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17)
2023(14842)
2022(12573)
2021(11353)
2020(9488)
2019(21732)
2018(21046)
2017(39854)
2016(21792)
2015(24156)
2014(24131)
2013(24074)
2012(22878)
2011(20899)
2010(21331)
2009(20033)
2008(19303)
2007(17491)
2006(15420)
2005(14148)
作者
(67006)
(55815)
(55810)
(52816)
(35593)
(27263)
(25354)
(21859)
(21368)
(20079)
(19117)
(18856)
(17979)
(17749)
(17586)
(17462)
(17211)
(16532)
(16351)
(16276)
(14159)
(13916)
(13650)
(12909)
(12846)
(12582)
(12527)
(12432)
(11442)
(11254)
学科
(95763)
经济(95666)
(59876)
管理(57841)
(45650)
企业(45650)
方法(37062)
中国(32784)
数学(32769)
数学方法(32518)
地方(29027)
(28760)
(28078)
金融(28075)
(26611)
银行(26553)
(25696)
(24061)
业经(21626)
农业(20054)
(19911)
(19781)
(19381)
贸易(19365)
(18727)
环境(15136)
(15064)
财务(15029)
财务管理(14994)
地方经济(14914)
机构
学院(314863)
大学(312593)
(131544)
经济(128821)
研究(115077)
管理(114898)
理学(98079)
理学院(96821)
管理学(95197)
管理学院(94621)
中国(91242)
科学(72843)
(67255)
(65119)
(60953)
(59841)
研究所(55557)
中心(54061)
(52615)
业大(51711)
农业(51540)
财经(47051)
(42527)
北京(42014)
(41765)
师范(41172)
(40745)
经济学(40621)
(39886)
(37665)
基金
项目(208973)
科学(162228)
基金(149221)
研究(147681)
(132784)
国家(131606)
科学基金(110286)
社会(93591)
社会科(88744)
社会科学(88714)
(84390)
基金项目(79711)
自然(71815)
(70771)
自然科(70105)
自然科学(70080)
自然科学基金(68826)
教育(66302)
资助(60336)
编号(59133)
(50868)
重点(48208)
成果(47376)
(45045)
(43884)
课题(41851)
创新(41129)
科研(40552)
计划(40124)
发展(39849)
期刊
(148174)
经济(148174)
研究(92325)
中国(66501)
(59904)
学报(56326)
科学(49408)
(45745)
(43660)
金融(43660)
大学(40784)
管理(40273)
农业(39732)
学学(38865)
教育(30426)
业经(25702)
技术(25336)
经济研究(23769)
财经(23310)
(21324)
(19957)
问题(19874)
(15875)
(15810)
技术经济(15653)
商业(15511)
资源(15080)
科技(14906)
理论(14711)
国际(14384)
共检索到484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勤  
本文以2007年1季度到2013年3季度的江苏、浙江、上海三个地区金融机构资金运用和GDP数值作为样本,研究三地区的金融发展相关程度。首先引入金融相关率来描述上海、江苏、浙江地区的金融发展程度,之后依次估计随机事件序列模型,单位根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三省市之间金融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上海和江苏的金融相关度较大,而浙江和江、沪地区的金融相关度不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翟金德  朱兴洲  
本文基于县域层面视角,以浙江、江苏和上海为例,考察了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县域产业升级的动态影响效应,并进一步考察了技术创新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县域产业升级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县域产业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贡献度仅次于居民消费水平。同时,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县域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这种促进作用在上海表现的更强,浙江次之,江苏相对滞后。技术创新在县域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县域产业升级中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这种中介效应同样具有区域差异性。从中介促进效应强度来看,浙江最强,江苏次之,上海相对滞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荣芳  胡迎春  徐苏江  高爱武  董倩  王远华  郭安娜  柴雷鹰  胡小军  
自2005年4月首只短券发行以来,江浙沪二省一市企业积极利用短券进行融资。发行短券有效降低了区域内企业融资成本,改善了融资结构,提高了企业的影响力,而且江浙沪已成为短券融资最多的地区之一。然而,与江浙沪二省一市的经济结构、产业特点相比而言,企业在短期融资券方面的需求仍受多方面的限制,主要是相对严格的管理抑制了企业发行意愿,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行需求难以满足。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薛莹  
本文对江浙沪地区内部的旅游流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之间互动旅游流的总量及其变动情况;江浙沪地区的内聚旅游流在江苏、浙江境内城市间的流向;内聚游客的特征等。力图为区域旅游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晓虹  
用1985—2006年的时间序列,就外商直接投资对长江三角洲的江苏、浙江、上海经济增长的短期和长期效应进行实证比较。从短期效应看当年外商直接投资对三地经济增长的需求拉动作用明显,对上海的效应最大,浙江次之,江苏最小。从长期效应看,超前两年的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浙江、上海经济增长的长期供给创造以及溢出作用明显,对浙江的效应最大,上海次之,江苏最小。无论是短期效应还是长期效应,外商直接投资的"质"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大于外商直接投资的"量"的影响,故提出吸引更多高质外资的对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邬爱其  
江浙沪三省市依托较丰富的旅游资源、良好的市场环境及特殊的人缘、地缘优势 ,迅速发展了国际旅游业。但三者在产业规模、创汇能力、产品结构、客源结构诸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或差距 ,并成为影响产业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比分析 ,本文提出若干建设性的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建刚  孙宁华  
东西部结对扶贫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运用传统的两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编制了苏陕、浙川、沪滇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分别比较分析了三组结对扶贫地区产业关联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被帮扶地区区域内乘数效应普遍较低,产业布局分散化特征明显;帮扶地区对被帮扶地区产业的溢出效应远远小于后者对前者的溢出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就结对扶贫地区不同产业的溢出效应而言,存在溢出错位现象,即本地区对另一地区溢出效应较强的产业未必是本地区的主导产业,而是与另一地区的主导产业相对应的产业。因此,要根据结对扶贫地区间产业关联特征,加快产业有序转移,提高区域间结对扶贫的溢出效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严宇珺  严运楼  
围绕城市绿色发展竞争力理念,结合绿色发展理论和城市竞争力理论,构建基于生态城市规划视角下的城市绿色发展竞争力指标体系绿色模型,从横向和纵向对江浙沪地区绿色发展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基于实证结果,依据绿色模型五大准则对江浙沪地区的绿色发展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践行绿色理念,落实省市绿色发展制度;以经济开发区为整治重点,优化省市绿色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开拓特色型绿色发展道路;赋予新内涵,构建省市绿色社会体系;治理和发展并重,推动农业农村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凝聚监管合力,厘清监管责任,强化监管保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严宇珺  严运楼  
围绕城市绿色发展竞争力理念,结合绿色发展理论和城市竞争力理论,构建基于生态城市规划视角下的城市绿色发展竞争力指标体系绿色模型,从横向和纵向对江浙沪地区绿色发展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基于实证结果,依据绿色模型五大准则对江浙沪地区的绿色发展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践行绿色理念,落实省市绿色发展制度;以经济开发区为整治重点,优化省市绿色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开拓特色型绿色发展道路;赋予新内涵,构建省市绿色社会体系;治理和发展并重,推动农业农村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凝聚监管合力,厘清监管责任,强化监管保障。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汪素芹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区域经济对外开放呈现出不同的模式。在我国经济最活跃的东部沿海地区,先后出现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浦东模式”。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形成了“新苏南模式”、浙江模式和上海模式。本文对江浙沪三地开放模式进行比较,认为江苏在“引进来”方面有优势,浙江在“走出去”方面有特色,而上海则在中心城市的国际化发展领先全国;同时,三种模式也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因此,应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打造长三角经济发展的未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浙江省财政厅课题组  金慧群  卢名辉  
为了理顺中央和地方财政分配关系,提高"两个比重",增强中央财政调控能力,1994年我国推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搭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制度框架。分税制财政体制十多年的运行,使得我国财政分配秩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财力逐步向中央集聚,中央财政的调控能力显著增强;但也使得地方特别是发达地区财政变得"捉襟见肘",过多的财力上缴影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振华  唐芹  蒋红  
城市土地资源短缺、利用率偏低已经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选取江浙沪地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该地区25个城市在2009-2012年间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率进行实证分析。首先,运用传统DEA方法将技术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其次,运用SFA模型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的影响,得到新的投入变量。最后,将新的投入变量和原始产出变量重新代入传统DEA模型,得到更加准确的效率值。结果表明,纯技术效率被低估,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被较大程度高估;大部分城市的决策与管理水平都较为成熟,但仍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上海和苏州的土地利用水平最高,江苏省的苏南地区高于苏北地区,浙江省的浙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闻宝静  赵永亮  郭胜男  
金融产业集聚与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对于经济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立两者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以长三角江浙沪地区为例,根据2008—2017年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0年间两省一市金融产业集聚与科技创新协同的耦合度平稳增长,江苏省耦合程度有较大的优势。整体科技创新系统和耦合协调度发展有较小波动性,并根据协同发展类型划分为3个阶段。最后,依据结论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此促进江浙沪地区金融产业集聚与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惠芳  姚遥  
城市商业银行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中小企业融资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运用相关指标体系对江浙沪地区8家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浙江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领先,上海银行相对落后。但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浙江多家城市商业银行出现了不良贷款率上升、拨备覆盖率下降的情况。影响江浙沪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经济金融环境、政府干预行为、银行定位和发展战略。地方政府应逐步减少对城市商业银行的持股比例和行政干预,以扩大城市商业银行经营自主性和灵活性,提高经营效率。江浙沪城市商业银行应实施协同发展和错位发展战略,以提高整体竞争力并各自走出特色化发展之道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家峰  赵顺龙  
根据2000-2007年度统计资料,运用知识生产函数对江浙沪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中型企业对区域的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对区域创新产出贡献不明显,人力资本在创新产出中具有最大的贡献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