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16)
- 2023(5797)
- 2022(4862)
- 2021(4545)
- 2020(3928)
- 2019(9064)
- 2018(9210)
- 2017(16922)
- 2016(9423)
- 2015(10638)
- 2014(10690)
- 2013(10207)
- 2012(9192)
- 2011(8290)
- 2010(8677)
- 2009(7755)
- 2008(7575)
- 2007(6946)
- 2006(6200)
- 2005(5096)
- 学科
- 济(40236)
- 经济(40216)
- 管理(24129)
- 业(18418)
- 方法(17554)
- 数学(15761)
- 数学方法(15431)
- 企(14509)
- 企业(14509)
- 地方(13798)
- 中国(11566)
- 农(11266)
- 环境(10220)
- 学(9030)
- 业经(8152)
- 农业(7380)
- 发(7111)
- 理论(6662)
- 财(6578)
- 生态(6493)
- 和(6378)
- 资源(6049)
- 划(6042)
- 地方经济(6011)
- 贸(5380)
- 贸易(5375)
- 发展(5181)
- 展(5172)
- 易(5087)
- 制(4766)
- 机构
- 学院(123788)
- 大学(120304)
- 管理(46277)
- 济(44777)
- 经济(43711)
- 研究(42889)
- 理学(39554)
- 理学院(39018)
- 管理学(37889)
- 管理学院(37667)
- 中国(31220)
- 科学(28631)
- 京(26754)
- 江(26389)
- 农(21720)
- 所(21571)
- 中心(20665)
- 业大(19951)
- 研究所(19747)
- 财(19747)
- 范(18140)
- 师范(17922)
- 州(16924)
- 农业(16606)
- 院(16223)
- 省(16178)
- 北京(15610)
- 技术(15419)
- 财经(15136)
- 师范大学(14008)
- 基金
- 项目(88387)
- 科学(69171)
- 研究(64951)
- 基金(61255)
- 家(53725)
- 国家(53298)
- 科学基金(45671)
- 社会(39724)
- 省(38752)
- 社会科(37522)
- 社会科学(37515)
- 基金项目(32568)
- 划(30846)
- 教育(30399)
- 自然(29892)
- 自然科(29043)
- 自然科学(29038)
- 自然科学基金(28430)
- 编号(27289)
- 资助(25012)
- 成果(21457)
- 重点(20737)
- 课题(20269)
- 发(19799)
- 创(18117)
- 部(18117)
- 江(17944)
- 创新(16896)
- 科研(16747)
- 年(16438)
共检索到189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凌申
江苏在沿海生态型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沿海生态型小城镇建设的若干原则及相应的解决对策,构建出沿海生态型小城镇的建设平台。
关键词:
江苏省 沿海生态型小城镇 政策平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何艳 徐建明
小城镇建设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龙头角色,建设好小城镇即是走出一条我国农村社会现代化,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路子。文章针对目前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对小城镇的生态建设思路及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小城镇 生态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燕燕 文剑钢 黄耀志 陈伟
当前,沿海开发战略已上升到国家战略。江苏沿海地区在城镇快速发展的战略调整背景下,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人力发展地区经济。低碳已成为衡量城镇经济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指标,这对快速发展的城镇化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沿海小城镇的现状、机遇和困境,同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从低碳理念、产业选择、低碳交通、技术、政府政策支持以及如何塑造低碳生态城镇形象等方面提出适合弶港镇低碳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低碳 沿海小城镇 弓京港镇 发展对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元秀 徐长乐
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生态文明理念为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江苏沿海包括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三市在生态旅游发展中,竞争有余,合作不足,致使三市生态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分析江苏沿海加强生态旅游竞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市应以生态文明为指导,积极开展区域生态旅游竞合,具体措施包括:做好统一规划,打造沿海生态旅游区;创新生态旅游产品,联合开发精品生态旅游线路;加强生态旅游合作营销;改善旅游交通和服务;完善合作的制度化机制,构建"市场主导、政府推动、企业主体、社区参与"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格局;联合加强生态教育,共同治理和改善生...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旅游 竞合 江苏沿海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齐德利 李加林 葛云健 于蓉 张忍顺
旅游资源评价是生态旅游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尺度选取和指标建立是评价的关键。从生态旅游的角度出发,筛选体现沿海湿地类型、生态环境、旅游期望值、海洋文化以及开发程度等项目的一系列指标,综合构建沿海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文章提出了沿海生态旅游资源(景观)评价的时空尺度、自然人文理性尺度以及数理统计尺度。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江苏沿海生态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开发潜力和综合价值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并探讨了发展江苏沿海生态旅游的策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余庆年
编者按:在不久前中央出台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优先发展小城镇被确立为重要战略措施之一。事实上,不仅是西部开发,对整个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来说,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我国近13亿人口中,农村人口占了8亿多,可以说,农村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奎奇 汪应宏 欧向军
以江苏省典型区域的小城镇体系为样本、以城镇平均地价为指标,对江苏省小城镇体系地价进行地统计研究,分析发现江苏省小城镇体系地价表现出明显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①小城镇体系地价从中心城市到行政区边缘的变化具有明显阶段性,且不同城镇体系表现出差异特征;②由于发展阶段的不同,小城镇地价结构体系存在较大差异;③小城镇间相互联系强度的不同造成不同地区城镇体系地价的相互关联性表现迥异;④江苏省区域小城镇体系地价总体存在南—北向空间变化趋势。最后,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揭示出:区别于大中城市地价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集聚规模,小城镇地价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空间区位差异。
关键词:
经济地理 小城镇 地价空间分布 地价体系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杜闻贞,王辰
一、小城镇中的“摆动人口”和自理口粮人口 一般普查和统计的镇人口仅仅是指居住在镇上的农业和非农业人口。而实际上在小城镇居住和工作的还有其他人口,其中一种是亦工亦农人口。这里的“工”是指广义的,包括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以及文化教育等非农业部门。这部分人口是兼业劳动者,大多数家住农村,劳作在镇,其户口在农村,而工资收入大部分来自在小城镇的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江苏小城镇的发展与城镇化水平的评估江苏省农调队农村综合处一、改革以来江苏省小城镇发展的简要特点(一)改革以来江苏省小城镇发展的特点1.建制镇数量大增。到1996年11月底全省建制镇的数量已达1010个,相当于1978年的9.2倍;在近2000个县属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启昌,李德夫
发展小城镇的重要性,现已被大家所关注。本文仅就不同类型地区小城镇人口流动方面作些探讨,试图从中说明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注意这一人口现象的重要性。 人口流动是人口过程的运动的表现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凌申
"废灶兴垦"是清末民初苏北沿海滩涂开发的一次重要事件,对江苏沿海地区城镇形成演化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在研究"废灶兴垦"历史背景的基础上,探讨了沿海地区农垦聚落的形成过程,分析了垦区移民对沿海城镇聚落形成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废灶兴垦"以后沿海城镇的分布特点与"时空"演变特征。
关键词:
江苏沿海 废灶兴垦 城镇 时空演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元秀
在一定的条件下,主导旅游资源相似且地域临近的旅游区可利用区域旅游竞合模式来协调旅游区之间的关系。江苏沿海包括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已具备了生态旅游竞合的基本条件。实施生态旅游竞合模式,是江苏沿海生态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竞合战略 保障机制 江苏沿海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树夫 任黎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晓冬,王志强,徐建刚
重新界定了江苏省小城镇的范畴以后,采用了直方图、密度图、系统聚类以及异质方差图等方法对江苏省1,291个小城镇的规模结构、空间分布特征、规模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技术分析。最后提出了新时期江苏省发展小城镇的对策。
关键词:
小城镇 规模 经济发展 分异 江苏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倪前龙
本文运用生态学理论、城市发展理论和环境经济学理论,研究在人口和产业高度密集的特大城市建设生态型城市的思路,提出了上海生态型城市的指标体系,并从构建生态景观、保障生态安全、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上海建设生态型城市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生态 城市 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