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18)
- 2023(6710)
- 2022(5458)
- 2021(5351)
- 2020(4082)
- 2019(9612)
- 2018(9728)
- 2017(17301)
- 2016(9930)
- 2015(10576)
- 2014(10590)
- 2013(10297)
- 2012(9519)
- 2011(8654)
- 2010(9061)
- 2009(8379)
- 2008(8297)
- 2007(7184)
- 2006(6900)
- 2005(6108)
- 学科
- 农(48827)
- 济(41728)
- 经济(41679)
- 农业(32672)
- 业(29752)
- 业经(16086)
- 管理(15530)
- 地方(15025)
- 制(12570)
- 农业经济(12444)
- 中国(11483)
- 发(10548)
- 体(9716)
- 村(9514)
- 农村(9495)
- 方法(9088)
- 发展(9035)
- 展(9026)
- 企(9008)
- 企业(9008)
- 数学(8298)
- 数学方法(8234)
- 土地(8228)
- 建设(7442)
- 收入(7220)
- 银(6999)
- 银行(6998)
- 财(6921)
- 行(6822)
- 劳(6721)
- 机构
- 学院(129045)
- 大学(120137)
- 济(53537)
- 经济(52323)
- 研究(47983)
- 管理(46408)
- 农(46154)
- 中国(39519)
- 理学(39273)
- 理学院(38828)
- 管理学(38214)
- 管理学院(37977)
- 农业(34445)
- 科学(29131)
- 江(27229)
- 业大(26785)
- 京(25261)
- 所(24487)
- 中心(24028)
- 财(23397)
- 研究所(21960)
- 省(21778)
- 农业大学(20900)
- 范(19794)
- 师范(19619)
- 州(18224)
- 发(16964)
- 经济管理(16664)
- 业(16570)
- 财经(16527)
- 基金
- 项目(84279)
- 研究(68347)
- 科学(65498)
- 基金(56787)
- 家(48406)
- 国家(47766)
- 社会(42496)
- 科学基金(40518)
- 省(39578)
- 社会科(39487)
- 社会科学(39477)
- 编号(31067)
- 基金项目(30958)
- 教育(30413)
- 划(28611)
- 农(28206)
- 成果(24681)
- 自然(23230)
- 自然科(22531)
- 自然科学(22525)
- 自然科学基金(22065)
- 课题(21936)
- 发(21066)
- 资助(20886)
- 重点(19052)
- 部(18378)
- 年(18230)
- 性(18076)
- 发展(17682)
- 制(17555)
共检索到215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褚保金 程恩江 卞月波
2 0 0 0年开始的江苏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目的是要解决困扰农村信用社的一些基本问题。本文剖析了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 ,即建立县 (市 )联社一级法人、改革信用社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建立农村商业银行以及给予优惠政策以减轻信用社历史包袱等 ,并分析了改革所产生的制度绩效 ,总结了江苏改革试点的经验和尚未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农村金融改革 江苏试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兵 周翔 韩树枫
本文通过审计和实地调查,获取了江苏省27家农村信用社的面板数据,在此基础上运用DEA模型从微观角度对其改革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探究了不同发展模式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的影响。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DEA 改革绩效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兰 褚保金
本文通过考察2000年以来江苏省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前后效率的变化来研究信用社产权改革的效果,并以此为基础,对信用社效率变化的原因进行分解,考察信用社产权改革作用发挥的渠道,揭示改革后信用社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研究发现,信用社产权改革的整体成效较好,体现在产权改革后信用社效率明显提高,但这种效率的提高主要是源于信用社业务规模的扩张,同时也伴随着信用社人均费用的大幅上涨,信用社的风险控制也有所忽略。研究证明,近年来信用社选择了一条粗放型的增长道路,虽然短期内这种增长方式效果明显,但其背后的隐患不可忽视,其发展的可持续性也值得怀疑,在这一增长方式下信用社公司治理的建设与加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效率 产权改革 作用渠道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琳娜
农村信用社承担着服务"三农"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重任,其稳健性状况关系到农村长远发展。本文以江苏省9家农村信用社为样本进行分析,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出近四年来各机构的稳健性。分析发现,江苏省农村信用社稳健性在逐年转好的同时,也存在涉农贷款力度减弱,效率性指标下降,流动性指标发展不稳定等制约农村信用社稳健发展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稳健性 评价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兵 曹阳 许国玉
本文利用江苏省农商行与农信社2001—2006年的面板数据,以效率为评价标准,主要使用DID以及一般化DID模型对发达地区的农信社改为农商行的政策效果进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改革能使农商行整体效率出现0.8%的净增长,但增长幅度较小;管理效率在改革作用下净增长6.6%,是整体效率能够得到提升的动力;但另一方面改革诱导了农商行规模效率下降5.7%,成为整体效率提升的阻力。
关键词:
改革 农商行 效率 一般化DID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忠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褚保金 张龙耀 郝彬
在传统的扶贫贴息贷款运行中常会出现难以瞄准目标客户和到期还款率较低两大难题。1999年以来,江苏省财政提供担保资金,通过农村信用社发放扶贫小额贴息贷款,试图解决以上两大难题。本文以江苏省为例,从需求方和供给方两个角度实证分析了扶贫小额贴息贷款的绩效,结果显示:从需求方的角度来看,扶贫小额贷款对中低收入农户的家庭纯收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尽管仍有一小部分贷款流向高收入农户。对于供给方,首先,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来看,农村信用社运作扶贫小额贷款仍能获得一定的收益;其次,以农村信用社其他农户贷款的收益作为运作扶贫小额贷款的机会成本,计算结果表明,只要农村信用社努力提高到期还款率,运作扶贫小额贷款的收益可...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廷伟 汪冬梅
2003年7月初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颁布后,全国8个试点省份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全面展开。时至今日,改革工作已历时一年有余。从新闻媒体和政策部门的各种评论中可以看到,对改革试点工作更多的是赞誉和信心、期待和祝愿,这对促进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增强人们对改革的信心无疑具有良好的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笔者认为,深刻反思和剖析改革前期工作实践中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惠春 褚保金 张龙耀
本文运用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基于农村区域经济差异的视角,对江苏省40家农村信用社改革期间(2000—2007年)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与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江苏省农村金融市场是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高度垄断市场;考察期内苏南农村金融市场集中度不断降低,实证结果符合有效结构假说,即苏南农村信用社绩效提升主要是由于经营效率提高;而苏北农村金融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实证结果符合混合的共谋/有效结构假说,即农村信用社绩效提升是经营效率提高和市场垄断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晏国祥
省联社改革是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认为,各利益主体对理想的省联社发展模式认知不一致是省联社改革难以推动的本质原因。在实际改革过程中,没有行业管理是否意味着没有行业服务?在不具备管理权的前提下,省政府怎样控制风险?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组织规模最佳层级在县域还是在地市级?管理权能否进一步下放给省级以下地方政府?这四大问题将是当前省联社改革必须回答的难题。基于此,本文认为未来省联社改革模式将有三种可能性,而强调机构之间整合和服务职能的金融控股或联合银行模式应是未来理想可行的选择。
关键词:
农村金融 省联社 改革模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小苹 沈松庆
2003年6月27日,国务院下发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国发[2003]15号),将农村信用社新一轮改革的总体要求界定为“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目的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改革产权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二是改革管理体制,由地方政府行使管理权。而以法人为单位。改革信用社产权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直接关系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成败。本文在探讨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结合浙江实际探讨浙江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模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许斌仁 杨清春 王亚军
1995年下半年,江苏省阜宁县农村金融工作走出了体制改革的第一步——所、社分营。目前,全县25个乡镇的农行营业所和信用社都已分门办工。那么,所、社分营后的实际情况如何呢?对此我们进行了专门调查。通过调查,我们认为:所、社分营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同时也为不久的行、社彻底脱钩奠定了基础。但是,实施所、社分营后仍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对此如不早作研究,慎重对待,并加以妥善解决,势必对农村信用社乃至整个农村金融改革产生严重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邢芙伟
近年来,随着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不断推进,建立科学合理的股权结构,有效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经营业绩,已经成为下一步改革工作的重点。本文以江苏省为例,以在一定程度上能衡量和反映农村信用社股权结构合理性的经营效率作为指标,就农村信用社股权结构可能存在的合理模式展开探讨。本文通过分析发现,目前江苏地区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效率依然不高,且效率值之间的差异明显;农村信用社目前的股权集中程度要远远低于经过探索得出的农村信用社合理的股权集中程度。这说明,当前农村信用社的股权结构依然较为分散,提高股权的集中度仍是日后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易小兰 钟甫宁
本文以江苏、河南和甘肃农村信用社为例,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获取各地农户微观数据,探讨放开农户贷款利率对不同地区农户经济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如果农村信用社放开农户贷款利率,各地农户经济福利变动将有显著差异:在江苏为负,在河南与甘肃为正,即放开农户贷款利率不会增进所有农民的福利。从增进农户福利的政策目标出发,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应因地制宜。结合地区特征和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半径等因素来探讨某地是否适合进行利率改革也许更有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