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35)
- 2023(10254)
- 2022(8810)
- 2021(7882)
- 2020(6832)
- 2019(15663)
- 2018(15313)
- 2017(29756)
- 2016(16272)
- 2015(18581)
- 2014(18881)
- 2013(19048)
- 2012(18229)
- 2011(16841)
- 2010(17200)
- 2009(16090)
- 2008(16094)
- 2007(14862)
- 2006(13268)
- 2005(12092)
- 学科
- 济(94182)
- 经济(94121)
- 管理(45435)
- 业(43324)
- 方法(34644)
- 企(34445)
- 企业(34445)
- 数学(30628)
- 数学方法(30397)
- 地方(25132)
- 农(20981)
- 中国(20906)
- 学(17988)
- 业经(17205)
- 财(16781)
- 地方经济(15806)
- 农业(14342)
- 制(13922)
- 贸(13754)
- 贸易(13748)
- 易(13207)
- 环境(12662)
- 和(12365)
- 融(11609)
- 金融(11607)
- 银(11293)
- 银行(11272)
- 行(10816)
- 划(10469)
- 理论(10268)
- 机构
- 学院(250763)
- 大学(249684)
- 济(114761)
- 经济(112477)
- 管理(93639)
- 研究(90729)
- 理学(80025)
- 理学院(79028)
- 管理学(77803)
- 管理学院(77294)
- 中国(67402)
- 科学(54715)
- 京(52780)
- 财(49043)
- 所(47221)
- 江(43586)
- 研究所(42880)
- 农(41603)
- 中心(40590)
- 财经(39221)
- 经济学(36173)
- 业大(35341)
- 经(35212)
- 范(33466)
- 师范(33168)
- 农业(32629)
- 北京(32591)
- 经济学院(32330)
- 院(32106)
- 州(30972)
- 基金
- 项目(159695)
- 科学(125643)
- 研究(116777)
- 基金(115162)
- 家(99899)
- 国家(99085)
- 科学基金(84053)
- 社会(75319)
- 社会科(71410)
- 社会科学(71384)
- 省(63515)
- 基金项目(60667)
- 教育(53107)
- 自然(52805)
- 划(52766)
- 自然科(51485)
- 自然科学(51470)
- 自然科学基金(50559)
- 资助(47668)
- 编号(47362)
- 成果(38653)
- 发(37144)
- 重点(36851)
- 部(35783)
- 课题(33417)
- 创(32403)
- 国家社会(30887)
- 创新(30431)
- 教育部(30427)
- 发展(30393)
- 期刊
- 济(135396)
- 经济(135396)
- 研究(76049)
- 中国(46792)
- 财(37874)
- 农(37339)
- 学报(37060)
- 科学(35367)
- 管理(34399)
- 大学(27364)
- 学学(25966)
- 农业(24763)
- 融(23079)
- 金融(23079)
- 技术(22290)
- 教育(22141)
- 经济研究(22047)
- 业经(20405)
- 财经(20397)
- 问题(17760)
- 经(17697)
- 技术经济(14860)
- 贸(14097)
- 统计(13453)
- 业(13192)
- 商业(12642)
- 资源(12531)
- 世界(12108)
- 策(11907)
- 国际(11820)
共检索到381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钱枫林
本文对江苏区域经济差异化的成因及特征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差异扩大化倾向有其必然性。作者认为欠发达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是实现“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目标的基础保证。
关键词:
区域差异 成因分析 战略选择 教育优先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 施刚 刘任捷 何照明 王军 张幼华 葛祥 杨琳 张海滨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强相关关系,金融支持可以有效引导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的充分利用,提高产业集群的集聚和生产效率;而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又为金融开辟了新的效益增长点和拓展了盈利空间,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平台。本文运用增长极、比较优势、梯度转移等理论,从区域经济发展与金融资源配置的关系出发,深入剖析了江苏区域经济的特点以及和江苏金融的关联度,着重从理念更新、调整布局、优化结构、转变方式、创新机制五方面提出了工行江苏分行的区域发展战略,旨在进一步优化区域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推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经营发展新的历史性跨越。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工商银行 区域发展 经营战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欧向军,陈修颖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总差异扩大,苏南、苏中与苏北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异与农村县域内部的差异越来越显著,且呈不断扩大的态势;区域经济差异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经济规模、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四个方面;引起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是复杂的、多元的,主要有历史因素、地理区位、区域发展策略、中心城市规模、人口数量与质量、全球化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等。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区域发展策略是江苏省的区域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对区域差异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江苏省 区域差异 特征 原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石风光 杨文举
笔者运用Thirlwall分析框架,以GDP增长率作为分析变量,对江苏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苏产业结构的差异并不是造成该地区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乳燕 乔桂明
文章是在技术创新经济学的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创新能力作一个判断,并对区域创新能力与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通过评价江苏区域创新能力,比较每个地区的创新能力的强项和弱项,有利于政府判断区域创新能力的走向和成因,帮助地方政府了解本地区的创新能力并找到今后的工作出发点,找到江苏区域创新的集聚点,揭示区域创新能力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葛敏 吴风平
江苏经济正处在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继续工业化的新时期 ,本文针对江苏省的具体实践 ,分析了江苏省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 ,进而提出用产业经济支撑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及保障措施。
关键词:
江苏 区域经济 产业经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欧向军 沈正平 朱传耿
文章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定量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演变的总体水平与空间变化特征;并引用国外的区域分离系数等方法,分析了江苏省经济增长与区域差异空间格局变化的相互关系,即随着江苏省的经济增长,苏南、苏中与苏北三大区域逐渐发散趋异,城乡两大区域逐渐收敛趋同。通过各市县经济增长对区域差异收敛与发散贡献的空间分析,得出江苏省城市、农村、苏南、苏中与苏北地区分别表现为向下收敛、向上收敛、向上发散和向下发散的结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芳东 黄震方 吴江 徐敏 姜海宁
以1990—2007年江苏省县域人均GDP为研究指标,运用不平衡指数和空间统计模型对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研究,并结合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系统分析了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及空间格局演化。结果表明: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具有较强的自相关性,在整体格局上呈现出一定的集聚态势,空间格局更多表现为苏南部分地区的高度集聚和苏北部分地区的集聚态势,成为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核心区和低度集聚区,而苏中地区的集聚态势显得并不强烈。同时,针对区域经济自相关性发展趋势进行解释并指出以县域经济为单元的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将长期存在。最后,构建空间数据模型对此种格局形成的原因进行空间统计学上的探讨,指出规模企业空间分布差异及人才空间分布差异是导致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为区域经济差异分析提供了一种交互式的、可视化的新手段,进而为政府部门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海波 张悦
本文在增长理论和空间经济学框架下,选取2004-2012年江苏13个市统计数据,运用Matlab软件建立空间面板模型,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本市的外商直接投资不仅会对本市的经济产生促进作用,即直接效应;也会带动邻近市的经济发展,即间接效应。此外,内资对经济的贡献比外资大,且外溢强度也高于外资。江苏省各市之间存在很强的空间依赖性,经济互动效应明显,这为江苏省合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董维春 顾焕章
本文研究了1978-1998年江苏省现代化进程中区域经济增长非均衡的动态演变规律。1998年前后江苏省已处于前现代化中期和后工业化的前期,但经济的高速增长扩大了地区非均衡性。1978-1992年,地区差距呈现扩大趋势;1993年非均衡达到了最大值;1994年以后,基本处于非均衡相持状态。该省区域经济增长非均衡的演变规律与“威廉姆森法则”一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聂娟 辛士波
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成为我国提升劳动力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区域高等教育水平差距呈现持续扩大态势。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为研究对象,采用2017年中国大学排名数据,分析各省高等教育质量的差异性,以高等教育质量与经济发展关系为基础,探索分析高等教育质量地域差异的成因。根据C-D生产函数模型,测算31个地区高等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探讨区域高等质量水平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差异性。针对中国高等教育质量非均衡化发展问题,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要求和趋势,提出适应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内部协调发展建议与策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海波 张瑾 刘洁
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对提升江苏省区域创新能力的机会、威胁、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提出了提升江苏省区域创新能力对策建议。
关键词:
江苏省 区域创新能力 SWOT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洁 于纹
在对雁行形态理论的内涵、局限性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雁行形态理论应用发展创新的举措。针对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梯次特点和产业结构的现状,借鉴雁行模式,探索性提出了促进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钟一鸣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逐步进入到一个依赖信息与技术发展的新时代,我国在产业发展上提出了转型升级的目标。而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经济带上的流通产业发展状况,对于国家整体经济的转型发展意义重大。当前,长江经济带上的整体经济与商贸流通业都实现了较大的发展。在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中,东部经济带凭借其发达的经济腹地,在流通业的人员、资本以及网点效率上都处于较高的水平。而西部经济带则处于较低级的水平。由此可知,我国长江经济带上商贸流通产业表现为东部经济带发展程度最高,中西部次之。为了更好地促进长江经济带上流通产
关键词:
新常态 长江经济带 商贸流通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