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61)
2023(10649)
2022(9374)
2021(8799)
2020(7334)
2019(17101)
2018(17096)
2017(33257)
2016(18268)
2015(20497)
2014(20345)
2013(20274)
2012(18496)
2011(16435)
2010(16199)
2009(14676)
2008(14158)
2007(12030)
2006(10582)
2005(9099)
作者
(52013)
(42972)
(42880)
(40952)
(27624)
(20831)
(19402)
(16996)
(16559)
(15454)
(15154)
(14638)
(13755)
(13630)
(13339)
(13284)
(12938)
(12798)
(12397)
(12353)
(10700)
(10616)
(10465)
(10043)
(9716)
(9592)
(9583)
(9495)
(8629)
(8422)
学科
(68026)
经济(67954)
管理(50212)
(47693)
(39678)
企业(39678)
方法(32033)
数学(27822)
数学方法(27513)
(21733)
(20404)
税收(20293)
(20123)
(18679)
(16991)
中国(16768)
地方(16369)
业经(15285)
农业(12613)
(12301)
(11841)
财务(11784)
财务管理(11770)
(11649)
贸易(11643)
环境(11489)
理论(11288)
(11231)
企业财务(11169)
技术(10872)
机构
大学(249903)
学院(248958)
管理(101186)
(92530)
经济(90423)
理学(88480)
理学院(87478)
管理学(85964)
管理学院(85535)
研究(82310)
中国(59541)
科学(54407)
(53657)
(47191)
(41536)
(40841)
(39647)
业大(38759)
研究所(38083)
财经(36980)
中心(36907)
(33477)
(33081)
北京(33040)
师范(32756)
农业(31085)
(30453)
(29528)
财经大学(27448)
师范大学(26767)
基金
项目(178110)
科学(139498)
研究(129363)
基金(128820)
(112710)
国家(111814)
科学基金(95925)
社会(79189)
社会科(74956)
社会科学(74934)
(70233)
基金项目(69846)
自然(64292)
自然科(62703)
自然科学(62690)
自然科学基金(61542)
(59010)
教育(57895)
编号(53740)
资助(52591)
成果(43135)
重点(39849)
(38462)
(37640)
(36890)
课题(36075)
科研(34521)
创新(34388)
项目编号(33435)
大学(32725)
期刊
(98161)
经济(98161)
研究(75767)
中国(42124)
学报(41302)
科学(37139)
管理(34650)
(34605)
(33712)
大学(29927)
学学(28220)
教育(26064)
农业(24563)
技术(20066)
(16774)
金融(16774)
业经(16162)
财经(15906)
(15462)
经济研究(15110)
(15050)
图书(13868)
税务(13734)
(13196)
资源(12822)
科技(12628)
理论(12612)
问题(12573)
(12369)
实践(11844)
共检索到355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潘敏  
“维新政府”时期,江苏各地伪政权基本上处于松散状态,赋税征收各自为政,各县境内自行设置关卡,上下交征。汪伪政权成立后一年,伪苏省财政厅大加整顿全省赋税,设立伪财政局,隶属伪省财政厅,但伪财政厅仍无法驾驭各伪县长,有些伪县长对伪省财政厅的指令置若罔闻。“清乡”高峰时期,伪政府对“清乡区”达到了较强的控制,部分克服了“清乡”前和非清乡区的混乱局面。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信通  
赋税收入是维持秦汉帝国运行的经济支柱,乡里赋税来源于国家最小基层行政单元里,征收的财物包括口赋、献费、户赋、田租、刍藁。口赋是按人口数量征收的人头税,分成人和儿童两类征收,口赋可以在一年内分批次上缴。献费每人每年上缴六十三钱。户赋每户每年上缴16钱。田租征收以里为单位,一次统一上缴乡部。刍藁不包括在田租之内,刍藁包括户刍、田刍、田藁三项内容,户刍每户每年上缴一石;田刍、田藁由县统一核算所需量,余刍藁数以顷刍律折钱上缴。赋税制度的落实主要靠基层的乡官里吏去完成。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科  
20世纪30年代,为了整理田赋以提高政府财政收入,新成立的江宁实验县在其境内举办了一次土地陈报。经过统计,土地陈报之后的江宁额征田亩与前相比大为增加。田亩增加的同时,政府的税收也获得了很大的增长。这同时也就为江宁此后的进一步变革打下了良好的铺垫,为今后的各种建设工作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前提。因此,此次土地陈报具有十分明显的"建设"意义。然而,江宁县更多的将土地陈报与田赋征收连接起来,因而在强调建设的同时也带有浓厚的控制意味。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杨国安  
册书脱胎于明代里甲组织中管理赋役册籍、负责推收过割的一种职役。最初一般称为里书,以后各地名色不尽相同。在明初里甲组织较完善之时,他们只是负责保管和编造赋役黄册,并协助里长催征钱粮。到了明中后期,随着里甲组织的松弛与解体,特别是官方册籍的失实,册书因其握有私册而成为联系国家与乡村社会之间重要的赋税中介人,并实际控制着基层赋税征收的全过程。特别到了清代中后期以至民国,册书更呈现出世袭化和包役化的趋势。本文以两湖地区为中心,探讨了册书在明清以来乡村基层赋税征收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世袭化、包役化过程。并认为国家政权对乡村社会控制力的削弱是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棣  
宋代乡司处于宋代财税征收的第一线,实际上控制着县乡赋税征收的全过程,成为大权独揽的县下各乡征税总管,其职权与运作,直接关系着宋代县乡赋税征收体制的运转,影响到农村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和乡村基层社会的政治安定。宋代乡司的出现及其在县乡赋税征收体制的职权地位,是以商品经济的日趋繁荣及土地占有关系的剧烈变动为其深刻的经济背景,随着两税法之后乡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多样化及“惟以赀产为宗”的新税制的复杂化而逐步形成的,是两税法之后新的赋税征收模式的产物。乡司取得县乡征税总管的地位,正是由于他们能够适应宋代赋税征收体制的需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范金民  
清代江苏赋税钱粮积欠的大规模清查,始于雍正三年,迄于雍正九年底,分为三年至六年和七年至九年两个阶段。大规模的清查,直接成果明显,分清了官侵、吏蚀、民欠的类别、数额与比例,挖出了大批侵蚀亏空钱粮的州县贪官和作弊弄奸侵蚀钱粮的经承里书,惩处了大量包揽或花分诡寄甚至抗欠钱粮的不法生监绅宦,挽回了国家和地方的正常钱粮损失;起获了各地里书实收钱粮的底簿,一定程度上堵塞了经承册书诓骗侵蚀业户税粮的作弊渠道,因清查制订的汇欠、汇查册籍,也为清查后改革完善地方赋税征收制度与方式提供了有益借鉴,各地后来普遍实行版图法以清户口,顺庄法以征钱粮。清查期间或稍后,朝廷对江南赋税的征收定额也大幅度减低,较大程度地解决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郝毅生  
历代土地赋税郝毅生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对土地征税最早,以后随着朝代的更替,赋税兴革多变,名目繁杂。据《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夏后氏五十而贡(缴贡纳粮),殷人七十而助(劳役地租),周人百亩而彻(贡、助合一彻地为粮),其实皆什一也(田赋为10%)。”即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翟冬平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造成城市大气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近期,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带领课题组进行调研,形成了"中国碳税税制框架设计"的专题报告。通过征收碳税来控制碳排放,是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分析国际上部分国家或地区碳税征收的实践经验,为我国实施碳税以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锦文  张晓盈  
我国开征碳税势在必行:碳税有利于应对国际碳关税,完善环境税收制度,减缓碳排放压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国外碳税的实践表明:碳税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并不大,但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我国碳税制度设计应注意:选择合理的开征时机,实行渐进的碳税税率,设置完善的免税条款,遵循税收收入中性原则,形成环境经济政策合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建录  蔡鹏飞  
中华传统文化主要以儒家文化为代表,而儒家文化,宋代大儒朱熹是这样认识的: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所以探讨中华传统文化,第一要义是探讨"义利之说"。而财税,无论从古到今,还是西方文明或东方文明,它都是"义"和"利"的结合体。虽然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义",但是儒家义利观的基本精神是不会变的:在任何利益面前首先都考虑到底是合理不合理(即义或不义),合则取,不合则不取。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梦琳  陈利根  
本研究重点考察了农民对现行土地征收救济措施的评价及对土地征收救济制度的实际需要。研究结果表明:现有土地征收救济制度的运行绩效不好,农民对此满意度不高。为保障农民权益、消除或避免征地纠纷,土地征收救济制度应针对现行救济措施的缺陷,在考虑与尊重农民利益诉求的基础上完善。具体的完善机制是:加强行政复议和司法救济的独立性;构建解决征地纠纷的专门且相对独立的裁判机构:降低农民的救济成本;为农民提供法律援助。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业国  王棣  
南宋县级官府经济职能突出。税赋的征收存在两种体制:即以揽户为媒介的民间税赋征收体制和由民户、乡都役人、县级令佐公吏等构成的官方税赋征收体制。后者涉及一套完备的税务制度和职事制度,其中,乡都役人的生存状态,为我们深入了解南宋税赋征收过程中的各种现象提供了很好的视角。而且,在这两种体制中存在着人事交叉现象。本文在制度层面上,对南宋税赋沉重的原因做出了解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勋华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伴随着农业税的全面取消,作为上层建筑的乡镇政权正在面临着一场历史性的巨大变革。对乡镇体制整体设计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域差别,分区研究,对于发达区域乡镇,可考虑改乡镇为县政府的派出机构,而对于不发达乡镇,考虑维持乡镇体制不变,实施精乡(镇)强乡(镇)战略。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袁森庚  徐汇俊  
税收委托征收早已有之,但至今却极少适用。主要是因为在理论上并未对这一问题作系统研究,从操作层面上,立法也未作具体规定。本文认为,税收委托征收的法律性质既是行政委托,也是一种行政合同,是行政性与合同性交融的结果。但行政性因素是主导因素,因此,对违反税收委托征收合同的行为,应规定承担行政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