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21)
2023(11507)
2022(9982)
2021(9307)
2020(7920)
2019(18158)
2018(17883)
2017(34499)
2016(18819)
2015(21201)
2014(20899)
2013(20545)
2012(19657)
2011(17669)
2010(18184)
2009(16908)
2008(17100)
2007(15870)
2006(13950)
2005(12433)
作者
(54117)
(45253)
(45179)
(43165)
(29387)
(21695)
(20564)
(17531)
(17073)
(16682)
(15376)
(15335)
(14688)
(14490)
(14278)
(14261)
(13860)
(13495)
(13443)
(13334)
(11386)
(11302)
(11066)
(10519)
(10349)
(10261)
(10218)
(10039)
(9274)
(9084)
学科
(76572)
经济(76510)
(59427)
管理(59042)
(48878)
企业(48878)
方法(32749)
数学(28530)
数学方法(28216)
(23098)
技术(21720)
中国(21081)
(20190)
地方(17695)
业经(16816)
(15810)
(15441)
贸易(15433)
(15354)
农业(15340)
(14979)
技术管理(13718)
(13281)
银行(13250)
(12861)
(12678)
(12143)
金融(12141)
理论(12130)
(11827)
机构
学院(267840)
大学(265266)
(113002)
经济(110575)
管理(104805)
研究(92101)
理学(89298)
理学院(88319)
管理学(86927)
管理学院(86390)
中国(70580)
(56467)
科学(55686)
(52301)
(47901)
(46963)
(45579)
中心(43466)
研究所(42306)
财经(40270)
业大(39174)
(36327)
农业(35746)
(35306)
师范(34970)
北京(34945)
(34302)
经济学(33794)
(33229)
经济学院(30522)
基金
项目(173502)
科学(137241)
研究(129744)
基金(123858)
(107264)
国家(106328)
科学基金(91289)
社会(81450)
社会科(77173)
社会科学(77149)
(70748)
基金项目(65436)
教育(60229)
(58417)
自然(58372)
自然科(57005)
自然科学(56988)
自然科学基金(56005)
编号(53314)
资助(50270)
成果(43736)
(41183)
重点(39455)
(38707)
(38650)
课题(38028)
创新(37690)
教育部(32910)
科研(32757)
国家社会(32712)
期刊
(128217)
经济(128217)
研究(80744)
中国(57289)
(41218)
(40665)
管理(40267)
学报(38343)
科学(37060)
教育(32787)
大学(28925)
(28100)
金融(28100)
农业(27391)
学学(27074)
技术(26940)
业经(21365)
经济研究(20650)
财经(19773)
(17053)
问题(16289)
技术经济(16047)
(15540)
科技(15042)
(13896)
(13047)
论坛(13047)
理论(12690)
图书(12588)
(12551)
共检索到412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叶明  
如果说,经济发展主要由依靠大量的资金投入和资源消耗的扩大外延再生产方式转向依靠科技进步的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轨道上来,是战略选择的重大进步的话,那么,实施"科技兴省"战略与政策则更应该由强调增加科技投入的外延发展转向提高技术应用的效率与效益的内涵式发展,这就是推行技术创新发展模式的根本目的。所谓技术创新就是以技术为基础的创新,它是一种使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加速技术应用速度、提高技术应用效率与效益的发展模式,其核心是科研活动与经济建设的一体两面,手段是市场调节与政策控制的有机结合,途径是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江苏省政府研究室、江苏省国土资源厅联合调查组  陶培荣  徐山瀑  沈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恩华  
本文基于大量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结合相关的技术创新理论,从四个不同方面分析了江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旨在为江苏企业的下一步改革提供事实依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冲  钟昌标  
利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模型,实证检验1984—2013年我国的金融政策组合的企业技术创新效应,目的是考察我国宏观金融政策组合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增长效应显著,其中货币政策的短期效应大于长期效应,而信贷政策是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2)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随着滞后期的推移不断弱化,且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是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3)利率政策的技术创新效应并不显著。故而,研究金融政策组合差别化的作用,正确甄选和优化金融政策组合,对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文洋  
本世纪初,经济学家就开始研究创新的问题了。二次大战结束后,研究与开发成果以每年平均20%的速度增长;同时国际经济竞争的成败愈来愈依赖于各国的技术开发能力的强弱,从而使得技术创新的研究成为热门的课题,成为经济学界、科技政策界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彭纪生  邹亚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勇  朱乾  王志杰  
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江苏省具有省级以上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的新材料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新材料企业整体平均创新效率不高,企业间的创新效率差距比较明显,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效应不明显。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进一步提高新材料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原小能  
技术创新是一个产业产生和发展的灵魂,也是其竞争力培育和维持的最终来源。江苏机械工业竞争力的构建也要依靠技术创新。尤其是在目前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环境下,技术创新更成为江苏机械工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及时提高江苏机械工业的技术水平,培植其竞争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贝淑华  王圆  沈杰  
基于产学研三方角度,从技术投入、技术产出、技术发展环境3个方面构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企业创新能力、学研方创新能力和教育环境影响3个公因子,对江苏省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创新能力对区域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影响最大,学研方创新能力次之,教育环境的影响有限;江苏省整体创新能力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其中企业创新能力水平较高,但学研方创新因子和教育环境因子表现欠佳。因此,提出江苏省要提升整体技术创新能力,需要依托实施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构建创新共同体,着力提升研发机构的投入产出水平,并继续维持高水平的企业创新能力和优越的教育环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旭  方一兵  
性能良好的有效界面是高校技术创新得以成功实现的重要条件。我们从内外两个方面分析影响西部地区高校技术创新宏观界面性能的因素。从高校自身来看,高校的定位、合作基础和文化是影响西部地区高校技术创新宏观界面性能的主要因素。从外部环境来看,地方政府—高校的关系、地方政府在支持和引导高校技术创新上的行为特征等政府方面的因素以及市场的创新活力、市场规则等市场因素对西部地区高校技术创新宏观界面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冬青  
江苏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在新世纪里,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江苏的工业将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江苏要迅速提高工业化水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高江苏产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地位,唯有加强技术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丁锦希  孙晓东  
借鉴制度战略理论,构建以高管支持为中介变量的技术创新政策作用机制的理论拓展模型,以江苏省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企业为实证研究样本,探索技术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战略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高管系实现技术创新政策影响企业创新战略的中介变量,高管对政策的认同有利于实现政策的激励效果。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郭捷  杨立成  
绿色技术创新是突破“经济-环境”压力的关键所在。政府行为能够有效弥补绿色技术创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的天然不足。为进一步探究政府政策对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双重外部性”特征,以我国内地31个省(市、区)2009-2017年面板数据为样本,探究环境规制、政府研发资助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直接影响效应及交互效应。结果发现,环境规制与政府研发资助均对绿色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政府研发资助影响效应更大;两者互补耦合更有利于促进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丽君  
通过对标准化、技术创新和宏观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和动态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标准化对经济增长的内生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标准化、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发现标准、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比较复杂,在不同的滞后期相互之间的影响不一,不是单一的正效应或负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