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13)
2023(15092)
2022(12978)
2021(11862)
2020(9676)
2019(22472)
2018(22267)
2017(42357)
2016(22937)
2015(25799)
2014(25842)
2013(25738)
2012(24191)
2011(22169)
2010(21852)
2009(19887)
2008(19300)
2007(16819)
2006(14987)
2005(13321)
作者
(67095)
(55530)
(55206)
(52260)
(35737)
(26685)
(25036)
(21792)
(21352)
(20099)
(19338)
(18871)
(17737)
(17622)
(17230)
(16990)
(16427)
(16345)
(16018)
(15967)
(13911)
(13754)
(13480)
(12788)
(12472)
(12392)
(12356)
(12276)
(11239)
(10948)
学科
(102905)
经济(102805)
管理(64005)
(62924)
(49759)
企业(49759)
方法(43600)
数学(38105)
数学方法(37773)
(30147)
中国(29480)
地方(28052)
业经(23873)
(23053)
农业(20728)
(20314)
(17974)
贸易(17960)
(17285)
(16678)
环境(16131)
(15640)
金融(15639)
技术(15541)
(15454)
银行(15415)
(15250)
(15160)
(14825)
地方经济(14785)
机构
大学(327782)
学院(327124)
(131986)
管理(130541)
经济(129155)
理学(112801)
研究(112725)
理学院(111512)
管理学(109779)
管理学院(109182)
中国(83966)
(70905)
科学(69326)
(59939)
(56242)
(53675)
(52181)
研究所(51067)
中心(51019)
业大(48528)
财经(47685)
(45173)
师范(44744)
北京(44533)
(43375)
农业(41471)
(41289)
(39901)
经济学(39159)
师范大学(36271)
基金
项目(224795)
科学(177129)
研究(166388)
基金(162309)
(140505)
国家(139277)
科学基金(120091)
社会(104979)
社会科(99472)
社会科学(99448)
(88831)
基金项目(86413)
自然(77202)
教育(75747)
自然科(75354)
自然科学(75340)
自然科学基金(73977)
(73886)
编号(68083)
资助(66677)
成果(55000)
(51424)
重点(50229)
(49523)
课题(47386)
(46502)
创新(43288)
国家社会(42705)
科研(42570)
教育部(42448)
期刊
(149292)
经济(149292)
研究(99220)
中国(66429)
学报(50490)
(50009)
管理(47766)
科学(47181)
(42818)
教育(38726)
大学(38411)
学学(35998)
农业(34923)
(30813)
金融(30813)
技术(28526)
业经(26106)
经济研究(23313)
财经(22847)
问题(19497)
(19367)
图书(18222)
(17228)
理论(16169)
技术经济(15983)
科技(15983)
资源(15343)
商业(15215)
现代(14957)
实践(14797)
共检索到489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顾鹏  杜建国  金帅  
科学评价城乡协调发展度是城乡发展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以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为着眼点,设计了城乡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城乡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并对江苏省2002-2011年城乡协调发展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明:江苏城乡协调发展程度不高但呈现上升态势,城乡协调度呈现波动演变态势。其中,对城乡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各自的社会进步发展方面,各自发展相对较劣的是城市环境保护和农村人口规划方面。最后,针对江苏城乡协调发展的现状,为宏观调控者提供了政策性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骏  孙茂洋  关一凡  
基于2001~2012年江苏省与全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研究发现在2011年后江苏省与全国的环境污染状况呈"N"型而不是典型的倒"U"型。进一步选取有关指标建立协调度评价模型,对2001~2012年江苏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是2001~2010年经济发展与环境系统协调度逐年增加,并在2010年首次呈现中级协调状况,但协调度在2011年又有所下降,2012年有所好转但仍旧较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江苏省应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的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转型的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宇杰  陈志刚  
以江苏省为例,分别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2000年-2009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水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描述了两者的时间变化和时空差异特征,并运用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协调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水平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大致表现为苏南地区>苏中地区>苏北地区。从空间特征看,江苏省各个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水平协调度总体朝着有序的方向发展,两者之间的协调性不断增强,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聚集特征,同时也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着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晓欣  马晓冬  
通过构建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模比系数、耦合协同度模型等方法,揭示江苏省55个县(市)的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格局特征,并探究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特征。结果发现:1)江苏省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水平均呈现出较大的地域差异,"两化"高低水平的空间分布并不完全吻合,城镇化发展内部差异总体上大于农业产业化差异;2)"两化"耦合度与协同度空间分布差异明显,耦合度与协同度高低值的空间分布差异也较大,但整体协同水平不高;3)基于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及其耦合协同度的分数特征,将江苏省划分为4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晓欣  马晓冬  
通过构建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模比系数、耦合协同度模型等方法,揭示江苏省55个县(市)的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格局特征,并探究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特征。结果发现:1)江苏省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水平均呈现出较大的地域差异,"两化"高低水平的空间分布并不完全吻合,城镇化发展内部差异总体上大于农业产业化差异;2)"两化"耦合度与协同度空间分布差异明显,耦合度与协同度高低值的空间分布差异也较大,但整体协同水平不高;3)基于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及其耦合协同度的分数特征,将江苏省划分为4种协调发展的地域类型,并分析其相应成因及发展对策,为江苏省推进"两化"协调互动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占国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由来已久,理论界与实务界早已从不同角度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进行研究。但从金融视角对金融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的仍较少。本文以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探寻了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金融支持对三大区域的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从金融角度提出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肖海平  谷人旭  姜海宁  
以人均GDP为指标,运用Barro回归方程结合重力模型对江苏省区际县域间1995—2009年的边界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江苏省区际各县域间表现出经济一体化趋势,但边界效应对区域一体化趋势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影响了江苏省县域协调发展的速度;(2)从变动态势来看,江苏省区际边界效应呈持续下降趋势,但在不同的时间段和区间,表现出不完全相同的演化过程和结构性波动;(3)交通条件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江苏省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但仍对江苏省区际县域边界效应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显著性。最后,从区位条件、经济因素和交通建设等方面分析了边界效应及其演变的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贤凤,何有世  
本文以协调发展的理论为指导,建立了江苏省Ec-R-Ev系统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数学法评价了江苏省1995-2002年Ec-R-Ev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江苏省Ec-R-Ev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不协调发展的情况,对此笔者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门可佩  蒋梁瑜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一项长期基本国策,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当前的热点问题。根据1999~2007年统计资料,确定江苏省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各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度函数中的分布密度函数构建关于协调度的计算公式,并求出基于经济系统的江苏复合系统的协调指数。最后根据系统协调度指数的动态分析,其结果呈现"U"型,即"优质协调-协调-优质协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田钊平  
改革开放后,江苏形成了苏南、苏中、苏北三个梯度的经济格局,进入21世纪以来,江苏区域经济差异呈逐渐扩大趋势。文章通过利用相关区域经济差异衡量指标,对江苏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测度,分析得出江苏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主要源于第二产业的发展差异和苏南、苏中、苏北三组间的差异。为此,应采取措施缩小各产业的发展差异以及组间差异,以推动江苏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戴存华  
本文通过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济南城乡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定量评价。文章选取地区人均GDP、城乡收入比、城乡工农业产值比、城乡消费水平比等20个指标构建了经济协调状态、经济协调动力和经济协调保障指标评价体系,经过评测,得出济南的城乡协调发展状况尚处于初级水平的结论,并对该结论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非农就业比重、城市化水平、交通网落的通达度都对城乡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莉  金丹丹  陈蕾  
关注面向低碳经济的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情况,采用江苏省统计年鉴2002-2012年的相关数据,在分析主成分的基础上对含能源消耗因素的两业相关性进行评估,并应用格兰杰因果分析法对两业能耗情况实施一系列计量检验。研究发现:两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相关性,且两业能耗之间存在长期均衡,但制造业节能水平对物流业的降耗减排推动力不强。最后根据分析结果,针对性地提出基于关键流程的两业低碳化协调发展思路和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芳林  张海斌  查奇芬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金晓斌  易理强  王慎敏  周寅康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差异研究成为学术界和政府管理者关注的热点领域。长期以来学者们主要以单一经济指标或复合经济指标作为衡量因子,分析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变及差异背后的自然、社会、经济驱动机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区域发展不单是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应是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三方面的协调。基于这一理解,从可持续协调发展入手,建立了区域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表征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支持3个方面的27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区域综合发展的测算方法,提出了综合发展指数和发展协调指数。在案例分析中运用所设计的测度方法对江苏省内县级行政单位的综合发展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沈树明  符磊  强永昌  
江苏省作为中国第二经济大省、第一制造业大省和科教资源大省,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走在全国前列,但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相对滞后。文章选择2001—2015年江苏省产业结构与科技创新资源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由产业结构熵数指数和产业结构高度值构成的子系统与由科技活动人员数、全社会研究与发展活动经费和专利申请授权量构成的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对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协调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复合系统协调度除了2011年、2012年和2015年大于0.1以外,其余年份都处于0.1以下,两者之间相互促进作用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