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11)
2023(8054)
2022(6298)
2021(5605)
2020(4513)
2019(10737)
2018(10884)
2017(20980)
2016(11473)
2015(13017)
2014(13244)
2013(12614)
2012(11055)
2011(9762)
2010(10011)
2009(9243)
2008(9017)
2007(7905)
2006(7127)
2005(6411)
作者
(33521)
(27743)
(27611)
(26376)
(17889)
(13350)
(12659)
(10980)
(10927)
(10126)
(9813)
(9446)
(9040)
(8954)
(8709)
(8606)
(8395)
(8289)
(8153)
(8114)
(7121)
(6979)
(6876)
(6562)
(6353)
(6308)
(6241)
(6113)
(5711)
(5424)
学科
(53644)
经济(53606)
管理(31495)
(29215)
方法(24032)
(23425)
企业(23425)
数学(21920)
数学方法(21410)
(14620)
中国(14227)
地方(13421)
业经(12079)
环境(10447)
(10180)
农业(9659)
(8583)
(8493)
理论(8086)
(7765)
(7407)
技术(7360)
(7314)
(7261)
贸易(7255)
(6980)
资源(6362)
(6334)
金融(6334)
(6318)
机构
学院(161830)
大学(159205)
(64437)
管理(63778)
经济(63127)
理学(55217)
理学院(54620)
研究(54195)
管理学(53201)
管理学院(52949)
中国(39979)
科学(35441)
(34769)
(30757)
(27505)
(27379)
(26588)
业大(25859)
研究所(25223)
中心(24809)
(21673)
农业(21461)
财经(21443)
师范(21424)
北京(20558)
(20262)
(20122)
(19345)
经济学(18796)
技术(18388)
基金
项目(113849)
科学(90109)
基金(81212)
研究(81202)
(71093)
国家(70583)
科学基金(61400)
社会(51595)
社会科(49031)
社会科学(49012)
(48144)
基金项目(42520)
自然(40391)
自然科(39466)
自然科学(39459)
自然科学基金(38688)
(38567)
教育(37407)
资助(33749)
编号(32924)
重点(26294)
(25401)
成果(24960)
(23746)
课题(23621)
(23534)
创新(22124)
科研(21634)
(21103)
计划(21027)
期刊
(71417)
经济(71417)
研究(43303)
中国(32499)
(24633)
学报(24529)
管理(23958)
科学(23575)
(19758)
大学(18486)
教育(17908)
技术(17585)
学学(17451)
农业(16961)
业经(13117)
(12717)
金融(12717)
经济研究(11293)
统计(11139)
(10394)
(9893)
财经(9763)
资源(9740)
技术经济(9448)
决策(9331)
问题(9128)
(8374)
科技(8153)
商业(7655)
现代(7546)
共检索到235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宜虎  陈雯  
工业绿色化即工业企业逐步减少污染排放,实现环境无害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进展情况直接影响到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从工业绿色化意识、工业绿色化管理、工业绿色化绩效3个方面构建了区域工业绿色化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了使评价结果更为科学合理,还对江苏沿江8市的244家工业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市单位产值能耗及污染排放强度、水循环利用率、废水达标排放率、废物综合利用率等工业绿色化绩效的实际值建立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江苏省沿江8市的工业绿色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发现,苏州、无锡等苏南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工业绿色化水平较高,而扬州、镇江、泰州等苏中地区的工业绿色化水平较低。最后提出了加快工业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俊霞  颜蔚  段学军  邹辉  
快速准确地识别工业企业热源空间分布与演变,有助于揭示产业地理区位和污染源变化规律,对产业布局调整、绿色发展和环境污染监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2020年NPP-VIIRS卫星热异常点数据,利用改进的固定阈值法识别提取热异常点,研究了江苏沿江地区的工业热源热异常点区位分布及其变化规律。主要结论:(1)2012~2020年江苏沿江地区工业热源热异常点数整体呈现先降低后缓慢增长的趋势,其中2020年急剧下降明显,整体呈现“南密北疏”的分布格局;(2)工业热源热异常点辐射强度(FRP)呈现“U”型的变化趋势,其中南京、常州、苏州辐射强度值较高,与地区工业企业产值总量及变化趋势吻合;(3)工业热异常点高密度核主要集中分布于长江沿岸一带,数量和点位相对稳定,高密度区域由上游向下游转移的趋势显著。研究旨在为长江大保护战略下沿江工业企业空间布局优化和环境监管提供新思路和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军  顾朝林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长江三角洲以其独特的滨江临海的区位和发达的制造业基础 ,正在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地区。江苏省沿江地区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组成部分 ,拥有 80 0多km的长江岸线和 8个经济发达、人才资源优势明显的经济中心城市。传统的制造业基础和相对低廉的加工成本、商务成本 ,使江苏沿江开发既有对外来资本的吸引力 ,又有自我发展的内生机制。重点研究了全球化背景下江苏沿江开发的战略问题 ,主要包括 :①江苏沿江地区开发的环境和条件比较分析 ;②沿江产业带重组与实施跨江开发 ;③再造新战略据点 ;④打破行政区界限沿江联动实施区域一体化 ,等等。最后止出 :加快江苏沿江开发 ,...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青  李如海  王黎明  黄劲松  周生路  
采用农用地分等中的自然质量分值的计算方法,以实现对地理范围较大,内部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差异较为明显的江苏省沿江地区的农用地资源质量的合理评价。评价结果为:地处宁镇扬丘陵区的该区西部地区农用地的质量复杂多变,各种级别的农用地均有分布且面积比例相差不大;地处太湖平原区的该区南部地区农用地的质量优越;而该区北部地区农用地质量东西两翼较好,中部较差。根据评价结果,从挖掘农用地生产潜力,综合开发利用土地后备资源,提高非农用地经济产出能力,完善农用地与非农用地转换价格约束机制及发展循环产业经济,污染排放源头控制与生产过程中治理相结合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江苏省沿江地区耕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史春云  张捷  沈山  钟静  周章  
旅游区域之间同时存在着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旅游空间竞合是指邻近区域在竞争前提下的有机合作,实现一体化的一种旅游发展模式。基于竞合模式的空间组织强调在不同旅游区域之间建立一种稳定和谐、互惠共赢、动态平衡的空间竞合关系。以江苏沿江为例,文章探讨了基于竞合模式的旅游空间组织,并分析了江苏沿江旅游区与其它相邻旅游区域的竞合格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峥  宋涛  刘杨  
一、调研背景在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能源问题已成为限制我国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不仅是我国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也是降低国际石油依赖,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的关键所在。锂是自然界最轻的金属,被科学家誉为"工业味精"、"能源金属",在现代工业中,锂产品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更是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材料。目前锂离子电池集中体现了现代能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顾朝林  张敏  
江苏沿江地区包括南京、无锡、苏州、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八市,社会经济发达,人口和城镇密集,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省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地区之一。通过对该地区产业结构现状、区位优势条件和社会经济基础的分析, 指出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开放格局下本地区产业结构重组与升级所面临的机遇, 及地区矿产资源缺乏、自然条件相似、产业结构趋同等不足。提出该地区跨世纪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战略是在维持第一产业稳定增长和继续发挥第二产业的传统优势基础上增进第二产业的高层次转化、提高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并着重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利用区域现有的科技优势结合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进...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寅初  
江苏沿江经济发展研究王寅初(江苏省经济信息中心210013)1项目研究背景江苏沿江城镇基础设施投资研究,是由江苏省科委和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经济部共同提供资金,中方以江苏省计经委研究所、科委政研室和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为参加单位,德方以斯图加特大学区域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洪银兴  
沿江新一轮开发开放的目标是形成国际制造业基地。实现这个目标要以沿江城市现代化为依托,进一步提升沿江开放型经济,整合各种可能进入沿江的发展要素,创造新的沿江发展优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志宪  虞孝感  
江苏沿江地区包括拥有长江岸线的 6个省辖市和 15个县级市 ,土地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省的 2 5 .9%和30 .2 % ,而GDP却占全省的 4 8%。沿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但江南与江北区域差异明显 ,在所选择的 8项社会经济城市发展指标中 ,除城镇密度外 ,其它 7项指标江北均低于江南地区。沿江城市带可构建成宁通、宁苏、苏通三条城镇发展轴 ,宁仪、三江、泰扬三个城镇发展组团 ,其中宁通、宁苏二条沿江发展轴是城市带的中心轴线。各发展轴及城市组团的协调发展要以市场为纽带 ,以共同发展为宗旨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加大区域合作的力度。离岸港口城镇有港区功能较单一的发展模式及功能较全面...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乔均  
江苏制造业企业在国内市场有较强的竞争力,特别是在化学原料及制品、电子及通讯设备、医药、电器机械及设备、服装及纤维制品等制造业的企业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但是江苏机械制造行业的优势在逐渐减弱,汽车行业占明显优势的格局已经不复存在。空调、彩电行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已呈下降趋势。文章认为,江苏沿江本土企业必须加强对江苏沿江装备制造业的投入;加强制造企业冗员的分流和消化;加强本土品牌意识,提高销售力;加强引进外资;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导向并举,积极推进沿江城市“产学研链”的形成,以保持其竞争优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方倩,崔功豪  
江苏沿江地区是我国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地区之一,文章主要对其区域内南北差异形成、变化的过程和县域间经济的空间差异进行研究,并分析区域差异的影响机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朱德明  赵海霞  曲福田  
当前,江苏沿江地区已成为其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文章在着重分析目前江苏沿江化工产业带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化工产业的环境管理、推进化工产业与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最终把沿江化工产业带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区、生态建设的先导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海文  
本文特从江苏沿江开发的地理宽度与现实参照作些探讨,力求界定范围,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形成共识,从而明确沿江开发主体意识,激发主体投身沿江开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沿江开发主体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推动江苏沿江的跨越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