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39)
- 2023(12340)
- 2022(10364)
- 2021(9441)
- 2020(8050)
- 2019(17963)
- 2018(17858)
- 2017(33673)
- 2016(18397)
- 2015(20576)
- 2014(20214)
- 2013(19750)
- 2012(18320)
- 2011(16257)
- 2010(16455)
- 2009(15544)
- 2008(15175)
- 2007(14245)
- 2006(12590)
- 2005(11108)
- 学科
- 济(69642)
- 经济(69535)
- 管理(59472)
- 业(55003)
- 企(45964)
- 企业(45964)
- 方法(24704)
- 财(22160)
- 农(22001)
- 中国(21090)
- 数学(20752)
- 数学方法(20545)
- 地方(19976)
- 制(18813)
- 技术(17828)
- 业经(17637)
- 学(14844)
- 农业(14782)
- 体(13699)
- 银(12925)
- 银行(12894)
- 融(12564)
- 金融(12557)
- 技术管理(12391)
- 行(12331)
- 务(12200)
- 财务(12152)
- 财务管理(12124)
- 理论(12118)
- 环境(11868)
- 机构
- 学院(248951)
- 大学(246409)
- 济(101040)
- 经济(98711)
- 管理(94621)
- 研究(85868)
- 理学(79702)
- 理学院(78817)
- 管理学(77529)
- 管理学院(77056)
- 中国(66238)
- 京(52455)
- 财(51148)
- 科学(50979)
- 江(45780)
- 农(42856)
- 所(42791)
- 中心(40130)
- 财经(38271)
- 研究所(38175)
- 业大(36769)
- 经(34457)
- 农业(33098)
- 州(32839)
- 省(32457)
- 范(32257)
- 院(32014)
- 师范(31866)
- 北京(31863)
- 经济学(30504)
- 基金
- 项目(165294)
- 科学(130603)
- 研究(124997)
- 基金(116992)
- 家(101433)
- 国家(100523)
- 科学基金(86678)
- 社会(79635)
- 社会科(75319)
- 社会科学(75300)
- 省(70314)
- 基金项目(62046)
- 教育(57796)
- 划(55774)
- 自然(54010)
- 自然科(52710)
- 自然科学(52695)
- 自然科学基金(51754)
- 编号(50487)
- 资助(45848)
- 成果(41646)
- 创(39440)
- 重点(37937)
- 课题(37527)
- 发(36541)
- 部(36220)
- 创新(36074)
- 制(35871)
- 国家社会(32453)
- 性(31469)
- 期刊
- 济(123668)
- 经济(123668)
- 研究(76933)
- 中国(63850)
- 财(42553)
- 农(40186)
- 管理(39301)
- 学报(37657)
- 科学(34867)
- 教育(34150)
- 大学(29332)
- 学学(27203)
- 农业(26861)
- 融(25290)
- 金融(25290)
- 技术(24811)
- 业经(20533)
- 财经(19396)
- 经济研究(18121)
- 经(16744)
- 问题(15045)
- 业(14505)
- 科技(13903)
- 技术经济(13060)
- 版(11969)
- 坛(11822)
- 论坛(11822)
- 图书(11765)
- 职业(11324)
- 现代(11190)
共检索到399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诸培新 刘玥汐
研究目的:揭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关系及其分配机制,构建农民长期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机制。研究方法:部门调研、案例分析与归纳推理。研究结果:以"万顷良田建设工程"项目为依托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通过对农民住宅拆迁补偿与宅基地置换安置,使农民获得了区位条件更好的两套以上的公寓住宅,为农民通过"房东经济"长期分享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创造了基本的条件,与现有的土地征收一次性补偿相比有所改进。研究结论:(1)"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完全是政府主导下的土地流转,其中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配置主要通过土地征收实现,本质上并没有突破"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制约,仍然没有赋予集体土地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鸣
2013年8月22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50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土地流转实践"。江苏省人大资源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夏鸣介绍了在江苏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实践中,通过把握理念创新、目标明晰、资源聚集、统筹渐进四项原则,有序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四化"的深度融合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易小燕 陈印军 袁梦
本文利用江苏省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中农村宅基地置换调查数据,以X项目区为例,分析了现行各参与主体的成本-收益及其分配格局,并运用Shapley值法进一步测算了利益主体间的成本-收益,形成了新的分配格局。研究结果表明,项目区农村宅基地置换收益大部分归政府所得,现行农户、村集体和政府的收益分配比例分别为24.1%、15.7%和60.2%;通过Shapley值法测算后农户、村集体和政府的收益分配比例为30.5.0%、36.5%和33.0%,基本达到了三方均衡;同时,农户收益增加了6.4%,村集体收益增加了20.8%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易小燕 陈印军 袁梦
本文利用江苏省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中农村宅基地置换调查数据,以X项目区为例,分析了现行各参与主体的成本-收益及其分配格局,并运用Shapley值法进一步测算了利益主体间的成本-收益,形成了新的分配格局。研究结果表明,项目区农村宅基地置换收益大部分归政府所得,现行农户、村集体和政府的收益分配比例分别为24.1%、15.7%和60.2%;通过Shapley值法测算后农户、村集体和政府的收益分配比例为30.5.0%、36.5%和33.0%,基本达到了三方均衡;同时,农户收益增加了6.4%,村集体收益增加了20.8%,政府收益降低了27.2%,由此可见,Shapley值法有效地平衡了利益主体间的收益,提高了农户和村集体在农村宅基地置换中的收益分配,增加了农户和村集体财产性收入,使农户和村集体分享了城镇化带来的成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上官彩霞 冯淑怡 陆华良 曲福田
在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分析框架下构建农民福利指标体系,本文基于江苏省"万顷良田建设"项目区农户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对农民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增减挂钩政策实施中,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谈判权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存在农民被迫搬迁的现象;虽然增减挂钩政策实施提高了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增加了农民的非农收入,但由于农民自愿搬迁比例低,大部分农民需要支付额外资金新建或购买安置房,绝大多数农民未能将多余房屋出租或出售等,导致农民家庭收入降低,同时农民家庭日常生活消费支出和总支出却大大增加,加剧了农民家庭经济状况的恶化;增减挂钩政策实施导致农民居住面积变小和环境变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申文金 张文主
目前,国家正在进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改革试点工作,15个试点地区在改革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增值收益分配状况的影响,合理的增值收益分配对顺利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地区——江苏省为基础,总结了江苏试点改革的经验及,结合全国其它试点地区改革实践,重点阐述了增值收益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了当前试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科学合理分配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茅飞虎
江苏省射阳县"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位于四明镇开明村境内,涉及拆迁农房1871户、人口5327人,土地整治面积1037公顷,计划建设周期三年。2012年5月,该工程顺利通过省国土资源厅立项审批,目前已进入实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小川 胡传景
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江苏省决定开展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工作。由于工程区涉及的农民房屋搬迁安置建设工期紧、耗资多,为了将这项惠民工程落到实处,减少工程建设阻力,新沂市国土资源局经过大量调研走访,针对工程区社会经济发展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上官彩霞 冯淑怡 陆华良 曲福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魏鑫
今年2月,江苏省昆山市获得了首届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的殊荣,这与当地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土地资源的管理、保护、开发和利用密不可分。多年来,昆山市坚持资源和资产管理并重,开源和节流并举,有效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诸培新 唐鹏
农地征收出让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关系到"三农"发展甚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对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地区样本县市2006—2011年间农地征收与出让中的土地收益分配格局抽样调查与分析发现,尽管国家不断地提供农地征收补偿标准,但农地非农化征收与出让过程中农民的土地收益占土地出让收益比例偏低,约在3%~16%之间,而地方政府的收益份额在75%以上。其根源是现行的农地征收补偿原则是以农地的农用价值一次性补偿给失地农民及其集体,割断了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路径。保障农民土地收益权,构建农民长期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机制需要改革现行征地补偿制度,从集体土地确权登记、缩小征地补偿范围、市场化补偿、实物性补偿、失...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征收与补偿 增值收益 分配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浮 曾思燕 张志宏 朱凤武 许桃元 张绍良
研究目的:探索土地整治引导乡村转型的路径和机制,揭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促进乡村转型的实际效果及影响因子,为政策评价和调整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实地调查了江苏省2009—2012年实施的42个万顷良田工程,采用指标评估法和冗余分析等方法构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乡村转型RDA模型。研究结果:(1)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对乡村转型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在剔除当地平均增长率的前提下,88.1%项目区农民收入增长高于非项目区,但主要归功于非农收入增加;(2)非农就业是乡村转型的前置条件,当地工业发展水平和农民受教育程度已成为乡村转型的限制性因子;(3)挂钩指标转让是拆迁安置资金平衡的关键,地方政府对挂钩指标的需求及财务运作能力影响村庄更新。研究结论:乡村转型受资金、技术、政策和地方运作能力等多重因素影响,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推动作用显著,社区重建、农田流转和生产转型从根本上促成了城乡统筹和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敏 诸培新 张志林
研究目的:归纳并总结江苏省昆山市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双集中"实践中土地增值收益共享方式的创新与不足,为收益共享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研究方法:归纳演绎法与部门调查法。研究结果:昆山市土地和资金"双集中"产生的收益按股份返回村集体,确保了村集体能长期分享土地流转收益,但由于集体建设用地权能不完整、各村存量建设用地规模有限,村民增收效应不明显。研究结论:首先,应鼓励村集体将各自已有存量经营性建设用地以指标形式集中,委托专业公司在县域范围统一进行空间置换、开发后对外出租经营,以获得流转的区位优势收益和规模收益;其次,鼓励各村通过整理复垦村内闲置、废弃建设用地获得集体建设用地指标,拓展可流转范围;第三,平...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鹏举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以下简称入市)尚处在试点阶段,其增值收益分配制度仍在探索中,政府分享增值利益的方式存在争议、征收基数和比例不统一、农户与集体间的分配比例及渠道各不相同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收益分配主体集体建设用地增值利益的分配主要涉及3个层次:一是地方政府和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之间的分配;二是集体经济组织和其成员之间的分配;三是未入市地区与入市获得增值收益的地区之间的利益分配。其中,地方政府和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那中兴 万伟
当前,长三角经济圈发展加速、各城市间竞争加剧、开发区建设方兴未艾,但是江阴市却开辟了一种新的优化发展路径,提出了"不开发区"的理念,通过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付诸实施,以"不开发"摆脱过去依靠土地供应为主的粗放式发展,谋求集约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