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53)
- 2023(16436)
- 2022(13948)
- 2021(12854)
- 2020(10807)
- 2019(24641)
- 2018(24617)
- 2017(46710)
- 2016(25497)
- 2015(28369)
- 2014(28349)
- 2013(27881)
- 2012(25661)
- 2011(22679)
- 2010(22633)
- 2009(21061)
- 2008(20767)
- 2007(18463)
- 2006(16308)
- 2005(14507)
- 学科
- 济(104914)
- 经济(104787)
- 业(97612)
- 企(88503)
- 企业(88503)
- 管理(88198)
- 方法(45890)
- 数学(36011)
- 数学方法(35635)
- 业经(33274)
- 农(32013)
- 财(31354)
- 中国(26502)
- 技术(24713)
- 务(22858)
- 财务(22781)
- 财务管理(22757)
- 农业(22421)
- 企业财务(21551)
- 制(21531)
- 地方(21449)
- 理论(20960)
- 学(20683)
- 和(19314)
- 划(17820)
- 体(17158)
- 贸(17035)
- 贸易(17023)
- 策(16862)
- 易(16474)
- 机构
- 学院(360956)
- 大学(356478)
- 管理(148162)
- 济(142838)
- 经济(139782)
- 理学(127388)
- 理学院(126031)
- 管理学(124117)
- 管理学院(123448)
- 研究(116401)
- 中国(88942)
- 京(77014)
- 科学(72770)
- 财(66023)
- 农(60876)
- 江(59011)
- 所(58246)
- 业大(54613)
- 中心(53358)
- 研究所(52864)
- 财经(52330)
- 农业(47757)
- 北京(47592)
- 经(47530)
- 范(45606)
- 师范(45122)
- 州(44160)
- 院(42719)
- 经济学(41059)
- 技术(40448)
- 基金
- 项目(244400)
- 科学(193334)
- 研究(181048)
- 基金(176315)
- 家(153015)
- 国家(151668)
- 科学基金(131819)
- 社会(113458)
- 社会科(107455)
- 社会科学(107426)
- 省(98416)
- 基金项目(93808)
- 自然(85790)
- 自然科(83787)
- 自然科学(83768)
- 自然科学基金(82308)
- 教育(82163)
- 划(80617)
- 编号(74102)
- 资助(71264)
- 成果(58841)
- 创(54955)
- 重点(54263)
- 部(52948)
- 发(52429)
- 课题(51116)
- 创新(50554)
- 业(47246)
- 科研(46068)
- 国家社会(46062)
- 期刊
- 济(162511)
- 经济(162511)
- 研究(104875)
- 中国(72230)
- 管理(59818)
- 农(55672)
- 学报(54609)
- 财(53179)
- 科学(51400)
- 教育(41683)
- 大学(41414)
- 学学(39061)
- 农业(38753)
- 技术(35946)
- 融(29768)
- 金融(29768)
- 业经(29310)
- 财经(25513)
- 经济研究(24607)
- 业(22572)
- 经(21870)
- 问题(20678)
- 技术经济(20604)
- 科技(19603)
- 图书(17842)
- 现代(17826)
- 理论(17182)
- 商业(16701)
- 版(16237)
- 财会(15802)
共检索到5377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鲁涛 马明
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如何测度其地位成为一个重要问题,而已有研究在分析框架、研究方法、指标设计、研究数据等方面均存在不足。以江苏为例,在提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测度分析框架与构建监测指标体系基础上,利用无投入DEA模型构建了由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测度指数、企业创新系统要素指数、企业创新活动要素指数、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指数、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指数构成的江苏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测度指数体系,并利用实际数据进行了指数测算。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谷丰 张林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既是其自身竞争力提升、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目前,我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已基本确立,但不突出。在"双创"背景下,为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政府和市场应明确定位,企业应发挥内源动力,全面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谷丰 张林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既是其自身竞争力提升、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目前,我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已基本确立,但不突出。在"双创"背景下,为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政府和市场应明确定位,企业应发挥内源动力,全面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胡琼静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是创新体系中最有生命力的要素。企业创新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当前,世界各国在促进经济复苏过程中,都把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作为着力点,企业技术创新被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新男
本文论述了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系以及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重要性,指出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不能发挥主导作用,直接制约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文章最后提出了强化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建设创新型国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田青
协同创新是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发展的新趋势,企业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本文在厘清协同创新和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概念的基础上,剖析了中国目前制约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问题及原因,并就如何以企业为主体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从强化企业的内生动力、多元化增加企业的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水平以及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公共技术平台等四个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协同创新 企业主体地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丁巨涛 杨炯 张浩敏
我国学者对于“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这一论断进行了诸多的探讨 ,目前对此并无太大的分歧。但由于创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一般地谈论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无论在理论论证还是在构建创新主体的实际操作中都是远远不够的。笔者在文中探讨了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应妥善处理的几个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企业 技术创新 主体地位 关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福全 陈宝明
目前,对技术创新主体的内涵,我国企业是否已经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等问题认识并不一致。本文提出,应从制度特征、统计特征、功能特征等角度考察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现状,认为我国企业从制度特征和统计特征的角度考察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但从功能特征角度看,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因此,政策的重点应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励企业充分发挥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
企业 技术创新 主体 特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文静 彭红星
研究目标:客观描述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投入及创新环境。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均值检验、描述性统计方法对资金投入、人力投入和创新环境进行定量刻画和分析。研究发现:不同地区和属性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投入状况差异显著,创新环境差距明显;未来中国需要深化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互补优势,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和法制环境;释放各类创新要素活力,夯实技术创新协同合作的基础。研究创新:立足“十四五”规划纲要和新发展阶段,构建提升企业创新地位的分析框架并延伸思考。研究价值:为激发上市公司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和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供决策依据,为优化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和建设创新领先的世界一流企业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
技术创新投入 创新环境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建军 张利庠
企业创新系统是国家技术创新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的核心。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就必须改革原有的科技体制,重新配置科技资源分布,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使企业参与技术创新活动过程,并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关键词:
企业 技术创新 主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昌年 ,梅强 ,徐荣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义芳
本文在分析传统的及现代意义企业主体内涵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企业是否已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尽管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体地位已得到很大提升,在研发投入、执行和技术成果产出上已超过科研机构和大学,具有了创新主体的一些表征,但这些主体表征具有相当的虚幻成分,我国企业距离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实际上尚有极大的差距。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创新主体 企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静梅
本文认为,技术创新是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中介”,也是把科技生产力同经济建设全过程结合起来的高起点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技术创新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需要抓好以下4方面的工作:(1)在国有企业中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的市场竞争主体,真正成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2)加快企业改制转机及新体制的建设,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3)明确知识产权,科学合理地界定技术创新成果的价值与使用价值;(4)要从上到下,建立一整套支持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彭桂芳
近年来广东省围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初步形成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标、以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钟敏 钟荣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