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11)
2023(5470)
2022(4526)
2021(4007)
2020(3294)
2019(7547)
2018(7236)
2017(13841)
2016(7311)
2015(8461)
2014(8442)
2013(8716)
2012(8786)
2011(8213)
2010(8730)
2009(8176)
2008(7940)
2007(7246)
2006(6961)
2005(6611)
作者
(22862)
(19228)
(19179)
(18517)
(12767)
(9170)
(8759)
(7704)
(7451)
(7136)
(6987)
(6637)
(6610)
(6404)
(6156)
(5998)
(5782)
(5703)
(5577)
(5188)
(5072)
(4815)
(4678)
(4664)
(4511)
(4404)
(4291)
(3900)
(3894)
(3826)
学科
(59167)
经济(59135)
管理(20024)
地方(18504)
(15791)
方法(15444)
数学(13421)
数学方法(13371)
地方经济(13007)
中国(12529)
(11786)
企业(11786)
(10590)
(9907)
业经(9775)
(7942)
(7273)
金融(7273)
经济学(7051)
农业(7040)
环境(7035)
(6734)
(6492)
银行(6490)
(6376)
(6369)
(6368)
(6096)
(6009)
贸易(5997)
机构
大学(116694)
学院(116592)
(62456)
经济(61405)
研究(47909)
管理(41349)
中国(36523)
理学(34437)
理学院(33987)
管理学(33503)
管理学院(33278)
(26447)
科学(25955)
(25788)
(25130)
(24826)
研究所(22158)
中心(20905)
经济学(20555)
财经(20281)
(18177)
经济学院(18056)
(17065)
(16956)
北京(15741)
(15699)
(15607)
师范(15570)
(15335)
财经大学(14780)
基金
项目(69883)
科学(55762)
研究(52290)
基金(51101)
(43861)
国家(43512)
科学基金(37219)
社会(36158)
社会科(34206)
社会科学(34196)
(27672)
基金项目(26435)
教育(22890)
自然(21962)
(21777)
资助(21501)
自然科(21366)
自然科学(21362)
自然科学基金(20994)
编号(19743)
(17119)
成果(16511)
重点(16364)
(15863)
国家社会(15161)
课题(14865)
发展(14527)
(14523)
经济(14395)
(14349)
期刊
(82328)
经济(82328)
研究(43026)
中国(26969)
(19408)
管理(18345)
科学(15174)
学报(15055)
(15048)
经济研究(13858)
(13823)
金融(13823)
大学(11820)
财经(11571)
学学(11066)
技术(10847)
业经(10607)
问题(10430)
教育(10259)
(10215)
农业(9799)
(8003)
技术经济(7911)
世界(7714)
国际(7498)
统计(6949)
经济管理(6739)
经济问题(6676)
资源(6507)
改革(5939)
共检索到202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宋林飞  
2002年江苏经济运行呈现5大亮点:投资推动强劲,消费市场趋旺,出口增势迅猛,聚集效应显著,经济高位运行。同时也存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和高增长低就业的现象。2003年江苏经济增长目标大约为10-11%。6大工作重点分别是:富民工作重点向农村倾斜,实行沿江开放政策,实行鼓励与引导消费的新政策,优化投资结构,充分释放本土经济内生因素的增长潜力,大力发展服务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小广  
宏观经济政策将继续保持"一稳一积极"的总基调,建议把"破障碍、扩消费、促升级"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着力点2011年至2012年连续两年宏观经济运行态势表明,我国经济因最终需求不足,而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个调整型增长期。展望2013年,不少人认为,经济已经"见底",不久将会进入新的上升通道。我们不同意这样的判断,所谓的回升不过是2012年5月份开始实施的稳增长刺激政策的人为"上拉效应",缺乏中长期回升的基础,因为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仍然不足,同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伟  
第一,从短期看,总需求增长将基本稳定,但回升动力不足,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超过以往。在出口方面,发达经济体结构改革不到位,需求增长乏力。美欧日实施紧财政、宽货币的政策组合,短期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对资本流动和物价上涨都将产生影响。综合考虑,预计2013年我国出口增长将高于2012年。在消费方面,当前就业总体稳定,城乡居民收入连续两年超过GDP增长,医疗、社保、收入分配等关键环节改革积极推进,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预计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晓晶  
中国经济复苏强劲,但宏观运行也积累了不少风险,这包括:通货膨胀风险;资产价格上涨过快风险;潜在财政风险以及政策退出导致的不确定性风险。面对潜在风险,适当的政策选择是:以政策退出应对短期宏观波动风险,以结构调整化解中长期发展风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连城  郎丽华  
本文采用历史分析和逻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认为中国经济的运行规律是决定中国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基础,而世界经济运行规律和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也影响着宏观经济的走势。无论从中国经济自身的运动规律还是从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律来看,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长总体上都将呈现向好的趋势。因此,2012年及其未来一段时间,保持经济适度增长,促进结构调整,抑制通货膨胀,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和政策选择的目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马勇  
在一系列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和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良好外部条件的共同作用下, 2000年越南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回升,但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丛明  
当前经济形势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下一步的宏观经济走势依然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经济上行和下行的两种趋向同时并存,反映出未来通货膨胀压力与通货紧缩影响依然存在,宏观调控仍处于关键时刻。要把握好2006年宏观调控四大主要预期目标,宏观经济政策应以“稳”为主,适时适度采取微调措施。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加强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重视发挥价格、税收、汇率等杠杆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志君  
本文从国内外供求关系、宏观经济周期性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各个侧面分析了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本文认为在百年一遏的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周期性下滑的大背景下,国内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三大经济增长动力下行的风险在加大,预计本轮经济将被迫做出强制调整,维持三到四年的低位增长。我国应该利用这次金融危机带来的机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宏观调控政策的转型,并把握这次危机带来的机会,做好能源储备、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打下良好基础。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本刊  
编者按:202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国际层面,全球经济虽已呈现复苏趋势,但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加之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的稳定带来了不确定性;国内层面,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如何保持经济的稳增长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总的来说,2022年我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2021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煜辉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扩大内需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是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改善民生是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积业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基本走势王积业一、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走势,简要地说,就是在增长减速过程中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大差率格局1997年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呈现出经济增长率平稳回落的趋向。这个趋向在年度间表现得相当明显。1993年以来,国家采取了总量适度从紧...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林采宜  
全球经济2017年将进入一个历史拐点期:美国自2016年底开启加息周期后预示着全球宽松货币政策将出现拐点,英国和意大利的脱欧直接影响欧元区的稳定,美欧等发达国家逆一体化的政策取向将导致消费国、制造国原先紧密的国际分工发生微妙变化,不同国家货币政策的分化以及全球政治经济的动荡不安将加剧资本流向发达国家和转向避险资产。2010年以来,除印度以外,中国、俄罗斯、巴西、南非等金砖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基本都处于下降通道中。对于2017年的中国经济而言,信用债违约和资本外流压力将是中国面临的主要风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少维  
分析1997年经济发展环境,我们认为有不少有利因素:一是世界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二是经过“八五”时期的高速发展及近3年的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我国在能源、交通、原材料等方面的瓶颈约束有了很大的缓解,为1997年经济发展准备了较好的物质基础。三是1996年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软着陆”,物价涨幅回落较大,使1997年改革与发展的余地增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夏炜  王婕  
论文从经济增长、就业市场和通胀水平三个维度对比分析了QE2、扭转操作推出时和当前的美国宏观经济环境。当前美国整体经济形势提升显著,虽然面临诸多下行风险,但温和复苏态势明朗。由于主要经济指标并没有出现实质性恶化,且QE2对促进私人投资效果有限,下半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基调将是"稳定"。为了支持美国经济继续沿着复苏通道前进,并降低下行风险的影响,美联储将继续维持超宽松的货币环境,但不大可能再推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除非市场发生极端负面的事件。将扭转操作延长至"2012年年底",也较为明确地透露了美联储将观察期延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1996年国家继续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取得的成果;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换,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实施“九五”计划开好头
关键词: .NULL.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