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46)
- 2023(16196)
- 2022(13894)
- 2021(13059)
- 2020(10657)
- 2019(24918)
- 2018(24586)
- 2017(46418)
- 2016(25519)
- 2015(28557)
- 2014(28768)
- 2013(28025)
- 2012(26363)
- 2011(23717)
- 2010(24012)
- 2009(21391)
- 2008(20564)
- 2007(18272)
- 2006(16125)
- 2005(14407)
- 学科
- 济(103849)
- 经济(103760)
- 管理(72023)
- 业(70268)
- 企(57582)
- 企业(57582)
- 方法(40713)
- 数学(34627)
- 数学方法(34206)
- 中国(31755)
- 地方(29430)
- 农(28929)
- 业经(24658)
- 技术(22965)
- 财(22712)
- 学(22449)
- 农业(19772)
- 理论(18971)
- 制(18699)
- 贸(17591)
- 贸易(17573)
- 易(16916)
- 环境(16588)
- 银(16446)
- 和(16410)
- 银行(16398)
- 融(16066)
- 金融(16064)
- 地方经济(15794)
- 行(15791)
- 机构
- 学院(356295)
- 大学(349699)
- 管理(138121)
- 济(137465)
- 经济(134326)
- 研究(122191)
- 理学(118707)
- 理学院(117264)
- 管理学(115276)
- 管理学院(114632)
- 中国(89672)
- 科学(76943)
- 京(76751)
- 所(61631)
- 财(61561)
- 江(57597)
- 农(57577)
- 研究所(56151)
- 中心(54757)
- 业大(52418)
- 范(50302)
- 师范(49784)
- 财经(48576)
- 北京(48429)
- 州(44942)
- 院(44818)
- 农业(44618)
- 技术(44039)
- 经(44027)
- 师范大学(39863)
- 基金
- 项目(241773)
- 科学(190128)
- 研究(181311)
- 基金(170518)
- 家(148263)
- 国家(146919)
- 科学基金(126297)
- 社会(110781)
- 社会科(104808)
- 社会科学(104782)
- 省(98983)
- 基金项目(91239)
- 教育(85417)
- 划(81891)
- 自然(81685)
- 自然科(79764)
- 自然科学(79747)
- 自然科学基金(78340)
- 编号(76180)
- 资助(69309)
- 成果(61508)
- 发(55760)
- 重点(55005)
- 课题(54391)
- 创(53420)
- 部(52219)
- 创新(49182)
- 项目编号(45618)
- 科研(45301)
- 教育部(44585)
- 期刊
- 济(157785)
- 经济(157785)
- 研究(107275)
- 中国(76837)
- 学报(54278)
- 教育(54063)
- 管理(53069)
- 农(52452)
- 科学(50990)
- 财(44560)
- 大学(41029)
- 学学(38063)
- 农业(36541)
- 技术(36404)
- 融(31304)
- 金融(31304)
- 业经(27611)
- 经济研究(24490)
- 财经(23047)
- 图书(20550)
- 问题(20115)
- 经(19712)
- 业(19255)
- 科技(19149)
- 技术经济(17717)
- 职业(17651)
- 坛(17309)
- 论坛(17309)
- 资源(16313)
- 理论(16272)
共检索到535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孙长军 张建明
为了更好地规划发展调整江苏沿海地区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提出了基于沿海,服务沿海,发展沿海的学科专业优化策略,创建沿海地区特色的品牌专业。由于沿海特色,能加强高职院校的生存力与竞争力,所以研究沿海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对沿海经济发展特别是沿海农业、渔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江苏沿海地区 高职 专业 优化 创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隽 曹玉平
在国家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面对江苏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战略新兴产业的兴起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江苏高职沿海高职院校在发展和建设过错中迫切需要主动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设置。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苏沿海高职院校在建设过错中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供给侧改革下江苏沿海地区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隽 吴波
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调查发现,江苏沿海地区高职院校大多专业比较齐全且有一定的特色,专业设置与国家战略以及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基本吻合,但专业特色不够鲜明、与区域产业集群契合度较低、专业群资源利用率较低、专业群管理机制落后。因此,建设高水平专业群应找准定位,打造特色优势专业群;科学规划,精准对接区域产业集群;多方共举,实现资源集成共享;以群建院,创新院校管理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雨才 蔡丹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曹玉平
构建适应江苏沿海经济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设置适合区域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必须引起当地高职院校的关注。目前江苏沿海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普遍存在布点过多但专业规模偏小、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专业设置缺乏前瞻性、与支柱产业匹配性薄弱、专业申报缺乏严谨性等问题,分析了江苏沿海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江苏沿海发展及区域优势,给出了江苏沿海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凌申
秸秆发电,是江苏沿海地区新能源产业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分析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秸秆发电的现实意义、资源优势及其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该地区发展秸秆发电的路径。
关键词:
秸秆发电 江苏沿海 新能源 路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常玉苗
江苏沿海属江苏省欠发达地区,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是发展经济的关键。本文借鉴区域经济开发空间模式的思想,形成区域产业开发模式,即节点式"产业增长极"开发模式、点轴式"产业链"开发模式和网络式"产业集群"开发模式,并结合江苏沿海地区优势分析江苏沿海的产业开发,希望可以为欠发达地区,尤其是江苏沿海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唐发华
本文在分析江苏沿海地区工业生产现状和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提出立足本地资源,积极发展资源—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利用对外开放的优惠地位,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外向型工业;发挥临海优势,以港口为中心,努力发展临海工业的工业发展方向。最后对主要工业部门的发展与布局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江苏沿海 工业布局 劳动密集型加工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士群 周荣虎
从实证分析的角度,采用灰色关联理论对江苏沿海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的关联性进行分析。通过研究表明,江苏沿海地区高职教育虽然在某些方面与社会需求有脱节,但是与区域经济发展是有很大的关联性,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圣 王慧敏 蒋松凯 陈辉 蔡春霞 孙雪丽 李亚春
与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因素相比,经济发展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最为显著。以江苏省沿海地区能源消费情况为基础,研究得出地区碳排放、人均碳排放,并且1999-2008年该地区碳排放量与人均碳排放量的增加趋势一致。选取人均GDP来代表经济增长数据,人均CO2排放代表碳排放数据,借助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模型来分析江苏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CO2排放之间的关系和演变态势。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江苏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人均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最优拟合模型中参数α0为0.245 7,α1为3.658 14e-5,α2为1.318 32e-8,α3为-3.298 09e-13,所以根据模型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媛媛
近年来,江苏沿海地区经济在国家战略性政策的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当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要改变学校热、企业冷的现状,职业学校要综合审视自身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全面进行SWOT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为建立长久的校企合作关系、实现多方共赢打下坚实的基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志蔚 葛树魁 陈海娟
从正在实施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视角看,苏北沿海农村职教专业建设明显滞后于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专业设置与地方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对接程度较低,甚至脱节。苏北沿海农村职教要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围绕传统支柱产业稳定长线专业,瞄准新兴产业创造条件设置新专业,按照高效、生态、外向型农业发展定位,办好涉农专业,依托交通、临港、滩涂等综合优势办好现代服务性专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媛媛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步入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的新常态,以江苏沿海地区为例,在剖析当前校企合作与区域经济优势产业匹配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构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指出要在政府、企业、学校3方的合力下,综合运用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联手打造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特色的校企合作之路,并推动这种合作向纵深和长效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希朝 李效顺 陈姜全 张定祥 沈春竹 赵子龙
江苏沿海地区正在承受高质量发展和资源约束的双重压力,综合测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分析“三生”功能空间演化的生态效应,能够为空间优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江苏沿海地区生产空间减少1 921.41 km~2,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分别增加1 468.60 km~2和452.81 km~2。(2)2000—2020年,连云港、盐城两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增加1.02×10~9元和4.33×10~9元,南通市减少1.39×10~9元,同期3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变化值分别为0.008 8、0.006 1和-0.011 3。(3)2000—2020年,连云港和盐城“三生”功能空间转移的生态正效应大于负效应,南通则相反。生产空间转为生态空间是生态环境改善的驱动因素,生产空间转为生活空间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江苏沿海地区在后续规划中应根据生态效应的驱动因素,适当调整“三生”功能空间,推动该地区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正锋
根据江苏沿海地区1999—2008年物流需求数据,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探讨并选择了最优灰色GM(1,1)模型对江苏沿海地区未来5年的物流需求进行灰色预测。结果表明,在建立的灰色GM(1,1)模型群中,6维灰色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未来5年内江苏沿海地区物流需求仍会有大幅度增长,因此要提升物流服务水平,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
江苏沿海 物流需求 灰色预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