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45)
- 2023(13493)
- 2022(11823)
- 2021(11078)
- 2020(9143)
- 2019(21201)
- 2018(21181)
- 2017(40202)
- 2016(21842)
- 2015(24544)
- 2014(24623)
- 2013(24412)
- 2012(22654)
- 2011(20619)
- 2010(20759)
- 2009(18929)
- 2008(18212)
- 2007(15941)
- 2006(14345)
- 2005(12742)
- 学科
- 济(93206)
- 经济(93121)
- 管理(58557)
- 业(56582)
- 企(45004)
- 企业(45004)
- 方法(36858)
- 数学(30746)
- 数学方法(30403)
- 地方(26937)
- 中国(26717)
- 农(25829)
- 业经(21445)
- 学(20860)
- 财(18616)
- 农业(17824)
- 环境(15629)
- 贸(15566)
- 贸易(15552)
- 理论(15072)
- 易(14954)
- 制(14879)
- 和(14836)
- 技术(14516)
- 银(14231)
- 地方经济(14217)
- 银行(14187)
- 融(13999)
- 金融(13998)
- 行(13673)
- 机构
- 学院(308162)
- 大学(307324)
- 管理(121588)
- 济(117533)
- 经济(114773)
- 研究(108585)
- 理学(104338)
- 理学院(103047)
- 管理学(101176)
- 管理学院(100624)
- 中国(80490)
- 科学(70124)
- 京(68314)
- 所(55337)
- 财(52584)
- 农(52319)
- 研究所(50589)
- 江(50275)
- 中心(48991)
- 业大(47500)
- 范(44427)
- 师范(43942)
- 北京(43285)
- 财经(41521)
- 农业(40875)
- 院(39941)
- 州(38530)
- 经(37587)
- 师范大学(35594)
- 省(34165)
- 基金
- 项目(211287)
- 科学(165004)
- 研究(154470)
- 基金(150393)
- 家(131401)
- 国家(130256)
- 科学基金(111237)
- 社会(94622)
- 社会科(89525)
- 社会科学(89501)
- 省(84980)
- 基金项目(80945)
- 自然(73146)
- 自然科(71346)
- 自然科学(71331)
- 划(70505)
- 教育(70024)
- 自然科学基金(70007)
- 编号(63825)
- 资助(62108)
- 成果(51231)
- 发(49202)
- 重点(47543)
- 部(45073)
- 课题(44744)
- 创(43403)
- 创新(40421)
- 科研(39987)
- 发展(38971)
- 项目编号(38359)
- 期刊
- 济(136811)
- 经济(136811)
- 研究(90911)
- 中国(62958)
- 学报(49486)
- 农(47572)
- 科学(46235)
- 管理(45156)
- 教育(37476)
- 财(37113)
- 大学(36826)
- 学学(34400)
- 农业(33717)
- 技术(27835)
- 融(27378)
- 金融(27378)
- 业经(24296)
- 经济研究(20562)
- 财经(18851)
- 图书(18678)
- 问题(17487)
- 业(17007)
- 资源(16382)
- 经(15927)
- 科技(15882)
- 理论(15202)
- 技术经济(14661)
- 现代(14248)
- 实践(14119)
- 践(14119)
共检索到464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玉
文章把江苏环太湖旅游带作为一个整体旅游区域,分析了其开发的背景、资源赋存与组合状况以及旅游流空间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区域旅游开发方向的形象导向、功能导向和市场导向等核心问题,总结了文化精品战略、环境优化战略、区域协作战略、结构效益战略等4项江苏环太湖旅游带旅游开发的针对性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贾佳,梁洁
湖泊是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但是作为湖泊旅游重要内容的濒湖旅游区开发往往存在没有整体规划、缺乏统一形象、低水平重复开发、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针对这种现实,提出了整体开发、多样化、集团化、可持续发展等濒湖旅游区开发原则,并以环太湖旅游区为例,在创立“太湖旅游”品牌的前提下,探讨了其定位、形象、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问题,为濒湖旅游区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考范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陶卓民 高春亮
本文从江苏环太湖地区旅游产品的现状出发 ,对江苏环太湖地区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构成进行了系统分析 ,并根据江苏环太湖地区旅游产品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从资源、客源和旅游业未来发展等方面探讨了江苏环太湖地区旅游产品结构优化的主要途径及该地区未来旅游产品的构成和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龚艳
生态旅游是以认识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其生态平衡为基础的一种新型旅游形态,江苏沿海湿地以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通过对江苏沿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调查,分析了湿地生态旅游的内涵与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条件,探讨了沿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沿海湿地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沿海湿地 开发模式 旅游产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斅源 陈剑峰
湖州中心城市是浙江南太湖区域的核心区块。由于湖州中心城市旅游开发水平低,影响了湖州在环太湖地区及长三角区域中整体旅游竞争力的提升。文章分析了湖州中心城市的旅游资源环境条件、旅游开发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等背景条件,指出了完善丰富旅游产品结构体系和优化旅游开发空间布局的总体思路,并分别提出了南太湖旅游度假区、湖州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区和西南近郊生态文化旅游区的具体旅游开发对策。
关键词:
旅游开发 策略 湖州中心城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卢晓旭 陆玉麒 靳诚 周永博
用层次分析法从资源禀赋、城镇依托、交通可达性、人口经济基础四方面构建湿地资源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定量评价江苏湿地资源的旅游开发适宜性。结果是江苏126个湿地资源分布区的旅游开发适宜性总分值在36.64~72.98之间。依据各湿地分项分值进行聚类分析,将江苏湿地资源分为4种旅游开发类型,即高适宜性湿地资源、较高现实适宜性湿地资源、较高潜在适宜性湿地资源、低适宜性湿地资源。在此基础上,提出积极开发高适宜性湿地、适度开发较高现实适宜性湿地、与经济发展同步开发较高潜在适宜性湿地、暂时限制开发低适宜性湿地的建议,并提出坚持湿地资源旅游开发公益性的思想。同时对湿地资源旅游开发中一些未有定论的话...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嘉毅 葛绪锋 陈玉萍
传统村落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往往顾此失彼。基于文化生态理论视角,建立起传统村落遗产保护性开发的"符号记忆——表征展示——文化凝视"模型,从传统村落遗产中攫取文化符号记忆,形成传统村落遗产的旅游吸引力,将文化符号记忆在旅游开发中进行原真性的当代再生产,展示表征为游客凝视的视觉焦点,游客经由文化凝视实现对传统村落遗产的体验与解码,进而实现传统村落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协同生态。江苏洪泽龟山古村落的样本分析,验证了传统村落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协同逻辑。
关键词:
文化生态 符号 表征 文化凝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震方,丁正山,李想
本文分析了环太湖旅游带旅游业联合发展的三大优势,提出了区域联合、整体协进、统筹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战略思想,明确了战略重点,并提出了旅游业联合发展的主要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肖英 刘思华
环城游憩已经成为城市周边地区旅游开发的主要趋势。通过对长沙环城游憩带旅游开发现状的分析,指出长沙环城游憩带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旅游产品雷同、特色不鲜明;乡村景观异化、定位不清;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提出了开发长沙环城游憩带的四个原则,即:生态优先原则,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原则,利益兼顾原则,尊重历史、张扬文化的原则。最后,提出了长沙环城游憩带开发的策略和建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增长极式开发;积极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结合传统文化,发展文化旅游;加强区域合作,拓展环城游憩带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旅游开发 环城游憩带 长沙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慰冰
合作开发环太湖旅游圈探求区域旅游发展的新思路□张慰冰太湖,是我们的母亲湖,孕育了吴越大地的子民。太湖水系,也是华东特别是苏浙皖沪文明发展的发祥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谋求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共识。有关环太湖旅游圈(为使旅...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松柏
首先,从旅游业绩、旅游资源、旅游支撑3个方面选取了28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环太湖4个城市的旅游分项竞争力和旅游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苏州市旅游综合竞争力最强,无锡次之,常州位居第三,湖州居于末位。接着,对环太湖区域旅游合作进行SWOT分析,结果表明,环太湖区域旅游合作具有旅游资源、产业基础、经济实力、区位、交通等多方面的优势,并且可以借助国内外旅游市场需求旺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加速的机遇,采取增长型发展战略。研究认为,环太湖各市应加强合作,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环境保护,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和创新,统一营销,强化环太湖旅游品牌形象,共同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
关键词:
旅游竞争力 区域旅游合作 环太湖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崔庠,秦丽杰,吕康银,孔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颜庭干 池明茹 陈昌春 周盛
工业旅游是我国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循环经济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以江苏省沿江地区为例,就循环经济的思想与工业旅游开发融为一体,阐述循环型工业旅游的内涵,探讨循环经济在工业旅游中的应用价值,对循环经济在工业旅游中的应用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工业旅游 循环型工业旅游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传康 郁龙余 牟光蓉
一、发展过程深圳在未建设特区前,该市所在地罗湖作为进出香港的口岸,过境旅游有一定的发展,但规模不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特别是创办特区后,深圳旅游业逐步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深圳旅游业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 1.为商务和企业服务的度假村和特区购物旅游阶段这一阶段从1980年始,至1988年。深圳原罗湖作为过境口岸,其旅游接待设施有限。为吸引港澳观光游客,并相应解决商务旅游的住宿问题,在特区建设初期,先后建设了西丽湖、香蜜湖、石岩湖、银湖,东湖和大小梅沙、蛇口海上世界、深圳湾大酒店及旅游中心、溪涌度假村等所谓“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