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34)
- 2023(13752)
- 2022(11974)
- 2021(11032)
- 2020(9093)
- 2019(21343)
- 2018(20929)
- 2017(39787)
- 2016(21849)
- 2015(24485)
- 2014(24278)
- 2013(24019)
- 2012(22140)
- 2011(20018)
- 2010(19895)
- 2009(18055)
- 2008(17520)
- 2007(14974)
- 2006(13310)
- 2005(11306)
- 学科
- 济(90857)
- 经济(90759)
- 管理(60597)
- 业(58084)
- 企(47638)
- 企业(47638)
- 方法(43040)
- 数学(37792)
- 数学方法(37343)
- 农(26619)
- 财(23126)
- 中国(22593)
- 地方(21232)
- 业经(20936)
- 学(20612)
- 贸(19535)
- 贸易(19527)
- 易(18976)
- 农业(18105)
- 环境(14752)
- 和(13926)
- 理论(13875)
- 制(13780)
- 技术(13707)
- 务(13455)
- 财务(13390)
- 财务管理(13363)
- 出(12966)
- 企业财务(12618)
- 划(12177)
- 机构
- 大学(313422)
- 学院(310897)
- 管理(125076)
- 济(121418)
- 经济(118809)
- 理学(109615)
- 理学院(108331)
- 管理学(106348)
- 管理学院(105826)
- 研究(104420)
- 中国(74197)
- 科学(67792)
- 京(66896)
- 财(54018)
- 农(52401)
- 所(52317)
- 业大(49088)
- 江(48859)
- 研究所(48448)
- 中心(46695)
- 财经(44186)
- 范(43067)
- 师范(42678)
- 农业(40976)
- 北京(40826)
- 经(40250)
- 院(38381)
- 经济学(36495)
- 州(36203)
- 师范大学(34886)
- 基金
- 项目(223694)
- 科学(176488)
- 基金(163064)
- 研究(160777)
- 家(142930)
- 国家(141802)
- 科学基金(121854)
- 社会(101888)
- 社会科(96587)
- 社会科学(96558)
- 省(88152)
- 基金项目(87814)
- 自然(80447)
- 自然科(78560)
- 自然科学(78540)
- 自然科学基金(77109)
- 划(73909)
- 教育(73058)
- 资助(66489)
- 编号(64527)
- 成果(51124)
- 重点(50211)
- 部(49214)
- 发(47445)
- 创(45914)
- 课题(44567)
- 科研(42862)
- 创新(42813)
- 国家社会(41764)
- 教育部(41705)
- 期刊
- 济(128389)
- 经济(128389)
- 研究(88206)
- 中国(54434)
- 学报(52441)
- 科学(48288)
- 农(47688)
- 管理(42270)
- 财(39217)
- 大学(39004)
- 学学(36723)
- 农业(33759)
- 教育(32256)
- 技术(25656)
- 融(21954)
- 金融(21954)
- 业经(21855)
- 财经(20478)
- 经济研究(19950)
- 经(17330)
- 问题(17206)
- 图书(16900)
- 业(16786)
- 资源(16192)
- 科技(15799)
- 版(15289)
- 技术经济(15278)
- 理论(14620)
- 现代(13816)
- 业大(13547)
共检索到438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尹君 谭清美 武小龙
[目的]通过测度江苏省各市城乡统筹效率,解释其空间溢出效应,提出促进城乡统筹效率提升的建议,以期为江苏省改变城乡统筹发展方式,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5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横截面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评价其城乡统筹效率,并通过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解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江苏省各市城乡统筹效率普遍不高,仅有无锡、镇江和宿迁达到DEA有效状态;江苏省城乡统筹效率空间差异显著,呈苏南>苏北>苏中的分布格局;江苏省各市城乡统筹技术效率平均值高于规模效率平均值,城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永生 高珊 杨晨
在构建统一的城乡统筹指标体系基础上,分析了江苏全省13个地级市域自1990年以来城乡统筹的空间演变动态。经分析表明:(1)城乡统筹的演变具有阶段性,全省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呈现下降走势,但新世纪有所改善。(2)城乡统筹空间演变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全省13个地级市域的城乡统筹度呈现一直上升、一直下降与起伏变化3种类型。(3)全省整体的城乡统筹空间布局从"L"型过渡到反"L"型,并逐步演化为当前的"哑铃"型空间格局。(4)区域政府的发展政策、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乡村内部经济的不断增长、外来投资的地区倾向以及城乡基础设施的建设愈益成为区域城乡统筹空间变动的因子。
关键词:
城乡统筹 空间格局 江苏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永生
在系统分析城乡关系演变的基础上,以指标体系的形式和层次分析方法,分析江苏13个地级市域城乡统筹的空间分布特征:①全省城乡统筹的现状布局有从南向北分区逐减的规律,城乡统筹度分布格局与经济紧密相关,呈现“U”型变化规律。②南京这类城区发挥出规模发散作用和引导周围乡村产业经济等变革,是其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的客观要求。③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与城乡统筹的发展程度并不一致,不能简单地通过提高城市化水平来促进城乡统筹的发展。④区域政府的发展政策、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乡村内部经济的不断增长、外来投资的地区倾向、城乡居民平等的追求愈益成为区域城乡统筹水平的动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车冰清 陆玉麒 王毅
选取1980~2010年5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作为数据源,获取江苏省近30a的城乡建设用地变化数据,在空间分析和景观分析等方法支持下,分析城乡空间形态的演变特征,揭示城乡空间融合的过程和动力机制,并归纳不同类型的城乡空间融合模式。结果表明:(1)城镇空间扩展方面,数量变化呈先平缓后急剧增长特征,空间形态变化首先以外部扩展为主,然后进入斑块边缘间的填充扩展的循环过程,苏锡常地区城镇空间的扩展最为密集;(2)农村地域变化方面,总量呈小幅增长态势,江苏北部沿淮河地区农村建设用地分布较为密集,沿江地区逐渐形成农村建设用地的次级密集区;(3)城乡空间融合过程方面,城乡空间开始由离散扩展逐步向粘合扩展过渡,城乡连通程度逐步提高,苏南地区城乡粘合扩展最为明显;(4)城乡空间融合的动力机制和地域模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开发区和新城区的快速建设是江苏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依据空间形态变化特征和主要动力因素,江苏省具有3种城乡空间融合发展类型:枢纽链接模式、集聚吞并模式、融合扩展模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程玉松
江苏省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进行了初步实践,全省城市化步伐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相对缩小。在实践中,江苏省坚持统筹城乡规划、统筹国民收入分配、统筹城乡政策体系、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有明确的思路和目标,并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坚持循序渐进,以县域经济的充分发展推进统筹城乡的进程。
关键词:
统筹城乡发展 实践 江苏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锦宗 刘婷婷 赵飞 朱瑜馨
采用秩对应分析方法,分析江苏省城乡居民收入空间相关状况。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城镇居民收入与农村居民收入整体上高度对应,江苏省各个市县的城乡居民收入对应关系存在10余种空间对应类型,并且对应程度是逐年增高的。区域对应类型自北向南依次从"低—低高度对应"向"高—高高度对应"类型区域渐次演化的空间特征。在未来几年里江苏省城乡居民收入的空间对应程度将会越来越高。
关键词:
城乡居民收入 秩对应分析 空间对应格局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佳佳 顾海 徐凌忠
基于江苏省2073个实地调研数据,利用样本选择模型及分位数分解方法,实证研究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福利分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统筹城乡医保制度更多地将医保补偿福利分配给高风险人群、高收入阶层和农村居民。针对不同收入阶层的福利差异,分位数分解结果进一步证实:允许参保自选的统筹模式在缩小贫富人群、城乡人群的医保补偿差异上也更具优越性,并且这种优越性多来自于统筹模式本身,而非地区禀赋差异。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珊 徐元明 徐志明
为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我国提出统筹城乡这一新的发展思路。本文以江苏省为研究案例,通过对历史阶段演变和现状指标的分析,运用定量化的手段,尝试建立地区城乡统筹实现程度的评估体系。文章系统总结了1990年代以来江苏统筹城乡的发展特点,并以2004年为现状年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省13个地市的城乡协调程度进行比较,针对现实状况提出尊重农民权利、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加大农业和农村支持力度、实施区域分异政策等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城乡统筹 江苏省 评估体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潘竟虎 尹君
基于2009年甘肃省14个地级市(州)城乡统筹发展的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评价了各区域的城乡统筹发展效率,并通过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对其空间差异变化特征与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城乡统筹发展效率总体上呈西高东低、南北分化的分布特征,并存两大"DEA有效"极核;规模效率是当前制约甘肃省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效率的主要方面;全省普遍存在投入冗余现象,可通过优化环境、产业结构高级化、突出特色产业、提升产业技术、提高劳动力素质及提高城市化水平等途径来提高区域的城乡统筹发展效率;各区域之间城乡统筹发展效率的空间差异显著,体现出"阶梯型"发展和两极"俱乐部趋同"的态势。基于DEA-ESDA的研究方法可以清楚地解释甘肃省城乡统筹发展效率及其空间差异问题,并为城乡统筹发展评价研究提供案例参考和科学依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孙颖
城市创新能力的溢出受地理距离的限制,形成以创新能力强的城市为中心、创新能力弱的城市在边缘的"中心—边缘"空间格局。利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江苏省13城市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城市创新能力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空间分布对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城市之间呈现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和差异性,并初步形成了创新集群的"核心—边缘"空间分布格局。要实现创新型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应打破空间约束,增强城市间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进而促进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春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收入分配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江苏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城乡居民主要的收入来源,而转移性收入是造成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原因。从根本上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优化收入结构,提高居民收入,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
关键词: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收入结构 城乡差距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盼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消费差异成为必要,改善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是提高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步骤。目前江苏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总体落后,影响了江苏省整体经济发展。本文运用VAR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江苏省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根据1998-2016年江苏省城乡居民人均消费、人均收入、消费价格指数等各项数据,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对变量进行筛选,消除多重共线性,分析影响江苏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差距的主要因素,发现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受人口规模、收入水平和价格水平的影响显著。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伟,王翠平,李薇,侍崇妮
目的:了解居民就医行为演变的趋势,明确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为医疗体制的改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江苏省不同经济发展状况的4个城市(盐城市、连云港市、常州市和江阴市)的城乡居民随机抽样1400人作为调查对象。自制调查表、问卷表,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所得资料用统计软件SPSS10.0分析。结果:52.0%的居民惠一些小病时,不去医院就医而自己采取处理措施的较多:当居民患病就医时,48.6%的居民仍以选择大医院为主:36.3%的居民就医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于影响健康的因素,53.4%的居民认为与身体锻炼有关、39.0%的居民认为与饮食有关结论:随着我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就医行为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居民的健康知识增多、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主动体检、服用保健品的人数仍较多;当居民患病去医院时,仍以选择大医院为主,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居民较少。
关键词:
就医行为 演变趋势 卫生服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顾鹏 杜建国 金帅
科学评价城乡协调发展度是城乡发展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以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为着眼点,设计了城乡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城乡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并对江苏省2002-2011年城乡协调发展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明:江苏城乡协调发展程度不高但呈现上升态势,城乡协调度呈现波动演变态势。其中,对城乡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各自的社会进步发展方面,各自发展相对较劣的是城市环境保护和农村人口规划方面。最后,针对江苏城乡协调发展的现状,为宏观调控者提供了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城乡协调发展 指标体系 协调度模型 江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苏楚 杜宽旗
基于创新驱动发展背景对江苏省科研人才状况进行研究,使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测算江苏地区R&D人才集聚的影响因素,结合主要影响因素,分别用高新技术产值和专利申请量作为研发产出的代理变量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R&D人才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地区R&D人才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社会保障和宜居环境;江苏省R&D人才集聚空间溢出效应为负,社会保障因素对R&D人才集聚的空间溢出有正向影响,宜居环境对R&D人才集聚的空间溢出起正向促进作用。基于此对江苏省创新驱动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