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40)
2023(10279)
2022(8356)
2021(7620)
2020(6313)
2019(14172)
2018(13925)
2017(26861)
2016(14535)
2015(15842)
2014(15939)
2013(15965)
2012(14772)
2011(12931)
2010(13387)
2009(12738)
2008(12864)
2007(11874)
2006(10743)
2005(9793)
作者
(42170)
(35747)
(35723)
(33545)
(22681)
(17295)
(15899)
(13817)
(13787)
(13068)
(12288)
(12239)
(11591)
(11451)
(11171)
(10761)
(10521)
(10494)
(10404)
(10391)
(9011)
(8987)
(8857)
(8437)
(8189)
(8014)
(7971)
(7925)
(7237)
(7167)
学科
(82050)
(70230)
经济(70152)
(65153)
企业(65153)
管理(53678)
(45548)
农业(30436)
业经(27925)
方法(26829)
(22713)
数学(19701)
数学方法(19491)
地方(17182)
(17178)
财务(17153)
财务管理(17138)
企业财务(16210)
中国(15615)
(15566)
技术(15444)
(14011)
(13075)
(12821)
(11806)
(11166)
贸易(11158)
理论(10923)
(10810)
企业经济(10537)
机构
学院(219286)
大学(207252)
(95472)
经济(93892)
管理(89874)
理学(77645)
理学院(76905)
管理学(75831)
管理学院(75460)
研究(68019)
中国(55486)
(52616)
(42501)
(41953)
科学(40711)
(40217)
农业(40111)
业大(37589)
(34069)
财经(33092)
中心(32600)
研究所(30629)
(29845)
经济管理(27635)
经济学(27502)
(27386)
(25765)
经济学院(25008)
(24816)
北京(24804)
基金
项目(143993)
科学(114969)
研究(106809)
基金(104947)
(90291)
国家(89340)
科学基金(78739)
社会(70680)
社会科(66685)
社会科学(66664)
(60953)
基金项目(56608)
自然(50070)
自然科(48876)
自然科学(48862)
自然科学基金(48062)
(46717)
教育(46544)
编号(43419)
资助(41454)
(35699)
(33206)
(32922)
成果(32369)
重点(31865)
(31627)
(30433)
创新(29936)
课题(29008)
国家社会(28961)
期刊
(118679)
经济(118679)
研究(58800)
(56144)
中国(41259)
农业(37976)
管理(35969)
(34690)
科学(30885)
学报(30654)
业经(27522)
大学(24911)
学学(24431)
(21812)
金融(21812)
技术(21701)
(19149)
财经(16390)
问题(16016)
经济研究(15757)
(14147)
农村(13981)
(13981)
农业经济(13765)
技术经济(13626)
教育(13320)
世界(12417)
资源(12116)
(11942)
现代(11704)
共检索到329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继展  李萍萍  
本文利用多目标规划模型,进行了粮食与副食品供应安全保障、农业面源污染减排和农业经济发展多目标下的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结构优化设计,并通过在保障粮食与副食品供应安全的前提下,农业面源污染排放与农业经济产出的优化关系分析,得出了低污限产型、中污保产型和多污增产型不同模式下的农业结构优化方案,为江苏太湖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陶卓民  高春亮  
本文从江苏环太湖地区旅游产品的现状出发 ,对江苏环太湖地区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构成进行了系统分析 ,并根据江苏环太湖地区旅游产品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从资源、客源和旅游业未来发展等方面探讨了江苏环太湖地区旅游产品结构优化的主要途径及该地区未来旅游产品的构成和发展趋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新艳  李恒鹏  杨桂山  张欢  
农业耕作制度变化及其环境效应是国内外广泛关注的学术前沿问题。近60a来,江苏太湖地区农业耕作制度发生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种植制度从偏重粮食生产转向粮经作物协调发展,用地作物增多而养地作物减少,作物品种经历了改进与优化过程,作物熟制经历了从"双三制"恢复到两熟制。施肥种类从有机肥为主转变为完全施用化肥,氮磷钾肥投入比例从长期严重失调发展到逐渐趋于协调。在总结近60a来江苏太湖地区农业耕作制度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耕作制度变化对地表水土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关注的研究方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方斌  吴金凤  倪绍祥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解决农业资源优化利用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缩小城乡差距、保障国家稳定的最有力措施。研究以江苏省为例,在对其农业规模化的可能性和必然性论证的基础上,运用非线性模型探讨发达地区在保障粮食自给率达到80%以上的前提下,如何实现农业规模经济的稳定增长及其最适增长空间。结果表明,对于拥有良好农业资源和厚实经济基础的江苏,最适粮食自给率应维持在82.5%~84.9%之间,此时的粮食作物、一般经济作物和高效经济作物最佳用地比为68∶20∶12。在现有规模化水平上,规模经济的最适增长潜力界于6.40%~7.54%之间。此外,非线性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出不同粮食自给率下的江苏省农业规模化曲线,确定...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雪蕙  唐明臻  吴兆苏  
用江苏淮阴地区60年代中期以来推广的11小麦品种,1987~1989年两个小麦生长季进行裂区试验,研究其产量能力及产量因素表现。徐州14号的产量能力230kg/亩,而泰山1号则达320kg/亩,主要是由于亩穗数和千粒重有了显著提高。博爱74-22和陕农7859等品种的产量能力在360kg/亩左右,产量的提高主要是保持了一定的粒重并着重增加了穗粒数.该地区以亩产小麦450~550kg 为产量育种目标,协调的产量因素结构以亩穗数40万~45万,穗粒数32~35粒、千粒重40~42g 为宜,并需兼抗南北麦区的多种病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妍  郭萍  张帆  
针对黑河流域中游地区为追求经济发展而向黑河干流取水量过大导致的黑河下游地区地表水流量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对该地区社会、经济等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关的资料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考虑地表径流随机性特征,构建考虑经济、社会、资源的灌溉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并使用层次分析法与线性加权法进行多目标问题求解。结果表明:将优化后的配水方案应用于黑河中游地区,其灌溉用水比实际节约3.358×10~8 m~3,水分生产力提升0.380 kg/m~3,用水费用节省3.89×10~7元,可以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为该地区水资源管理部门提供一个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水资源配置方案,同时,为类似地区的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方法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陆汝成  黄贤金  张兴榆  赵小风  肖思思  
基于1980~2005年江苏省环太湖地区4期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在GIS技术支持下,构建了4个时序单元的土地利用转移信息图,分析了1980~2005年土地利用转移的主要单元。根据其土地利用结构特征,构造了生态风险指数。结果表明,江苏省环太湖地区1980~2005年的生态风险指数呈持续上升趋势,1980年和1990年处于低生态风险等级,2000年和2005年处于中生态风险等级。主要原因是低生态风险用地转移到高生态风险用地面积较多,建设用地快速扩展,造成生态风险不断上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陆汝成  黄贤金  左天惠  肖思思  张兴榆  赵小风  
基于1980年~2005年江苏省环太湖地区4期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在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和GIS技术支持下,构建了4个时序单元的土地利用格局信息图谱、土地利用分类信息图谱和土地利用转移信息图谱。图谱构建结果表明,25年来江苏省环太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既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又具有相似的转移图谱。复合应用CLUE-S和Markov模型对江苏省环太湖地区2015年的土地利用进行模拟,弥补原有土地利用信息图谱研究缺乏未来模拟的不足。从模拟结果得知,由于规划指标的控制且随着土地集约利用的深化,江苏省环太湖地区在2015年建设用地增加和耕地减少的幅度将降低。苏锡常都市连绵区仍是江苏省环太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晓芳  
文章采用理论和实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充分剖析江苏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江苏省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存在龙头企业发展能力较差、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农业企业融资难、环境资源约束增强、科技力量薄弱等主要问题,并在明确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型、市场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等3种江苏省农业产业化具体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从继续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创新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健全农业产业化发展保障机制、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标准化建设及科技支撑力量等6个方面提出优化江苏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路径。由于江苏省农业产业化起步较早,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这些对策的提出不仅能促进...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大命  唐晟凯  刘燕山  谷先坤  刘小维  殷稼雯  张彤晴  潘建林  
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是我国特有的银鱼种类,主要分布在长江和淮河中下游及其附属湖泊,近年来其资源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为了解太湖新银鱼遗传背景,本研究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 (Cytochrome b, Cyt b)基因序列,分析了江苏省太湖、高邮湖、洪泽湖和骆马湖4个太湖新银鱼野生群体共144尾样本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结果显示,太湖新银鱼Cyt b基因序列共发现29个变异位点,定义25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_(d))为0.682±0.037,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0231±0.00021;4个群体中,高邮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H_(d): 0.609±0.078; π: 0.00094± 0.00027),太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低(H_(d): 0.343±0.107; π: 0.00075±0.00033)。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太湖新银鱼群体间遗传差异(71.53%)大于群体内遗传差异(28.47%),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_(st)值统计检验表明,骆马湖群体与太湖、高邮湖和洪泽湖群体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分子系统树和单倍型网络进化图分析显示,25个单倍型形成2个明显地理分支,一支由太湖群体、高邮湖群体和洪泽湖群体组成,另一支由骆马湖群体组成。中性检验和错配分布图分析表明,太湖新银鱼历史上发生过群体扩张。整体来看,太湖新银鱼野生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应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建议将太湖、高群体和洪泽湖群体作为整体进行管理和保护,骆马湖群体单独管理和保护。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龚琦  王雅鹏  董利民  
本文利用以农业污染削减和农业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对云南洱海流域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为其水污染控制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践依据,并从建立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组织的引导作用和建立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洱海流域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赖景生  
农业结构的调整是具有社会、经济和生态等多目标的系统工程。西南地区地处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上游 ,具有生态屏障的战略地位。西南地区地形地貌及气候特征决定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现实 ,因而农业结构调整应将生态目标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翠玲  强文丽  牛叔文  王睿  张赫  成升魁  李凡  
随着食物生产及消费系统的变革,可持续的食物消费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议题。1978—2017年中国人均食物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导致人均食物消费的水资源消耗量、耕地资源需求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均呈增加趋势。因此,本文利用多目标规划方法,在满足膳食营养需求的基础上,探讨经济及资源环境成本最小的食物消费结构。研究结果表明:(1)在仅考虑热量、蛋白质及脂肪等宏量营养素约束时,得到的食物消费结构较为单一,而加入微量营养素约束时,食物结构多样性显著增加,但食物消费比例仍需优化;在营养组成和食物结构双重约束下所得的食物类别及消费量均趋于合理。(2)优化的食物消费结构与中国当前消费相比,畜禽肉类在热量和蛋白质供给中的比重显著下降,豆与坚果类和奶类在蛋白质供给中的比重增加。(3)与中国当前及其他典型食物消费结构相比,优化的食物消费结构在满足营养的基础上,经济及资源环境成本均较低,表明该优化结构满足可持续食物消费的目标。(4)优化的食物消费结构将使中国人均食物消费的水资源消耗量、耕地资源消耗量、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分别减少312.2 m~3/年、256.0 m~2/年、425.1 kg/年。中国的现状是农业资源日益稀缺,通过倡导合理的膳食结构,不仅能够有效减轻资源环境压力,而且对食物消费引发的各类健康隐患具有改善意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涛  王倩  
近年来,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致力于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先后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支持玫瑰产业基地建设,建设主体规模5000亩,辐射面积达2000亩的玫瑰种植基地,带动了周边300余户种植散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