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66)
2023(7412)
2022(6168)
2021(5646)
2020(4602)
2019(10260)
2018(9799)
2017(17916)
2016(9990)
2015(10752)
2014(10352)
2013(10286)
2012(9431)
2011(8530)
2010(8427)
2009(7616)
2008(7620)
2007(6349)
2006(5754)
2005(4854)
作者
(32348)
(27130)
(26875)
(25498)
(17463)
(13449)
(11982)
(10625)
(10610)
(9638)
(9511)
(9412)
(9086)
(8537)
(8528)
(8365)
(8291)
(8047)
(7933)
(7871)
(7059)
(6635)
(6484)
(6303)
(6157)
(6136)
(6033)
(5899)
(5570)
(5509)
学科
(40105)
经济(40070)
管理(29612)
(24755)
(17921)
企业(17921)
方法(15652)
数学(13978)
数学方法(13880)
地方(13822)
(13459)
环境(12948)
(11676)
中国(9598)
农业(9545)
资源(9189)
业经(8844)
(8436)
贸易(8431)
(8222)
(8161)
生态(7734)
(7343)
(7275)
地方经济(6845)
技术(6305)
(6285)
(5573)
人事(5193)
人事管理(5192)
机构
学院(142704)
大学(140911)
(54594)
管理(53977)
经济(53614)
研究(53207)
理学(47592)
理学院(46930)
管理学(46038)
管理学院(45809)
科学(38931)
中国(37879)
(35776)
(30386)
业大(29548)
农业(28579)
(28531)
研究所(26993)
(26697)
中心(24155)
(21435)
(20114)
(19625)
农业大学(19300)
(18920)
师范(18563)
科学院(18227)
财经(17855)
北京(17501)
(16977)
基金
项目(110535)
科学(85947)
基金(80621)
(74928)
国家(74348)
研究(71274)
科学基金(62072)
社会(46455)
(45488)
基金项目(44442)
社会科(44062)
社会科学(44042)
自然(43610)
自然科(42292)
自然科学(42271)
自然科学基金(41497)
(37704)
资助(31183)
教育(30294)
编号(26366)
重点(26125)
(24979)
计划(23502)
(22921)
(22803)
科技(21903)
科研(21796)
创新(21564)
(19791)
国家社会(19661)
期刊
(57413)
经济(57413)
学报(33091)
研究(31676)
(29975)
科学(27831)
中国(26668)
大学(22470)
学学(21740)
农业(20670)
管理(16319)
(14409)
资源(14114)
(11682)
业经(11047)
业大(9402)
(9317)
金融(9317)
科技(8642)
经济研究(8496)
(8458)
技术(8305)
林业(8044)
问题(7842)
财经(7841)
农业大学(7684)
教育(7240)
(6583)
(6558)
自然(6524)
共检索到198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利民  胡慧建  王丁  
长江中游两岸绝大多数通江湖泊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因水利工程阻隔先后失去与长江的联系而产生一系列的生态问题。我们以涨渡湖为例开展江湖阻隔后对单个湖泊鱼类资源所产生的生态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湖阻隔导致湖泊生产经营方式改变,使得野生渔业产量的比例由1949年的95%,降低到2002年的不足5%;江湖阻隔后湖泊鱼类种类由50年代约80种下降到现在的52种,其中,洄游性和流水型鱼类比重由50%下降至不足30%;迷魂阵渔获物在单位产量、个体大小上极显著(p<0.01)地高于通江湖泊,但在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上则要低得多(p<0.01)。因此,江湖阻隔对湖泊渔业具明显影响,且正导致野生鱼类资源的进一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邹睿思  
本文以湖南省东江湖区为例,通过直接和间接估价法对东江湖区的生态价值进行评估与测算,认为通过生态资源证券化能够将隐性的生态资产价值显性化,并因此将潜在的生态价值作为金融创新的内在基础,创新现有的生态补偿机制,使具有外部性的生态投资行为实现内部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姜加虎  黄群  
应用数值模拟技术,通过建立洞庭湖与长江耦合的水动力学数值模型,并利用长江沿江的宜昌、枝江、沙市、监利、螺山和洞庭湖区沿湖的南咀、小河咀、沅江、鹿角、岳阳和城陵矶等水文测站的水文资料,开展洞庭湖区湿地恢复的洪水效应模拟计算,选用1998年6月15日~8月31日洪水资料作为模型计算依据。通过模拟计算,对1952年以来洞庭湖淤积、围垦对江湖洪水的影响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显示,1952~1998年的47年间,洞庭湖湖泊湿地围垦对江湖洪水位升高影响的相对量是湖泊淤积对江湖洪水位升高影响值的2~10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立银  倪朝辉  李云峰  吴恢碧  
武汉市新洲区涨渡湖渔业生产是以人工投放、天然生长为主,鱼类资源自然增殖为辅的粗放型管理模式进行。1992~2004年捕捞产量变幅范围为(3.69~50.61)×104kg,其中有9个年份变幅在10×104kg以上;产品收入变幅范围为(2.77~201.77)×104元,其中有6个年份变幅在50×104元以上。目前涨渡湖鱼类共有47种,与历史最高种数比较,下降了38.2%。渔获物组成中,放养鱼类占80%以上,人工放养是目前涨渡湖鱼类补充群体的主要来源;鱼类年龄结构简单,主要经济鱼类低龄化趋势严重;主要品种鲢、鳙的生长速度慢于同类湖泊。江湖隔绝和长期的人工增养殖生产作业方式,是导致涨渡湖鱼类区系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卢松  陆林  凌善金  宣国富  
湖区农户的社会经济状况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存与生产方式,进而影响着人类活动对湖泊湿地开发利用的方式、强度。因此,调查湖区农户的社会经济状况,有助于加深对湖泊周边人类活动的认识与理解。文章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庆沿江湖区农户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状况,提出了5点基本对策思考,以促进湖区农户社会经济状况的改善和提高,加强农户对湿地的认识及其自觉保护湿地的意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谭秋成  
生态补偿的范围或资源在经济活动和生态维护的利用边界应是边际上经济收益与生态收益相等之处,生态补偿的最低标准便是资源用于经济活动产生的边际收益。如果东江湖库区生态保护主要是防止水土流失,提高森林覆盖率,最先应该退耕的是玉米,然后是板栗、水稻、茶叶,最后是柑橘和生姜;如果生态保护主要是提高水质,减少氮磷总量流入水库,则最先退耕的应是生姜,其次是柑橘、茶叶和玉米,最后是水稻和板栗。生态补偿采取行政强制方式时,可能导致信息租金或交易成本太高。这时,生态补偿可考虑谈判交易的方式。在东江湖库区,化肥对柑橘收入、产量和种植业及林业收入增加的作用已不明显,如果氮、磷超标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就勿须进行大规模退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国强  杨荣俊  蒋小钰  
江西山江湖区域开发治理调查李国强杨荣俊蒋小钰一、山江湖工程的由来和发展江西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地形南高北低,南部为山地丘陵,中部丘陵盆地相间,北部为鄱阳湖平原。所谓山江湖,即鄱阳湖和流入该湖的赣、抚、信、绕、修5大河流及其流域的简称。这是一个完整、独...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冀川  
电影在当今这个时代的一个核心表征为整体的奇观化,大量"奇观电影"的出现让人们开始质疑传统叙事电影是否仍是电影发展的主流。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的几位导演,如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都开始了奇观电影进行中国化的尝试。文章便是从2018年备受好评的《影》为例,通过分析电影中传统的中国符号和极度简练下的色彩尝试,探析张艺谋导演的古装电影的"诗意奇观化"转变。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罗红波  李立银  姚维志  江永明  倪朝辉  李云峰  谭德彩  
对涨渡湖黄颡鱼的形态特征、年龄与生长等进行了研究,得出年龄范围在1~4龄,其中以2~3龄为主,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为W=0.03L2.7996,为涨渡湖进一步利用和增养殖黄颡鱼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贺婉路  刘鹏飞  詹政军  徐东坡  任泷  匡箴  景丽  
石臼湖是长江下游唯一的自然通江湖泊,为掌握其鱼类资源状况,本研究于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采用多目刺网和定制串联笼壶采集石臼湖渔获物,分析了石臼湖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变化。结果显示,共采集到鱼类36种,隶属于6目7科28属,其中鲤科鱼类最多,占总物种数的69.44%;鱼类物种组成以定居性、杂食性、中上层鱼类为主,小型鱼类达25种,占总物种数的69.44%。似鱎(Toxabramis swinhonis)、刀鲚(Coilia nasus)和鲫(Carassius auratus)为石臼湖鱼类全年优势种;除全年优势种外,季节特有优势种有春季的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夏季的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和?(Hemiculter leucisculus)、秋季的似鳊(Pseudobrama simoni)、冬季的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鱼类相对密度、相对生物量有较大的季节变化,但其变化趋势一致,均按照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由高到低排列。Margalef丰富度指数R的变动范围为2.28~3.17,基于个体数量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N、Pielou均匀度指数J′N变动范围分别为1.24~2.14、0.14~0.34,基于生物量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W、Pielou均匀度指数J′W变动范围分别为1.64~2.51、0.21~0.49,各指数除H′W在夏秋季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指数夏季都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研究结果表明,石臼湖鱼类种类较少,多样性偏低。本研究补充了通江湖泊鱼类群落研究的基础资料,对长江中下游鱼类多样性保护具有一定的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龙鑫  甄霖  成升魁  鄢帮有  马丽  潘影  姜鲁光  杨莉  曹晓昌  
1998年长江流域性洪涝灾害驱使鄱阳湖区开始实施退田还湖工程,对湖区土地利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进而影响了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本文对1998年流域性特大洪涝灾害对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此次特大洪涝灾害的驱动下,鄱阳湖区土地利用结构产生了重大变化。其中,耕地面积减少了2.2%,为201.5km2,水域面积增加5.5%,为206.0km2。洪涝灾害发生后,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整体提升了8.5%,其中湖泊面积的增加提高了湿地的水源涵养、洪水调蓄以及提供生物栖息地功能,湖泊对整体提升贡献率为92.4%;而水田、旱地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所降低。湖区整体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茁  黄薇  朱江  王利民  陈进  
我国传统的修堤建闸、抵御洪水的治河理念,阻断了江湖联系,造成湿地的生态萎缩。为改善湿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提出了新的多目标闸口调度机制,替代传统的、以防洪抗旱为目的的调度机制,力求促进江湖联系,增加湿地活力;为保障该机制的运行和实施,提出了闸口调度影响区的管理办法;并以涨渡湖为例进行了讨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文静  张燕萍  赵春来  王昌来  
2007~2009年每月2次,其中4~6月每月5次对湖口江段的鱼类群落特征及其多样性组成进行了调查,共收集鱼类样本4 241尾,隶属7科19属26种。群落优势种为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和粗唇鮠(Leio-cassi crassilabis),占样本个体总数的64.03%;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1.782,Simpson优势度指数(λ)为0.54,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547,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标(D)为2.993,Wilhm改进指数(H″)1.873,相对稀有种数(R)为57.69%;长江湖口江段鱼类群落中体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海辉  
水位作为鄱阳湖重要的水文因子,对鄱阳湖水动力过程和水质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根据2014~2015年鄱阳湖主湖区和碟形湖水位、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了主湖区和碟形湖水位及主要水质指标的年内变化特征,阐述了主湖区和碟形湖水质对水位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丰水期碟形湖与主湖区联通,碟形湖水位与主湖区水位呈直线型相关,枯水期碟形湖水位高于主湖区,主湖区年内月平均水位变异系数为0.13,而碟形湖年内月平均水位变异系数为0.08;(2)丰水期,主湖区和碟形湖的氮磷比分别为19.29和46.27,枯水期主湖区和碟形湖水体的氮磷比分别为17.88和40.39;(3)鄱阳湖主湖区水质主要指标与水位的相关性显著强于碟形湖,主湖区总氮、氨氮、总磷和溶解氧均与水位呈负相关性,而碟形湖中只有p H与水位有相关性;(4)枯水季节,碟形湖水体具有较高的总氮,而鄱阳湖主湖区则具有较高的总磷和氨氮。总之,枯水期进行合理的水位调控能够有效降低富营养化风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峰云  刘伟  吴宜进  蔡崇法  
鄱阳湖是我国东部地区最典型的湖泊湿地,具有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种群和灿烂闻名的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的资源加之宏观上的区位、交通、客源市场等优势,成为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条件。但是长期以来单一的农业、渔业生产结构,掠夺式开发湿地资源,加之主观上认识的不足,造成湿地生态旅游资源退化、污染严重等诸多因素制约了鄱阳湖生态旅游的发展。依据生态学和旅游学的一些理论和方法,笔者提出了鄱阳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些对策与措施,以期实现湿地资源保护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