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02)
- 2023(13107)
- 2022(11588)
- 2021(10734)
- 2020(9096)
- 2019(21055)
- 2018(20934)
- 2017(41772)
- 2016(22554)
- 2015(25289)
- 2014(25150)
- 2013(25359)
- 2012(23382)
- 2011(20950)
- 2010(20793)
- 2009(19166)
- 2008(18450)
- 2007(16221)
- 2006(14510)
- 2005(12432)
- 学科
- 济(99459)
- 经济(99357)
- 业(66710)
- 管理(58647)
- 农(48726)
- 企(44432)
- 企业(44432)
- 方法(44411)
- 数学(39833)
- 数学方法(39517)
- 农业(32325)
- 中国(23387)
- 地方(23320)
- 业经(23071)
- 财(23024)
- 学(20376)
- 制(16597)
- 贸(16213)
- 贸易(16205)
- 易(15677)
- 环境(14520)
- 技术(14176)
- 发(13620)
- 务(13049)
- 财务(12991)
- 财务管理(12964)
- 和(12929)
- 理论(12517)
- 融(12348)
- 金融(12346)
- 机构
- 学院(317577)
- 大学(315553)
- 济(131191)
- 管理(129734)
- 经济(128569)
- 理学(113498)
- 理学院(112309)
- 管理学(110558)
- 管理学院(110011)
- 研究(104856)
- 中国(78844)
- 农(68529)
- 京(66093)
- 科学(65425)
- 财(58254)
- 业大(53819)
- 农业(52641)
- 所(52212)
- 江(49817)
- 中心(49343)
- 研究所(47570)
- 财经(46973)
- 经(42975)
- 范(40793)
- 师范(40452)
- 北京(40347)
- 经济学(38671)
- 州(37408)
- 院(37225)
- 经济管理(36332)
- 基金
- 项目(222745)
- 科学(175627)
- 研究(163968)
- 基金(162463)
- 家(140701)
- 国家(139506)
- 科学基金(120494)
- 社会(104416)
- 社会科(98691)
- 社会科学(98666)
- 省(88604)
- 基金项目(87466)
- 自然(77979)
- 自然科(76073)
- 自然科学(76057)
- 自然科学基金(74688)
- 教育(73090)
- 划(72271)
- 编号(67764)
- 资助(66372)
- 成果(53448)
- 部(49851)
- 重点(49134)
- 发(48234)
- 创(45737)
- 课题(45078)
- 国家社会(42717)
- 创新(42666)
- 科研(42431)
- 教育部(42284)
- 期刊
- 济(144360)
- 经济(144360)
- 研究(92339)
- 农(69155)
- 中国(59877)
- 学报(50841)
- 科学(47122)
- 农业(47107)
- 管理(41716)
- 财(40778)
- 大学(38858)
- 学学(37032)
- 教育(29271)
- 业经(28745)
- 融(28669)
- 金融(28669)
- 技术(25708)
- 财经(21838)
- 业(21727)
- 经济研究(20839)
- 问题(20201)
- 经(18402)
- 资源(16346)
- 版(15967)
- 技术经济(15619)
- 理论(15490)
- 科技(15321)
- 图书(14768)
- 农业经济(14716)
- 农村(14647)
共检索到4598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子联
居民点土地整理是土地集约利用和转变增长方式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农民收入和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途径。以1978—2010年江苏省徐州市下辖各县市的相关数据为分析样本,对土地整理所带来的耕地面积、从业人员和城镇化程度的变化与农民收入水平的关系进行了机理和实证分析后发现:第一,耕地面积增加对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地的经营方式和种植作物的品种,规模化经营和经济作物的种植能够显著地增加农民的收入;第二,从业人员的增加能够有效地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但其作用力度取决于地区的产业优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第三,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能够带来农民收入的增长,但幅度的提高应进一步建立灵活的流转机制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艳华 刘湘辉 周发明 周力 应瑞瑶
文章利用江苏省养鸡行业的调查数据,对生产合同模式下农户的增收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市场交易和合作社相比,加入生产合同的农户获得更高的单位养殖净利润。原因主要是其合理的内部治理机制,即生产合同模式除了以规定的保护价收购肉鸡以外,还为养殖户提供优质服务。因此认为发展生产合同模式有利于提高和稳定肉鸡养殖户的收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春芳 包宗顺
产权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安排的核心。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权呈现出由少数"农村精英"控制、普通社员依附的现象,表现为少数核心社员占多数出资额,并由此掌控了合作社的决策权和收益权。在当前我国农村地区人力、物质资本极度匮乏的情况下,这种产权结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背离了合作社的初衷。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合作社对"公平"与"效率"的兼顾,使其陷入理想与现实的两难。当前,应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等方面入手,完善我国合作社的发展环境,使其达到为小农谋利益的目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黄阳涛 李放 吕伟
以江苏省三个国家试点区县的调研数据为基础,使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民参加新农保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家庭年均纯收入高、在参加新农保之前有过养老方面保障的农民,其参保意愿更加强烈;以务工收入为来源、以参加社会保险为首选支出项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民的参保选择;收入来源为农业收入和其他收入与农民是否参保存在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新农保 影响因素 社会保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孟德锋 张兵 王翌秋
以江苏省为例,借助倍差分析方法考察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卫生服务利用的总体影响。结果表明,新型合作医疗对农民四周就诊率、就诊自付费用产生了负向影响,对就诊费用负担产生了正向影响,但是三者没有显示出统计上的显著性。这说明新型合作医疗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农民医疗费用,但效果不是很显著,而且注重"保大病"的模式对门诊服务关注不够,需要在今后的政策中加以完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大蓉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随着发展速度的加快,人才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以江苏省1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现状调研为例,对合作社人才需求和供给,以及人才运作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农业高职院校以高职院校、网络孵化和合作社孵化三大平台进行的多层次、宽领域和多维优化支持模式的新型农业合作社人才孵化模式实证研究。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业高职院校 人才孵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金海 蒋乃华 秦伟伟
本研究基于江苏省部分地区的问卷调查,利用扩展的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考察了农民农业科技培训服务需求意愿影响因素的不同作用,借助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培训绩效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表明,农民对科技培训服务的需求意愿受农民个体和家庭特征、对农业技术的选择、政府服务及农民风险偏好程度等多因素影响;培训绩效反映在农民对新技术的掌握、经营能力提升、农业产量及收入的提高等,而这又受到培训机构的供给因素影响。
关键词:
农民培训 培训服务 需求意愿 绩效 评价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琳琳 吴群
构建财产权制度、农户资源禀赋对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作用框架,并提出相关假说,基于理论框架,建立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影响因素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农户数据,定量揭示其影响关系。结果显示:财产权制度的保证和稳定会影响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获取水平,承包地确权的政策促进作用明显优于宅基地确权;土地调整与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农户自然资源禀赋、人力资源禀赋、社会资源禀赋对土地财产权的价值显化均有正向促进作用;农户家庭非农收入水平、地区土地市场化水平等其他因素,正向影响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获取可能。创造条件实现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增收,需从财产权制度层面强化赋权,提高农户土地产权可预期性,从资源...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谢勇
文章以江苏省南京市失地农民为例,对土地征用所导致的就业冲击和就业分化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大约54%的被调查农民在土地被征用后改变了自己原有的就业状态,其中以征地前从事农业的农民为主,并且中老年、人力资本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民受到冲击的可能性较大。受到就业冲击的失地农民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就业分化,主要表现为外出打工和陷入失业,继续从事农业的很少。计量检验显示,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对于促进失地农民实现各种形式的非农就业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年龄偏大的失地农民更容易失业;男性更加愿意外出打工。土地补偿金、征地的用途和生活费补助与失地农民的就业分化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
关键词:
土地征用 失地农民 就业冲击 就业分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金海 蒋乃华 胡其琛
本文以绩效评估理论为基础,根据对江苏省部分典型县级市已接受过培训的农民的抽样调查数据,对反映新型农民培训绩效的经营能力提升、新技术采用项数、农业收入提高、组织化程度提高等四个指标进行Multinational 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其影响因素;并采用专家评分法对四个指标赋予不同权重,确定培训总绩效。研究认为,经营能力提升、新技术采用项数、农业收入提高等三个指标与农民个人、家庭、培训供给因素存在相关关系,而培训对组织化程度提高的影响程度不显著。对新型农民培训总体绩效的实证研究表明,培训取得了较好绩效,但仍有较大改进空间。培训对象的优选、培训供给的优化、培训监督考核是重要的政策优化举措。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韩正彪 林延胜
[目的/意义]农村处于市场经济最薄弱而又受传统社会结构影响最深的地区,社会因素对农民获取日常生活信息的影响不容忽视。本研究旨在探索社会资本对农民日常生活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机理。[方法/过程]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了334份江苏省农民日常生活信息搜寻行为的数据,综合利用Logit回归、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第一,社会资本对是否选择朋友、家人、报纸、电脑和手机作为信息源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民选择日常生活信息源的个数虽然与社会资本有显著正向相关关系,但相关性却较低。第二,社会资本对农民日常生活信息搜寻绩效会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资本的共享和网络维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亚范
本文从对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实地调查资料入手,运用产权理论、企业治理理论,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利益机制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并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实施,提出了利益机制完善的方向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梁亚荣 张梦琳
农民权利意识的有无及强弱,对农民权利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重点考察了土地承包中农民的土地权利归属、行使及保护意识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承包中农民具有一定的权利意识,但总体上农民的权利意识不容乐观。这与农民自身因素(年龄、文化层次等)、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地方政府及法院能否发挥积极作用有关。因此,建议从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限制政府公权力的行使,加大法院的正面启示作用,为农民提供法律援助等方面来提高农民的权利意识。
关键词:
土地承包 农民 权利意识 江苏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唐云锋 温其玉 郭贯成
研究目的:从失地农民"被动性"市民化新的视角探讨土地征收补偿核算。研究方法:逻辑推理法、价值评估法、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1)土地征收是引起"被动性"市民化的原因之一,也包含在"被动性"市民化的第一个阶段;"被动性"市民化的成本补偿应由产权补偿、代价补偿和发展补偿构成,其中代价补偿可分为第一过渡补偿、第二过渡补偿和第三过渡补偿;土地征收补偿应是产权补偿和代价补偿中的第一过渡补偿组成;(2)2011年南京市对失地农民市民化的补偿应达到610.39元/m2,其中产权补偿约占60%,代价补偿和发展补偿约占40%;土地征收补偿应达到390.81元/m2,是南京市现有征地补偿标准的6.15倍。研究结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华 周王荣 马康贫
一、江苏省农民收入的增长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村生产经营体制的不断创新完善、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和农业投入增加、农业科技进步等因素共同作用,农民人均纯收入波动增长,由1978年155.0元增至1996年3029.3元。扣除价格因素,18年内翻了2.34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