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96)
- 2023(11193)
- 2022(9602)
- 2021(8398)
- 2020(7360)
- 2019(16751)
- 2018(16381)
- 2017(32262)
- 2016(17484)
- 2015(19988)
- 2014(20187)
- 2013(20487)
- 2012(19596)
- 2011(17916)
- 2010(18137)
- 2009(17107)
- 2008(16848)
- 2007(15190)
- 2006(13449)
- 2005(12103)
- 学科
- 济(102590)
- 经济(102510)
- 管理(48639)
- 业(45920)
- 方法(43087)
- 数学(39162)
- 数学方法(38885)
- 企(35764)
- 企业(35764)
- 地方(25079)
- 农(21661)
- 中国(21467)
- 财(20986)
- 学(19524)
- 业经(17099)
- 地方经济(15563)
- 农业(15096)
- 贸(14966)
- 贸易(14961)
- 易(14371)
- 制(14244)
- 环境(13476)
- 融(12949)
- 金融(12947)
- 和(12427)
- 务(12374)
- 财务(12358)
- 财务管理(12324)
- 企业财务(11731)
- 银(11679)
- 机构
- 大学(267706)
- 学院(266482)
- 济(124413)
- 经济(122131)
- 管理(100738)
- 研究(94557)
- 理学(86858)
- 理学院(85827)
- 管理学(84490)
- 管理学院(83963)
- 中国(70847)
- 科学(56288)
- 京(55963)
- 财(54829)
- 所(48567)
- 江(44751)
- 研究所(44041)
- 财经(44011)
- 农(43896)
- 中心(43049)
- 经济学(40550)
- 经(39874)
- 业大(38165)
- 经济学院(36611)
- 北京(34646)
- 农业(34336)
- 范(34170)
- 师范(33843)
- 院(33828)
- 财经大学(32524)
- 基金
- 项目(174975)
- 科学(138744)
- 基金(129120)
- 研究(125827)
- 家(112333)
- 国家(111487)
- 科学基金(95408)
- 社会(82956)
- 社会科(78813)
- 社会科学(78790)
- 省(68335)
- 基金项目(68014)
- 自然(60696)
- 自然科(59213)
- 自然科学(59197)
- 自然科学基金(58155)
- 教育(57387)
- 划(56940)
- 资助(54168)
- 编号(48940)
- 重点(40175)
- 部(39975)
- 成果(39707)
- 发(39365)
- 创(35335)
- 国家社会(35021)
- 课题(34378)
- 教育部(34288)
- 科研(33792)
- 创新(33278)
- 期刊
- 济(139779)
- 经济(139779)
- 研究(80686)
- 中国(47451)
- 财(43071)
- 学报(41148)
- 农(37942)
- 科学(37682)
- 管理(35429)
- 大学(30732)
- 学学(29386)
- 融(25621)
- 金融(25621)
- 农业(25208)
- 经济研究(23761)
- 财经(23329)
- 技术(22592)
- 教育(20424)
- 业经(20350)
- 经(20092)
- 问题(18629)
- 统计(15735)
- 技术经济(15717)
- 贸(14886)
- 策(13794)
- 业(13603)
- 世界(12872)
- 商业(12806)
- 资源(12802)
- 决策(12666)
共检索到399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董维春 顾焕章
本文研究了1978-1998年江苏省现代化进程中区域经济增长非均衡的动态演变规律。1998年前后江苏省已处于前现代化中期和后工业化的前期,但经济的高速增长扩大了地区非均衡性。1978-1992年,地区差距呈现扩大趋势;1993年非均衡达到了最大值;1994年以后,基本处于非均衡相持状态。该省区域经济增长非均衡的演变规律与“威廉姆森法则”一致。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盈之 彭欢欢 刘修岩
威廉姆森假说认为,空间集聚在经济发展初期能显著促进效率提升,但达到某一门槛值后,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变小,甚至不利于经济增长,拥挤外部性更倾向于分散的地理空间结构。本文基于巴罗(Barro)增长模型建立了门槛回归模型,利用中国30个省域1978—2008年的数据对威廉姆森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考察了空间集聚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非线性效应,即没有达到门槛值以前,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但超出门槛值后,集聚会降低经济增长率,即威廉姆森假说在中国显著存在。研究同时还表明,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趋同和发散并存的态势。最后,本文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何燕子
在区域开发的实践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是以非均衡手段来实现均衡发展的。在探索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过程中,区域的产业选择问题是一个重要内容,事实上产业选择是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手段,产业选择也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要方面。
关键词:
产业选择 非均衡 增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月平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南北区域之间非均衡发展,其最大的弊端是不公平。如果非均衡发展到了难以驾驭的程度,必将出现区域经济体之间由于基数不同,在同步增长(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发生两极分化。文章提出"良性非均衡"发展或"趋均衡型"发展的思路,在此基础上,明确苏北大开发的主体,促进苏北大开发中的制度创新,推进苏北大开发中的资源整合,再造苏南经济的竞争优势,构建网络化区域开发的战略模式,深化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改革,最终实现江苏经济整体结构和布局优化的目标。
关键词:
江苏经济 良性非均衡发展 区域经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军
从长期来看,市域间劳动和资本量增长的不平衡,包括技术水平在内的其它要素差异,导致了以广州—深圳最高、佛山—东莞居中、江门—中山—肇庆—珠海—惠州最低为特征的珠三角经济总量地域分布格局的形成。从短期来看,珠三角各市经济总量增长波动主要取决于其劳动和商业资本投入量增长的变化,而且存在自我修复的误差修正机制。
关键词:
珠三角 区域经济 非均衡增长 因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洪名勇
本文通过建立初始条件、市场化改革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模型,并用中国的资料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示,在初始条件和市场化改革这两个影响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因素中,市场化改革的作用大于初始条件的作用,因此,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西部地区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推进本地区的市场化改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小帆 付书科 金明浩 杨宏兰
知识产权保护历来被认为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因此近年来备受重视。但专利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影响机制,双方很可能互为因果。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为研究区域,通过面板数据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市场潜能指数等对专利数量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展开检验,发现GDP是专利的Granger原因,但是专利却不是GDP的Granger原因,这可能是专利同产业经济发展的不匹配造成的。因此在制定专利政策时,需要强调城市间的合作,对于长江经济带而言,应以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为增长极,提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胜民
本文在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下分析税收结构与生产性支出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运用我国1997-2006年29个省份的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税收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在三大地区间的差异。本研究区别于其他研究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实证分析中考虑了政府预算约束;二是同时考察了收入不变和收入增加时的税收结构变动。研究表明,我国所得税和财产税份额的上升并没有阻碍经济增长率的上升,但税收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效应在三大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所得税份额的上升扩大了东西地区间的差距,而财产税份额的上升却缩小了东西地区间的差距。为促进经济均衡增长,今后税收结构调整方向应为在不降低所得税份额的情况下提高财产税份额。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2003年10月30日,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召开了“人民币汇率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著名国际经济学家、基本均衡汇率理论(FEER)和汇率目标区理论的创始人、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约翰·威廉姆森(JohnWillamson)先生做了题为“人民币汇率与全球货币体系”的主旨演讲(见前文)。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教授、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王元龙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主任高海红研究员、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账户管理司副处长张晓朴博士、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教授张礼卿分别对威廉姆森先生的演讲进行了评论。中外专家就如何确定基本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 林贤郁 李纲 汲凤翔 梁琦 史会学 王明亮
本文利用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相关的历史数据,全面地分析了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对我国地区差距进行了定量描述与评估,并剖析了我国地区投资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经济普查 投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白义霞
在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历史上,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世界各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规划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改革至今,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党中央与时俱进地提出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宏伟战略。对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演变和创新进行总结和研究,对我国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华嘉 扶青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石风光 杨文举
笔者运用Thirlwall分析框架,以GDP增长率作为分析变量,对江苏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苏产业结构的差异并不是造成该地区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曹源芳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不断深化金融服务,但其能否缓解经济增长中的地域歧视和梯度发展问题尚缺少实证支持的答案。本文基于随机前沿模型,将劳动、传统资本、互联网金融资本和制度等因素纳入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分析框架,以考察各因素特别是互联网金融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增长收敛假说在中国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各区域的经济差异仍在扩大,各区域相对共同前沿的平均技术效率呈"U"型趋势;传统资本和劳动要素依然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作为新型的金融资源配置方式,互联网金融具有明显的技术无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