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34)
2023(15421)
2022(12895)
2021(11803)
2020(9976)
2019(22416)
2018(22108)
2017(41784)
2016(23381)
2015(25675)
2014(25395)
2013(25261)
2012(23499)
2011(21054)
2010(21414)
2009(20375)
2008(20541)
2007(18631)
2006(16910)
2005(15225)
作者
(70897)
(59856)
(59707)
(56155)
(38037)
(28922)
(26660)
(23213)
(22882)
(21666)
(20743)
(20237)
(19455)
(19249)
(19067)
(17979)
(17967)
(17501)
(17465)
(17392)
(15303)
(14923)
(14699)
(13936)
(13458)
(13453)
(13434)
(13385)
(12187)
(12066)
学科
(97596)
(96960)
经济(96800)
管理(80588)
(79382)
企业(79382)
(48290)
方法(38303)
(32563)
业经(32548)
农业(32094)
数学(29690)
数学方法(29382)
(24256)
中国(23367)
(22375)
财务(22354)
财务管理(22322)
企业财务(21213)
地方(20818)
(19866)
技术(18734)
(18205)
环境(18106)
(17907)
(17814)
贸易(17804)
(17302)
(17018)
(16450)
机构
学院(343456)
大学(336523)
(139606)
经济(137013)
管理(131542)
研究(116893)
理学(113428)
理学院(112118)
管理学(110302)
管理学院(109705)
中国(91550)
(81589)
科学(75570)
(70978)
(66398)
农业(63601)
(61625)
业大(60704)
(58744)
研究所(56020)
中心(53859)
财经(51874)
(46918)
北京(42768)
(42577)
(42177)
(41574)
(41416)
经济学(41381)
师范(40981)
基金
项目(231371)
科学(182182)
基金(169547)
研究(162189)
(150990)
国家(149611)
科学基金(127462)
社会(105073)
社会科(99174)
社会科学(99143)
(93272)
基金项目(91052)
自然(84857)
自然科(82791)
自然科学(82762)
自然科学基金(81352)
(76925)
教育(71692)
资助(67268)
编号(63554)
重点(52768)
(50475)
(50463)
(50285)
成果(49889)
(49137)
创新(46496)
(45447)
科研(44817)
计划(44100)
期刊
(165670)
经济(165670)
研究(93540)
(80751)
中国(69607)
学报(62648)
科学(56980)
(54394)
农业(54030)
管理(49497)
大学(46673)
学学(45254)
(33776)
金融(33776)
业经(33265)
(28373)
技术(26766)
财经(26009)
教育(24929)
经济研究(23491)
问题(22400)
(22239)
(20116)
资源(18370)
业大(17656)
技术经济(17569)
世界(17021)
科技(16926)
现代(16139)
商业(15782)
共检索到516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新艳  李恒鹏  杨桂山  张欢  
农业耕作制度变化及其环境效应是国内外广泛关注的学术前沿问题。近60a来,江苏太湖地区农业耕作制度发生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种植制度从偏重粮食生产转向粮经作物协调发展,用地作物增多而养地作物减少,作物品种经历了改进与优化过程,作物熟制经历了从"双三制"恢复到两熟制。施肥种类从有机肥为主转变为完全施用化肥,氮磷钾肥投入比例从长期严重失调发展到逐渐趋于协调。在总结近60a来江苏太湖地区农业耕作制度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耕作制度变化对地表水土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关注的研究方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宏广  
我国农业是一个“资源制约型”农业,又是一个“资源奢侈型”农业。发展道路上在经过良种化、化学化、水利化、机械化、电气化、“生态化”等诸“化”的更替之后,又提出“立体化”、“持久化”。为什么会出现“资源奢侈”与“名称更替”呢?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农业资源及生活要素组织不合理。对要素组合的理论模式与实际组合特征,均缺乏系统的研究与了解。本文以十二个耕作区为例,对此进行了初步尝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郝枫  杨丹丹  孙梦迪  
近年来,我国工业污水排放量持续增长、水污染事件频发,对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为扭转这一局面,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众多环保政策。利用2013~2016年周度省级面板数据,选取高锰酸盐(COD_(Mn))、溶解氧(DO)、氨氮(NH_3)等3类单项指标,基于合成控制法(SCM)评价江苏省污水处理差别定价政策的效果,并借助熵权法构建综合指标以评价其综合效应。研究发现:政策实施后,江苏省地表水质整体上取得明显改善;溶解氧指标提高,表明地表水体自净能力显著提升;但由于不易监管,以高锰酸盐和氨氮衡量的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反而有所恶化。为确保实现预期目标,政策制定及动态调整必须保证激励约束相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薇  赵志忠  王军广  赵泽阳  吴雯  
【目的】本文研究了不同耕作制度下稻田土壤有机碳在0~30 cm土层中垂直分布的季节变化特征。【方法】选择了海南省定安县4种不同耕作制度下的稻田(一熟制、二熟制、三熟制、撂荒地)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其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在不同季节0~30 cm土层中的垂直分布差异。【结果】研究区二熟制和三熟制稻田在不同季节各个土层中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的含量都高于一熟制和撂荒地。一熟制稻田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各个季节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在垂直方向上差异显著。旱季有利于表层易氧化有机碳的累积,雨季有机碳分解速率高,不利于有机碳固存。【结论】一年内不同季度稻田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存在差异,这与土壤自身的理化性质和耕作制度的选择存在一定相关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海棠  彭德良  曾昭海  武保悦  金凤柱  胡跃高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耕作制度对甘薯地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探索以土壤线虫为指示生物评价不同耕作制度下甘薯地土壤健康状况的敏感指标。【方法】试验中对不同耕作制度下土壤线虫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SR指数、J指数、成熟度指数及土壤线虫群落相似性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连作甘薯地极优势属为植物寄生茎线虫属(Ditylenchus),轮作、休闲状态下极优势属为头叶线虫属(Cephalobus)、真头叶线虫属(Eucephalobus),滑刃(Aphelenchoides)和真滑刃线虫属(Aphelenchus)。连作甘薯和轮作玉米地同一土层线虫属数量间没有显著差异,线虫数量间有显著差异。连作使P...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国勤  张桃林  
本文在比较全面、系统地总结改革开放15年来,南方稻田耕作制度调整与改革取得的成效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南方稻田耕作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南方稻田耕作制度调整与改革对策和思路,对指导目前南方稻田耕作制度改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长青  柯建国  柳建国  卢忠良  黄晓红  王华  
将人工智能、知识库和数据库有机结合,建立耕作制度专家系统(FSES),实现了耕作制度的计算机辅助设计。FSES引入数据库关联技术,结合传统的产生式规则法和框架法等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了以关系型知识库为主的农业生态系统知识库体系。采用似然推理法,用FSES对江西临川市耕作制度气候适应性进行了实例分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继展  李萍萍  
本文利用多目标规划模型,进行了粮食与副食品供应安全保障、农业面源污染减排和农业经济发展多目标下的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结构优化设计,并通过在保障粮食与副食品供应安全的前提下,农业面源污染排放与农业经济产出的优化关系分析,得出了低污限产型、中污保产型和多污增产型不同模式下的农业结构优化方案,为江苏太湖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铁城  沈华山  
本文对湖南中低产稻田耕作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其改革的主要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新研制的耕作制度进行了效益评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芮雯奕  周博  张卫建  
耕作制度对农田土壤有机碳的稳定和积累作用显著,探讨耕作制度演变下农田土壤碳库动态,将有助于农田土壤碳收集的技术选择及政策制定。利用已发表的田间定位试验数据,构建不同耕作制度下长江三角洲水田耕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估算模型。依据该区近20多年来耕作制度演变动态,对保护性耕作制度的土壤碳收集效应进行了初步估算。结果表明,油菜面积的扩大、小麦的少免耕和作物秸秆的还田分别约增加土壤耕层有机碳0.94 Tg、2.76 Tg和3.95 Tg,其中以麦稻复种转向油稻复种的单位面积碳收集效应为最高。最后,就碳收集效应估算的方法进行了相关讨论,并就土壤碳收集研究和如何提高土壤碳收集潜力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梁心蓝  赵龙山  吴佳  吴发启  
[目的]研究不同耕作措施和降雨强度下地表高程和糙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降雨前后二者的变化,以探讨不同耕作措施和降雨强度对坡耕地地表糙度的影响。[方法]人工降雨条件下,模拟人工锄耕、人工掏挖、等高耕作3种耕作措施和对照组直型坡,测量、计算并分析了各坡面高程信息和地表糙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降雨前后二者的变化。[结果]降雨前坡面的高程空间分布在不同耕作措施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直型坡高程的统计方差最小,高程分布最集中;与直型坡相比,等高耕作坡面高程的统计方差最大,高程分布最离散;其次是人工掏挖和人工锄耕坡面。雨前地表糙度大小为等高耕作>人工掏挖>人工锄耕>直型坡。降雨能显著改变地表糙度值的大小,并呈现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正琴  邢光熹  鹤田治雄  施书莲  沈光裕  
研究了红壤丘陵地区大田条件下旱地种植冬季豆科作物、油料作物、休闲 ,以及水稻田冬季休闲、种植紫云英绿肥后 ,土壤氧化亚氮 (N2 O)的排放。结果表明 ,水稻田冬季种植紫云英 ,N2 O平均排放通量 (以N计 ,以下同 )为11 1μg·m-2 ·h-1,比休闲田 (18 3μg·m-2 ·h-1)降低 39% ;旱地种植豌豆 ,N2 O平均排放通量只有 6 9μg·m-2 ·h-1,显著低于休闲田 (9 6 μg·m-2 ·h-1) ,也显著低于油菜田 (12 2 μg·m-2 ·h-1)。各作物施肥后土壤N2 O的排放量均增加 ,豌豆田N2 O平均排放通量为 10 0 μg·m-2 ...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杨庆媛  陈展图  信桂新  曾黎  
本文采用文献法和比较法,对中国耕作制度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和总结,探讨当前中国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的现实背景,归纳轮作休耕国家试点和地方试验的做法,分析传统耕作制度对轮作休耕的经验意义,提出完善轮作休耕制度的思路。研究发现:(1)中国主要经历了撂荒耕作、休闲耕作、连作耕作和复种轮作4种耕作制度,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土地用养结合模式及相关的一整套技术措施。(2)目前高度集约化的复种轮作制使耕地产能严重透支,耕地总体健康状况堪忧。(3)中国实行轮作休耕可从传统的用地养地模式中汲取经验,但并非简单的复制。(4)实行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梁  陈守越  
地表水环境质量是影响区域生态安全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该文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域,针对氨氮单因子指标,采取野外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利用GIS及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了江苏省农村水功能区氨氮指标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苏北地区水体的氨氮浓度整体低于其他地区,苏南地区水体的氨氮污染较为严重。(2)调查水体中氨氮含量秋季低于春季。(3)氨氮指标具有显著的空间聚集分布,形成了以无锡为主的显著高高区域和以徐州为主的显著低低区域。建议通过提高对工业企业氨氮的排放标准,督促企业进行深度治理,实现稳定的达标排放;根据流域水质的情况,分期分批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增加脱磷除氮的功能;对集中式规模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晔  冯利民  陈立峰  周玉梅  宋学功  
本文介绍河北省昌黎县农业"双千工程"的四种基本模式及其四个特点。并就进一步发展农业"双手工程"提出五条措施及五点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