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95)
2023(9339)
2022(7703)
2021(6928)
2020(5807)
2019(13033)
2018(12928)
2017(24939)
2016(13490)
2015(14720)
2014(14784)
2013(14972)
2012(13644)
2011(12027)
2010(12515)
2009(12088)
2008(12369)
2007(11420)
2006(10446)
2005(9352)
作者
(39095)
(33047)
(32946)
(30747)
(20941)
(16137)
(14774)
(13002)
(12655)
(12013)
(11392)
(11308)
(10633)
(10460)
(10179)
(9884)
(9737)
(9667)
(9610)
(9544)
(8379)
(8327)
(8123)
(7929)
(7590)
(7475)
(7327)
(7325)
(6713)
(6668)
学科
(81154)
(64917)
经济(64834)
(64591)
企业(64591)
管理(54649)
(45107)
农业(30185)
业经(27435)
方法(25448)
(21335)
数学(18135)
数学方法(18001)
(16940)
财务(16930)
财务管理(16915)
企业财务(15988)
技术(15288)
(13813)
(13763)
地方(13701)
(13692)
中国(13572)
环境(13530)
(13298)
(11506)
企业经济(10538)
经营(10404)
理论(10381)
(10296)
机构
学院(204582)
大学(192245)
(88967)
管理(88193)
经济(87457)
理学(75919)
理学院(75271)
管理学(74425)
管理学院(74089)
研究(62053)
中国(51616)
(50215)
(39896)
(38787)
(38487)
农业(37743)
科学(37607)
业大(35518)
(31113)
财经(30601)
中心(30157)
研究所(27927)
(27490)
经济管理(27479)
(25847)
经济学(24313)
(23917)
商学(23473)
北京(23372)
商学院(23295)
基金
项目(134329)
科学(108108)
研究(101232)
基金(97644)
(83262)
国家(82337)
科学基金(73106)
社会(67472)
社会科(63612)
社会科学(63591)
(57576)
基金项目(53066)
自然(45966)
自然科(44767)
自然科学(44757)
自然科学基金(43991)
(43944)
教育(42676)
编号(41677)
资助(37809)
(34262)
(31001)
(30963)
成果(30289)
(29395)
重点(29366)
(29231)
创新(28057)
(27753)
课题(27291)
期刊
(113382)
经济(113382)
(53471)
研究(52952)
中国(39721)
农业(36156)
管理(32863)
(32399)
科学(28402)
业经(27480)
学报(26203)
大学(21072)
学学(20675)
(19934)
金融(19934)
技术(19303)
(19065)
问题(15040)
财经(14583)
农村(13840)
(13840)
经济研究(13756)
农业经济(13735)
技术经济(13711)
资源(12829)
(12525)
世界(11448)
现代(11019)
经济问题(11017)
教育(10995)
共检索到3059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小丽  刘益平  王经政  姜丽丽  
文章在分析了技术锁定与替代对循环农业生态补偿影响的基础上,采用AHP法对江苏循环农业生态补偿的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当前江苏循环农业生态补偿的生态效益最为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效果有限;而江苏省推广实施的相关生态补偿项目提高了农业/农村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农业生态事故的发生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小丽  刘益平  王经政  
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指引下,按照"获取备择指标确定区域通用指标,增加区域特色指标组建评价指标集"的思路确定农业生态补偿效益评价指标集;然后根据ISM的基本原理对指标集中的这些因素指标进行结构化处理,从而构建农业生态补偿效益评价系统的解释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文章利用AHP法对地处苏北地区的宿迁农业生态补偿生态效益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曾华锋  项卫东  祁大化  
生态效益补偿实际是付费制度的一种实现形式,而如何确定补偿依据是制约生态效益补偿的瓶颈。森林生态效益的评价是对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文新  马康贫  曹巨生  顾建敏  
(一)宏观经济效益 测算江苏农业科研投资的宏观经济效益,主要应用了生产函数法。通过对江苏省1981—1991年农业总产值与各项生产要素的多元回归运算,得具体方程式为: Y=0.0851081 X_1~(0.336327) X_2~(1.91444) X_3~(-1.40535) R~(0.1545852) e~(0.09638*X_4) (R=0.9959) 式中,Y表示产出的农业总产值;X_1、X_2、X_3、R分别表示生产费用、耕地、农业劳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秦嘉龙  刘玉  
文章简要介绍了2005年至2011年三江源湿地的改善状况,采用市场价值法、费用支出法、替代费用法、影子工程法和条件价值法等评估方法,评估2005年和2011年三江源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效益增量为3 614.79亿元。同时,在引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资金数据下,以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与环境会计相结合的理论视阈,构建三江源湿地生态补偿会计核算案例,进而分析三江源湿地生态补偿会计核算结果并评价三江源湿地生态权益增量与生态效益增量,最后就三江源湿地生态补偿现状提出参考性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宏  
[目的]农业生态系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基础,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对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和国家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方法]文章利用能值分析法以2005—2016年为时间序列对江苏省农业生态系统进行研究,通过一系列指标评价其可持续性。[结果](1)环境贡献率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0年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的影响,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环境受到一定的影响, 2011年后,环境有所改善。(2)能值投入率分析结果表明,整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 2007—2012年能值投入率有所升高, 2014年达到最大值, 2014—2016年开始下降,该结果说明2008—2014年经济发展迅速。(3)环境负载率分析结果表明环境负载压力逐年上升,但2014—2016年环境负载率趋于稳定,说明江苏省对环境的利用达到一定的平衡。(4)能值可持续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各年指数均在3~4.5之间,说明江苏省农业生态系统处于较好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结论]江苏省农业生态系统整体上发展较好,可持续发展潜力较大,但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注意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负载率,促进环境与农业生态的协调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小丽  刘益平  王经政  
循环经济理念下的农业生态补偿与生态循环农业相互影响,在循环农业生态补偿政策扶持下,苏北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该区域循环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使得其在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改善农村环境、解决地区民生等问题上作用有限。为此,建议充实生态循环农业补偿主客体,努力争取循环农业补偿项目;借鉴欧盟经验拓宽农业生态补偿范围,加大生态循环农业推进力度;恰当选择农业生态补偿方式,重视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投入;合理测算农业生态补偿标准,有序推进生态循环农业示范推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小丽  刘益平  王经政  
循环经济理念下的农业生态补偿与生态循环农业相互影响,在循环农业生态补偿政策扶持下,苏北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该区域循环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使得其在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改善农村环境、解决地区民生等问题上作用有限。为此,建议充实生态循环农业补偿主客体,努力争取循环农业补偿项目;借鉴欧盟经验拓宽农业生态补偿范围,加大生态循环农业推进力度;恰当选择农业生态补偿方式,重视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投入;合理测算农业生态补偿标准,有序推进生态循环农业示范推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兵  张宁  李丹  徐超  
分析了江苏省秸秆类农业生物质能源在不同作物及地区间的分布状况,并选择3个典型的秸秆发电项目作为案例,采用成本-收益分析、货币价值折算及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分析等方法,重点研究了江苏省生物质能源利用的经济、资源和环境效益。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秸秆资源以粮食作物为主,约占91.8%,全省秸秆资源呈由北向南逐渐递减的阶梯式分布;目前的秸秆发电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秸秆发电等生物质能源产业的资源环境外部性得不到应有的补偿;与燃煤发电相比,秸秆发电节省原煤的同时减少了大量的污染排放,如果其资源环境效益的货币价值得以实现,不仅可以补偿企业的经济亏损,还可为企业带来可观收益;另外,CDM...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凌蒙蒙  秦嘉龙  
本文结合《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以环境会计、生态经济学和其他学科为基础,借鉴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调研的报告成果及现有的生态效益评价理论,对三江源区生态效益补偿进行财务评价,以期丰富生态评价理论,同时促进政府环保部门对过去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进行经验总结,提高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效率,为政府相关部门对三江源区未来生态建设的规划与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毅民  
本文探讨南水北调中线湖北水源区农业生态补偿政策效益问题。构建了水源区农业生态补偿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结合2008-2014年十堰市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农业生态补偿效益评价研究。研究发现从2008-2014年十堰市各地区农业生态补偿效益处于动态变化中。其中,郧阳区农业生态补偿效益值最高,丹江口市补偿效益值最低,竹山县补偿效益值呈现"W"形状,郧西县补偿效益值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发现水源区农业生态补偿方式单一,过于依赖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对实物补偿、智力补偿、项目补偿等其它方式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为了确保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与农民经济利益的平衡,必须对指标体系中权重较大的指标予以重视,同时恰当调整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毅民  
本文探讨南水北调中线湖北水源区农业生态补偿政策效益问题。构建了水源区农业生态补偿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结合2008-2014年十堰市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农业生态补偿效益评价研究。研究发现从2008-2014年十堰市各地区农业生态补偿效益处于动态变化中。其中,郧阳区农业生态补偿效益值最高,丹江口市补偿效益值最低,竹山县补偿效益值呈现"W"形状,郧西县补偿效益值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发现水源区农业生态补偿方式单一,过于依赖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对实物补偿、智力补偿、项目补偿等其它方式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为了确保农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良  
江苏省宿迁市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是宿迁市的第一产业,也是支柱产业。宿迁在建市之初,就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打造生态品牌。宿迁市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推行不同的生态农业模式:轮作倒茬,协同进化;农林牧副渔一体化,结构稳定性与功能协调原理;庭院型生态农业建设模式:鸡粪→喂猪,猪粪→沼气,沼液、沼渣肥田,生物链索式相互制约等,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为欠发达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坦  秦国伟  崔玉环  
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中,林农是补偿实施的主体,其参与意愿直接影响生态补偿项目的实施绩效和持久性。安徽省集体林区承担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自2003年开始实施森林生态补偿。通过实地调研,运用二项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安徽省集体林区林农对森林生态补偿参与意愿影响显著的因子主要有4个:林农对补偿额度的评价、林农家庭年林业收入、补偿是否改善林农生活水平以及没有补偿时林农生活水平变化的影响。基于此,提出进一步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提高林农参与意愿的措施,为进一步完善安徽省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谭荣  曲福田  
随着国际市场对农业生产的冲击,新一轮的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在传统衡量农产品比较优势方法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文章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通过衡量土地利用效益的比较优势分析了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可能性,然后以江苏省1999—2003年平均数据为例,计算了江苏内部各地级市土地利用效益的比较优势,来间接衡量江苏各类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从整体上看,粮食、茶类作物在苏南具有比较优势;棉花、水果在苏中地区具有比较优势;油料、麻类、蔬菜、瓜果在苏北地区具有比较优势。并在其基础上对江苏未来农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江苏新一轮农业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提出证据,同时为测定农产品比较优势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