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79)
- 2023(8749)
- 2022(7435)
- 2021(6901)
- 2020(5836)
- 2019(13789)
- 2018(13566)
- 2017(26457)
- 2016(14753)
- 2015(16645)
- 2014(16862)
- 2013(17053)
- 2012(16240)
- 2011(14617)
- 2010(14897)
- 2009(13952)
- 2008(14072)
- 2007(13232)
- 2006(11670)
- 2005(10296)
- 学科
- 济(69036)
- 经济(68907)
- 农(49988)
- 业(46482)
- 管理(34017)
- 农业(33138)
- 方法(27260)
- 数学(24707)
- 企(24677)
- 企业(24677)
- 数学方法(24524)
- 业经(19203)
- 中国(17526)
- 地方(17359)
- 财(15836)
- 制(13145)
- 学(12713)
- 农业经济(12439)
- 贸(12073)
- 贸易(12071)
- 发(11759)
- 易(11720)
- 发展(9608)
- 劳(9602)
- 展(9594)
- 劳动(9585)
- 村(9558)
- 农村(9537)
- 策(9127)
- 体(9052)
- 机构
- 学院(218085)
- 大学(212871)
- 济(91928)
- 经济(90043)
- 管理(82325)
- 研究(74659)
- 理学(71253)
- 理学院(70445)
- 管理学(69262)
- 管理学院(68873)
- 农(60356)
- 中国(57612)
- 科学(47049)
- 农业(46350)
- 京(44581)
- 业大(40563)
- 所(39204)
- 财(39180)
- 江(39140)
- 中心(36271)
- 研究所(35579)
- 财经(30841)
- 范(29177)
- 师范(28893)
- 农业大学(28548)
- 经(27934)
- 经济学(27343)
- 省(27089)
- 州(27029)
- 北京(26642)
- 基金
- 项目(143558)
- 科学(112076)
- 研究(106375)
- 基金(102546)
- 家(88952)
- 国家(88088)
- 科学基金(74524)
- 社会(67676)
- 社会科(63557)
- 社会科学(63537)
- 省(59129)
- 基金项目(55423)
- 划(47537)
- 教育(47045)
- 自然(46543)
- 编号(45432)
- 自然科(45342)
- 自然科学(45325)
- 自然科学基金(44500)
- 资助(40697)
- 成果(36474)
- 农(34421)
- 发(32902)
- 部(32146)
- 重点(32094)
- 课题(30318)
- 创(29073)
- 科研(27492)
- 国家社会(27466)
- 创新(27246)
- 期刊
- 济(109002)
- 经济(109002)
- 农(65003)
- 研究(58596)
- 中国(46336)
- 农业(44138)
- 学报(36672)
- 科学(33546)
- 财(29804)
- 大学(27963)
- 学学(26844)
- 业经(25068)
- 管理(23155)
- 融(21852)
- 金融(21852)
- 业(20540)
- 教育(18604)
- 技术(17645)
- 问题(16141)
- 农业经济(14956)
- 财经(14898)
- 农村(14651)
- 村(14651)
- 经济研究(14283)
- 版(14057)
- 经(12696)
- 资源(12662)
- 世界(12209)
- 经济问题(11762)
- 技术经济(11244)
共检索到324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成柏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探索江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障碍的原因,阐述了江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因素;对江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给出了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转移 转移障碍 实证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后平
本文认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消除城乡发展的二元经济结构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二、三产业,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然而,目前我国不仅人口基数大,而且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十分沉重。要解决这一问题,既面临复杂的人口与就业环境,又存在理论困惑,还有现实制度障碍等。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障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平华
本文分析认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工业化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宏观管理,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强化职业培训,改善务工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贾润林
按照发展经济学的理论 ,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向非农产业转移。本文在描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基础上 ,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 ,提出了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出路和对策
关键词:
农村 剩余劳动力 障碍 对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龚基云
现阶段,安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促进和推动输出地和输入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基于安徽省芜湖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的实地调查,本文认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民工城市就业水平,户籍、土地制度,农村信息化建设和劳动者非人力财富,职业与区域之间的配置等因素制约了安徽农村剩余劳动力稳定而持续的转移。因此,认清形势,及时转变观念,进行科学规划,城乡分治、分类实施,建立合理的劳动力流动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是安徽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转移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障碍因素 路径选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忠好 张骏
本文在对农村教育投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江苏省的数据、运用Granger模型检验江苏省农村教育投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因果关系,并运用Logit模型分析江苏省农村教育投资结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江苏农村教育投资增长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但是,农村教育投资结构不尽合理,导致江苏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没有随着农村教育投资的增加而增长。江苏省的经验带来的政策启示:要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要加大教育投资力度,而且要调整和优化农村教育投资结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才良
我国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缓慢,严重阻碍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和农业自身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既是工业化的必要前提,又是它的必然结果.只有通过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才能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以为以农业为基础就是把大量劳动力禁锢于农业部门是错误的.工业化的涵义之一是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和向非农业部门的转移.只重视资金、技术,忽视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使农业剩余劳力不能变成现实的经济发展要素,必然阻碍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吴立志
江苏的人口状况与劳动力就业结构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1990年全省总人口达到6766.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361.8万人,占总人口的79.2%,在近2800万农村劳动者中,有61.5%的从事第一产业。因此,研究探索江苏省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速度、规模及其途径,对我国由传统的农业国向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化国家转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黄海燕 黄丽华 金莲
息烽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县,喀斯特环境的脆弱性导致土地人口承载力低下,农村劳动力剩余现象较非喀斯特地区更为严重,如何有效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关系到息烽县生态系统的稳定与经济发展。息烽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维权意识弱以及社会歧视与就业压力增大的现实状况将制约其进一步转移。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调整产业结构,建立教育培训制度和劳动力资源数据库,有组织开展劳务输出,并为回流劳动力创业提供政策上的支持。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SWOT 息烽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洪 张玉肖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资源特征、地域特征、季节性特征和就业结构特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社会经济结构、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障碍是: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与现代化大生产的矛盾,城市化水平低导致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矛盾,农村人口持续增长与农村资源持续减少的矛盾。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特征 作用 困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银珍,周函
一、宜昌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一)现状调查 根据宜昌市统计局对全市10个县市区(宜昌市城区、夷陵区、宜都市、枝江市、当阳市、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县、五峰县)进行的农村劳动力情况调查,到2001年底,宜昌市总人口397.51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振东 黄汝群 李海洋 潘伟彬 俞建雄
文章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教育存在的问题,教育培训的可能性及教育培训的失衡的原因,提出了教育培训的模式思路及教育培训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教育 培训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慧蓉 钟涨宝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伴随着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与各国现代化过程中产业结构演进相适应,劳动力也有一个产业间转移的过程。考察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先行工业化国家农村劳动力以梯度转移模式为主。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也移呈现出跳跃转移的特征和趋势。基于这一趋势和我国国情,加速城市化,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主要出路。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产业间转移 转移模式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洪 夏帆 张玉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由之路,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普遍性。本文依据湖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了湖北农业经济以及劳动力状况,探讨了湖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在对比目前理论界测算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方法的基础上,考虑湖北的实际,运用固定时期测算法的思路,对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进行了合理的测算。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就业结构 人力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