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68)
- 2023(11477)
- 2022(9551)
- 2021(8477)
- 2020(7237)
- 2019(16179)
- 2018(15678)
- 2017(29974)
- 2016(16626)
- 2015(17824)
- 2014(17430)
- 2013(17510)
- 2012(16067)
- 2011(13990)
- 2010(13968)
- 2009(13106)
- 2008(13233)
- 2007(11623)
- 2006(10362)
- 2005(9316)
- 学科
- 业(79920)
- 济(76010)
- 经济(75926)
- 企(72527)
- 企业(72527)
- 管理(61902)
- 方法(31409)
- 业经(28401)
- 农(27343)
- 财(24630)
- 数学(23765)
- 数学方法(23637)
- 农业(20220)
- 务(19096)
- 财务(19092)
- 财务管理(19081)
- 企业财务(18109)
- 技术(16950)
- 地方(15804)
- 中国(15072)
- 划(14273)
- 学(13858)
- 制(13828)
- 策(13285)
- 和(12915)
- 贸(12475)
- 贸易(12470)
- 易(12105)
- 企业经济(11999)
- 环境(11875)
- 机构
- 学院(241569)
- 大学(233282)
- 济(100779)
- 经济(99090)
- 管理(97337)
- 理学(84314)
- 理学院(83433)
- 管理学(82319)
- 管理学院(81913)
- 研究(79438)
- 中国(61198)
- 农(56959)
- 科学(52616)
- 京(48710)
- 农业(45486)
- 业大(44646)
- 财(43918)
- 江(42177)
- 所(42001)
- 研究所(38544)
- 中心(36396)
- 财经(35537)
- 经(32356)
- 省(31116)
- 州(29466)
- 经济学(29371)
- 农业大学(29110)
- 北京(28595)
- 院(28540)
- 经济管理(27852)
- 基金
- 项目(167275)
- 科学(132288)
- 基金(122343)
- 研究(114500)
- 家(109721)
- 国家(108705)
- 科学基金(93546)
- 社会(75020)
- 社会科(71174)
- 社会科学(71150)
- 省(70677)
- 基金项目(66242)
- 自然(63581)
- 自然科(62114)
- 自然科学(62093)
- 自然科学基金(61041)
- 划(56405)
- 教育(50092)
- 资助(48127)
- 编号(43628)
- 业(40895)
- 创(38235)
- 重点(37988)
- 发(37093)
- 部(35584)
- 创新(34979)
- 计划(33050)
- 科研(32515)
- 成果(31247)
- 国家社会(30993)
- 期刊
- 济(114337)
- 经济(114337)
- 研究(60883)
- 农(52412)
- 中国(47596)
- 学报(43844)
- 科学(40741)
- 管理(38949)
- 财(36811)
- 农业(35830)
- 大学(31824)
- 学学(31077)
- 业经(22992)
- 业(21742)
- 技术(20585)
- 融(18420)
- 金融(18420)
- 财经(17607)
- 经济研究(16797)
- 经(15225)
- 问题(15215)
- 技术经济(14466)
- 资源(13989)
- 教育(13764)
- 科技(12796)
- 版(12666)
- 现代(12324)
- 商业(12079)
- 业大(11963)
- 财会(11469)
共检索到351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曹文慧 赵小风 黄贤金 金志丰
在对典型工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所属行业类型将工业企业划分为10类,通过RAGA-AHP评价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测算江苏省不同类型工业企业用地集约度,剖析工业企业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企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显著,电子类企业集约度最高,文体类企业用地集约度最低;企业类型、企业功能、企业所有制性质和是否为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影响江苏省工业企业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因素,其中,是否为高新技术企业对企业用地集约度影响最大。因此,江苏省应制定基于不同类型企业的集约利用管理制度和产业结构调整制度,针对不同类型企业进行差别化管理,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三资企业、非制造类企业,并引导国有...
关键词:
工业企业 集约利用 影响因素 江苏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傅姝 赵小风 黄贤金 周小丹 李炜玮
开发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研究对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优化产业布局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苏省工业企业用地为研究对象,采用2020年江苏省工业企业更新调查数据,比较江苏省开发区内外工业企业用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差异与行业差异,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做企业是否入园对工业企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开发区内工业企业容积率、地均税费、地均从业人员均高于开发区外,开发区内外工业企业用地集约利用均呈现出苏南地区高于苏中地区、苏北地区的特点;(2)开发区内外工业企业用地集约利用存在行业差异,开发区内装备制造业与原材料加工业的用地强度明显高于开发区外,开发区内大多数工业行业的用地效益高于开发区外;(3)企业入园、企业投资强度、科技水平和运营时间等因素对工业企业用地效益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关键词:
工业企业用地 集约利用 开发区 企业入园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西超 谢守祥 丁玉梅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郁玲 曲福田 冯忠垒
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开发区在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存在功能定位不清、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开发区的土地浪费与低效利用现象仍然存在。即使是在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高的江苏省开发区,也存在区域内部和区域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差异。本文利用Eviews3.0统计软件,采用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江苏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经济机制进行实证分析,以探讨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与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导致开发区土地利用的集约水平不同。而在同一经济发展水平上,开发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开发率、地均投资强度以及开发区的土地市场发育程度和工业用地出让的市场化率是影...
关键词:
集约利用 驱动因素 开发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邹伟 赵杰 吴群
研究目的:系统地考察土地保有税对工业企业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依据。研究方法:计量模型法、问卷调查法、区域比较法。研究结果:土地保有税对工业企业的土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同时,这种影响具有较大的区域差异和行业差异。研究结论:可以利用土地保有税对工业企业的土地利用行为进行调控,但要注意制度安排的差别化,并建议实施从价土地保有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雷广海 刘友兆 陆效平
城市土地的高效集约化利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入手,依据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原则,从土地利用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率、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构建了一个具有三级层次结构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秩相关系数和聚类分析的方法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1997~2006年,江苏省13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都得到了提高,但是提高的幅度和方式不同;(2)不同城市,苏南、苏中和苏北之间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呈现出明显的城市和地域差异,其中,省会南京最高,苏北的宿迁最低。最后,对造成这种时空差异的现...
关键词:
城市土地利用 集约度 时空变异 驱动力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赵小风 刘梦丽 楼佳俊 周小丹 张晓蕾
研究目的:分析江苏省11个地级市1 300家工业企业用地方式的选择偏好,揭示企业特征和行业特征对工业企业选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出让、年租制三种工业用地供应方式的影响。研究方法: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企业特征对企业选择用地供应方式有明显的影响。微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偏向于选择年租制方式,中型和大型企业偏向于选择租让结合方式;用地面积越大的企业越偏向于选择弹性年期出让;企业累积固定资产投资越高越偏向于选择租让结合方式;(2)行业特征对企业选择用地供应方式也有显著影响。资本密集程度越高的企业越偏向于选择租让结合和弹性年期出让方式,劳动密集程度越高的企业越偏向于选择年租制方式;轻工业企业偏向于选择年租制方式,重工业企业偏向于选择租让结合和弹性年期出让方式。研究结论:工业用地供应要考虑企业特征和行业特征对工业企业用地供应方式的选择偏好,实施差别化供应。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茂 吴昊 王绍华 李刚华 杨文祥 王强盛 丁艳锋 沈其荣
以近年来江苏省广泛种植的19个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为材料,在11个县市区196个田块进行试验,研究江苏省不同类型土壤基础供氮能力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基础产量与其所能达到的最佳实际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不同类型土壤基础产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黏土、壤土、砂土。不同土壤基础产量及其土壤基础供氮量(全生育期植株总吸氮量)变异范围都很大,但不同土壤基础产量和土壤基础供氮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获得相同基础产量时不同类型土壤基础供氮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黏土、壤土、砂土。100 kg基础产量需氮量呈粳稻大于籼稻的趋势。不同基因型水稻100 kg基础产量需氮量由大到小均依次为黏土、壤土、砂土。江苏省196个田块土壤碱...
关键词:
水稻产量 土壤类型 基础供氮量 江苏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小风 黄贤金 李衡 严长清 张兴榆
作为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直接影响到建设用地特别是城市土地利用和管理的效果。基于行业视角的工业行业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能分析工业行业土地集约利用现状,揭示不同工业行业土地集约利用的差异,为制定工业行业土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提供参考。论文通过构建包含用地结构、用地强度、用地投入和用地产出在内的4个子目标、11个指标的工业行业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RAGA-AHP方法实现了江苏省工业行业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实码加速遗传算法与层次分析法的集成,能获得高精度的权数并能保证全局收敛性;江苏省工业行业总体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集...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顾湘 王铁成 曲福田
研究目的:对江苏省工业内部不同行业用地集约程度进行定量化评价,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江苏省主要工业行业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存在一定差异,不同指标反映的行业间差距明显(;2)江苏省的土地投入和产出水平均低于上海,具有提升空间(;3)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间工业行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显著,为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梯度转移提供有力支撑。研究结论:将工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参考依据,能够实现产业的优化调整与布局,有利于发挥地区产业比较优势,促进江苏生态大省的建设,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伟 李阳 吴群 郭贯成
进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比较的前提是不同区域或行业间应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首先阐释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可比性问题,然后设定了产业差异修正系数,在对江苏省各工业行业土地利用指标进行产业差异修正的基础上,评价了各工业行业及各区域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研究结果表明:①土地利用指标经过修正后,行业间差异和区域间差异明显变小,个别指标出现了在不同区域间的优劣转变;②苏南、苏中、苏北工业行业土地集约度差异较大,从全省工业行业情况来看,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偏低,黑色金属冶炼、造纸、石油加工、机械制造类、通信电子类行业土地集约度相对较高;③产业差异修正前后,工业行业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存在一定差异,苏南工业行业平均土...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工业用地 产业差异 江苏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龙开胜 陈利根 占小林
以1990-2005年江苏省耕地和工业用地数据为基础,运用C-D生产函数和概率优势模型,对比分析不同利用类型土地的投入产出效率关系。结果表明,在资本和技术投入既定的条件下,不同利用类型土地的投入产出效率存在明显差异,耕地数量每增长1%,耕地产出增长0.297%;工业用地数量每增长1%,工业用地产出增长0.392%。但土地产出效率的差异,主要是由单位土地上资本投入以及技术进步的差异引起,并且某一利用类型土地产出效率的优势也只是一定条件下的比较优势,意味着工业用地产出的增长并不能单纯地以耕地减少为代价。因此,保持不同类型土地数量的平衡,以资本和技术投入代替土地数量投入,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
关键词:
土地类型 效率 耕地 工业用地 江苏省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伟 吴群
土地利用效率偏低是我国开发区建设中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运用数据包括分析(DEA)方法和Tobit模型对江苏省开发区的土地利用效率进行测算,并考察了政策因素、区域因素和内部因素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弥补了当前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研究的不足。研究结果表明:(1)江苏省开发区土地利用综合效率平均水平不高,纯技术效率不高是造成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2)开发区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开发区的区位、级别、类型等区域和政策因素对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有较显著影响;(3)基础设施完善程度、获得专利数、主导产业产值占比等内部因素都能显著影响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4)严格控制用地规模、积极处置低效闲置土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建华 李清盈 乔磊
粮食作为特殊商品,其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中小稻米加工企业的产业安全作为粮食安全的重要前提,在现实场景中却往往被社会所忽略,本文基于对现行国内中小稻米加工企业发展模式的深入探讨和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以江苏省兴化市粮食交易市场为实地调研对象,构建起五种不同类型利益联结机制下发展模式的系统动力学图示,并深入分析了五种模式及其特征。并通过六项评价指标,预测出五种模式下的中小稻米加工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能力,为其它企业发展模式的选择提供范式参照,为进一步构建粮食安全机制提供基础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邢璐平 方斌 向梦杰
全面考虑耕地集约利用的综合效益,从投入强度、利用程度、产出效益和持续状况4个方面选取了15个指标,采用均方差决策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省2000~2015年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时空变化规律的探索分析,并运用GWR模型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探究江苏省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寻求耕地节约集约利用模式,为缓解我国人地矛盾,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借鉴。研究表明:(1) 2000~2015年江苏省的耕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呈现出先上升后平稳发展的变化趋势,其时序变化可分为两个不同阶段。(2)苏北地区的县(市)多处于中高度集约利用水平且多为高度水平,苏中地区的状况有所好转,但苏南地区的大部分县(市)整体保持低度集约利用水平甚至不集约水平稳定不变。整体来看,江苏省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出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3) GWR模型能够科学准确地进行耕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的分析,投入强度是影响江苏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极为重要的因素,其次是持续状况,而利用程度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产出效益的影响程度在逐渐增强。
关键词:
耕地集约利用 时空变化特征 GWR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