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61)
- 2023(14106)
- 2022(12053)
- 2021(10967)
- 2020(9028)
- 2019(20937)
- 2018(20357)
- 2017(39458)
- 2016(21499)
- 2015(24161)
- 2014(24359)
- 2013(24171)
- 2012(23163)
- 2011(21120)
- 2010(21592)
- 2009(19974)
- 2008(19983)
- 2007(18194)
- 2006(16132)
- 2005(14755)
- 学科
- 济(96745)
- 经济(96658)
- 管理(58998)
- 业(57503)
- 企(43925)
- 企业(43925)
- 方法(35989)
- 数学(31378)
- 数学方法(31026)
- 农(29349)
- 中国(28958)
- 地方(28764)
- 财(22801)
- 业经(21234)
- 农业(19739)
- 学(19169)
- 贸(18530)
- 贸易(18518)
- 易(17862)
- 制(17812)
- 银(16460)
- 银行(16432)
- 融(16167)
- 金融(16165)
- 行(15868)
- 地方经济(15747)
- 环境(15638)
- 和(14276)
- 发(14156)
- 策(13846)
- 机构
- 学院(312551)
- 大学(308960)
- 济(132183)
- 经济(129320)
- 管理(116742)
- 研究(112770)
- 理学(98962)
- 理学院(97728)
- 管理学(96116)
- 管理学院(95508)
- 中国(86273)
- 科学(68517)
- 京(66614)
- 财(61628)
- 所(58185)
- 农(54555)
- 江(53584)
- 研究所(52467)
- 中心(52172)
- 财经(47470)
- 业大(44750)
- 范(44104)
- 师范(43703)
- 经(42841)
- 农业(42648)
- 北京(41796)
- 院(40554)
- 经济学(40228)
- 州(40028)
- 经济学院(36261)
- 基金
- 项目(201042)
- 科学(158541)
- 研究(150458)
- 基金(143545)
- 家(124244)
- 国家(123148)
- 科学基金(104897)
- 社会(95045)
- 社会科(90055)
- 社会科学(90029)
- 省(80730)
- 基金项目(75430)
- 教育(68494)
- 划(67557)
- 自然(65739)
- 自然科(64115)
- 自然科学(64096)
- 自然科学基金(62942)
- 编号(62471)
- 资助(58437)
- 成果(51834)
- 发(49318)
- 重点(46146)
- 部(44439)
- 课题(44292)
- 创(41712)
- 发展(39999)
- 展(39333)
- 创新(39006)
- 国家社会(38570)
- 期刊
- 济(155419)
- 经济(155419)
- 研究(96079)
- 中国(66610)
- 农(50539)
- 财(46751)
- 学报(45622)
- 科学(43325)
- 管理(42428)
- 教育(36759)
- 融(34458)
- 金融(34458)
- 农业(34124)
- 大学(34063)
- 学学(31891)
- 技术(27259)
- 业经(27068)
- 经济研究(24686)
- 财经(23100)
- 问题(20535)
- 经(19917)
- 业(17994)
- 贸(16808)
- 技术经济(15870)
- 资源(15421)
- 商业(15317)
- 图书(14972)
- 国际(14513)
- 理论(14436)
- 现代(14308)
共检索到486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运华 魏梦洁 吴洁 盛永祥 王建刚
文章选取江苏省13个地级市1978-2017年面板数据,基于索罗余值法和数据包络法测算了全要素生产率(TFP),同时,采用增长核算法测算了资本、劳动和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进行了泰尔指数分解。结果表明:江苏各区域TFP持续增长,苏南地区TFP增长最快;江苏经济的持续增长主要由资本投入驱动,其次是劳动力投入和TFP;资本、劳动和TFP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区域间差距都有缩小的趋势;改革开放初期,江苏区域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但近年来取得明显成效。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欧向军
文章采用综合差异测度方法,选取综合指标对江苏省的区域发展差异进行综合分析,构建了区域发展差异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SPSS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了江苏省各县市的综合发展差异,并结合聚类分析法对该省的区域发展类型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江苏省区域经济发达的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由南向北综合发展水平逐渐递减、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减缓,区域发展梯度差异的地域特征显著。
关键词:
区域发展 区域差异 江苏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段进军 季春霞
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沿江基础产业带和沿东陇海加工产业带是江苏省区域发展三大重点轴线,简称为"三沿"。"三沿"战略对江苏省区域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它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它忽视了省内南北之间的协调发展,同时,没有将全省发展置于长三角一体化之中。基于这样考虑,作者提出"一圈五轴"的发展战略,并提出整合资源、跨江联动、突出沿江轴线的可持续性,提升沿沪宁轴线高新技术创新能力,重视对沿海轴线的开发,加快发展东陇海和内陆轴线开发等重要建议。
关键词:
区域发展 空间结构 江苏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安宇 沈山
在阐释区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对江苏省区域文化类型进行了划分,探讨了新时期江苏省文化发展的空间组织,并将其概括为:1个文化发展中心,2个文化发展副中心,4类文化发展区域,5条文化发展轴线,7个历史文化名城,50个特色文化载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远柱
区域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客观现象,对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格局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江苏省各区域经济差距悬殊,而各区域又面临着不同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又进一步拉大了区域间的差距。因此,顺应区域产业转移的客观趋势,加大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经济扩散的力度,对于江苏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顺利实现"两个率先"与"富民强省"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江苏 区域产业转移 问题 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上官敬芝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经济现象,适当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区域间竞争的基础和动力,但如果差距过大,则会导致区域间经济、社会矛盾的扩大,从而影响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江苏南北区域发展差异很大,并且有逐年扩大的趋势,文章在揭示了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变化趋势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剖析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
江苏省 区域经济 发展差异 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继英 赵喜仓
本文探讨了江苏区域的划分及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 ,运用传统数量分析技术评价了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研究表明 ,经过多年的努力 ,江苏省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已取得明显成效 ,但苏南、苏中和苏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仍然突出。对此 ,必须处理好增强江苏整体实力与缩小江苏内部区域经济差异的关系 ,处理好江苏发达区域的进一步发展与支持落后区域加快发展的关系 ,处理好市场导向与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 ,处理好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社会发展的关系 ,在发展中求双赢 ,在发展中求协调。
关键词:
江苏省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芳,王景东
本文针对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都是多因素变量的特点,以江苏为例,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各要素间的关联程度,并对结果作出分析。
关键词:
区域创新 经济发展 技术进步 关联度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何萍 张光明
运用ADF检验和协整检验分析江苏省区域经济因素与区域物流需求的协整关系,把存在协整关系的江苏省区域经济因素指标与区域物流需求量进行因果关系检验,进一步确定因果关系类型。确定对江苏省区域物流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6个区域经济因素分别为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人均收入。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物流 物流需求 协整理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田钊平
改革开放后,江苏形成了苏南、苏中、苏北三个梯度的经济格局,进入21世纪以来,江苏区域经济差异呈逐渐扩大趋势。文章通过利用相关区域经济差异衡量指标,对江苏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测度,分析得出江苏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主要源于第二产业的发展差异和苏南、苏中、苏北三组间的差异。为此,应采取措施缩小各产业的发展差异以及组间差异,以推动江苏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江苏省 区域经济差异 协调发展 信息产业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小庆 王远 刘宁 陆根法
物质流分析被认为是适用于生态效率评价的重要工具和方法之一,但应用于区域生态效率评价的研究尚较少。根据生态效率理论、物质流分析理论与方法,建立了基于物质流账户的3个层面的区域生态效率评价指标:区域直接生态效率、区域总生态效率、整体生态效率。以江苏省为例,全面评价了1995~2005年江苏省不同层面的生态效率,结果表明:(1)江苏省区域直接生态效率远高于我国同期水平。区域总生态效率和整体生态效率相对较低,分别仅为区域直接生态效率15%~22%和7%~8%左右;(2)1995~2005年,区域直接生态效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原因在于物质生产率未有显著提高以及近年来重工业在产业结构中比重的增加;(3)...
关键词:
区域生态效率 物质流分析 江苏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欧向军 沈正平 朱传耿
文章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定量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演变的总体水平与空间变化特征;并引用国外的区域分离系数等方法,分析了江苏省经济增长与区域差异空间格局变化的相互关系,即随着江苏省的经济增长,苏南、苏中与苏北三大区域逐渐发散趋异,城乡两大区域逐渐收敛趋同。通过各市县经济增长对区域差异收敛与发散贡献的空间分析,得出江苏省城市、农村、苏南、苏中与苏北地区分别表现为向下收敛、向上收敛、向上发散和向下发散的结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慧 张永亮 毕军
本文以江苏省为例,旨在对我国地方层面的低碳经济发展(目标年为2020年)进行探讨,并通过设定基准情景(BAU),低碳经济政策情景(LES),以及进一步推进低碳发展的国际合作与技术转移情景(ICS)三种政策情景对江苏省未来中长期能源需求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地方层面实现2020年二氧化碳减排目标所需要的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表明,在地方和区域层面上实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0%-45%的目标是有可能的,通过采取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措施,到2020年,江苏省的能源需求将比基准情景减少28%,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将在2007年的基础上削减50%,而通过积极参与国际...
关键词:
低碳发展 基准情景 低碳经济政策情景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高伟 周敏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政策制定和管理决策的基础。不同于通常的静态评价方法,本文采用了一种时序多指标的系统工程评价方法,首先对时序多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接着求出评价指标和评价年份各自的加权系数,然后确定出各年度的和综合的经济效益评价值,据此进行了聚类分析,将江苏省13个地区分成五类,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序时多指标 实证分析 聚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