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02)
- 2023(5065)
- 2022(4477)
- 2021(4298)
- 2020(3706)
- 2019(8695)
- 2018(8797)
- 2017(16805)
- 2016(9258)
- 2015(10340)
- 2014(10466)
- 2013(10084)
- 2012(9108)
- 2011(8277)
- 2010(8589)
- 2009(7772)
- 2008(7538)
- 2007(6465)
- 2006(5756)
- 2005(4928)
- 学科
- 济(40028)
- 经济(40006)
- 方法(21088)
- 管理(20029)
- 业(19339)
- 数学(18479)
- 数学方法(17975)
- 企(15131)
- 企业(15131)
- 农(10135)
- 地方(10098)
- 学(9734)
- 中国(8029)
- 业经(7723)
- 理论(7414)
- 农业(7081)
- 环境(6051)
- 财(5773)
- 贸(5736)
- 贸易(5731)
- 易(5477)
- 和(5037)
- 制(4719)
- 地方经济(4630)
- 划(4563)
- 资源(4393)
- 技术(4381)
- 发(4330)
- 教学(4078)
- 融(3938)
- 机构
- 学院(130226)
- 大学(126266)
- 管理(49572)
- 济(45221)
- 研究(44822)
- 经济(44185)
- 理学(43176)
- 理学院(42532)
- 管理学(41139)
- 管理学院(40907)
- 中国(33405)
- 科学(32648)
- 京(28577)
- 江(25785)
- 所(23570)
- 农(23110)
- 研究所(22050)
- 业大(21265)
- 中心(20641)
- 范(20213)
- 师范(19979)
- 财(19658)
- 农业(18167)
- 北京(16997)
- 院(16969)
- 州(16506)
- 师范大学(16199)
- 财经(15926)
- 省(15284)
- 技术(14983)
- 基金
- 项目(93226)
- 科学(73835)
- 基金(67627)
- 研究(62432)
- 家(60861)
- 国家(60455)
- 科学基金(51946)
- 省(39149)
- 社会(38235)
- 自然(37390)
- 基金项目(36496)
- 自然科(36459)
- 自然科学(36454)
- 社会科(36337)
- 社会科学(36328)
- 自然科学基金(35763)
- 划(32150)
- 资助(29456)
- 教育(29071)
- 编号(24782)
- 重点(22111)
- 发(20535)
- 部(19083)
- 计划(18844)
- 创(18558)
- 科研(18498)
- 课题(18067)
- 成果(17925)
- 江(17576)
- 创新(17439)
共检索到183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章鸿 段七零
运用首位度、位次变化、齐夫定律、差异度,比较分析了江苏省2009—2012年国内及入境旅游客流规模分布的变化特征。国内旅游客流和入境旅游客流二者首位分布均不明显,但后者大于前者,且前者向扩散方向演变,后者向集中方向演变;二者均遵循齐夫定律,但前者为单分形,后者前6年为单分形,后8年则为双分形;前者先呈对数正态分布模式后呈帕雷托模式,后者前6年呈不规则帕雷托模式,后8年标度区一先呈不规则帕雷托模式后呈帕雷托模式,标度区二呈不规则帕雷托模式;前者规模变差呈现波动扩大态势,后者则呈波动缩小趋势;二者的差异度都不大,但后者大于前者,且差异度变化与各自Zipf参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区域经济发展、旅游资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耀宇 黄震方
笔者以1996年~2008年江苏入境旅游者接待量月度分布情况为基础数据,分析了13年来江苏省入境旅游客流的波动性特征。通过使用SPSS16.0的季节分解功能,对江苏入境旅游旺季的时间形成了准确的判断;通过进行调整和平滑处理后得到的趋势图,对江苏入境旅游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变化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在此基础上对全省13个省辖市进行入境旅游客流季节性强度指数的测算和对比,得出江苏入境旅游客流的波动性受到包括季节性因素在内的多种因子影响的结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宪洋 马嘉 寇永哲
旅游空间结构是旅游地理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以旅游经济联系度、旅游首位度和旅游基尼系数等多项指标对大西安旅游圈近10年的旅游规模分布变化及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初步探讨了西安旅游与大西安旅游圈发展的互动响应。结果表明:大西安旅游圈是单极核圈层结构,呈单核辐射发展;西安是大西安旅游圈的旅游首位城市,但首位度在不断降低;旅游圈内游客人数和旅游经济均趋于分散,但旅游经济分散的程度更为显著。此外,大西安旅游圈旅游规模成长呈现单点集聚性、轴线指向性、区域差异性与结构趋散性等特征。
关键词:
大西安旅游圈 旅游规模分布 空间特征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仲霞铭 张虎 汤建华 钟非 钟俊生 熊瑛 高银生 葛珂珂 于雯雯
根据2006-2007年4个季度机轮底拖网禁渔区线内侧及毗邻海域拖网专项调查数据,研究目标区内小黄鱼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相关规律。(1)江苏近岸海域小黄鱼产卵、索饵群体以南黄海群为主,东海群为次,黄渤海群影响甚微;(2)小黄鱼生物量高发生期为春、夏两季,夏季大幅高于春季,秋季高于冬季;(3)分布区随季节推移总体呈现北延趋势,而秋季至冬季北移迹象明显;(4)全年总体发生量,中南部的辐射沙脊群及邻近区域远高于中北部区域,但冬季则相反;(5)近长江口南部局部区域为南黄海群和东海群种群组成的混栖群体,四个季节生物密度稳定;(6)趋于性成熟群体春季陆续洄游至目标区产卵、孵化,幼体夏季在目标区出现较密集分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崔峰 肖星
采用江苏省1978—2006年入境旅游面板数据,基于旅游需求的角度,运用地理集中指数、年际集中指数、亲景度等指标对江苏省入境旅游市场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国际游客地理集中指数整体呈下降趋势;各客源国的年际变动指数差异较大;入境客源市场亲景度差异并不显著;客流空间集聚和不均衡特征仍较明显。建议从市场、产品开发及客流空间调控等方面进一步拓展江苏省入境旅游市场。
关键词:
入境旅游 时空特征 动态变化 江苏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秋菊 梁思贤
文章以云南省为研究案例,利用网络游记与照片两种"数字足迹",研究入滇自驾车旅游客流的时空特征,并与一般入滇旅游客流的特征进行比较,为应用新数据方法研究旅游流时空提供参考,同时丰富时空二元视角下的自驾客流研究成果,也有利于自驾车旅游目的地的营销与管理。研究结果显示:(1)自驾客流出游时间分布集中度较高,黄金周及寒暑假内容易出现客流高峰,与一般入滇客流的时间特征基本保持一致。(2)客源地空间分布上,一则呈现近域性显著、东部集中性明显;二则自驾客流空间距离衰减规律不明显,空间使用曲线出现多次波动,客源地分布与国
关键词:
数字足迹 自驾 旅游流 时空特征 云南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严斧 雷凌 蒋江龙 苏江峰 徐小进
1982年以来,张家界市旅游业发展很快,但由于社会和自然诸多因素的影响,客流量年际间仍出现一些波动,年内季节波动尤其明显。旅游客流量的时空差异变化,是旅游经济的固有特性。在客流量波动中,该市主导景区对卫星景区起主导作用。本文分析了该市客流量时空变化的特点、原因及对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特别是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同时提出了减少旅游经济负面影响的对策。
关键词:
张家界市 游客流量 时空变化 季节波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袁正新
文章通过对张家界旅游客流量年际间时空变化基本特征的分析,反映出对张家界市的经济、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生态与环境等问题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为减少客流量波动的负面影响,从正确认识武陵源的景观涵义到适当控制旅游服务业发展等5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张家界 旅游业 问题 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阎友兵 陈彪
科学合理的旅游投资对旅游业发展壮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衡量区域差异的标准差、变异系数、首位度、泰尔系数分析中国旅游投资时空差异演变特征,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SDA)中局域G*系数探讨中国旅游投资冷热点空间格局演变情况,结果发现:时间尺度上,2003-2015年中国旅游投资绝对差异持续扩大,且上升幅度大于相对差异缩小幅度,导致中国旅游投资差异一直较明显;空间尺度上,2003-2015年西部区域差异最大,且呈"N"型轨迹波动上升,东部区域差异次之且呈持续缩小态势,中部区域差异最小且较稳定;冷热点变动上,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宣国富 赵静
本文应用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理论,利用首位度分析和位序—规模分析方法对江苏省旅游经济等级规模结构特征及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均非典型的首位分布和位序—规模分布,而是属于过渡类型的规模结构分布,且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的等级规模结构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国内旅游的规模结构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处于中间梯度的城市旅游规模呈相对均衡分布;而入境旅游的规模差异相对较大,不同梯度之间的分化明显。演化分析表明等级规模结构未发生明显的类型转换,国内旅游表现出先集聚后扩散的特征,而入境旅
关键词:
旅游经济 等级规模结构 江苏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崔凤军,张建忠,杨永慎
泰山旅游需求存在着明显的时空分布规律.调查显示.游人数量的日变化、周变化和年内变化十分显著;客源地主要分布于山东及其周边省市;旅游区内部以泰山中路和岱顶的需求强度最大。最后对旅游交通方式、旅游消费、旅客职业构成双重游率等旅游者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时空分布规律 旅游者行为 旅游需求 泰山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虎 贲成恺 吉红九 于雯雯 袁健美 胡海生 汤晓鸿 高继先
根据20122016年15月在东台、如东、启东和海门4个监测区域的捕获数量和渔获规格,研究了江苏海域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苗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22016年,江苏海域鳗苗主汛期为24月,各区域监测船在主汛期的24月捕捞数量占该年总捕捞数量的比例为61.96%100.00%,平均为88.18%。东台、如东、启东三地鳗苗逐旬捕捞量分布形态5年均呈单峰型,而海门除2015年和2016年呈双峰型外,其余3年均为单峰型。单网月捕获数量均值最高的年份为2014年,最高的区域为海门,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勇 程家骅 张寒野
基于抽样调查获得的2014年江苏省沿海刺网渔船生产数据,对江苏刺网渔业生产和渔获结构时空分布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江苏刺网渔船基本为本地近海生产,未出现远赴外地渔场生产情况;江苏中部以北近岸水域为刺网渔船主要作业渔场,而中部以南近岸水域少有渔船作业,可能是因为受航道、其它网具占用渔场、或捕捞对象分布习性等因素影响。伏季休渔前后在江苏中北部近岸水域,冬末春初在长江口渔场中部外侧水域,生产情况均相对较好,这可能与捕捞对象产卵、越冬行为相关。吕四渔场和大沙渔场是江苏刺网渔船主要作业水域,随着水温季节性变化,
关键词:
江苏 刺网 渔业生产 时空分布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子东 王燕平 仲霞铭 杨家新 葛慧 施金金 熊瑛 汤建华 吴磊 闫欣 王储庆
为进一步了解江苏海域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时空分布特征及相关规律,根据2017——2018年共4个季度在江苏海域(31°45′N~35°00′N、119°30′E~125°00′E)进行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对该海域小黄鱼时空分布规律及生物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秋季与冬季小黄鱼经过夏季索饵育肥,平均体长(秋季103.04 mm,冬季96.20 mm)、平均体质量(秋季19.62 g,冬季16.35 g)均达到全年高值;春季样品性腺成熟度最高,36.1%的样本仍处于产卵期,冬季次之;摄食等级方面,春、秋季小黄鱼摄食等级高于夏、冬季;性比方面,4个季节及年度间雌雄比例变化不大且雄鱼数量多于雌鱼。2)江苏海域小黄鱼春季产卵场主要位于长江口以北邻近海域(32°00′N~33°15′N、121°30′E~122°15′E),夏季索饵场主要分布于大沙渔场南侧(32°00′N~33°00′N、123°00′E~124°30′E)及吕四渔场北部外侧海域(33°30′N~34°00′N、121°30′E~122°00′E),秋季索饵场位于连青石渔场东南侧海域(34°00′N~35°00′N、122°30′E~124°00′E),冬季越冬场位于大沙渔场东北部海域(33°00′N~35°00′N、123°30′E~124°30′E)。3)春季性腺成熟度高的亲鱼聚集在江苏近岸长江口以北临近海域产卵育幼,形成中心密集区;夏、秋季仔稚鱼及成鱼分散索饵,在江苏海域广泛分布且东移趋势明显,索饵场分布受水温影响较大,受盐度影响较小;冬季小黄鱼从索饵场洄游至越冬场深水区(水深范围36.435~80.675 m)。4)结合小黄鱼样本生物学特征和资源密度的分析,发现江苏海域小黄鱼随季节变化具备产卵、索饵及向深水区越冬属性,繁殖、生长发育系统轮廓较为完整。因此,可以推断小黄鱼种群与江苏海域之间存在相对稳定的依存关系,为江苏海域小黄鱼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葛云健 吴笑涵
以江苏历史文献记录的洪涝灾害为研究对象,分析历史时期江苏地区洪涝灾害发生的时空差异性特征,探讨影响洪涝灾害时空差异性的原因。时间尺度上,历史时期江苏地区洪涝灾害明清时期多发,集中于夏秋季节,其影响因素有长时间异常降水、风暴潮以及厄尔尼诺事件等。空间尺度上,洪涝灾害多发生于太湖平原、里下河平原及沿江地区。唐宋时期,太湖平原、沿江地区是江苏省洪涝灾害最为集中的地区,明代以降苏北平原洪涝灾害更为集中,原因应该是宋代太湖平原人口激增,涸湖造田破坏了太湖东泄水道,明清后泄洪能力得到提升,长江口的演变则使得沿江地区潮灾逐渐减少,而里下河平原因为黄河夺淮入海,导致泥沙沉降,水流不畅,成为洪涝走廊。
关键词:
洪涝灾害 时空分布 历史时期 江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