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45)
- 2023(13450)
- 2022(11645)
- 2021(10461)
- 2020(8900)
- 2019(20351)
- 2018(19872)
- 2017(37455)
- 2016(20809)
- 2015(23013)
- 2014(22467)
- 2013(22085)
- 2012(20649)
- 2011(18716)
- 2010(18791)
- 2009(17445)
- 2008(17270)
- 2007(15696)
- 2006(13587)
- 2005(11709)
- 学科
- 济(85129)
- 经济(85050)
- 管理(59585)
- 业(59330)
- 企(48085)
- 企业(48085)
- 方法(37600)
- 数学(33038)
- 数学方法(32745)
- 中国(24499)
- 农(23481)
- 地方(21816)
- 财(20563)
- 技术(18756)
- 学(18681)
- 业经(18618)
- 贸(16313)
- 贸易(16306)
- 农业(16213)
- 易(15745)
- 制(14380)
- 环境(13344)
- 技术管理(12945)
- 理论(12737)
- 务(12472)
- 财务(12450)
- 财务管理(12421)
- 银(12229)
- 银行(12163)
- 和(11989)
- 机构
- 学院(296324)
- 大学(296084)
- 济(119497)
- 经济(117005)
- 管理(112766)
- 研究(102959)
- 理学(98331)
- 理学院(97068)
- 管理学(95396)
- 管理学院(94826)
- 中国(74270)
- 科学(67665)
- 京(62626)
- 农(59802)
- 所(53516)
- 财(51499)
- 业大(50913)
- 江(49405)
- 研究所(49368)
- 农业(47779)
- 中心(47372)
- 财经(41767)
- 范(38985)
- 师范(38437)
- 经(37851)
- 北京(37787)
- 院(36888)
- 经济学(36599)
- 州(35992)
- 经济学院(33329)
- 基金
- 项目(207752)
- 科学(163129)
- 基金(150096)
- 研究(144051)
- 家(134429)
- 国家(133301)
- 科学基金(113150)
- 社会(92358)
- 社会科(87576)
- 社会科学(87546)
- 省(84132)
- 基金项目(81243)
- 自然(75643)
- 自然科(73946)
- 自然科学(73919)
- 自然科学基金(72627)
- 划(70839)
- 教育(66316)
- 资助(59213)
- 编号(56173)
- 创(47931)
- 重点(47730)
- 发(45778)
- 部(44902)
- 创新(44109)
- 成果(43867)
- 计划(40854)
- 科研(40290)
- 课题(39953)
- 业(38391)
共检索到4257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易高峰 刘成
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例,引入空间分析工具与模型,研究2009—2016年江苏省创新能力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分析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江苏省城市创新格局刻有明显的经济地带性差异的烙印,呈"北—中—南"逐渐增强的态势。(2)创新能力高水平和较高水平的城市分布具有强经济依赖性,主要分布于经济基础较好的苏南城市,而创新能力中低水平以上的城市呈集聚分布态势。(3)Moran’s I值表明,江苏省城市创新能力空间相关效应明显,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江苏省以低—低集聚区为主,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北地区,而长江南部对周围城市的创新带动效应并不明显,辐射作用有限。(4)经济水平、国际贸易水平、高等教育水平、金融水平、信息传播水平五个方面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城市创新能力的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查奇芬 王晞敏
文章从城市的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服务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等6个方面出发,构建了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江苏省城市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为加快江苏省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城市创新能力 评价 因子分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彭英 余小莉
为促进江苏省城市网络空间功能提升、区域经济优化和一体化发展,通过构建创新指标评价体系,利用熵权法计算城市综合能力代替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借助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江苏省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创新空间关联实证分析,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中的QAP回归分析法对江苏省城市创新空间关联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整个网络结构中扮演主动者角色的是处于创新网络中心位置的城市,其以自身资源和优势带动其他城市创新发展;(2)创新能力较强的城市可以采取强强联合的方式形成合作圈,充分发挥创新主体间的统筹协调作用,促进技术、知识和信息等创新资源在城市之间流动,积极引导其他城市进行自主创新;(3)位于创新空间结构的非中心位置的城市应加强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不断完善创新环境。并对江苏省创新发展提出对非中心位置城市实行创新帮扶和人才政策上的倾斜、推动创新中心城市与其合作,尽快完善基础设施、加快交通通信等合作,以及加速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等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慧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日益加剧的资源环境约束、日趋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以创新引领区域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文章根据知识生产函数理论,利用2002-2011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基于面板时间序列的处理方法,构建江苏省创新产出的影响因素计量模型,分析了R&D投入、科技人才投入、FDI等因素对江苏创新产出的影响,并提出进一步提升江苏区域创新能力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创新产出 影响因素 比较 知识生产函数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罗英姿 吕红艳
博士生创新能力是多种教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数十位资深博士生导师的调查表明:影响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大体可归结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大方面,前者主要包含博士生导师的学术人格、学术能力与造诣、学术指导,博士生自身的学业基础、智力水平、心理素质、创新性意识与思维等;后者则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淘汰机制、培养年限、资助制度、学术氛围等几个关键维度。
关键词:
博士生 创新能力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璐玮 王苏鹏 陈杨 夏四友
通过分析新人口迁移趋势下,江苏省省内人口由大城市回迁小城市的现象,以探究小城市集聚人口的能力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2001—2009年间江苏省大城市与小城市间存在微弱的极化效应,人口从大城市迁向小城市的概率极低;2010—2016年间人口从大城市迁向小城市的倾向逐渐显现;2001—2016年间江苏省城市间交通距离拟合曲线呈"抛物线",2003年达到峰值后逐渐减小,成为小城市集聚人口能力的重要加速因子;从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和商业服务的人员是江苏省"新迁移现象"的主要人群,且男性在生产、运输设备操作行业占优势;初中、高中学历人口是"新迁移力"迁移主体,但就个体而言,大学生和研究生的信息感知能力和敏感度更强,对新迁移力影响更大,高等教育水平将成为新迁移力后期发育的重要因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玉红 蔡元成 赵敏
文章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科技创新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简要回顾,提出了江苏省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江苏省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详细分析,建立了江苏省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依据四个主成分得分及综合得分情况进行评价,得出江苏省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呈苏南、苏中、苏北三级阶梯分布,并解释了各市科技发展中的弱点。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提升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 能力评价 对策建议 江苏省
[期刊] 技术经济 与管理研究
[作者]
蒋毅一 赵培
文章首先通过采用1991-2010年间的数据,用回归分析法研究了江苏省城乡人均居民收入、商业规模、政府支出和常住人口对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江苏省居民消费长期发展有显著影响的是城镇居民收入和常住人口,且常住人口总量对消费影响程度已经明显大于居民收入对消费的影响。为了全面了解江苏省区域性消费影响因素的差异,采用上述所有影响因素2004-201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聚类分析法将江苏省十三个市分为三类,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三类城市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的对三类城市消费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因此,政府在制定促进消费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西超 谢守祥 丁玉梅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孙颖
城市创新能力的溢出受地理距离的限制,形成以创新能力强的城市为中心、创新能力弱的城市在边缘的"中心—边缘"空间格局。利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江苏省13城市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城市创新能力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空间分布对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城市之间呈现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和差异性,并初步形成了创新集群的"核心—边缘"空间分布格局。要实现创新型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应打破空间约束,增强城市间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进而促进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伟 罗雪燕
基于江苏省2007—201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运行情况,运用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对影响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的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认为:第1年度的人均住院率、医疗费用补偿比及人均可支配收入对第2年度的筹资标准有显著性影响。
关键词: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影响因素 筹资标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贝淑华 王圆 沈杰
基于产学研三方角度,从技术投入、技术产出、技术发展环境3个方面构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企业创新能力、学研方创新能力和教育环境影响3个公因子,对江苏省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创新能力对区域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影响最大,学研方创新能力次之,教育环境的影响有限;江苏省整体创新能力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其中企业创新能力水平较高,但学研方创新因子和教育环境因子表现欠佳。因此,提出江苏省要提升整体技术创新能力,需要依托实施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构建创新共同体,着力提升研发机构的投入产出水平,并继续维持高水平的企业创新能力和优越的教育环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郁玲 曲福田 冯忠垒
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开发区在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存在功能定位不清、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开发区的土地浪费与低效利用现象仍然存在。即使是在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高的江苏省开发区,也存在区域内部和区域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差异。本文利用Eviews3.0统计软件,采用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江苏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经济机制进行实证分析,以探讨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与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导致开发区土地利用的集约水平不同。而在同一经济发展水平上,开发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开发率、地均投资强度以及开发区的土地市场发育程度和工业用地出让的市场化率是影...
关键词:
集约利用 驱动因素 开发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惠娟 张玉 张晓怡
利用2014—2017年江苏省13个城市月度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空气质量与经济增长、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全省看,空气质量与固定资产投资显著负相关,与风力正相关,且风力对空气质量影响具有双重性,用电量及降雨量的影响不显著;从区域看,苏南、苏中、苏北的空气质量影响因素存在差异,降雨量、风力与苏南、苏中的空气质量都正相关,固定资产投资与苏北地区的空气质量负相关。最后提出改善空气质量的四点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华文,范黎,吴群,彭补拙
以城市地价产生地区差异的理论分析为依据,在分析了城市地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基础上,以江苏省为例选择了11个地价影响因子,对39个样本城市地价进行相关分析,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江苏省城市地价评估模型。
关键词:
城市地价 影响因素 相关分析 江苏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