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45)
- 2023(7812)
- 2022(6156)
- 2021(5902)
- 2020(4771)
- 2019(11105)
- 2018(10891)
- 2017(19871)
- 2016(10938)
- 2015(12748)
- 2014(12737)
- 2013(12341)
- 2012(11819)
- 2011(10830)
- 2010(10472)
- 2009(9726)
- 2008(9503)
- 2007(8167)
- 2006(7205)
- 2005(6613)
- 学科
- 济(46690)
- 经济(46641)
- 管理(24744)
- 业(20897)
- 方法(17901)
- 中国(17778)
- 企(15996)
- 企业(15996)
- 数学(15269)
- 数学方法(15180)
- 农(12486)
- 地方(10807)
- 贸(10802)
- 贸易(10796)
- 易(10563)
- 制(10189)
- 业经(10038)
- 学(10031)
- 财(9005)
- 体(8485)
- 银(8064)
- 银行(8051)
- 行(7888)
- 农业(7825)
- 融(7726)
- 金融(7718)
- 环境(7454)
- 和(7295)
- 教育(7116)
- 理论(7027)
- 机构
- 大学(154084)
- 学院(151941)
- 济(68359)
- 经济(67232)
- 研究(62598)
- 管理(52562)
- 中国(47901)
- 理学(44395)
- 理学院(43766)
- 管理学(43099)
- 管理学院(42795)
- 科学(36166)
- 京(35550)
- 所(31561)
- 财(29855)
- 研究所(28974)
- 江(28951)
- 中心(27153)
- 农(26145)
- 财经(23562)
- 院(22722)
- 范(22318)
- 经济学(22312)
- 师范(22069)
- 北京(21725)
- 经(21654)
- 业大(20941)
- 农业(20581)
- 经济学院(20022)
- 科学院(18890)
- 基金
- 项目(102295)
- 科学(81264)
- 研究(77224)
- 基金(75021)
- 家(66241)
- 国家(65709)
- 科学基金(55013)
- 社会(50889)
- 社会科(48218)
- 社会科学(48208)
- 基金项目(38583)
- 省(38427)
- 教育(34985)
- 自然(32876)
- 划(32643)
- 自然科(32091)
- 自然科学(32079)
- 自然科学基金(31535)
- 资助(30672)
- 编号(30349)
- 成果(26107)
- 部(24083)
- 重点(23999)
- 发(23374)
- 中国(22655)
- 课题(22567)
- 国家社会(22148)
- 创(21040)
- 教育部(20441)
- 创新(19781)
共检索到2424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云波
江浙学人群体是近代中国学术文化转型的引领者和开拓者。这不仅体现在鸦片战争后他们对"西学"的最早关注和大胆接纳,更体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们对西方学术方法、学术思想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运用。江浙学人群体能够引领近代中国学术文化转型,得益于该地区经久不衰的博学崇文之风,地处西学传播的前沿地带得风气之先,以及该地区文化传统中强烈的疑古批判精神。
关键词:
江浙 近代中国 学术文化 转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柳文
《近代中国地方公债研究——以江浙沪为例》是潘国旗教授研究近代国内公债的第三部学术专著。在本书的研究中,作者选择了近代中国各省市的地方财政史和地方公债作为研究对象,是迄今国内同类题材研究中第一部系统的学术专著。我认为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向读者推荐。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铁权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出现剧变,中国文化产生转型,中国的数学和数学教育也随之发生了嬗变。中国传统数学曾经长期在世界上领先,在这段时期却落后于西方先进国家约二百年。而又正是从这时起,我国的数学、数学教育从体制、内容到方法都开始向近代化转变,或者说逐步地完成了"西化"的历程。在今天多元文化时代,各种文化交相辉映,交互作用,共同推进,中西文化交流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在这样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我国的数学、数学教育应如何对待传统,如何向前发展,历史能为我们提供哪些经验,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
文化转型 教育改革 数学 数学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勇
近代中国课程改革曾出现三大与国家文化复兴相关的显眼尝试:一是康有为从激进原教旨主义出发,为抵御西方基督教蔓延,发明新经学,籍此建立孔教。另一是梁启超、章太炎转从文化民族主义入手,在康氏新经学之外发展国学新课程,使中华民族形成多元一体的历史文化认同。再有便是清廷为捍卫经学采取的课程改革措施。考察近代中国诸路国家文化复兴与课程改革尝试,分析其得失成败,不仅可以从视角、议题等层面深化课程史研究,还能为当下课程改革回应国家文化复兴提供近代参照与经验教训。
关键词:
近代中国 国家文化复兴 课程改革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章楷
栽桑养蚕很早就是江、浙农村中相当普遍的副业。但自宋末元初植棉业兴起后,国人开始用棉花织棉布,穿棉布制的衣服,丝织品渐被棉布所取代。大致明代中叶,很多地方的蚕桑业已经衰落甚至消失。不过浙西嘉兴、湖州二府的部分县的蚕、桑、丝业未受影响,始终兴旺发达。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葛剑雄
主持人:2011年正值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纪念。一百年前,在伟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在中国革命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在纪念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周余姣
1909年至1949年的国立北平图书馆(含京师图书馆、北平北海图书馆)构成了20世纪一个独特的"精英思想世界",在这个精英思想世界里,涌现了大量的专家学者,形成了一个奇异的人才井喷现象。加强对该馆学人群体的研究,不但有利于丰富民国图书馆史的研究,还可为当下的图书馆员创新能力建设提供借鉴。本课题拟采用社会学的"小群体"等理论对该群体进行研究,并基于管理学中的"美第奇效应"等理论来分析该馆人才荟萃的原因,将重点探讨:群体形成、发展和演变的社会历史背景;群体的来源、构成、社会声望与基本特征;群体的学术交流、著述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黎飞 罗雯文
民国时期的女性图书馆学学人是近代中国图书馆学学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图书馆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在统计民国时期女性图书馆学学人数量基础上,考察了这一时期女性图书馆学学人群体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贡献。研究表明,民国时期的女性图书馆学学人通过图书馆学术研究、图书馆工作实践、图书馆人才培养、图书馆社团活动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女性 图书馆学学人 图书馆事业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郑丽芬
图书馆学的引进和本土化受益于归国留学生的倡导和推动。中国早期职业图书馆员的培养深受美国影响,赴美习图书馆学在民国时期始开风潮。文章以1924年武昌文华大学图书科本土培养的图书馆员裘开明赴美为界,将民国时期赴美的图书馆学人分为前后两代。相较于第一代,第二代赴美的图书馆员数量倍增,且群体性特征更为突出。文章通过对海内外相关史料钩沉,统计出赴美的第二代图书馆学人名单,并结合史实,系统分析了赴美第二代图书馆学人的出洋背景、留美途径、在美经历、影响与贡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菊梅
近代中国大学教学论学科率先在清末优级师范学堂和初级师范学堂兴起,后借鉴日美的教育体制形成了以师范学校和综合性大学为主体的"双轨制",并最终形成以私立大学、教会大学和独立教育学院为辅助的"多元化"格局。可以说,近代中国大学教学论学科史就是一部教育学术发展史,不仅为审视中国现代教育学术凭借大学教学论学科平台得以建立提供了真实生动的例子,而且其经验教训对当今我国大学教学论学科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关键词:
教学论 近代中国 教育学术史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瑞庆
近代中国征地思想伴随着晚清土地所有权观念的产生及在法律中的实践而逐渐被人们接受,并随着世界征地思想的发展而演变,经历了一个由纯粹法理上的引入到实际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过程。在学者和政府的共同推引下,学界形成了一个对征地制度及其运行实践的精神、学理、原则、条文内容进行阐释的研究体系。
关键词:
征地思想 所有权社会化 征地研究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国义
近代中国海关的转型是列强、清廷、地方官之间权力、利益博弈的结果。三者之间虽力量悬殊,但在海关转型的博弈中通过寻求利益的契合点最终推动了独立的封建海关转变为受列强操控、与世界贸易体系接轨的近代海关。承接历史经验,今日的海关改革亦须在各博弈角色之间寻求利益的契合点,从而推动现代海关体制的建立健全。
关键词:
近代海关 转型 博弈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任晓兰
中国的财政近代化肇始于清末,开拓于民国。自清末新政以来,思想界对财政预算的性质与作用的理解逐步深化,实现了对于税政管理从民本思维到民权意识的突破,并提出了约束政府"钱袋子"的公共财政思想,这促成了中国政治理念的转型。通过财政预算的控制来约束政府权力,是近代思想家对于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所做出的理论贡献。
关键词:
财政预算 政治理念 国家建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郑学益
近代中国商业文化及其社会意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郑学益商业文化是商业领域中具有商业特质的文化现象。它是商业经营管理者在商业活动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文化财富与精神文化财富的有机统一,是商业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产物。自从有了商品经济和人类文化,商...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梁继红
从学术史和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事业史两个视角出发,本文考察近代在文化资源整合上的思想和历史实践。顾颉刚的《购求中国图书计划书》是近代文化资源整合的重要思想史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图书、档案、器物等文化资源整合,是近代学术研究的内在要求和学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因素。文化资源的实体聚合,馆藏目录、联合目录的编刊,档案考古材料等的公布,文化资源整合学术基础和组织合作的构建,是近代文化资源整合的重要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