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92)
- 2023(4406)
- 2022(3497)
- 2021(3252)
- 2020(2431)
- 2019(5794)
- 2018(5716)
- 2017(9722)
- 2016(5764)
- 2015(6425)
- 2014(6406)
- 2013(6007)
- 2012(5922)
- 2011(5046)
- 2010(5303)
- 2009(4552)
- 2008(4636)
- 2007(4357)
- 2006(3866)
- 2005(3156)
- 学科
- 济(19171)
- 经济(19148)
- 管理(12782)
- 业(10239)
- 地方(9024)
- 农(7769)
- 中国(7369)
- 企(7307)
- 企业(7307)
- 农业(5301)
- 方法(5193)
- 业经(5033)
- 财(4947)
- 教学(4499)
- 教育(4479)
- 理论(4399)
- 数学(4346)
- 数学方法(4308)
- 环境(4013)
- 学(3978)
- 制(3831)
- 地方经济(3829)
- 发(3413)
- 融(3384)
- 金融(3384)
- 和(3264)
- 学法(3166)
- 教学法(3166)
- 资源(2966)
- 银(2966)
- 机构
- 学院(67840)
- 大学(66227)
- 研究(26224)
- 济(23001)
- 管理(22643)
- 经济(22293)
- 中国(20523)
- 江(19457)
- 理学(17956)
- 理学院(17684)
- 管理学(17320)
- 管理学院(17198)
- 京(16144)
- 科学(15985)
- 农(12965)
- 中心(12914)
- 所(12871)
- 财(12041)
- 研究所(11519)
- 省(11243)
- 范(11089)
- 师范(10929)
- 州(10780)
- 院(10544)
- 技术(10469)
- 业大(10455)
- 农业(9938)
- 职业(9604)
- 北京(9090)
- 师范大学(8710)
- 基金
- 项目(45829)
- 研究(37561)
- 科学(34870)
- 基金(29391)
- 家(25687)
- 国家(25386)
- 社会(21376)
- 科学基金(21276)
- 省(20788)
- 社会科(19973)
- 社会科学(19969)
- 教育(18667)
- 编号(16466)
- 划(16093)
- 基金项目(15528)
- 成果(14055)
- 课题(13479)
- 自然(12765)
- 自然科(12325)
- 自然科学(12320)
- 江(12152)
- 自然科学基金(12088)
- 资助(11540)
- 重点(11401)
- 年(11327)
- 发(10676)
- 部(10035)
- 创(9715)
- 性(9488)
- 规划(9392)
共检索到121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鸣
2013年8月22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50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土地流转实践"。江苏省人大资源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夏鸣介绍了在江苏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实践中,通过把握理念创新、目标明晰、资源聚集、统筹渐进四项原则,有序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四化"的深度融合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茅飞虎
江苏省射阳县"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位于四明镇开明村境内,涉及拆迁农房1871户、人口5327人,土地整治面积1037公顷,计划建设周期三年。2012年5月,该工程顺利通过省国土资源厅立项审批,目前已进入实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小川 胡传景
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江苏省决定开展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工作。由于工程区涉及的农民房屋搬迁安置建设工期紧、耗资多,为了将这项惠民工程落到实处,减少工程建设阻力,新沂市国土资源局经过大量调研走访,针对工程区社会经济发展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诸培新 刘玥汐
研究目的:揭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关系及其分配机制,构建农民长期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机制。研究方法:部门调研、案例分析与归纳推理。研究结果:以"万顷良田建设工程"项目为依托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通过对农民住宅拆迁补偿与宅基地置换安置,使农民获得了区位条件更好的两套以上的公寓住宅,为农民通过"房东经济"长期分享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创造了基本的条件,与现有的土地征收一次性补偿相比有所改进。研究结论:(1)"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完全是政府主导下的土地流转,其中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配置主要通过土地征收实现,本质上并没有突破"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制约,仍然没有赋予集体土地与...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魏鑫
今年2月,江苏省昆山市获得了首届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的殊荣,这与当地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土地资源的管理、保护、开发和利用密不可分。多年来,昆山市坚持资源和资产管理并重,开源和节流并举,有效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浮 曾思燕 张志宏 朱凤武 许桃元 张绍良
研究目的:探索土地整治引导乡村转型的路径和机制,揭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促进乡村转型的实际效果及影响因子,为政策评价和调整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实地调查了江苏省2009—2012年实施的42个万顷良田工程,采用指标评估法和冗余分析等方法构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乡村转型RDA模型。研究结果:(1)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对乡村转型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在剔除当地平均增长率的前提下,88.1%项目区农民收入增长高于非项目区,但主要归功于非农收入增加;(2)非农就业是乡村转型的前置条件,当地工业发展水平和农民受教育程度已成为乡村转型的限制性因子;(3)挂钩指标转让是拆迁安置资金平衡的关键,地方政府对挂钩指标的需求及财务运作能力影响村庄更新。研究结论:乡村转型受资金、技术、政策和地方运作能力等多重因素影响,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推动作用显著,社区重建、农田流转和生产转型从根本上促成了城乡统筹和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上官彩霞 冯淑怡 陆华良 曲福田
在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分析框架下构建农民福利指标体系,本文基于江苏省"万顷良田建设"项目区农户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对农民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增减挂钩政策实施中,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谈判权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存在农民被迫搬迁的现象;虽然增减挂钩政策实施提高了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增加了农民的非农收入,但由于农民自愿搬迁比例低,大部分农民需要支付额外资金新建或购买安置房,绝大多数农民未能将多余房屋出租或出售等,导致农民家庭收入降低,同时农民家庭日常生活消费支出和总支出却大大增加,加剧了农民家庭经济状况的恶化;增减挂钩政策实施导致农民居住面积变小和环境变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那中兴 万伟
当前,长三角经济圈发展加速、各城市间竞争加剧、开发区建设方兴未艾,但是江阴市却开辟了一种新的优化发展路径,提出了"不开发区"的理念,通过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付诸实施,以"不开发"摆脱过去依靠土地供应为主的粗放式发展,谋求集约式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上官彩霞 冯淑怡 陆华良 曲福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黎德松 周林雄 徐惠
"万顷良田"就是通过工程、生物等措施,营建集中连片、规模较大、质量较高的农田,为发展现代规模农业提供空间。"万顷良田"建设实质上是在一定的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规划,按照城乡统筹发展和加快农村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易小燕 陈印军 袁梦
本文利用江苏省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中农村宅基地置换调查数据,以X项目区为例,分析了现行各参与主体的成本-收益及其分配格局,并运用Shapley值法进一步测算了利益主体间的成本-收益,形成了新的分配格局。研究结果表明,项目区农村宅基地置换收益大部分归政府所得,现行农户、村集体和政府的收益分配比例分别为24.1%、15.7%和60.2%;通过Shapley值法测算后农户、村集体和政府的收益分配比例为30.5.0%、36.5%和33.0%,基本达到了三方均衡;同时,农户收益增加了6.4%,村集体收益增加了20.8%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易小燕 陈印军 袁梦
本文利用江苏省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中农村宅基地置换调查数据,以X项目区为例,分析了现行各参与主体的成本-收益及其分配格局,并运用Shapley值法进一步测算了利益主体间的成本-收益,形成了新的分配格局。研究结果表明,项目区农村宅基地置换收益大部分归政府所得,现行农户、村集体和政府的收益分配比例分别为24.1%、15.7%和60.2%;通过Shapley值法测算后农户、村集体和政府的收益分配比例为30.5.0%、36.5%和33.0%,基本达到了三方均衡;同时,农户收益增加了6.4%,村集体收益增加了20.8%,政府收益降低了27.2%,由此可见,Shapley值法有效地平衡了利益主体间的收益,提高了农户和村集体在农村宅基地置换中的收益分配,增加了农户和村集体财产性收入,使农户和村集体分享了城镇化带来的成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诸培新 王敏 胡军
农村土地整治能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但对资金需求量巨大,同时会显著改变农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土地权属关系,因此整治工程的顺利推进主要取决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撑力、市场对建设用地的价格承受力和农户意愿。本文以南京市栖霞和江宁两区万顷良田工程为例,通过问卷调研与案例分析,研究农村土地整治的区域社会经济条件满足程度与农户的意愿偏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区域层面上,政府主导下的农村土地整治具有良好的土地政策环境,但整治成本较高,达每公顷1千多万元,对政府财政与土地市场支付能力形成较大压力;微观层面上,样本农户的参与意愿达87%以上,房屋搬迁补偿标准、安置房价值、承包地处置情况与农户长期生活保障对农户参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小风 黄贤金 王小丽 何为 孙宇杰 关传弢
通过实地调查和定性分析考察南京市靖安街道"万顷良田建设"实践,科学界定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概念,探讨如何通过制度安排协调和处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出现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探索城乡统筹的新路径。研究表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不仅是包含田、水、路、林、村等建设工程,更重要的通过制度安排协调和处理工程建设中出现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个系统工程,通过万顷良田建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农用地整理等重大工程,实施耕地资源集聚、建设用地资源集聚、劳动力资源集聚、市场需求与服务资源集聚,实现资源失配格局、传统农耕作业方式、农村固有散居模式和既往城乡发展路径的转变。实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目标,需要...
关键词: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万顷良田建设 城乡统筹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孙国瑞
湖北,江汉平原的鱼米之乡,名副其实的天下粮仓,不仅如此,这里还是全国第一块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发源地。明代李釜源在他所编纂的《地图综要》中写道:"楚故泽国,耕稔甚饶。一岁再获。柴桑、吴楚多仰给焉。谚曰‘湖广熟,天下足’,言其土地广阔,而长江转输便易,非他省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