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30)
- 2023(6122)
- 2022(4461)
- 2021(3805)
- 2020(2858)
- 2019(6478)
- 2018(6372)
- 2017(11972)
- 2016(6684)
- 2015(7282)
- 2014(7403)
- 2013(6955)
- 2012(6143)
- 2011(5351)
- 2010(5505)
- 2009(4985)
- 2008(4888)
- 2007(4185)
- 2006(4007)
- 2005(3646)
- 学科
- 济(32201)
- 经济(32170)
- 管理(14804)
- 中国(14450)
- 业(13212)
- 地方(12834)
- 农(9775)
- 企(8182)
- 企业(8182)
- 方法(8001)
- 业经(7778)
- 城市(7498)
- 数学(6986)
- 农业(6968)
- 数学方法(6935)
- 发(6703)
- 学(6447)
- 环境(5953)
- 城市经济(5671)
- 地方经济(5669)
- 人口(5605)
- 产业(5166)
- 发展(5031)
- 展(5024)
- 制(4546)
- 信息(4281)
- 财(4103)
- 总论(3915)
- 信息产业(3878)
- 划(3725)
- 机构
- 学院(93233)
- 大学(93100)
- 济(37323)
- 研究(37134)
- 经济(36331)
- 管理(32603)
- 理学(27894)
- 理学院(27382)
- 管理学(26785)
- 管理学院(26616)
- 中国(25620)
- 科学(23717)
- 京(21934)
- 江(21328)
- 所(18576)
- 研究所(17019)
- 中心(16438)
- 农(15894)
- 财(15429)
- 范(15413)
- 师范(15262)
- 业大(14080)
- 院(14078)
- 师范大学(12677)
- 财经(12507)
- 州(12443)
- 农业(12348)
- 北京(12322)
- 经济学(11880)
- 省(11758)
- 基金
- 项目(67509)
- 科学(54758)
- 基金(49757)
- 研究(47926)
- 家(43850)
- 国家(43547)
- 科学基金(38176)
- 社会(32928)
- 社会科(31228)
- 社会科学(31220)
- 省(27526)
- 基金项目(27360)
- 自然(24425)
- 自然科(23850)
- 自然科学(23846)
- 自然科学基金(23381)
- 划(22488)
- 教育(20559)
- 编号(18459)
- 资助(18054)
- 发(16119)
- 重点(15721)
- 江(14174)
- 国家社会(14078)
- 成果(13888)
- 部(13816)
- 课题(13730)
- 创(13292)
- 发展(13136)
- 展(12966)
共检索到141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姚震宇
与全国的水平相比,江苏人口城市化经历了特殊的N型发展轨迹,其内在的原因在于改革前国家战略规划的抑制和改革后苏南模式的兴衰。在中央和省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法规和政策推动下,江苏的空间城市化以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为界,经历了以小城镇建设为重心和以地级城市为中心两个不同阶段。在人口城市化方面,90年代中期伊始的城市化机制无益于解决一大批跨区域流动人口的异地城市化;在空间城市化方面,目前的城市化机制造成了"假性城市化"和"南城北乡"空间格局。这些问题的主要影响于它改变了社会的二元结构问题的表现方式,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级政府的政策智慧和制度创新。
关键词:
空间城市化 人口城市化 假性城市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军
近年来,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城市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成为该类地区演化的主要趋势。人口分布在城镇空间上的重新优化组合,引导区域城镇群体空间不断向高级化方向演进。从人口城市化过程和空间组织互动的一般原理出发,探讨了江苏人口城市化过程对促进区域空间组织的多方面影响,分析了江苏的区域空间组织对人口城市化进程的调控作用,及其实施调控的手段。以期为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人口城市化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促进该类地区人口城市化与空间组织的健康协调发展。
关键词:
人口城市化 空间组织 互动机制 江苏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许萍 陈锐
江苏省提出在2010年人口城市化率达到60%,有学者指出,该目标水平过高,偏离实际。本文将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探讨此目标的可实现性:重新界定现用的人口城市化率的统计口径,证明江苏省实际上已具有较高的人口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晓冬 沈正平
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往往表现为一定的结构性和分异性。文章以江苏省为例,运用帕雷托(Pareto)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校验,从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和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异两个方面,对近年来该省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江苏城市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梯度性,区域城市化水平的两级分化和空间收敛趋势明显。
关键词:
城市化 空间格局 演化 规模结构 江苏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钟业喜 陆玉麒 雷延军
利用传统统计分析方法和ESDA方法相结合,在ArcGIS和GeoDA等软件的支持下,以非农人口城市化为测度指标,从时间、空间、关联性三个侧面对1990—2008年江苏省城市化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城市水平呈现苏南、苏中、苏北逐次下降的空间格局;城市化速度总体上苏中快于苏南,苏南快于苏北;区域城市化水平总体上朝均衡方向发展,处于中等城市化水平的区域逐渐增多;根据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关联性,江苏省可分为扩散型、极化型、塌陷型和传染型四种不同类型的城市化发展区域。
关键词:
城市化 空间格局 ESDA 江苏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蔡继明 程世勇
城市空间的扩张仅仅是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前提,城市社会关系的和谐、福利的公平分享才是城市化的本质所在。我国城市化在经历了空间的快速扩张之后,今后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加速人口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协调利益分配关系,实现城市福利的分享和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市空间扩张 城市人口增长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舒长根 王飞军 吕建星
分析了户籍政策的形成背景及特殊意义,指出尽管户籍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但因其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被取消。据此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新思路:不再过分强调人口向城市聚集,代之先进要素向城市聚集;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则以职业转换取代空间转换,或采取人口迁移的反梯度政策,走先发展经济,后进行人口空间聚集的农村城市化之路。
关键词:
户籍政策 人口城市化 发展对策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姜竹青 刘建江 韩峰
本文以中国城市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空间滞后解释变量模型,探讨道路交通密度对城市化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人口城市化水平与本市及邻市道路交通密度均存在先升后降的倒U型关系,且多数城市的道路交通密度过大,已出现明显的拥堵效应。在城市化进程中,交通拥堵的空间外溢效应在整体上随城市规模等级提高而呈递增趋势,且各等级城市交通拥堵的外溢效应空间边界均由东向西依次递减,但各地区内部不同等级城市交通拥堵对人口城市化的空间作用效果表现各异。东部地区小城市的交通拥堵外溢效应高于中等城市,中部地区Ⅱ型大城市的交通拥堵外溢效应低于中等城市和小城市,西部地区Ⅱ型及以上大城市的交通拥堵效应偏高,而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道路交通密度提高则有利于推动周边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方维慰
信息化可以有效地扩大城市的规模,提升城市的质量,增加城市的数量,有望成为继工业化之后城市发展的新一轮动力机制。结合江苏的城市化现状特点,有必要选择以信息化推动城市化的发展路径,使信息化与城市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达到城乡交融的最佳区域发展状态。
关键词:
信息化 城市化 江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甄峰 欧向军 王春慧 姜煜华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一直处于全国城市化发展的前列,对全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近些年来,江苏省城市化发展在空间格局及动力机制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表现为:大中城市成为城市化人口的主要集聚区,城市化的区域差异不断缩小,城市化发展动力也日趋多元化。同时,江苏省城市化仍然面临着区域差异显著、集聚效应不强、公共服务能力不高、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等不可回避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江苏省城市化战略将会发生适应性的调整。指出以城市土地空间扩张及城市数量增加为主的城市化道路已经基本不适应江苏省新时期新战略的要求,进而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全省城市化战略重点的调整方向...
关键词:
江苏省 城市化 发展战略 调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琴 娄欣
进入21世纪,江苏省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首要特征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模式发生了根本转换。江苏城市化进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新问题,必须寻求新的对策,才能积极推进城市化的发展。
关键词:
江苏城市化 动力模式转换 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戴军 张京祥 曹荣林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日益加速的时代背景下,江苏城市化发展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处于快速发展的转型时期。通过对科学发展观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定位思考,提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五个科学发展原则。在此战略原则的指导下,回顾总结了江苏省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粗放式速度增长与内涵式演变的错位、地域不平衡性与城乡差异性的加剧、城市体系的功能发挥失衡、缺乏区域协调与合作、人与生态环境的不和谐五个方面的问题,并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思维为视角,从科学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构筑城市经营效率机制、把握沿江开发契机等措施层面,就全面推进江苏城市化科学发展作出了对策思考。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江苏省 城市化 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冉 张婷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化则是通往进步的必然道路。而行政区划的范围、大小、结构直接影响城市化发展的速度、进程和质量。因此,作为上层建筑的行政区划就必须与城市化进程相适应,适时作出调整,以达到促进各种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城市化的健康持续发展。以江苏省为例,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城市化的发展和行政区划调整,通过建立"江苏省城市化指数综合度量指标体系",运用数学分析方法探寻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化发展的内在响应机制和规律,分析这一特殊的地缘现象对城市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江苏 行政区划 城市化 响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束礼菊 徐邓耀
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从人口、环境、社会、基础设施、经济五大方面对江苏省城市化进程进行测算与分析,指出了江苏省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发展水平、人口基数和产业结构水平等四方面落后于城市化的综合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城市化质量和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
城市化 综合水平 层次分析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志宪,虞孝感
受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影响,江苏省的城市化出现了苏南、苏中及苏北之间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表现在城市数量、城市规模、城市化水平、城市现代化、城市地域特征等诸方面。由于苏南、苏中、苏北的城市化发展环境不同,因此三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应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沿江地区是江苏省最发达的地区,完善的交通通信网络、良好的互通基础、密集而等级分明的城镇、政府的大力支持等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使沿江城市带的构建成为可能,沿江城市带的建设可发挥城市的集合规模效益,推动江苏省的城市化进程,增强城市的辐射能力。
关键词:
城市化 沿江城市带 城市规模 区域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