹阳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集群实证研究,提出了涵盖产学研合作、R&D投入、专利质量、知识溢出、军民融合产业效率、创新环境6个方面的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指标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分配权重,建立了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对江苏省各主要军民融合产业示范集群创新能力进行实证测评,针对各集群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创新能力提升优化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贝淑华  王圆  沈杰  
基于产学研三方角度,从技术投入、技术产出、技术发展环境3个方面构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企业创新能力、学研方创新能力和教育环境影响3个公因子,对江苏省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创新能力对区域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影响最大,学研方创新能力次之,教育环境的影响有限;江苏省整体创新能力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其中企业创新能力水平较高,但学研方创新因子和教育环境因子表现欠佳。因此,提出江苏省要提升整体技术创新能力,需要依托实施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构建创新共同体,着力提升研发机构的投入产出水平,并继续维持高水平的企业创新能力和优越的教育环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彭英  余小莉  
为促进江苏省城市网络空间功能提升、区域经济优化和一体化发展,通过构建创新指标评价体系,利用熵权法计算城市综合能力代替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借助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江苏省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创新空间关联实证分析,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中的QAP回归分析法对江苏省城市创新空间关联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整个网络结构中扮演主动者角色的是处于创新网络中心位置的城市,其以自身资源和优势带动其他城市创新发展;(2)创新能力较强的城市可以采取强强联合的方式形成合作圈,充分发挥创新主体间的统筹协调作用,促进技术、知识和信息等创新资源在城市之间流动,积极引导其他城市进行自主创新;(3)位于创新空间结构的非中心位置的城市应加强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不断完善创新环境。并对江苏省创新发展提出对非中心位置城市实行创新帮扶和人才政策上的倾斜、推动创新中心城市与其合作,尽快完善基础设施、加快交通通信等合作,以及加速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等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俊婷  王国金  吴洁  张裕稳  施琴芬  
以江苏40所本科高校为研究对象,基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动态发展视角,利用熵权-DEMATEL主客观方法对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创新潜力是驱动江苏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创新活力不足是制约江苏高校创新实力发展的关键环节;高校创新潜力、创新活力、创新能力发展不均衡是导致江苏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较低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伟,周峰,濮励杰,彭补拙  
江苏省位于长江下游三角洲地带,东临上海,南接浙江,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发达的科技支撑,客观、正确地评价江苏省各城市的投资环境对制定正确的区域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发展区域经济和外向型经济,促进地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外向化程度的升级,推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炳起  
文章在科学界定人才环境、人才环境竞争力的内涵及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从区域人才的经济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政策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才市场环境等七个方面出发,构建了城市人才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江苏省所辖13个城市的人才环境竞争力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比较和评价,为加快江苏省城市人才环境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春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收入分配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江苏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城乡居民主要的收入来源,而转移性收入是造成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原因。从根本上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优化收入结构,提高居民收入,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钱永坤  宋学锋  董靖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GDP的就业弹性逐年下降 ,部分学者将下降原因归结为工业走了资本密集化道路。本文试图利用定量分析方法检验这一推断 ,结果发现上述推断理由并不充分 ,90年代以来资本投资增加不仅没有替代劳动力 ,反而是拉动就业增加的主要因素。由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实际工资增加抵消了投资对就业的拉动作用 ,导致 GDP的就业弹性下降。我们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市场化对就业的抑制作用将减缓 ,GDP的就业弹性逐年下降趋势将改变 ,有可能转而增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