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05)
2023(14384)
2022(12516)
2021(11587)
2020(9617)
2019(22324)
2018(22018)
2017(42945)
2016(23384)
2015(26442)
2014(26301)
2013(26305)
2012(24321)
2011(21820)
2010(21848)
2009(20095)
2008(19616)
2007(17561)
2006(15714)
2005(13680)
作者
(68421)
(56993)
(56449)
(53945)
(36187)
(27512)
(25455)
(22432)
(21811)
(20440)
(19803)
(19286)
(17906)
(17737)
(17442)
(17392)
(17030)
(16715)
(16423)
(16283)
(14275)
(14038)
(13850)
(13228)
(12795)
(12671)
(12630)
(12531)
(11586)
(11348)
学科
(100740)
经济(100624)
(70435)
管理(62600)
(51324)
(48245)
企业(48245)
方法(44864)
数学(39753)
数学方法(39335)
农业(34098)
业经(25942)
中国(25937)
(23048)
地方(22604)
(19952)
(18378)
(17278)
贸易(17272)
(16719)
技术(14897)
(14704)
环境(14682)
理论(14287)
(13922)
财务(13856)
财务管理(13820)
(13721)
银行(13676)
(13227)
机构
学院(336718)
大学(334798)
(135947)
管理(135281)
经济(133065)
理学(117876)
理学院(116602)
管理学(114679)
管理学院(114077)
研究(111213)
中国(84161)
(72294)
(70818)
科学(69892)
(59619)
业大(56923)
(56056)
农业(55438)
(54036)
中心(51966)
研究所(50921)
财经(48138)
(44895)
师范(44501)
(43917)
北京(43645)
(40359)
经济学(39741)
(39406)
经济管理(37750)
基金
项目(232621)
科学(183332)
研究(171449)
基金(168877)
(146541)
国家(145252)
科学基金(125135)
社会(108703)
社会科(102659)
社会科学(102631)
(92166)
基金项目(90498)
自然(80860)
自然科(78914)
自然科学(78897)
自然科学基金(77492)
教育(77311)
(75927)
编号(70985)
资助(69011)
成果(56967)
重点(51539)
(51517)
(50119)
课题(47832)
(47716)
创新(44410)
国家社会(44324)
科研(44158)
教育部(43768)
期刊
(152705)
经济(152705)
研究(96602)
(73358)
中国(65015)
学报(55085)
科学(50375)
农业(49988)
管理(44726)
(42773)
大学(42346)
学学(40134)
教育(35135)
(31544)
金融(31544)
业经(30349)
技术(27698)
财经(23028)
(22880)
问题(21478)
经济研究(21285)
(19466)
(17797)
图书(16899)
理论(16520)
技术经济(16514)
资源(16457)
科技(16183)
业大(15413)
农业经济(15382)
共检索到4916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清霞  
通过对江浙两省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的实证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偏低,且发展不平衡;农村劳动力素质与其就业方式具有正相关性,非农就业劳动力素质较高,而纯农就业劳动力素质较低;劳动力素质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步,某些变量上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滞后或者超前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清霞  张守金  
利用江浙两省4个乡镇1107位农村劳动力的调查资料,就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偏低,且发展不平衡;农村劳动力素质与其就业方式具有正相关性,非农就业劳动力素质最高,而纯农就业劳动力素质最低;农村劳动力素质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具有完全一致性,某些维度上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变迁滞后于或者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辅臣,郭卫国  
农业人口“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逐步向非农业人口转化,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我国农村发生的一场深刻的人口和劳动力转移的变革,对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最近,我们在江浙一带对农村劳动力进行了一些调查,深感这一变革的迅猛。 一、农村商品经济,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基础。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根本区别之一,是农村劳动力结构的现代化,而劳动力结构的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万明  
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及其相关影响的实证分析陈万明人们预言,21世纪的竞争,将主要是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开发及其潜能充分发挥的竞争。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人力资源数量充足,但其质量却并不令人乐观,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本文试图对中国农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福根  石智雷  
文章利用在河南、湖北两省获得的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个人素质和家庭禀赋差异条件下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基本特征,并通过构建Multinomial Logistic模型进一步考察了个人素质和家庭禀赋在农村劳动力不同类型就业选择中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选择受到其个人素质和家庭禀赋的双重影响,务工型就业选择主要受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个人素质的影响,而创业型就业选择更需要得到家庭禀赋中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等要素的支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徐维祥  唐根年  
产业集群的成长为浙江省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构筑了一种有效的空间集群地域组织模式 ,产生了良好的规模效应和相应的人口空间聚集效应 ,极大地推动了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程 ,进而促进了农村城镇化。本文基于产业集群成长的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 ,从农村劳动力的产业间转移、农村劳动力的空间转移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数量分析 ,在此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基于产业集群成长的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宁  陆文聪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技术实证研究了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截止目前,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变化对中国农业效率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与劳动力的身体素质比较,农村劳动力的智力素质提高对中国农业技术效率的增长更具有显著作用;1997年以来中国的农业技术效率总体上呈现出一种稳步发展的趋势,但这种趋势主要来自于东部地区,且东西部地区的差距随着时间推移还在不断扩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庆伟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青壮年劳动力紧缺、农村劳动力知识文化素质低下和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等严峻的挑战。文章认为,调整农村劳动力结构、培养新型农民,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突破瓶颈制约的当务之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孝坤  冯钦  廖嵘  
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破解"三农"问题和实现城乡统筹战略目标的关键。文章基于城乡统筹发展视角,利用重庆直辖以来的数据,将推—拉模式和"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结合,针对"推"和"拉"的因素分别建立模型定量分析重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农村人均耕地减少和农业生产现代化的提高是影响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推力",而城市较高的收入和现代化水平是影响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拉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伟光  李世勇  
本文基于浙江省慈溪、桐庐、开化3县(市)6个乡镇12个村庄144个农户的实地入户调查数据,采用统计描述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近10年来浙江省农村劳动力入城生活境况变化、留城意愿以及影响留城意愿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农村劳动力入城生活状况有较大改善;农村外出劳动力留城意愿较高,但对自身是否真正能够在城市定居仍然顾虑较多;就业城市是否有鼓励农民工留城政策、目前从事的工作性质、工作地点、教育程度以及家庭资产规模等都是影响农民工留城意愿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祁之杰  
目前我国农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已不到15%,但就业人口中从事农业生产的还有约50%。改革开放以后,虽然我国从典型的以"以农为主"产业结构进入到发展型的产业结构。但是在三次产业结构中,无论是产值结构,还是就业结构,还都很不合理。相对于产业结构来说,就业结构、城乡结构的转换比较迟缓和滞后,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教育的落后,在于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就业需求。一个民族,教育滞后,民族主体不能完全达到普通高中以上文化水平,指望这个民族更快地进入世界前列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苏群  刘华  
近年来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已成为世人瞩目的社会热点 ,大量的研究文献表明 ,农村劳动力流动是解决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有效途径 ,亦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必由之路。鉴于女性劳动力的特殊性 ,本文拟以江苏省为例 ,针对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中呈现的特点进行统计描述 ,并在计量经济模型的基础上就其影响因素作初步探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宿静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倩  张卫民  
基于对某省会城市都市圈内681名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的调查,首次将土地政策、居住政策、作物种植政策三个特殊对象与个体特征、家庭特征、政策特征及地理特征并列作为农村劳动力就业地理空间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都市圈内农村劳动力主要以本乡镇街道及本区县内地理空间选择为主,且影响机制较为复杂,呈现差异化的正负向性相关关系。为推进都市圈内农村劳动力就业地理空间结构的协调发展,提出个体发展、家庭因素调整及区域发展政策制定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