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02)
- 2023(10126)
- 2022(8372)
- 2021(7477)
- 2020(6324)
- 2019(14039)
- 2018(13850)
- 2017(26616)
- 2016(14379)
- 2015(15888)
- 2014(15727)
- 2013(15609)
- 2012(14410)
- 2011(12603)
- 2010(12860)
- 2009(12529)
- 2008(12669)
- 2007(11523)
- 2006(10425)
- 2005(9750)
- 学科
- 业(77079)
- 企(70717)
- 企业(70717)
- 济(66401)
- 经济(66283)
- 管理(63294)
- 业经(26689)
- 财(25964)
- 农(25278)
- 方法(24835)
- 务(19320)
- 财务(19304)
- 财务管理(19285)
- 农业(18454)
- 制(18425)
- 企业财务(18269)
- 数学(17134)
- 数学方法(17032)
- 技术(16126)
- 地方(15598)
- 中国(14448)
- 体(14260)
- 划(13932)
- 策(12823)
- 和(12794)
- 体制(12365)
- 理论(11540)
- 企业经济(11188)
- 经营(10847)
- 环境(10815)
- 机构
- 学院(213049)
- 大学(205791)
- 济(92440)
- 经济(90723)
- 管理(88583)
- 理学(75782)
- 理学院(75006)
- 管理学(74210)
- 管理学院(73798)
- 研究(66582)
- 中国(53982)
- 财(46577)
- 京(42417)
- 江(39197)
- 科学(38536)
- 农(37095)
- 财经(35701)
- 所(32905)
- 经(32077)
- 中心(31094)
- 业大(30342)
- 研究所(29146)
- 农业(28745)
- 州(27103)
- 经济学(27004)
- 财经大学(25896)
- 商学(25330)
- 北京(25131)
- 省(25117)
- 商学院(25108)
- 基金
- 项目(137461)
- 科学(111515)
- 研究(103123)
- 基金(101572)
- 家(86229)
- 国家(85408)
- 科学基金(76590)
- 社会(68796)
- 社会科(65223)
- 社会科学(65207)
- 省(58337)
- 基金项目(54899)
- 自然(48910)
- 自然科(47760)
- 自然科学(47746)
- 自然科学基金(46928)
- 教育(45211)
- 划(44407)
- 编号(40752)
- 资助(39486)
- 业(33394)
- 制(32291)
- 创(32283)
- 成果(31536)
- 重点(30536)
- 部(30371)
- 发(30231)
- 创新(29262)
- 国家社会(28074)
- 课题(28067)
- 期刊
- 济(113939)
- 经济(113939)
- 研究(62684)
- 中国(43152)
- 财(40527)
- 管理(38399)
- 农(36112)
- 科学(28071)
- 学报(26110)
- 农业(24572)
- 业经(21679)
- 融(21231)
- 金融(21231)
- 大学(21145)
- 学学(20404)
- 技术(19553)
- 财经(18217)
- 经济研究(15854)
- 经(15621)
- 教育(15041)
- 业(14851)
- 问题(14482)
- 技术经济(12811)
- 财会(12194)
- 现代(11987)
- 世界(10616)
- 资源(10539)
- 商业(10490)
- 会计(10456)
- 贸(10108)
共检索到328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毕学成 谷人旭 苏勤 林柄全
文章运用区域基尼系数与空间自相关测度了江苏省2001-2016年制造业集聚与地理空间格局及演化。结果显示:江苏省制造业整体上呈现出先集聚后分散的"倒U型"趋势,三种类型行业集聚与分散变动趋势较为同步,资本密集型行业集聚程度高于技术密集型行业与劳动密集型行业;制造业地理格局存在空间正相关关系,同2001年相比,2016年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行业空间正相关程度有所减小,技术密集型行业空间正相关程度有所增加;整合区域基尼系数与莫兰指数构建集聚—地理格局矩阵,可以将全部26个行业划分为集聚—集中、分散—集中、分散—离散和集聚—离散四种类型,2001-2016年,26个行业在矩阵中的分布由集中在中心交点附近区域向外扩散,由右向左移动是主要的特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曹炳汝 芮进松
运用全局熵值法计算江苏2007—2017年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揭示江苏物流业的空间演化。从制造业考虑,采用计量方法分析了制造业集聚对物流业发展空间差异的影响。结果显示:近11年江苏物流业整体水平一直在提高,但各城市的发展不均衡,总体呈现南强北弱的局面。从整体看,江苏物流业发展趋于集聚分布;从局部看,形成了无锡、南通组成的高水平集聚区以及以淮安为中心的低水平集聚区。制造业的规模、人力吸引力、集聚能力、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对外开放性都对物流业的发展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影响程度依次减弱;制造业主要是通过扩大物流产业规模促进物流业发展,并对物流基础设施发展有一定抑制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吕卫国 陈雯
空间集聚是产业集群固有特征,也是产业集群识别和分析的核心。采用Ellison和Glaeser1997设计的产业集聚指数和产业间共同集聚指数,重点对江苏省5个典型的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个典型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均存在明显的产业集聚和产业间共同集聚。通过比较县域和市域两个尺度下的产业集聚和产业间共同集聚特征,发现,各集群空间集聚范围有一定差异,钢铁、机械装备制造集群、石油、化学加工集群和汽车制造集群的空间集聚范围明显超越县域在市域,电子、通讯制造集群集聚范围在县域和市域尺度同时存在,而棉毛纺织服装制造集群集聚范围主要在县域。还发现,各集群的集聚程度也存在差异,电子、通讯制造集群无论是产业内还是产业间集聚程度最高,达高集聚水平,表明电子、通讯制造集群内外部性很高,集群内企业具有很强的相互吸引作用。汽车制造集群集聚程度较低,其他集群集聚程度为中等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珠
江苏省制造业有明显的产业集聚现象。运用空间基尼系数对江苏省28个制造行业1999、2001、2003年的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江苏省制造业的集聚程度在不断的提高。技术、资源密集型的行业集聚正在突现。苏南、苏中、苏北的产业集聚程度由高到底在减弱,而且差距很大,与它们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吻合。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制造业 空间基尼系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高晨宇 汤爽爽
先进制造业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志,发展先进制造业有利于培育江苏省在产业中的竞争力。采用区位熵和修正的EG指数对江苏省先进制造业整体及其13个小类产业的集聚程度进行测算,并使用地理探测器对其集聚的影响因子进行探测。结果表明:(1)江苏省先进制造业在区域间的集聚呈现出不均衡发展的态势。(2)13个小类产业的集聚程度也各不相同,其中物联网业、集成电路业和新型显示业是集聚程度最高的小类产业。(3)江苏省先进制造业集聚受多种因子共同驱动影响,随着产业的发展,地区政策因素成为最核心的影响因素;且任意两个因子的交互探测的影响力均为非线性增强和双因子增强,地方财政支出与专业技术人员数量的交互影响力水平最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丰 陈江龙 吴威 薛俊菲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针对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实施以后,制造业空间可能存在的变动,在整理和分析调查问卷资料的基础上,选择专业化指数和基尼系数2种方法来定量分析江苏省21个沿江省级以上开发区空间分工、制造业集聚和转移态势。结果表明:(1)2002~2006年江南沿江开发区通过向江北沿江开发区转移部分传统产业,逐渐形成了江南沿江技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中心"和江北沿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外围"的空间分工格局;(2)江南沿江开发区内部、江北沿江开发区内部尚未形成良好的分工关系;(3)受开发区发展阶段、区域产业政策、本地化资源供给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并未发现理论预期的普遍存在的产业集聚现象,仅纺织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向纵深方向发展,跨国公司尤其是那些资本和技术相对比较密集的跨国公司越来越关注其生产活动布局的优化调整。本文从外商直接投资分布的动态演化角度,重点探讨了集聚效应以及路径依赖作用对于其投资布局的影响。以在江苏省内投资的装备制造业外资企业为考察对象的研究发现,外商投资分布总体上呈现出区域集中的趋势,投资聚集效应显著增强,并表现出了明显的行业差异性,同时路径依赖效果也表现出了长期性特点。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集聚效应 路径依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涛
制造业产业的地区集中能够产生集聚经济(agglomeration economy)效应,促进制造业技术进步。该文在现有集聚经济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包含企业异质性的集聚经济模型,分析了企业特征不同时产业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估算了江苏省制造业行业的区位指数和全要素生产率,运用实证方法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对江苏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集聚经济效应受行业中企业数量、企业所有权等企业特征以及行业规模扩张速度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殷旭东
作为我国区域经济的重点地区,江苏省域制造业的发展近年来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在制造业的构成、制造业的深度及广度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使得我们在制定产业政策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各地条件的不同,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协调江苏省域制造业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
江苏省 省域制造业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吕卫国 陈雯
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产业集聚和地区专业化在地区产业发展中相互关联,是地区间分工的基础。通过对江苏省1984-2008年间制造业空间集聚和扩散以及各地区专业化发展的关联分析,发现地区分工深化与区域一体化并非同步,不同时期对各类地区专业化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区域一体化较低水平时期,中心和外围地区专业化指数较高的同时存在"假性分工"的现象;一体化水平向较高水平发展过程中,中心地区资源环境约束下可能凭借发达的产业基础率先步入升级通道使其专业化加深,而外围地区的被动地位以及发展的冲动往往对产业承接的选择能力较差,一定时期内专业化反而会出现下降。其原因是外围地区接受了大量的非优势产业,其中有部分产业是中心地区淘汰的落后产能,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外围地区有可能会步中心地区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关键词:
制造业集聚 地区专业化 假性分工 江苏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杰 刘志彪 郑江淮
本文利用对江苏省342家制造业企业的调查问卷实证研究了产业链定位、分工和集聚效应对于企业创新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处于产业链终端环节企业并没有表现出特定的创新优势,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制造业产业链中的终端集成环节并未形成相应市场势力或集成创新能力;分工活动(以供应商数量作为度量指标)与创新强度之间呈现较为复杂的U型非线性关系;集聚效应并未对我国微观企业创新活动产生积极影响,未成为激发集群创新动力的有机载体。针对以上实证结果,基于我国经济转型背景和企业微观层面行为特征,我们就产业链定位、分工与集聚效应三个因素与我国制造业企业创新活动的内在关系与作用机理,结合统计性分析进一步进行了剖析和解释,并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茜 葛扬 谢烛光 朱亦凡
产业集聚在促进现代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产生复杂影响,在环境规制政策日益严格的背景下,企业作出地理决策改变产业集聚度水平,进而影响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产业集聚在环境规制下的变化规律具有重要的经济应用价值与学术研究意义。为增强不同行业集聚程度的可比性,降低环境规制政策实施与外生变量的差异,采用DO指数法测算江苏省12个产业集聚度,并按"三废"排放污染水平将其分为高中低三类产业,构建面板回归考察环境规制对各类产业集聚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江苏省各细分产业的集聚程度存在明显差异,长短期中环境规制强度对产业集聚呈显著负向影响,但显著促进中度污染行业的集聚;该影响目前处于边际影响逐渐降低的"U"型左端趋势,结果通过稳健性检验。江苏省应制定差异产业发展规划,并提升环境规制在收紧过程中的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
环境规制 产业集聚 DO指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司增绰 张亚男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然后根据区位商指数对江苏省科技服务业集聚状况进行了测算,并利用江苏省2005-2014年13个地级市数据建立面板模型,分析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发展的带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科技服务业集聚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相关,其整体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发展的带动效应显著存在,但目前集聚效应的良好效果未能得到较好体现。
关键词:
科技服务业 制造业 产业集聚 区位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司增绰 张亚男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然后根据区位商指数对江苏省科技服务业集聚状况进行了测算,并利用江苏省2005-2014年13个地级市数据建立面板模型,分析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发展的带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科技服务业集聚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相关,其整体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发展的带动效应显著存在,但目前集聚效应的良好效果未能得到较好体现。
关键词:
科技服务业 制造业 产业集聚 区位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希 李锦飞
文章以《2002年江苏省42部门投入产出表》数据为基础,运用投入产出方法,研究了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结果表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业;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带动制造业发展的能力相对较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互动不足,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互动不足。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产业关联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