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46)
- 2023(15708)
- 2022(13688)
- 2021(12612)
- 2020(10647)
- 2019(24451)
- 2018(24284)
- 2017(46883)
- 2016(25576)
- 2015(28436)
- 2014(28546)
- 2013(28219)
- 2012(26278)
- 2011(24025)
- 2010(24405)
- 2009(22748)
- 2008(22166)
- 2007(19659)
- 2006(17768)
- 2005(15906)
- 学科
- 济(119681)
- 经济(119543)
- 管理(75660)
- 业(67944)
- 企(57179)
- 企业(57179)
- 方法(46972)
- 数学(39840)
- 数学方法(39400)
- 中国(27586)
- 财(27513)
- 地方(27465)
- 农(27396)
- 学(26461)
- 业经(25347)
- 制(23150)
- 农业(18377)
- 环境(17874)
- 理论(17854)
- 体(17198)
- 和(17178)
- 贸(17097)
- 贸易(17087)
- 务(16565)
- 融(16513)
- 金融(16508)
- 财务(16495)
- 财务管理(16460)
- 易(16427)
- 银(16242)
- 机构
- 大学(376801)
- 学院(373959)
- 济(154404)
- 经济(151116)
- 管理(144442)
- 研究(131119)
- 理学(124411)
- 理学院(122870)
- 管理学(120772)
- 管理学院(120073)
- 中国(95581)
- 京(81115)
- 科学(81033)
- 财(71980)
- 所(66486)
- 研究所(60515)
- 江(59560)
- 农(58238)
- 中心(57321)
- 财经(57111)
- 业大(53924)
- 经(51583)
- 范(51097)
- 北京(50921)
- 师范(50615)
- 院(47588)
- 经济学(47271)
- 农业(45263)
- 州(44870)
- 财经大学(42243)
- 基金
- 项目(251219)
- 科学(198208)
- 基金(183119)
- 研究(182768)
- 家(159631)
- 国家(158376)
- 科学基金(135892)
- 社会(116547)
- 社会科(110488)
- 社会科学(110458)
- 省(97891)
- 基金项目(97809)
- 自然(88165)
- 自然科(86015)
- 自然科学(85994)
- 自然科学基金(84470)
- 教育(82915)
- 划(81979)
- 资助(75500)
- 编号(72971)
- 成果(60047)
- 重点(56538)
- 部(55478)
- 发(54096)
- 创(51382)
- 课题(51067)
- 创新(48122)
- 国家社会(47933)
- 教育部(47506)
- 科研(47489)
- 期刊
- 济(179973)
- 经济(179973)
- 研究(114525)
- 中国(69677)
- 学报(59131)
- 科学(55773)
- 管理(54453)
- 财(54301)
- 农(52748)
- 大学(44543)
- 学学(42105)
- 教育(37572)
- 农业(36005)
- 融(31789)
- 金融(31789)
- 技术(31347)
- 财经(28807)
- 经济研究(28431)
- 业经(27130)
- 经(24658)
- 问题(23186)
- 技术经济(19011)
- 理论(17724)
- 业(17687)
- 图书(17613)
- 现代(17271)
- 科技(17227)
- 资源(17045)
- 版(16967)
- 贸(16004)
共检索到557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馨 管卫华
本文运用EDSA、社会网络分析和OAP分析,研究江苏省13个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并对空间结构形成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江苏各城市旅游业发展程度各异,但空间分布越趋均衡。②江苏省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经历了"地区三角形一全省多核金字塔形"的演变。③城市旅游知名度差异、交通便捷度、城市经济发展差异是驱动旅游经济联系的主要因素。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尹建军 曹雪静 杨雯惠 熊鹰 李星明
以大别山区24个县(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11年、2014年、2017年3个年份旅游经济指标数据,基于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网络密度、中心度、核心-边缘、凝聚子群等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特征,运用QAP分析法,探讨旅游经济空间特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大别山区旅游经济网络发育程度低,区域旅游经济联系不紧密,旅游经济网络化发展有待加强;2)2011年—2017年间大别山区核心区数量减少,存在明显核心-边缘结构,核心区对边缘区带动作用强;3)麻城市中心度高,旅游经济发展好,领导控制作用强,但易导致过度依赖,使大别山区旅游经济网络呈现脆弱性特征;4)大别山区凝聚子群划分行政壁垒严重,同一子群联系紧密,不同子群联系薄弱,旅游经济一体化程度低;(5)区位交通条件和旅游发展能力对大别山区旅游经济发展影响显著,区域经济水平影响较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如友 黄常州
运用重心模型,定量分析了2001—2012年江苏省旅游经济时空格局的演进过程。江苏省旅游外汇收入重心持续北上,国内旅游收入重心则先南下、后北上,旅游总收入重心的演化路径与国内旅游收入较为相似;江苏省旅游外汇收入重心、国内旅游收入重心和旅游总收入重心都明显偏离几何中心,但呈缓慢趋同态势;旅游外汇收入重心与入境旅游客流重心、国内旅游收入重心与国内旅游客流重心、旅游总收入重心与旅游客流总量重心均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分离特征。从资源开发、政策支持、经济基础、对外开放和事件影响等方面深入剖析了江苏省旅游经济重心移动的驱动机制。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旅游经济重心移动的关键驱动因素,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是旅游经济重...
关键词:
旅游经济重心 演进格局 驱动机制 江苏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洪 夏明
基于旅游空间结构相关理论,利用统计年鉴及社会统计公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与引力模型,对安徽省17个地市旅游中心度经济测定,并对其旅游经济联系度与旅游经济联系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合肥、黄山为安徽旅游核心城市,安徽旅游存在"双核"联动发展模式且旅游发展"南强北弱"态势明显;受地理、交通等因素影响,城市旅游中心性与旅游经济联系量不存在必然联系,安徽存在四大旅游经济圈:大合肥旅游经济圈、皖江城市旅游经济带、皖南国际旅游经济圈、大皖北旅游经济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史庆斌 谢永顺 韩增林 刘天宝 刘桂春 杜鹏
以2005、2010和2015年为时间截面,基于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理论,借助Ucinet6.0软件分析了东北地区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网络结构的演化特征,并提出东北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模式及对策建议。结果表明:(1)东北地区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控制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的主要通道集中于少数节点城市并在空间上产生迁移,旅游经济联系网络发展趋于均衡。(2)网络中存在明显的核心区与边缘区,旅游经济联系呈组团模式发展,组团格局经历了"弱联系稳定"、"强联系失衡"、"强联系相对稳定"三个阶段。(3)东北地区旅游经济应以"增长极—轴线—组团"模式实现进一步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靳诚 陆玉麒 范黎丽
以江苏省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为基础,运用ADod指标、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了江苏国内旅游客源市场份额分布情况,发现2000—2008年各个年份一级客源市场都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但有不断下降的趋势;江苏客源地到目的地的平均距离总体上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对远距离客源地的吸引能力在不断的加强;江苏省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分布符合距离衰减规律,客源市场在500km以内衰减较快,距离效应比较明显,500km以内的区域的比重占到了60%以上,500—2300km客流量呈现波动减少的特征;江苏国内客源市场的衰减规律遵循幂指数衰减,其距离摩擦指数为1.2095。
关键词:
旅游客源市场 空间结构 衰减规律 江苏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金春鹏
推进省内全域一体化发展,是江苏贯彻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大举措。为深入了解江苏城市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强度情况,利用断裂点模型、流强度模型,通过计算城市之间断裂点位置、断裂点场强、城市空间影响半径以及产业区位熵、外向功能量、城市功能效益、城市流强度、城市流倾向度等相关指标,对江苏各城市空间影响的强度和范围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城市空间影响力、外向功能等具体指标间的差距较大;空间经济联系不紧密,城市辐射半径普遍偏小,城市断裂(断裂点处场强偏低)特征显著;中心城市不突出,尚不具备对全域都具有较强空间影响力的城市。为此,建议加快建立健全推进省内全域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大力培育具有全域影响力的高能级中心城市;充分发挥产业协同对全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快打造全域性产业链价值链。
关键词:
断裂点模型 流强度模型 空间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邹永广
本文测度和分析了"一带一路"中国主要节点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了中国主要节点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网络空间结构,并阐述了"一带一路"中国主要节点城市旅游合作空间结构和合作格局,主要研究发现:(1)2011年和2015年"一带一路"中国沿海和内陆节点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不高,但呈现增长趋势,旅游经济关联较高的节点城市优势地位较为稳定,节点城市间的区位和空间距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经济联系度。(2)上海、深圳、厦门、重庆、武汉等节点城市点度中心度较高,同时接近中心性较高,中心地位稳定,且不受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邹永广
本文测度和分析了"一带一路"中国主要节点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了中国主要节点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网络空间结构,并阐述了"一带一路"中国主要节点城市旅游合作空间结构和合作格局,主要研究发现:(1)2011年和2015年"一带一路"中国沿海和内陆节点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不高,但呈现增长趋势,旅游经济关联较高的节点城市优势地位较为稳定,节点城市间的区位和空间距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经济联系度。(2)上海、深圳、厦门、重庆、武汉等节点城市点度中心度较高,同时接近中心性较高,中心地位稳定,且不受其他节点的控制;上海、宁波、天津、深圳、西安、重庆、成都、兰州等节点城市占据较高的结构洞,最具有控制能力;上海、宁波、深圳、广州、湛江、兰州、重庆、西安等节点城市的中间中心性较高,处于核心位置,发挥中介作用。(3)"一带一路"中国主要节点城市旅游合作空间具体布局为两板块、七圈发展格局。主要节点城市间旅游要素互动,促进旅游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实现沿海和内陆节点城市板块间的协同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程军 周建平 蒋建华
文章利用引力模型、泰尔指数、模糊聚类以及轴辐式理论分析等方法探究了长江经济带109个城市的物流空间联系特征、物流中心城市识别及轴辐式网络构建,并利用杜宾模型分析了物流空间联系格局形成的驱动力。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区域物流综合能力逐年上升,区域间联系强度也在不断增长,在空间上表现为"东强西弱"的分异趋势特征;多核心的网络联结格局明显,空间联系网络结构逐渐复杂化,在长三角城市群形成了多层级复杂网络结构,在成渝及长江中游城市群形成初具雏形的网络结构;在内源力(经济规模、工业基础、创新驱动、专业化程度)以及外向力(区位优势)等多种因素驱动下物流空间联系格局形成,并基于中心城市物流优势构建了层级化的轴辐式网络结构,以沪苏杭、汉长和成渝的一级轴心城市,和以南京、无锡、合肥,南昌,昆明、贵阳等二级轴心城市形成了三大城市群物流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宜强 朱明博
以农业旅游示范点为数据本底,基于空间结构理论和空间分析技术,对山东省农业旅游发育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①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形成三大高密度分布轴带区域,空间布局呈显著的集聚模式,其发展重心向西南转移的趋势十分明显。②山东省农业旅游空间分布呈现显著的点轴式空间结构特征,形成以青岛为一级发展节点,济南、临沂等5市为二级发展节点,其他城市为三级发展节点的节点等级体系,以及以滨州—临沂、济南—枣庄为一级发展轴,菏泽—日照等为二级发展轴,东营—滨州为三级发展轴的农业旅游轴带等级体系。③山东省区域农业旅游发展表现出典型驱动模式特征。提出推进农业旅游"网络式"结构体系发育,加快鲁西、鲁西北平原地区以及鲁东内陆地区农业旅游发展以及增强鲁南、鲁北边界地区交通通达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邓建高 江薇
本文基于修正引力模型计算城市空间经济联系强度矩阵,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江苏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网络,对网络结构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江苏省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网络呈现非均衡的地域性分布特征,并且存在明显的凝聚子群现象和核心边缘结构。苏南地区已形成强联系网络,苏中地区呈轴线状结构,苏北地区呈点状发育态势。对此,本文提出优化建议,以期推动江苏省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社会网络分析 空间经济联系 江苏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欧向军 薛丽萍 顾雯娟
运用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江苏省县市经济联系的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61个市县在经济联系的强度、方向、范围与格局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在经济联系强度上,南北梯度差异显著,苏南县市经济联系最强且差异最大,苏中县市经济联系较强,苏北县市经济联系最弱且差异较小,地级市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明显强于县域;在经济联系方向上,各县市的经济联系具有较强的邻近地域指向性、中心城市指向性和交通指向性等主要特征;在经济联系范围上,江苏12个主要辐射源的作用半径大小不一,其中南京、苏州、徐州三个辐射源的辐射范围基本覆盖了全省所有县市,但苏南县市的辐射力度最大且密集,苏中次之,苏北县市的辐射力度最弱;在经济联系格局上,江苏县市基本上形成了由东南向西北层次鲜明的四大板块,即苏锡常通板块、宁镇扬泰盐板块、淮安板块和徐宿连板块。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汪明
对城市群经济联系的分析能够了解区域的协调发展状况。本文通过引入城市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江苏省的13个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为研究对象,用网络密度、点度中心度和核心-边缘结构等指标对江苏省城市群经济联系网络结构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江苏省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具有不对称性,但有协调发展的趋势;苏州、无锡、南京和常州等核心城市,对其他边缘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关键词:
社会网络 江苏城市群 经济联系 网络结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董尊孟 李晓东 李偲
采用修正引力模型及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新疆旅游经济网络模型,以2004,2010,2016年为时间截面,从社会网络角度分析新疆旅游经济网络结构的时空演变,并使用QAP分析,探讨旅游经济网络演变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新疆旅游经济网络结构经历了"非均衡—均衡—相对均衡"的发展过程,以乌鲁木齐为核心的空间格局向多核心协同发展的模式演变,核心-边缘结构渐趋弱化;旅游要素集聚与扩散、交通建设、技术进步与创新、对外开放、旅游资源禀赋共同驱动着新疆旅游经济网络结构演变及扩展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