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43)
- 2023(11469)
- 2022(10302)
- 2021(9641)
- 2020(8131)
- 2019(18828)
- 2018(18836)
- 2017(36750)
- 2016(20189)
- 2015(22401)
- 2014(22535)
- 2013(22415)
- 2012(20763)
- 2011(18609)
- 2010(18386)
- 2009(16542)
- 2008(15942)
- 2007(13647)
- 2006(11731)
- 2005(10073)
- 学科
- 济(80108)
- 经济(80024)
- 管理(54754)
- 业(52852)
- 企(42927)
- 企业(42927)
- 方法(37294)
- 数学(32569)
- 数学方法(32193)
- 农(22112)
- 学(20768)
- 地方(19598)
- 财(19308)
- 中国(18932)
- 业经(16757)
- 农业(15048)
- 制(13137)
- 贸(12691)
- 贸易(12686)
- 环境(12680)
- 理论(12619)
- 和(12439)
- 技术(12311)
- 易(12268)
- 务(12133)
- 财务(12073)
- 财务管理(12055)
- 企业财务(11492)
- 划(10746)
- 银(10507)
- 机构
- 大学(280749)
- 学院(279109)
- 管理(113086)
- 济(105925)
- 经济(103485)
- 理学(98845)
- 理学院(97674)
- 管理学(95872)
- 管理学院(95378)
- 研究(94339)
- 中国(67640)
- 科学(62402)
- 京(60041)
- 农(50328)
- 所(47899)
- 财(47159)
- 业大(46323)
- 研究所(44329)
- 江(43776)
- 中心(43060)
- 农业(39704)
- 财经(38514)
- 范(37899)
- 师范(37507)
- 北京(36712)
- 经(35109)
- 院(34464)
- 州(33014)
- 经济学(30734)
- 省(30554)
- 基金
- 项目(201349)
- 科学(157872)
- 基金(145898)
- 研究(143914)
- 家(128176)
- 国家(127141)
- 科学基金(108840)
- 社会(89186)
- 社会科(84406)
- 社会科学(84381)
- 省(80896)
- 基金项目(78837)
- 自然(73401)
- 自然科(71628)
- 自然科学(71609)
- 自然科学基金(70281)
- 划(67112)
- 教育(65260)
- 资助(59812)
- 编号(58439)
- 成果(46477)
- 重点(45040)
- 部(43958)
- 发(42750)
- 创(41361)
- 课题(40077)
- 科研(38874)
- 创新(38626)
- 计划(37402)
- 教育部(36920)
- 期刊
- 济(112721)
- 经济(112721)
- 研究(77803)
- 中国(52901)
- 学报(48632)
- 农(45230)
- 科学(44598)
- 管理(38709)
- 大学(35605)
- 财(34104)
- 学学(33621)
- 农业(31643)
- 教育(29270)
- 技术(22670)
- 融(20908)
- 金融(20908)
- 业经(19201)
- 财经(17779)
- 经济研究(17002)
- 业(15809)
- 图书(15592)
- 资源(15301)
- 经(14974)
- 问题(14709)
- 科技(14422)
- 理论(13721)
- 版(13440)
- 技术经济(12943)
- 实践(12818)
- 践(12818)
共检索到395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晓添 濮励杰
研究目的:探讨1989—2006年期间江苏省土地利用的非均衡性,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非均衡计量模型。研究结果:研究期内江苏省土地利用的非均衡度表明,建设用地是后期土地利用的主导方面,国家宏观政策对前期调控的效用要优于后期。研究结论:国家调控与地方落实相结合,以实现土地利用的相对均衡。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勇
研究目的:以江苏省为例,研究土地利用程度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机制,提出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区域生态效率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将相关概念进行操作化定义后,基于江苏1990—2007年的数据,建立方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随着土地利用程度的不断加强,江苏省的生态效率随之提高,二者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83;土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却随着土地利用程度的加强而下降,二者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11。研究结论:合理的土地利用程度,能够确保土地生态系统持续地提供各类生态产品和服务,进而促进区域生态效率的提高,反之,土地的粗放式利用使土地利用类型比例失衡,再加之缺乏维系土地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程度 生态效率 江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鲁嘉颐 方斌 李欣
[目的]为避免土地粗放利用或过度利用,实现最佳土地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Pareto最优"思想,以江苏省55个县域单元为研究区,建立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关系的曲线估计模型,利用LINGO软件求解多目标规划模型的"理想点",得到土地利用的最佳集约度,并划分不同程度土地利用集约区。[结果](1)在2015年末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苏南、苏中、苏北土地利用最佳集约度分别为6 287. 96 (万元/km2)、4 944. 00 (万元/km2)、2 954. 70 (万元/km2)。(2)总体上,研究区的地区经济水平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土地利用最佳集约度呈正相关。(3)存在低度、中度集约区的经济、社会产出效益超过理想值,高度集约区的社会产出效益低于理想值的综合效益失衡现象。[结论]研究运用多目标规划模型的"理想点"法求解土地集约利用产出效益问题的Pareto最优解,较好地处理了最佳集约度难以定量求解的问题,对我国县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衍毓 王静 陈美景
研究目的:探索通过统筹区域土地利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模式与途径。研究方法:实地调研,专家咨询,文献研究。研究结果:省内跨区域农村土地联合整治模式,可为江苏省统筹区域发展提供宏观战略指导,有效促进区际要素优化配置,创新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有利于缓解该省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土地资源约束,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拓展融资渠道,经济、社会和生态预期效益较好。研究结论:农村土地联合整治是统筹区域土地利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途径,可适时在省内条件成熟的县(市)开展试点。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伟 吴群
土地利用效率偏低是我国开发区建设中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运用数据包括分析(DEA)方法和Tobit模型对江苏省开发区的土地利用效率进行测算,并考察了政策因素、区域因素和内部因素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弥补了当前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研究的不足。研究结果表明:(1)江苏省开发区土地利用综合效率平均水平不高,纯技术效率不高是造成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2)开发区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开发区的区位、级别、类型等区域和政策因素对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有较显著影响;(3)基础设施完善程度、获得专利数、主导产业产值占比等内部因素都能显著影响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4)严格控制用地规模、积极处置低效闲置土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杰 闫庆武 刘永伟
准确、高分辨率的人口分布信息是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前提。人口数据空间化可实现人口统计数据与空间信息集成,重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与土地利用数据,以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理论与方法为基础,采用空间滞后回归模型模拟了江苏省2010年人口空间分布状况,并得到1km×1km的人口密度网格图。通过从县级、乡镇级两种空间尺度对人口数据空间化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基于DMSP/OLS与土地利用的人口数据空间化能够正确地表达人口空间分布规律,尤其对于人口较为密集地区,具有很高的数据重现精度;但是对于人口密度畸高或畸低的地区,由于人口空间分布异质性较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郁玲 曲福田
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开发区在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存在功能定位不清、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开发区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并未得到充分体现,土地浪费与低效利用现象仍然存在。采用统计模型分析法和特尔菲法,对江苏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进行定量化评价,并试图探讨集约度的合理水平和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与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较高,但存在地区间和地区内部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产业政策和用地结构是影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几大因素。因此,应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根据各开发区土地利用的相对集约综合指数值和绝对集约综合指数值的大小以及资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崔峰 欧名豪
利用江苏省1996年-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分别从土地利用数量、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程度三方面分析了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10年来,江苏省耕地、牧草地明显减少,交通用地与居民点及工矿用地迅速增加;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与均衡度总体呈增长态势,用地结构不断趋于均质化;土地利用程度不断增强,用地效率明显提高。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选取旅游总收入作为LUCC变化的旅游驱动因子,借助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江苏省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旅游驱动力模型,结果表明,江苏省旅游经济发展对其土地利用变化具有显著影响。建议制定有关土地利用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旅游驱动力因子,以更好促进...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旅游驱动力 江苏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翠薇 濮励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人地矛盾冲突加剧等问题随之产生。江苏省作为我国东部沿海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城市化提升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1978年的13.7%上升到2002年的44.7%,产生的城市问题具有典型代表性。在对江苏省1978年以来城市化发展和城市建成区面积变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寻城市用地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展,2000年是1991年的1.5倍,人均建成区面积也不断上升,小城市上升幅度最大,为40 m2,特大城市最小,为17 m2,人均建成区面积从小城市到特大城市呈倒三角形分布,...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扩展 城市用地 江苏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班春峰 刘友兆 黄琪 贾后辉
从协调性的研究现状来看,现有研究的基础性工作缺失,且受到"均衡发展"思想束缚、不能很好地描述不确定性问题,而基于集对分析方法的协调性研究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以江苏省土地利用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对子系统之间的相关性进行验证;其次,引入集对分析思想,对土地利用的效益协调性和消耗协调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土地利用变化子系统同土地利用各效益子系统之间表现出较为显著的相关性;土地利用的效益协调度大多处于较为协调状态。其内部结构表明,虽然当前政府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消耗协调度变动幅度相对较小,土地利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臧俊梅 唐春云 王秋香 李宽 李利番
研究目的:揭示区域耕地利用效率的空间非均衡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区域耕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高效利用,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Super-SBM模型、Dagum基尼系数和地理探测器。研究结果:(1)从时间序列看,2009—2019年广东省耕地利用效率总体呈现微弱下降趋势,研究期内均值为0.783;区域上,珠三角地区耕地利用效率持续提升,西翼、东翼和山区则呈不同幅度降低趋势。(2)从空间维度看,广东省耕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特征,呈高—低效率区多核心成片集中分布格局。(3)广东省耕地利用效率存在明显空间非均衡性,整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且区域间差距为空间非均衡性的主要来源,其次是超变密度,区域内差距的贡献率最小。(4)整体而言,自然禀赋、社会经济和农业生产技术影响广东省耕地利用效率空间格局分异,其中水田面积占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耕地面积为主导影响因子,但四大区域主导影响因子及其作用力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不同区域应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科学配置资源以推进耕地利用效率的区域协调发展,同时注重耕地利用的非期望产出效应,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促进耕地利用效率的提升。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卞凤鸣 刘彦彤 赵玲
研究目的:评价吉林省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可以正确理解吉林省目前土地使用状态,为制定准确的土地利用制度与政策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极值标准化方法、算术平均法和几何平均法、聚类分析法。研究结果:吉林省土地利用9市(州)中,长春市、辽源市、吉林市处于开发过度状态,四平市、松原市、白城市为相对均衡状态,通化市、白山市、延边州为发展不足状态。研究结论:区域土地空间均衡是区域开发规模和强度与空间实际供给能力的相对协调;吉林省区域土地供给能力为东南部最大,东北地区最低;开发的强度表现为中—西—东的区域开发递减;区域土地空间均衡度为中—西—东部地区呈现过度开发—相对均衡—开发不足的规律分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曲福田 吴郁玲
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手段和有效方式,市场发育程度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文章在构建市场发育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分析框架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多因素分析模型分别对江苏省开发区的土地市场化率和不同市场发育阶段土地利用的集约度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33.4%的开发区的土地市场发育处于转型后期至相对成熟期发展阶段;57.1%处于转型中期发展阶段,整体来说,市场发育较为成熟。而不同土地市场发育阶段土地利用的集约度不同,处于转型后期至相对成熟期发展阶段的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水平要显著高于处于转型中期发展阶段的开发区。因此,文章认为提高我国土地利用集约度的主要思路应是推进土地市场创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立刚 周生路 周兵兵 陈龙 苏全龙 王静
利用1985、1995、2005和2008年4期遥感影像解译获取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从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转移方向和土地利用程度方面,借助GIS空间分析和图谱分析技术及Ucinet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全面定量分析江苏省1985年以来人类活动作用下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表明:(1)1985~1995、1995~2005、2005~2008年3个时段江苏省的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分别为12.95%、17.17%、15.03%,反应了人类活动对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程度呈现出"缓慢影响—剧烈影响—影响减缓"的倒U型曲线规律;(2)1985年以来,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之间的空间转移是江苏省土地利用转移的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郁玲 曲福田 姜海
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开发区在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存在功能定位不清、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开发区的土地浪费与低效利用现象普遍存在。即使是在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高的江苏省开发区,也存在区域内部和区域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差异。文章利用Eviews3.0统计软件,采用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江苏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探讨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与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导致开发区土地利用的集约水平不同。而在同一经济发展水平上,开发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开发率、地均投资强度以及开发区的土地市场发育程度和工业用地出让的市场化率是影响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程度的重要驱动因素。因此,应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从提高开发区投资强度、优化用地结构、积极培育土地市场发育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土地集约利用经济激励机制和措施。
关键词:
集约利用 驱动因素 开发区 土地利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